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自:国馆读书 ID:guoguandushu5 d! c; B$ q) y) @( C6 P
![]()
/ H+ F; A9 n0 x: {* I 一个名字反映一个时代。
4 r; R* c0 d) a4 ] - w: |/ Z9 J( R! A- l) M: n
( s2 }; E5 ?& X- T8 _! t. @ ~
祖辈的名字 儒雅讲究% t- B- {& k }' O; ~
中国人取名字历来是非常讲究的。不过总觉得有些老一辈的名字挺好听的,又不做作。先带大家看看众网友祖辈的名字: r& j/ P. [ h& }0 |
@老狼老狼几点钟 :“谦修。我外公的名。”& t5 s7 ^/ W4 t/ V! e- }
@奔跑的曲奇 :“绍礼,我爷爷的名字。”
" w- U, R7 h- l 虽然语法不一,但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 X+ ]6 u/ Y" I7 k ]- ]0 \# n6 p$ O; z @芥末味不给你吃 :“我爷爷叫立焕。”; f. I" v0 P2 t4 _* b
@小檗 :“我外公叫弘杉。”
& [2 Y0 d% Z& l2 E# ]% A @芥末 :“老太爷叫玉轩,外公叫靖安;爷爷叫茂贞,奶奶叫冬青。”
2 P6 U) |; T' Q! |* l$ s @青村-逗 :“外公是席儒,爷爷是慕谦。都觉得好。”( d+ w; R( N) s: R; X. X* ^
对于祖辈名号的赞美,由衷而发,首先是好听。3 X7 [. K0 @8 V2 v
@柒川 :“奶奶叫俞子美,感觉好好听。”8 C" K* g- y# P/ L
@Echo君 :“申甫,我爷爷名字,感觉很有文人气息。”% {- n2 w# C2 K+ E6 u" u# g0 H
@[已注销] :“我奶奶叫孙蓬,我觉得特别有气节的感觉!”2 {" J1 ]* q- v+ `+ \( J% Z, U
@七喜 的感觉看来更深:“朋友的爷爷叫钰鹤,好听的哭了。”
% D9 s; X5 Y0 c% x% Z4 ^- L) h0 Y 当然,赞美之外,感觉也不一:7 c$ Y' H B; Q
@喵~ :“我爷爷名字叫念孝,那时候是家里最小的,说是希望他孝顺顾家,就叫念孝,奶奶名字叫凤兰,也挺雅致的感觉。感觉那时候真的挺有知识书卷气的。”
. {* A/ E2 s3 ^8 U @橘子 就说:“我姥姥叫玉贤,好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最喜欢姥姥!姥爷叫宜法,好严肃地说。”, `/ l0 P( n( s. f+ y, G) }' i" ?
; ^$ u4 e; @. V% l' R
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那一辈人的名字,都非常有讲究。/ `0 W1 V3 y/ y: s& H
@HWJ:“爷爷叫公达,爸爸叫齐顺。感觉老一辈的名字都起得好大气文艺。”! j2 s1 q3 Y7 {' j( ^4 }+ _0 @* _# v( c* H
@兔子Monika 的叙说充满故事:“外公叫敬仁!原来绍兴大户人家的孩子,哎!”
