开启左侧

王怀庆:用现代主义的眼光重塑古典

[复制链接] 0
回复
457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 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U8 x/ \* ?# P+ E+ q. V, v% l1 m+ A6 T  F4 ~
王怀庆 《房中房-红色之床》
/ w- |* y+ A7 f4 t. z
6 T+ X* @# `( b' p  o6 |
(双联作)

; I1 ?, t, ?- g( v( d7 i9 f+ O: U* R$ ^
1 E( p5 O$ Z0 d( T
2002年作,综合媒材、油画画布裱于木板
200 x 240 公分(一组)
200 x120 公分(每件)
估价:2,000万至3,000万港元
2017春季香港苏富比拍卖会
1 |1 Q: M  f) N$ A: k

% y5 o4 s! ~: s* M
* y8 ^' O! t1 C( a* h7 @& f
- w: y+ |/ j% E1 |- d
# k% m. N/ ]" B' K* W据悉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王怀庆的《房中房-红色之床》即将拍卖,估价在2000万-3000万港元。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韩熙载夜宴图》,似有意续写顾闳中的传奇。艺术家聚焦《韩熙载夜宴图》的关键局部——韩熙载的床榻,加以特写、强化。这件作品的诞生标志着王怀庆的创作不再局限于绘画。
6 @! v: W: c% Y, A8 p8 `0 l% q  w5 V2 L6 S0 w7 i- F' R

6 P0 S/ S% [* j: V* A0 C  t
& a& {, w2 ]$ T2 Q: s! X0 H9 b

4 y  P% w4 N! h0 a; D( K7 }
( e( m; C) g8 I$ K
/ E' g1 J: q0 \( i( ?, {" H
: b. k. R& B5 \+ L3 O" ~, X- B
韩熙载夜宴图

5 k- g" z' n0 [5 X1 h
0 B7 K; c% L* G+ i+ g
《房中房-红色之床》造型灵感来源于《韩熙载夜宴图》第一段「听乐」与第三段「歇息」:两段之中,韩熙载(902至970年)安坐榻上,在贵客、优伶簇拥之中宴乐;让画面倍添悬念的,是两段场景都刻意安排一张「架子床」在榻的后面或旁边,床上一片狼藉,甚至躺放着韩氏宠姬的琵琶,如此布置,不禁让观者想入非非。王怀庆选取这张床作为千年之后独立出来的艺术品,来试图揣摩和猜测这场纠结着君臣斗争、声色逸乐、谍报奇谋、生死契阔、丹青绝唱的千古一宴,最后是到底如何发展?5 {. a+ }' u2 W+ N; e8 T* ~
, \: v9 O9 J- b3 R% }% c9 }5 g

0 M( {9 p; ~/ c6 ^- x  \1 M
2 D& x9 ^8 w9 }- a9 U4 C3 J% ~
9 ]0 B' b# R! o% v+ N
. e/ O7 r) Q2 L: u/ J9 C% y# [0 F
艺术家王怀庆) b6 ~5 `+ O; A- V( `: ^' n

  [" t+ }. _/ Y8 t
, \+ c+ q8 u4 w1 j' g王怀庆,曾用名王怀。生于北京。擅长油画。军委总政治部歌舞团。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87年-1988年美国OCU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 c; a  o: w7 ]4 ], [# t( b# ~
4 r! V' F+ j# D
6 |0 c# X+ Z: M
! }# X$ f) r  o, v( {/ I
0 b- c. u0 j# @# j# |
8 s1 x& l1 f( W% n0 c. w
伯乐图+ K+ K, B- J7 y7 ]+ s) r
$ R4 z) f( z( `% a
8 k" m4 r, O9 A* l7 V/ _3 N
从1980年《伯乐像》以中国典故“伯乐相马”演绎出富有中国装饰气息的、悲天悯人的画面,到1986年《故园》以南方古典建筑的幽深廊道聚合出对于中国文化的祭奠与怀思。! k2 u  y7 ^- F2 ]: e
# }$ \) _' X3 j$ m: ^6 z+ V+ f. t
0 S/ g5 |" `; d
' v5 w- I! b$ K2 r
: t$ F2 F& P+ G" \6 K/ G
& v2 ~$ |& {# U+ K: u1 I8 D. [
夜宴
4 X, z& z  A+ w

9 l+ T* F. Q! r: S8 S9 b: G* I; J6 i5 k! [
从1996年《夜宴图》援引长卷《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片段倾吐出曲终人散、物是人非的历史慨叹,再到2001年《没家的家具》凭借中国古典家具的大量拆解与混乱堆放,烘托出一种对于中国往昔文化的无奈、悲壮、时光历尽。
0 T( y5 h4 v6 C  m* D' r  ?" y( n" O

  a4 g$ X4 Q! z/ o6 G7 Z2 Z$ `4 n. c+ _) v; k
故园

9 b; g: L$ r' j; k3 T: L# X/ v* w
0 E1 P3 G' Z* ]+ C' ?1 p王怀庆从一而终地坚守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深度追问和对中国当下文脉断裂的理性思考。
8 t& A& x/ o& v# i: L2 ^  U, e$ l( ]9 G; M

