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01
谈天说地
02
飘在海外
03
炎黄子孙
04
休闲健身
05
旅游玩乐
06
时尚精致
07
天下美食
08
影视音乐
09
各有所好
10
金融房产
11
学习工作
12
子女教育
13
留学移民
14
生活功略
15
创业投资
16
摄影天地
17
车行天下
18
曲艺文娱
19
心情随笔
20
亲情友情
21
婚姻家庭
22
文学天地
23
艺术创作
24
海外收藏
25
娱乐灌水
26
市场广告
27
城市地产
提示:
登录
之后才能保存选择的风格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八卦
›
炎黄子孙
›
炎黄人物
›
帖子
返回列表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宫保鸡丁
中国人
家常菜
封疆大吏
山东省
宫保鸡丁与一代名臣 ——《丁文诚公家信读后》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44
查看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16-7-26 03:3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文 / 嘉非
他是晚清官场的铮铮铁汉,曾国藩、李鸿章一帮中兴名臣为他点赞;他是一代廉吏,长期担任清帝国的封疆大吏,去世时却家无余财;他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所到之处整饬吏治、兴修水利、发展洋务,政绩卓著;他的家信堪与曾国藩家书媲美。他就是晚清官场的传奇人物——丁宝桢。
说到丁宝桢,我们先从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说起。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国人饭桌上的一道常见菜,至于宫保鸡丁是如何产生的人们知之甚少。话说同治二年,捻军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朝廷派一个能吏出任山东省主管公检法的副省长(按察使),此人名叫丁宝桢。
丁省长率兵来到山东剿匪,他是贵州人,到了山东后人生地不熟,厨师问丁大人午餐吃什么?丁省长说的一口地道的贵州话,山东厨师听不清楚,揣摩着贵州人喜欢吃辣的,所幸将五花肉、辣椒、萝卜、土豆、莲藕等切成方丁状,再加入面酱和糖,还有去了皮的花生,烹制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菜。
这道厨师灵机一动创新的菜品受到了丁省长的高度评价,从此之后成为府衙常见的家常菜。不久以后,丁省长高升,被封为太子少保(古称宫保),这道菜也随之名扬天下,这就是著名的“宫保鸡丁”。后人不察,时常将“宫保”写成“公爆”,失去了纪念这位杰出人物的原意。
其实历史上的丁宝桢并不以美食家著称,却无意间成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传奇人物。这种光彩反而掩盖了其在中国政治历史上的光辉形象。
丁宝桢,贵州平远人(今织金县)。咸丰三年进士,历官武英殿协修、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太子少保、四川总督。丁宝桢一生为官清廉,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扶危济贫,去世的时候却家无余财,负债累累。他还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参与创办江南制造局、山东机器制造局、四川机器局等,政绩显著。
智除安德海,名把天下扬
安德海是晚清四大太监(另外三位是李莲英、崔玉贵和小德张)里最早成名的一位,深受刚刚崛起的慈禧的赏识。提起安德海,那在同治初年的北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仗着慈禧的宠信,安德海连紫禁城的主子们也不放在眼里,慈安太后、小皇帝、恭亲王对其的飞扬跋扈极为不满。
同治八年七月,安德海借为同治帝大婚采办衣物的名义招摇出京,说是奉了慈禧太后的懿旨。