' O. v% ^7 ?$ _5 a1 _ 每一个名字对大家来说都是特别:
' o$ ^$ G- ~4 p0 c; q9 h! s' e7 s @郗鶠:“奶奶叫念慈。读起来感觉暖到心里去。”
: t5 [& E$ \6 {) w* d; c @桃花山下一碗粥 :“外公那一辈的叫和笙,聿修,沛民,唯一一个女性叫慕昭。 好听到哭,都是外公的父亲取的名字,是那时候的老师特别有文化。”0 l3 w1 s& n( Y5 r; r
看完后,不得不被那个逐渐逝去的时代浓郁的知识书卷气儿所折服。) V) T$ m7 }. o* @6 f+ K( W
其实,那时候的人取名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都不是瞎胡起的,而是按照族谱和五行八字来起的,是啥字辈的就按啥字辈起,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他们取名多在伦理纲常之内,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以至君子贞人,还有些文人取名,多寄予山水,抒情梅竹,所以不会显得很世俗。" @8 n- l0 c* F& x* l7 H+ H$ Z
![]()
. R J5 ^6 n1 W$ I 父辈的名字 大路化
% r: }/ I, {% T& P$ M 爸妈这一辈好像就特别爱国爱民什么的,男的就是什么卫东卫国建国建平,女的什么萍什么琴什么什么梅什么香的!虽然没那么好听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 ?6 M- a; b! ]" V7 S @转变之兆:“姥爷荣先,姥姥淑兰,爷爷希进。父辈名字开始大路化。虹啊晖啊爱民啊鸿志啊!”* k I; n9 K% Y$ ^: Y
“大路化”的名字看来普遍让大家无感。
3 M; O: B, ]: Q: h; T) C; _# u+ X @egoist 就说:“爷爷俞荣生,奶奶付淑英,觉得都不错,很有民国时期的感觉。到爸妈这辈的确没那么有感觉了。”
8 h5 ^2 w/ c+ S" x- U @文森 也说:“爷爷叫恩满,太爷爷叫承善,都是按照家谱取得名字。到爸爸姑姑这辈就没按家谱取名,变成了立军立红什么的。”
. a& ?& B; r; N8 q% |" | 不好听倒是其次,而那种名字可能更让年轻人用一种无恶意的方式调侃。
3 T2 z2 b t7 u0 i+ @% Q! X @Estrellaz:“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叫琼如、章纪、渭崖、素琴......我妈妈三姐妹的名字连起来是东方红,哈哈。”
" t+ ~% {/ p6 X% g+ J @西瓜卷卷 :“爷爷叫西臣,我爹那辈就海波海涛了。”) e- H5 A! \) L: P4 L5 U1 C k
被调笑的名字看来是具有一定共性的。& y: ]7 f# `/ h3 ]0 v% {" P5 |
@Hey兔子 说:“爷爷叫君良,爷爷弟弟叫君玉。到了我爹叫建明,大伯叫建国。”+ [- V7 {( V; o" m# R& N4 ?$ C, T' |8 R
@忧郁的小秋裤 :“脑海中瞬间飘过胜利、建国、国庆、红梅、杜鹃、*艳、*霞、大妞、狗剩、二蛋等等,哈哈。”) B: q4 W v4 ]* ?5 q
名字也怕对比。: ~/ q8 Y- h) M* S1 p* y7 a4 T6 u
@胖达桑的自然态:“延卿,我爷爷。当我第一次知道我爷爷名字的时候都震惊了。因为我爸我姑的名字就是楼上那类建国什么的。”- }; L' x! F4 a1 ^2 H0 Z n
@Pangebo :“我爷爷叫義轩,到了我爸就叫建明了,唉。”
- N. c; G3 i0 `. a @不眴:“爷爷守业,奶奶桂莲,姥爷玉庆,姥姥家荣;太祖青山、玉山。我妈是宝字辈,我爸和我都是单字名,土爆了真的。”+ q/ G e! k) l$ t+ j% n! \
@饕餮鱼 :“我爷爷的名字好像是兰亭,还有字。等到我爹我姑就叫建军建国建平,土爆了。”# n$ i5 x _; h! l& j( n% I9 t
@黄轩的太太:“爷爷叫恩吉,奶奶叫景真。轮到我爸这辈就土气了。貌似是听我爸说某一年响应国家才改的名字,就全都是改成跟新中国有关的。”4 u8 t) p5 r" }. N3 v1 S
确实,一个名字反映了一个时代。
' j# c! W- X5 K$ N @斯芬:这种变化出在一个“乱”字上:“外公家世代读书,家里辈分都有对应字的。外公那边叫“开功明义”,外公叫开贤(同辈开哲开远之类的);舅舅叫功国(功勋,功程);同辈明锋,明宇,明烨;小辈开始说是义字辈,其实都乱起了[拜拜],实在可惜。”2 x! p; v4 i0 V2 C0 j4 F$ ?
为什么会出现不再讲究,毫无章法地乱取名字呢?
