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拉斐尔前派必然提到的拉斐尔
7 }" W$ e) S) l3 I
% Q; N% o" h3 K) } B
: F9 j2 G% h0 K3 h6 F1 u Z- Y* ]0 A% m+ ]9 x6 V3 i1 j
9 Y; Y- d; [7 F
2 A+ y0 G( z- f* W1 y* O拉斐尔《雅典学院》 ' C- s% O+ D& y5 `+ w. d8 W# ]
; g7 u9 Z, s& f/ x) D+ U拉斐尔·桑西(1483 —1520),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8 J) Y% A% Y: o3 ^3 |- `
1 Y9 O" V; f5 D- g
2 u6 R% [- a: N" T
! }' \8 F7 V; |* q7 N2 t
5 C" i; D% M& B- v1 i![]()
* L6 {' v# x7 p拉斐尔《La velata》 " n9 j* e" p. V2 `( N
) C b% t' ` \" _
' W3 j2 F9 E& c5 s* m3 F+ c' Y( Y7 N" o; \: h5 B7 x) i# O3 `7 d- A4 ]
u; a: ]* ~8 i2 z9 O- j9 w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1 |7 x+ A) d, {6 k' `: _《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 L8 A% q1 [+ H/ K% N
5 ~8 ?; Q1 Z6 B
- z9 P6 r/ P5 y" a拉斐尔的作品比达芬奇的更加亲和,显得温暖而明亮。他被世人尊崇为学院派的典范,欧洲人民对拉斐尔可谓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也是文艺复兴的顶点。从此以后,欧洲各大美院的学生开始要求学生们的画作必须达到拉斐尔的水平,从风格到题材笔触无不模仿拉斐尔。- B! Y. A) m0 _/ w( U6 n
: J3 {( U4 _& _4 R9 F- z, D3 E8 Q5 _
而这种尊崇整整影响了欧洲几个世纪的美术学院。不过事物的规律一样在艺术史上循序渐进的运行着,物极必反,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就有几位当时被认为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开始反叛学院派的传统,独立门户。; c6 a) ~/ x% r+ u6 C4 I
6 ]( `4 g7 l- I' q, a2 l+ u h4 O
& p; z5 N/ y6 |- t9 r! ?+ @; d' ^* e2 F; @
, f! R# K4 Q9 e3 a) T3 t5 }! A/ H充满诗性的拉菲尔前派2 S- ?& i3 M7 g! W! C, t: h
) O2 `7 H5 [) s, c$ j! f$ ^4 w# k. X, k" M
2 w+ J9 U4 O8 l- } K, t2 |# Y: V- k$ h; K2 K
9 ~5 D) S U+ L4 _' ] E; P; L
) y; C6 F7 `' V, ^9 `
拉菲尔前派三个创始人 约翰·米莱斯、但丁·罗塞蒂,和威廉·亨特 4 n4 \2 k6 T" ~4 w
8 X* r9 t8 T% w& s9 O拉斐尔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约翰·米莱斯、但丁·罗塞蒂,和威廉·亨特。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 f: m4 Y' r- h1 k: k
5 @. r+ g$ L# M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姿势和优美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 l/ d8 s& U# c) U' I. ^! v% K( ?6 \( p7 b0 O: ~6 ^& B
* T+ e5 W+ ^1 W' i& ^. I% ][url=] ![]() [/url] 沃特豪斯《许拉斯和水泽女仙》
! T; ]1 }( v9 N7 j- t) D, D3 }历来对拉斐尔前派作品深刻魅力的评价,都会落笔于其作品的文学性上,因为他们大多数作品的内容源自于莎士比亚、但丁、坦尼森等人的作品,以诗意的方式写实。. I3 ?! N/ u, U) q" `8 w
9 z2 D' R0 s1 i0 k }* _[url=] ![]() [/url]沃特豪斯《夏洛特女士》 5 J8 l3 {0 o! [ k4 \
关于夏洛特女士的英文诗 - V2 ?* W* H- O' P
And down the river's dim expanse
4 A& D6 S, m1 M* s9 g0 d; tLike some bold seer in a trance,
+ V8 a1 P- }$ y" g! |- |% }' _Seeing all his own mischance - . F% ]$ V s# P' B. Q
With a glassy countenance + I# X/ z, O1 H' A: T
Did she look to Camelot.