我们来温习一下清代统治者对太监的禁令。鉴于前朝有太监擅权乱政的教训,清代早期对太监都有十分严格的限制。顺治帝对太监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顺治十年颁布了“六大禁令”。这“六大禁令”是:一、非经差遣,不准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义买卖田产,从而把持官府,祸害平民。顺治还怕子孙记性不好,两年后专门命人将这六大禁令铸成铁牌立在宫中,以儆效尤。
安德海此行却异常招摇,大张旗鼓,让沿途官员高标准接待。不仅如此,还在船上举办大型派对,找了帮歌妓吹拉弹唱。更肆无忌惮的是,此行恰逢安德海生日,还公然接受随行仆从的祝贺。安德海敢如此招摇,说明慈禧这个时候已经掌控了朝局,满朝文武对此事噤若寒蝉也说明慈禧的威权此时已充分树立。安德海动静如此之大,朝野反应却一往寂静,出人意外的是连国之柱石、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也保持缄默。
安德海若是了解丁宝桢的为人的话,他肯定后悔选择这样一个路线,他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山东巡抚丁宝桢一方面派人拿获安德海,一方面向朝廷上了奏章。他在给朝廷的报告里提到了自己的疑惑:1、我朝二百年不准宦官与外人结交,从未出现过派太监赴各地办事的情况;2、太后、皇上都崇尚节俭,怎么会派人到江南采办龙袍呢?况且没有见到朝廷的明发上谕;3、如果真有此事,太监应该有朝廷颁给的通行证或其他证明文件;4、龙风旗是御用之物,太监怎么敢妄用;5、出差居然携带歌妓,一路吹吹打打,民间舆论哗然。由此可见丁宝桢心思细密,这里面任何一条坐实了小安子都小命不保。
几天后,丁宝桢收到军机处密旨。内容是这样的:
该太监属于擅自外出,和朝廷没有关系,着丁宝桢将其抓获后不用审讯就地正法。如果该太监听到消息折返回直隶,着直隶总督曾国藩将其就地正法。这件事情不用再请旨了。
仔细研读这道旨意,我们会发现只有一个内容,速速处决安德海。
事实上在旨意到达山东前,丁宝桢已经下令处死安德海。不仅处死,而且暴尸三日。
诛杀安德海,轰动朝野,丁宝桢也由此名扬天下。
我们且看大清官场的反应,曾国藩接到消息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稚璜真豪杰也!”李鸿章见到邸报则直接蹦了起来,说:“稚璜成名矣”!稚璜是丁宝桢的字。两位官场大佬的激烈反应说明了丁宝桢此举是如此大快人心,同时也说明丁宝桢此举难能可贵。
晚清官场的“另类”:不畏权势,嫉恶如仇
丁宝桢塑像
他刚到山东任按察使(主管司法的副省长)的时候,当时亲王僧格林沁率大军在山东境内剿捻,僧王见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省部级高官一向不设座位,都是站着谈工作。
丁宝桢当时是山东按察使,到僧王的帐前拜见的时候昂然说:“我们都是为了国事,如果允许我坐的话就见,不允许的话我就不见。”僧格林沁身边的工作人员大惊,生怕僧王震怒。然而僧王听到后却为之动容,赶紧为丁宝桢设座,优待有加,可见丁宝桢敢于挑战官场“潜规则”,很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此事被写入了《清史稿》,说明可靠性很高,也可见修史者对丁宝桢此举敬意有加。
丁宝桢为政还大公无私,从他和另一位晚清名臣阎敬铭的关系可以看出。
阎敬铭官至户部尚书、大学士,是晚清政坛一位理财的高手,“同治中兴”离不开此人在财务上苦心经营。丁、阎之交始于山东,丁宝桢不畏权势,敢于叫板赫赫有名的僧王,阎对其欣赏有加。
最初阎敬铭是山东巡抚,丁宝桢是他的副手(按察使),在等级森严的晚晴官场阎省长却对丁副省长异常尊重,凡事都征询丁副省长的看法。等阎离开山东是,特意向朝廷举荐丁为新的省长候选人。日后阎敬铭出任山西巡抚,光绪初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丁戊奇荒”,饿殍满地,山西向全国求援,身为四川总督的丁宝桢最先支援了十几万银子,也成为全国对山西支援最大的省份。
对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阎敬铭感动不已,说:“明公(丁宝桢)关怀大局,事事图之于早,体国爱民,今天下岂有二人,非谀言也”,为丁宝桢的大局观与爱民如子所深深感动。
宝桢家书:一位伟大的父亲和教育家
我们且看一代名臣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为人只要不饥不寒,即是天地间一大福气。试看作官之家,奢侈无度者,究有几人可以长久?”