6 e! [# P a& h& c) C/ i @老流氓杜索新 的话似乎是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个人觉得,给我们的爷爷辈起名的那代人,来自清朝,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演绎本来就比现代人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再加上社会环境和氛围,起出那样的名字不奇怪。至于我们的父辈,刚好赶上了某党建国和那十年,名字越来越难听也正常~”
' `% h- g" m; S3 u' k: I ![]()
* [' r+ l( B* U* T$ p 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F* r- L! Q4 M; A' j q! C: n
乱套之后的“大路化”,看来影响深远。规则一旦被打破,很难再延续起来了。3 c8 s$ A' [/ M3 l0 N' g" R& v
@段露露168 :“爷爷景林 ,奶奶秋歌。爷爷是读书人,到了爸爸这一辈都是广字辈,到了我们这一辈就乱套了。”4 z. P( I, H4 z: M
对于自己的名字,看来都不愿提及,欲言又止,可能,说多了都是泪吧。( ?$ `6 v7 n6 f4 J5 T6 r/ X
@黑猫小卷 :“爷爷叫仲坦,爸爸叫庆苏,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到我的......”
7 M0 \1 i( r, S @天线宝宝摘蘑菇 :“奶奶叫景蕙,奶奶的姐姐叫景兰。我的名字,可惜不怎么样。”
* k" l4 O) ]5 _) F3 y 怎么到我们这一辈就成了无法描述了?" t, m5 }+ l0 N* R! ?
先看看人民日报早在2014年统计的一个数据:
! o' w* Q. j1 L% M 0 n. L' g6 v Z5 [" o
像这样烂大街的名字以后听着还会像当初那样好听么?. Z: o8 y: g/ O3 t) d3 \: p+ M
有人感慨到:再过20年,大街上一对对的子涵拉着欣怡在谈情说爱;30年后,一堆子涵和欣怡在帮孩子取名字......
$ Y" ?/ b( |% c2 x& c/ ^2 T. h3 W/ j; W N& @) T) Q% l; Y: Z6 K ~) a' s
当代人,有学历,没文化
' D( E% `5 a- E$ J9 O 满大街同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国人人文素养的匮乏。. r, K! B& M1 J; |/ ~- L ]/ S
民国时期识书写字的人很少,在唐朝能识字书写的人也只不过占了人口的2%,一人读书往往是全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做劳力支持的结果,试想这样的人怎能不拼命读书呢?四书五经在他们这里无不烂熟于胸,甚至三教九流只要是书,无不过目不忘。' o6 W. X$ E+ P$ V; M9 [; C: j8 R
这是因为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已经经过淘汰,留下都是优秀的人。再说考秀才举人,这是要命的事,全国这么多人,选几十个,选上是不正常的,选不上才正常!范进中举疯掉是真的,全家干活养你考试,你考到几十年才中,不疯才怪。% b5 j8 ]3 c8 X& y; ]+ S
因为不识字,所以民国时期老百姓取名字的时候,都会去找读过书的取,这些没中秀才的人可不代表他们没文化,从《易经》《诗经》中信手而来,名字自然就好听又有喻意,有文化的人一读就知取名人对其的寄托。
/ `( T7 g/ V7 u0 W% v/ B 古代取名字,还要求读音的声调,像写诗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喻意,这名字真不是普通半桶水的人能取好的。
+ y$ P+ G7 P: B5 T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有学历的倒是不少,但有文化的却是真没几个,明明只识字,偏偏要说自己有文化,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尊重传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起名要考虑生辰八字和五行盈缺,前途未来,但毕竟肚子里墨水有限,要么求救度娘,要么用取名软件,甚至让专业取名公司取名,附庸风雅,重字重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5 n& Q, x3 ~7 i5 i9 e
其实取名在民国及之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都从四书五经中某句取意,又讲究平仄,自然好听了(也仅限有条件的人家)。现代人不讲究和文化的水平有关,自己倒想取好,水平不够也就随便了。
' r3 n1 M* z9 q6 b' Y6 R, S 文末,带大家再看下京博君认为最美的10个名字,初见惊艳,再见留念:% U# K( y* n: Q, q8 f! a6 \
10.仓央嘉措
6 Z+ y' I H6 J& K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1 `3 o9 i5 p0 J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梵音海”,很美的名字。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仓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纵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强他做任何事。
& X9 {5 P+ c+ W 但这毕竟为统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往北京的途中,23岁的仓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边——梵音之海,湖水用它通透意达的胸怀,包容了这个犯戒的少年,鹫鹰滑翔天际,叼去少年的骸骨,传说流淌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
$ q% ]+ H1 Q4 N5 y$ v 9.卓文君
$ ] r2 d7 P5 S- u" _1 Y 你若无情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
5 N# q5 T. C5 A( t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 l6 Y* e+ M( t2 {) M “文君”二字没有过多的艳丽、矫情,可它踱步而来,水墨丹青中,就映出那个文采斐然的卓然君子,就映出那个决绝女子的才情和不输男儿的智慧果断。她不需要葬花,自然风情万种;她不需要醉酒,自然敢作敢为。
2 K1 e( I V* l# ^9 z 8.魏无忌
) q0 ?$ K3 x5 ]0 e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 }8 I6 J. I9 @* @, i 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6 C9 x( m! \! M 无忌太多,春秋费无忌(又作费无极),战国魏无忌,晋代何无忌,唐初长孙无忌,武侠张无忌……无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还是胸襟宽广的侠义少年郎,公子无忌,也许他名声不大,一生不完美,可他是战国人心之所向,是王侯将相中无二的存在。0 |+ V# K; H2 {/ G% |% [" o& R9 K
无忌,不猜忌,不忌惮,不避忌,这不是恣行无忌,发而无忌,而是我心从容,所以无忌。1 N# T# K5 P/ t, k! J
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1 D d4 w7 h# U 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 S7 y$ N4 o& a# Y, `$ a6 h 7.柳如是5 I) ]7 ^8 v" O1 f, ?