$ c0 G- m7 k% u5 e8 B, V
: {2 A" h8 ]' y, A) H& {- C
0 d. N1 _6 Q: M# c! _/ q. J& `# o) U1 d; l3 z2 l
, N2 y8 o: G1 E

1 g  Q& ?- ~5 _% z8 E: R2 {
廊 / 1991

$ \( O+ k, X$ I6 ^7 T3 _1 F, u  X* r+ t& a
. ]7 ^6 M) W) K% ?
: n" s7 v! W- [
王怀庆艺术语言的确立需要追溯到1985年。王怀庆无意中找到了能够升华其“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创作的延展对象。在这一年,他因写生的缘故来到浙江绍兴,而此地黑瓦白墙的传统木构建筑却令他顿时“豁然开朗”。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规整典雅的构件造型,黑白相间的纯粹色调,木材经久的粗粝质感、疏朗逸气的建筑空间以及与其相通的中国古典家具,都幻化为王怀庆的艺术意象与艺术语言。于是,他的画面开始走向一种以黑白为主要色彩的单纯化之路,所传达的视觉内容开始集中于古典建筑与家具,同时在造型方式上也开始转向于具象与抽象之间。8 R% k! ~6 V/ A  z) B. U

7 N8 V' I4 V$ ^# E& A9 V' E' T9 q4 q( F6 m- B7 E

' [; G& {' I9 }( o! ~+ ]8 O; l( m8 W
王怀庆作画中

3 |2 s/ d% [# b/ E0 m2 }1 h! Z" h6 E

' t! m: E8 U( J8 r$ o9 M. b1 c( ~% G/ J+ N+ f, U: a

" v6 e' Z( ^5 I% X) |$ w' K' J6 \$ j$ ^
90年代初明式屏风

8 J) q. [. L( O- h, E

1 E3 E/ O2 n# _+ b7 ]4 E6 X& n7 ?7 U( ]; D1 f
. X1 @! C7 I. E+ G9 E  H9 g

+ F. N4 |7 B  f9 V' _+ S
相对有声 / 1992* b6 e! H6 a) {( S  i: w5 u+ `  y

9 t, u! X1 e; N9 O" Y# ]

' _! @( M. [# [
  Z/ o0 ?& w: T! S/ Q+ b8 p
0 h: X# B7 Q+ l# q
+ f) \5 K4 h5 R
六张桌子/2003

' C/ f) J, d: _* A/ P) E5 N/ ?0 s0 y0 G7 Y' v
: K6 D1 v9 x$ |; i

! i' ?# B% M. z! z5 h9 h8 o8 d/ r7 B# {& N
高山流水) ~8 z9 v- [  N9 H0 i" h
* l  M# b( k& \3 _. f/ s, H/ O

1 y9 U' [9 G1 p4 L4 d0 A9 P: {
- q1 a; S3 H* q3 h9 v. Y3 \- |$ s! N, S
在王怀庆2006年创作的双联作《立定1&2》中,传统南方屋舍的立柱成为画中的唯一形象。画面中,木质的立柱与石头的柱础被王怀庆简化为单纯的几何矩形,显现出他在造型构成中极力求简的艺术追求。在《立定1》中旨在呈现出两条立柱之间空间结构的营造,为此其中一条立柱只入画了一半,继而见出一种视觉上的空灵与静谧。
6 T# i9 e7 W8 i4 M: B3 r5 Q8 E/ ]* O$ R; q; i6 V- C
! o* F( O7 t, d/ c
6 M8 D: |. z# ^. o0 @
- _6 H2 n, I  b1 P
; {* B) z! L- ^$ v$ z$ g, |
江西婺源黄村百柱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
6 n  w2 F* S- W3 |; p- z
/ `0 l! f, z: N; K$ L2 b
6 e* z6 ?$ b. J0 y+ w! J3 C3 Y% A
! j# r; u: t. N! o# }. O" ]" o

$ q' ?) |# F& i1 D4 C
立定1&2

; Z, V9 G7 Z6 G
' r. x( M. J% T% |& `7 Z2 f% @  D8 i$ E8 G" `& l8 {) h  G/ m
, a. `, M( y& j  P
王怀庆《立定1&2》(局部)
' `' {  s+ S. E9 E( b5 W
7 Z! o( |0 c; G$ w7 u: q" p' [
2 b# N% s* Q+ C- S

1 z5 x' ^4 |7 A; k
吴冠中与王怀庆在《立定1&2》前
7 n3 Y; u! S" h8 @

; j7 M0 W* u7 ^, h  i, B, v
4 S! d: t% A* M: k" i/ z4 U% Q; s( j! r( {. h
批评家评说王怀庆的艺术走了一条“极高明而又中庸”的路。在王怀庆的作品中中国艺术传统中关注的结构因素被创造性地实现了现代转化,东方文化内涵和西方表现技巧在这里水乳交融。
/ A5 e7 m( n7 v% }3 N$ Q! J5 [; H4 n7 |: e: [

& J/ {( I; v: k
7 ?6 O9 a# g( ^
图片/网络   看得书画/编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c: M) Y& K/ |3 I7 d+ r3 b2 }) L1 ~
( m" v: E$ L8 d% {3 ~$ O% \
/ [0 u0 S+ j/ ^  z, m

' h$ j  K& ~& @! V;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598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