古人讲修齐治平,名臣身上最有此种风采,曾国藩家书历久不衰,成为经典名著,其实一代名臣丁宝桢的修身齐家也很有可观之处。丁宝桢强调“廉”为立身之本,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名臣的共同特征。
“至于作官,一切补、署,自有天定,不可强为。我们只尽其在己,何为尽己?不怠惰,不推诿,不轻忽,不暴躁,而又谦以处己,和以待人,忠厚居心,谨慎办事,如是而已。”这和今天流行的反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颇有相通之处。曾国藩日记与家书中也能频频看到这种论述。
“但下乡务须少带人,州县供应,一切全删。”“再下乡尚有一极好处,遇民 间有官事,可以随处审断,较之在城审断,民尤感激。”“书差务要严行约束惩治,家丁务要时时稽查,不可使之沟通差役在外弄钱,亦不可令其与县衙门家人来往。此极要紧,官声之好否,全系乎此,慎之慎之。”这个时候儿子已经做了市长(山西知府),深谙官场弊病的丁宝桢不厌其烦的警示儿子如何亲民、如何约束身边工作人员、如何建立自己的官声。
封建社会官和吏的关系极微妙,官员高高在上,又不时调动,地方治理实际上把持在吏的手中。吏熟悉地方更精通潜规则,盘根错节牢不可破,丁宝桢提醒自己的儿子要注意此类人。此外还有约束自己身边工作人员,身边工作人员约束不严的官员栽跟头是早晚的事,这些都足为今日政府官员所借鉴。
“尔署中向有节寿、季规八千金,尔拟不收节寿,单收季规,以资弥补。虽是减去一层,然天下事,作事正大,即要正大到底。我意尔连季规亦必不可收,盖季规与节寿,均是名目不正,去则全去,不必迟疑。”清代官员俸禄极低,京官要靠冰敬、炭敬、别敬和其他种种灰色收入来维持生活,即如曾国藩这样的一代名臣做京官时也不能避免,地方官灰色收入的名堂更多。
所谓“节寿”,是逢年过节或上司生日的时候,下级向上级送的红包。所谓“季规”,是每个季末,下级向上级送的红包。是多亏丁宝桢,让我们知道晚清一个地市级干部一年中仅此两项居然有8000两之巨,当时知府一年的工资不足300两(待查),灰色收入是正常工资的近30倍。
不愧为一代名臣,丁宝桢毅然要求儿子全部裁掉,斩钉截铁,正气凛然。儿子没有这笔额外收入维持生计都成问题,他答应接济儿子(毕竟是总督,工资要高得多),
“以成尔志,并全尔名也。”有了这样的指路人,当然不会走错路。
“自要自己事事清白,处处公正,虽有小人,亦不能为我害也。”这段话对古今官场、职场都有极大意义,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自可避免陷于尴尬之地,也是立身和做官之本。这种“高大上”的话出自官场经验丰富的名臣之口,显得格外亲切。
“至作官一事,原是讲求做事,其补署一切,应听之天命,万万不可有心其间。一涉有心,即易入于钻营,将顺卑鄙一路,切毋以此为念!立定脚跟,做人做事,方是大丈夫所为”。
晚明王阳明讲“致良知”、“知行合一”也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讲起,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做官先要将名利看透,这才是做名臣的气象,丁宝桢把做人做官的心得毫无保留的交给了儿子,对我们今人来说无疑也值得时时学习、处处仿效。
“如尔在蒲州做知府,果然能作一首阳饿士,即是千秋盛事,千载传人。”“做官讲操守,必须穷而益坚,分毫不为外物所摇夺,斯为真操守。”“古来天地之报效善人,恒视其吃苦以为分量,苦吃的愈大,报亦愈大愈厚;苦吃的小,报亦小而薄,此千古至论!”有其父必有其子,丁宝桢不断告诫、劝勉、诱导儿子先要除“心贼”,做官不要以名利为念,要站稳脚跟,不为外物所多,方能有大作为。吃苦和功德的辩证关系也是丁宝桢做官的一大心得,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丁宝桢要求儿子吃苦耐劳,不计名利,他自己着实也做到了身体力行。陈夔龙在笔记里说,丁公位列封疆,每年只要养廉银,其他灰色收入几万两银子统统不要。他自奉甚俭而待人甚厚,经常接济亲戚故旧。