![]()
. t5 O& S9 D2 N9 b2 a) p0 T. R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J: [8 ?, o1 M. H. Y _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 l$ |% q3 z# Y. o3 V$ Y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5 \; E; d4 H8 c
柳如是嫁与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q: [- l4 O) j0 L$ x
6. 南怀瑾
, Z% y" @6 W2 _ k( Q/ q* t ![]()
( X% _0 J0 Q6 U; x7 }0 C w a+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2 j, } Z3 P( ~+ `' ^' d
南怀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怀瑾是他的本名。0 O2 t- X) C" G) m3 |! n. Q
名字涵义为“怀瑾握瑜”,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意思: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4 e: c6 S2 ]" m
南老说过:“譬如说我姓南,生下来叫什么名字,读书的时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时候的名字),有学名,像我,现在叫南怀瑾,一辈子三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R8 m8 {8 s6 M& t' e
5.李清照
' {% Q% F* E+ K6 f! _' E/ d9 K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9 e/ E# t @% g6 g' f6 I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U$ E* Q1 ?, P7 J
每每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而怜惜。
$ x9 Q% j( N! {& m 4.林徽因6 U; v# K6 q- P0 g2 t& l
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9 s1 C$ x2 ?8 \( x A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 B( Y/ \, p2 |! j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 D4 t a* W
3. 纳兰性德- s, G$ U, Z: U/ b* f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s- v a) z5 R2 V1 D$ i& t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之一。
5 R. ?' f( f' @$ f+ V' T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9 S5 p9 K0 j# `3 g8 _4 ~+ j7 z1 V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7 g! z5 j# R+ q6 I5 T0 @0 m' y$ q 2.徐悲鸿
! K# X9 A: w: ^( @& g7 e2 r, m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R4 M# }: y: }/ m, A# u) }" W( j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w, B& d: T1 n. m. _: O+ ^" L
前面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彩,纵然的确是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5 q1 i7 ]# _( c4 y! t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 t1 x7 p; C5 M1 O5 G1 [4 q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於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m8 a' _0 s: N3 [: t/ q# v
1.周恩来7 j' B5 S( ^3 r) F! {( |" I% ]2 r
一念恩来
' k3 r; s) p# v. z0 [ 周恩来,幼名大鸾。据说这和周恩来的生母万氏怀孕时做的梦有关。而且在淮安方言中,“鸾”和“揽”读音相近,意即揽得住(容易抚养长大)。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凤常用来比喻贤俊之士。9 F- h" D$ @ l1 ?
1903年周恩来进家塾读书,取学名恩来。这是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起的。有一种说法,周恩来一名的含意,为“恩惠到来”之意。据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所著《领导者》一书第七章说,“恩来”译过来是“恩赐来临”的意思,“这是一个简明地刻画出他的形象和性格的名字”。
. h% Y1 d- S# i) Z! a0 D -END-
M( J6 ]9 }5 f& A2 \ 图片来自网络由视觉艺术整理编辑+ h: f, n; k1 F* j" A
3 n/ h- g3 }' `1 p9 _. q7 F
" {' I- h) F% O- y5 N 8 v9 y( H9 t9 v5 Y8 t T5 V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F* u* m& {0 W9 D4 }( G' n: c; T& ~8 o2 i8 j( o( u3 q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243-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