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张大千的《爱痕湖》,到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再到皿方罍的回归,鸡缸杯的成交,这些年,海外回流艺术品事件历历在目,不仅因为它们是天价的代名词,也因它们是从中国流出去的文物。" I, v# E$ l# \# X+ T' ^3 O, w/ n1 S
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近年处于调整的态势,然而拍卖公司仍旧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地向海外征集“进军”,拓宽海外渠道,打响国际知名度,加强与海外藏家的联系。可见,虽然大规模回流的情形已不再,但从海外征集艺术品仍旧是拍卖公司每年的必要手段与看点。 张大千《爱痕湖》6 c- |/ m- W$ D* y2 Z; N# X/ b
0 z& S- C( u5 B, X1 C6 m+ M
7 J! s& n7 B* n5 b缓解精品的抓手6 P) [' J$ Z9 K$ E
1月19日,上海大众拍卖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2015海外回流艺术品拍卖会,包括日本以及欧洲回流的艺术品。近些年,“精品”通过交易越发稀缺,拍卖公司的征集难度也越来越大,海外征集似乎成了一种有效而又不可避免的非常规手段。$ V+ t" D' e- o3 d- K* {8 e$ U
2015年,保利拍卖十周年征集活动已在海內外全面展开,保利拍卖董事赵旭将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前往新加坡、北美等地进行征集。征集门类包括中国近现代、古代、当代书画,油画,中国古董珍玩,珠宝钟表;北京匡时也为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依次奔赴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举行大型的公开征集鉴定会,征集范围除了书画、瓷器杂项、油画、珠宝尚品外,还囊括了佛教艺术、紫砂、国石篆刻等多个艺术门类。# x2 G3 x' M$ z! ~5 ?
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在2014年处于调整的态势,然而拍卖公司仍旧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地向海外征集“进军”,拓宽海外渠道,打响国际知名度,加强与海外藏家的联系。
" Z- ]9 f" W, p) S; K- B _8 b1 k4 k江苏凤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卫彬表示,国内拍卖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拍卖公司从原先的几家增加到几百家,随之而来的的确是拍品征集越来越困难,而海外征集为拍卖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再加上海外征集而来的艺术品大多是首次在市场上曝光,受到藏家追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B$ L9 [3 G/ j' V% @5 p
业内人士表示,文物艺术品海外回流依旧是缓解拍场精品供求关系的重要抓手。“艺术品一直都是稀缺资源,是资源就会有枯竭的一天,海外回流艺术品也会越来越少。而拍卖公司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由目前的大卖场模式转变成开发选题、挖掘拍品本身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模式。”卫彬坦言,凤凰拍卖此次推出的《黄檗宗风》海外回流专场,即看重明清两代黄檗宗僧人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拍卖成绩。 y4 E3 K# O2 F, E- E
实际上,海外回流艺术品的情形如今虽然零散化,但近些年在拍卖市场的壮举却时有发生,仍历历在目。2010年春拍,中国嘉德从一位美国学者手中征集到了张大千的《爱痕湖》,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以1.008亿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从张大千的《爱痕湖》,到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再到皿方罍的回归,促成了青铜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可谓亮点频现。& [6 a! N1 w3 a" p, i) i' M
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表示,2002年中国修改《文物保护法》以后,对海外文物回流持鼓励态度。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开始发展,价格有所增长,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藏家,国外藏家也颇为倾心。一旦海外藏家亟需资金,抓住了出手的需求,回流艺术品自然而然就能通过市场的方式重新流回国内。
& c5 K6 O% [6 ^ m2 B* @' c不过,拍卖公司赴海外征集艺术品很大程度上要看机遇。而且只有具备一定年限、历史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价值的“精品”,才名副其实地符合海外回流的称谓。) y8 ?2 O$ q" k. B
) q7 X% u9 {* u![]()
3 m" i- K6 ~% Y 7 Z- t5 t4 n! ~0 d% \
8 `! F& {( M. c7 H# t/ r% B' r
+ |$ u F+ L! ?$ Y, t8 Y
0 D7 N& k. J1 s2 m7 B7 ]
+ C7 \* j$ B; H0 F" q
3 s) |6 S5 k2 {( h/ _% T
回流风潮:烈与劣
' m: }; C9 D. D9 l& O1 c实际上,从火烧圆明园开始,由于当时国家国力的衰败,无力监管、西方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渴求,造成晚清民国时期大量宫廷珍宝被盗卖,国内各个门类的古董艺术品,无论是传世珍品还是地下文物,都源源不断地向日本、欧美、港台地区流散。4 F" r( c; Z- _$ A( o1 f' | [
之后的文革浩劫,再度摧毁了民间残存的文物,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期,国内民间仅存的一些古董也被倒卖出国,民间存留下来的数量已经极其稀少。然而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扭转。
7 d# I! ~1 x y3 ]# ]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发展,民间财富的增长,全国各地古玩城、艺术品拍卖会的兴旺,加上媒体的渲染,使投资、炒卖、收藏古董的风潮越吹越烈。北京正观堂主人、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专家梁晓新表示,在国内几乎没有资源的情况下,长达150年中国古董艺术品倒卖流散海外的情况,突然间发生了逆变,开始变成了回流国内的局面。