陈夔龙还讲了一个故事,作为封疆大吏,丁宝桢在经济上却是个标准的“月光族”,时常捉襟见肘,每当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时候,他就找来一口箱子,上面打上官府的封条,派差役送到当铺去,换两百两银子来救急。等到发工资的时候,他再派人将箱子赎回来。以他的身份,自然可以瞒天过海,以一口破箱子换数百两银子。其实这个故事其他晚清名臣身上也发生过,比如张之洞,就办过这样的事情,丁宝桢是始作俑者吗?不得而知了。
“至作官,只是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即所谓报国者亦不外此。盖民为国本,培养民气即是培养国脉。缘民心乐,民气和,则不作乱,而国家于以平康,此即所以报国也。”丁宝桢可谓从思想深层意识到了民本论。他每到一地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发展洋务,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他在四川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迄今都江堰边上还立有他的塑像。
他还说:“家人、书役皆民之蠹,毋使扰民,尤为至要”,对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丁宝桢是非常警惕的,也告诫自己的儿子要严加约束,不许他们扰民。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恤民”,他还提醒儿子要“恤商”:“至关税,总以体恤商情为主。体恤商情,总以严查家人、官吏、书差为第一要义”,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丁宝桢洞悉大清帝国的官场弊病,也谆谆告诫儿子要警惕家人、胥吏盘剥商人。这种“恤商”观念在封建时代十分罕见,反映出丁宝桢的通达明敏。
“事事悉存忠厚之心,不敢侮人,不敢慢人。遇有善事,量力乐作不可妄取民间一钱。如公余之内稍有赢余,即以救济穷苦贫民。我常谓:作事第一以养人为急务,盖活一人之命,即有一人之益。”丁宝桢向儿子传授的不仅是官场心得,也是做人的道理。
在丁宝桢的谆谆教导下,其子也成为一代廉吏。代理山西巡抚葆亨私设小金库违规给高级官员们发津贴,整个山西省只有一个官员拒绝了这笔不合法收入,此人就是丁宝桢的儿子丁体常。继任的山西巡抚张之洞知道这件事后大加赞赏,认为体常谨慎廉明,“此非常人所能”。
近代政治家陈夔龙感慨地说,自古以来名父难有名子,但是丁体常能够做到克勤克俭,政绩卓著,连张之洞也歆羡丁宝桢能有这样杰出的儿子。
其子丁体常,官至广东布政使,护理广西巡抚。次子丁体勤,任山海关通判。其孙丁道津,官至山东布政使。
(参阅《丁文诚公家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8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
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063-1-1.html
谢谢
收藏
0
喜欢
0
踩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你喜欢看
名画中的父亲,献给那个支撑你一生的男人!
我们找来一些外国人和中国人,谈谈他们老爸在教孩子上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是美国
一个美国农民家庭的真实生活,幸福感完爆中国人几条街|| 海那边
著名相声演员唐杰忠逝世,享年85岁,《虎口遐想》成一代人经典回忆! ...
注意:卧底已盯上“跨境兑换” 钱是否合法是关键
【摄影】一个日本人在80年代“偷拍”的小朋友 纪录了最纯真的中国
北美有种生活方式叫full time in RV,你有胆量么?
对难民的歧视 暴露的是这些中国人的自私!(图)
他曾因中国人的身份而受尽欺凌,现在成了最帅的超级英雄
女人常吃这几样,六十岁都难长皱纹!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8-2015
北美生活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和你在一起:
北美生活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