0 @& y3 t( W S% e: M$ p6 eAnd at the closing of the day ; S, I' e# b# t, |# {
She loosed the chain, and down she lay;
1 {* G; S& r8 M0 d1 x; G* k- {The broad stream bore her far away, ! _0 \0 N- j ?8 u- F
The Lady of Shalott.
+ D' ~) a, E) F0 W+ y) p
1 ]+ _, ?# {/ O! @0 p( v" V: w) Q/ _2 P6 }- l% ?, q, q( V$ m8 X
拉斐尔前派继承了拉斐尔派的色彩运用方式,墨绿、宝石蓝、翠绿、棕黄、橘红、淡米、嫩红等等,这些单纯的色彩,被割裂独立运用在画面上,在视觉上引发激烈碰撞。" s1 z* Z% A- v" h
& K# R) B: ` w4 m' [
4 M# p" ^6 ^7 E$ h
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罗赛蒂的作品《白日梦》
) t; G5 R5 s# }+ o# S6 z E5 |+ k4 H
4 z/ I/ a) @ h
拉斐尔前派之约翰·米莱斯
" \0 C1 j* N1 M4 V. _" M- U$ x$ b: o/ ?( T0 ?7 G
约翰·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年6月8日—1896年8月13日)是十九世纪英国画家与插图画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 《盲女》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题材来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奥菲莉亚》是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
3 C0 P: r; U" g2 M5 Q! O: h( [
3 f0 a# T+ P' D# E7 T
]9 U: f/ e/ a6 {7 G![]() 《盲女》布面油画(局部)1856年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86.6×61.6cm 现藏英国伯明翰市博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3 F* F7 K L! d6 q/ X5 M) Y6 S
3 b0 I6 I: O( C5 W9 C- H; [' T* ]
[url=] $ U, j: n& r0 R; t( T5 C0 n
约翰·米莱斯 《玛利安娜[/url]》 ; T; o4 \# p; r4 b& l+ o
4 o$ s& l- H: W3 o3 k
此画色彩浓郁,以暖调子为主,表现出室内沉闷的空间,形象逼真,动态自然,刻画出一个过着清教徒生活的教会妇女的日常生活。背景是烦乱的彩色玻璃窗画。这位妇女由于整天作着解闷的绣工活计。而显得十分的疲倦,她正站起身来,舒展着清秀苗条的腰肢,这一动作更增加了孤寂日月的郁闷感。8 C) [5 P8 b/ ~
0 t( W/ U- N$ Y- w* D
9 G: J5 l" |; u7 K8 t[url=]
# h6 t4 B$ h8 \$ M& g) m4 k约翰·米莱斯 《纪念[/url]委拉斯凯兹》
5 r7 |: ~" G$ X ^9 R: c+ U# u) J! A6 J& Y7 P% {- u2 T/ K+ A/ I
拉斐尔前派之霍尔曼·亨特$ X1 ~6 R5 i3 Q$ h" O% X: b0 |9 J
/ {- |1 N, H: E. ?( i& t. c. y3 G1 J
威廉-霍尔曼-亨特,英国画家,拉斐尔前派创始人之一。亨特作品的特点在于能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和表现国民精神,往往取材于圣经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拉斐尔前派画家中,亨特是一位诚实可靠的长者。亨特也是宗教感觉特别强的画家,他的作品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
* y) s( o* O: X& {/ r9 o: D/ V$ b$ h' M/ t
2 l/ @" e% R' a. i1 d, M9 x
/ P2 J3 A( ~7 J! P7 k
霍尔曼·亨特的《世界之光》 ) u! ^3 |6 q- ~9 T4 q, U
# M4 u; P2 y) b [; y# e6 _
亨特的代表作《世界之光》(藏牛津基布尔学院)形象刻画精细准确,色彩强烈而突出说教。
/ `" Z+ [/ J ]
a! U" F; F' @$ L+ v& P+ X [
# z( q. P, p$ U% n' D![]() 霍尔曼·亨特的《良心觉醒》
2 {+ J- z4 O/ [; Z& P1 ~ C6 N: D6 c m6 a& v8 [