" R2 D v# [1 U& _, h6 l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再加上通常是馆藏量10倍的民间收藏,也就是说,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
8 C3 [9 |2 F, J! C目前,海外艺术品回流主要通过拍卖,即国内的拍卖公司从海外征集拍品后,放到国内进行拍卖。梁晓新表示,海外征集让越来越多的古董商家和收藏家直接参加世界各地的拍卖会、艺术品展销博览会,搜购大量艺术品,并以个人名义带回国内。
, _* W. \" ]& b1 I/ m0 }7 Z: v这些艺术品中几乎包含了所有艺术门类,其中以书画、瓷器最为常见。而它们似乎总能与高贵、珍罕挂钩,动辄就拍出天价。$ \2 s' v: f& a j4 I$ R! g# Y
梁晓新坦言,在国内,民间收藏的各类古董艺术品,经过晚清民国、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三重摧残,别说精品,就连普品都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全部流散到了国外。随着艺术品拍卖和投资收藏的成熟,对海外高端珍品的认识与需求日益扩大,海外艺术品回流自2003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各个拍卖会上的主流。6 H, m9 d9 O: ~& Z0 S6 T
然而,海外回流的古董艺术品,品质与真假都参差不齐。不免给那些以回流名目“圈钱”,到国外“镀金”的牟利者可乘之机。
* T; e3 O" s4 I3 [2 ^6 n“能成功操作,无非是因为国内市场的不成熟,根本原因还是买家急功近利,没有真正的鉴定水平,而被外在的包装和渲染所蒙蔽。这类伎俩以及损失都是市场和买家走向专业和成熟的必经阶段。”如果藏家购买回流艺术品,梁晓新表示必须亲自看货,注意海关进口的手续和规定。+ O: T9 u% k3 g, C- N7 }4 X
卫彬则认为买家不必为此太过担忧,“随着藏家群体的逐渐成熟,大家都是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在买艺术品,不会给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B" V- b! F- t/ I& J9 v
+ H& [. [8 L8 r( b" h: q6 B# p# M
2 q6 o' M- w1 o. a2 w 5 ~* v y( M8 k9 x
苏轼《功甫帖》
+ _+ W' V; l5 ]0 V( b7 [/ `
' Q1 m, q" ] \/ @8 a8 O* K- w![]()
' G8 g8 r6 s,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1 w5 r+ F# j8 ]5 L0 Z( q
4 k1 c5 f% E7 b* M% Z
+ g$ }! K9 L6 W* Z1 A7 q, Q4 I+ B- Q; w N) K1 C
捡的是知识的漏/ N b, L/ @4 A" B
除了拍品的质量以外,许多人从海外购买艺术品的目的,更多还是为了赚取地域之间的买卖差价。
+ z+ p" K: c% c# h0 A“跟苹果手机一样,赚取地域之间的买卖差价,是很正常的买卖手法,所以美国苹果店门口有这么多人通宵排队。”梁晓新表示,中国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相对海外一直疲软的经济状态,艺术品回流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从海外回流的艺术品,还应该包含了欧美收藏人士成熟理智的收藏心态、诚实守信的买卖行规、专业严谨的鉴定水平和尊崇文化的精神,这些几乎都是目前国内拍卖行业和从业人员以及投资收藏团体均非常缺失的东西,单单着眼在暴利上,短线炒作,罔顾诚信,也极大地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5 M: y. B9 }9 m
“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才造成了海外回流,大批优秀的中国文物又重新回到了国内。”卫彬认为,只要结果完满,过程中是否赚取了差价并不重要。他告诉《新领军者》,不管是海外回流渠道还是国内市场,“捡漏”捡的一定是知识的漏,价格上的漏几乎已经没有了。“对老藏家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对新藏家来说要么练好眼力、多读书,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么请专家帮忙掌眼,老想着‘捡漏’那离‘打眼’就不远了。”: P) o+ D: f7 S9 S1 n4 C* K6 U2 M2 T
“捡漏”,是指利用信息不对称或地域差价的方式以低价在海外市场买东西,再送回国内卖高价。但是,梁晓新谈到,在移动终端已经无孔不入、拍卖行情价格随时用手指就能查询的今天,所谓捡漏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国内拍卖业与国际不仅仅是接轨,而已经是同步了。如果真有捡漏的情况发生,那就是买卖双方在眼光、经验、知识和财力上的差异而已。0 K9 P) J" Z0 F! N% }, _. B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给海外文物回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然而海关营业税的问题还是让文物回流颇具“压力”。梁晓新认为,国家应该鼓励民间从海外搜购艺术品回国,藏富于民。在进口、鉴定、保险、运输等方面提供正面的设施与服务及相关政策,促进文化艺术品行业的发展。卫彬则表示,拍卖行业都应该坚定拥护和执行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可是又不愿意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所以才有把分公司开到境外的现象。
' _; x2 O( k' u! A1 F1 L事实上,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内地拍卖行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推“海外回流”专场,比如中国嘉德就选择将海外回流的部分拍品于香港进行拍卖。很多私人藏家也纷纷在香港建起了仓库,以做暂存文物之用。针对这一事件,卫彬认为这是内地拍卖行在国家出台新税收政策下的一种“新常态”。梁晓新则表示,进口关税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从整个艺术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来看,海外回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板块,需要行业人士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增进了解,再制定政策。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811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