- _" W8 ?- T! g: x$ W0 q$ E0 i; x$ f这是一幅反应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生活阴暗面的油画。《良心觉醒》(1852~1854年)显示了拉斐尔前派的特点。他以工整的笔法精心描绘着每一个细节,并用它们来暗示作品的道德训诫。尽管细节很真实,但这幅画却丝毫没有库尔贝和杜米埃作品那样的真实感,这是一个人工的花园,其中的花是没有香味的假花。1 L2 ~ C: J& R' Y; M
5 _% {9 _( R4 ^" Z& k) d
6 g. x' P' |7 x: J! g8 N) i; J
作为“拉斐尔前派”的重要画家,亨特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贯穿着一种宗教式的道德说教。《良知发现》就是这样一幅画,在华丽的房间中,音乐教师和他的女学生在“良知发现”的主题下,一个表示出善意,一个表现出惊讶。0 o! S% q8 D! e) `
9 l4 z' P% ^' A; L% N' V! L8 U( ]5 L; }
+ W m- h1 d- v2 k6 d
' c, h2 |6 q; C$ L6 B/ I拉斐尔前派之伯恩·琼斯' ?/ z8 r1 I8 O3 ^! X& {
, x& A9 k! }2 X- W1 T![]() 伯恩·琼斯 《受骗的梅林》 ' C7 M- j. y7 N2 E( G; C2 h
5 i1 U2 t9 @# \1 M9 x- U9 A
伯恩-琼斯是拉斐尔前派理想的热情支持者与实践者。! J& r% \/ _# J( Z
如果没有伯恩琼斯,拉斐尔前派就像风筝断了线。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他和莫里斯共同开创了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他的父亲是金匠(这与克利姆特一样),装饰性工艺美术的观念时刻伴随着他。他在但丁罗塞蒂的感召下开始学习绘画,他早期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但丁罗塞蒂的影响。
, K+ L* p$ }" n! B5 `, U5 m
% |/ }4 }6 A8 b$ y( S8 c: X, K% I1 O4 v& H
他是一位色彩大师,对于衣袍和衣褶的表现也技艺精湛,清晰的肌肉描绘,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是伯恩·琼斯画风的特点。; {7 u C: x$ C. N" Q" Q1 }
6 V4 q( O' Z) V
0 @8 H0 P1 l/ A& A8 \![]() 伯恩·琼斯的《国王可菲丢阿和讨饭女》 9 a8 f: T& A! H! A
! P9 c6 @8 C" f4 A" e4 p
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伯恩·琼斯的《国王可菲丢阿和讨饭女》(King Cophetua and Beggar Maid)。题材来自伊丽沙白时代的民歌,国王认为讨饭女是他要寻找的纯洁的妻子,并把他的王冠作为对讨饭女之爱的回赠。; u6 [. L3 z; d* c
0 |9 L$ _& p8 q. }; \ C; q
3 \4 H; K& e. c0 d伯恩·琼斯的作品 《Laus Veneris》
% t( b0 m& v0 u: O, X作品的题材来源于一个德国传说:流浪骑士唐豪舍发现了维纳斯堡,那是掌管爱的女神维纳斯的地下宫殿,被维纳斯的魔法蛊惑,唐豪舍在那里和维纳斯住了一年。唐豪舍为他的行为感到羞耻,他到罗马请求教皇的宽恕,教皇说宽恕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的法杖开花。唐豪舍回到维也纳,三天后,教皇的法杖奇迹般的开花了。
( v! O/ A" F* ]: z+ | \& r8 \% T8 m. _
* k) X8 j& L8 |! M7 B t
以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拉斐尔前派,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前卫艺术”。英国的泰特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曼彻斯特艺术画廊等地都收藏了大量的前拉斐尔派画作,而在英国以外,美国的德拉威艺术博物馆也有许多收藏。 许多地点的国家名胜古迹信托也都收藏了前拉斐尔派作品。
, ~8 d( s/ |- T6 A% s1 O2 o7 C5 h0 [& s
! F. ]/ c9 @; x, V4 {2 b) U. m5 U/ l* i
* B! ^3 |. @. z8 F
6 _$ r( L% V) i1 y8 I! m
( T4 }+ F0 h. Y1 `& W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866-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