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w( Z- @+ F: b- ]; K w关注"古玩元素网"-微信号:shgudong带你进入古玩行! 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大件青铜器在夏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到商代前期(二里岗时期)和商代后期(殷墟文化时期),出现了大量气势恢宏、纹饰繁缛的呈组合的青铜器。进入西周、东周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长篇铭记历史事件文字的青铜器,这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两个特有现象。青铜器的制造和发展,历代绵延不断,但对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在先秦时代。2 r0 q# [' m; s& M/ {$ y
7 L* S+ R, H2 R% Q( Q
【杜伯鬲】 杜伯鬲,高13.2cm,宽17.5cm,重1.58kg。 此鬲宽平缘外折,束颈,圆肩,底部近平,足呈兽蹄形,器身三面出戟。肩部饰重环纹。 鬲口沿上有铭文2行17字: 杜伯作叔祁尊鬲,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记杜伯为叔祁做此祭祀用鬲,祈望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 【叔上匜】 叔上匜,高16.8cm,宽28.6cm,重1.86kg。 此匜宽流,曲口,鋬作夔龙形,口衔匜沿作探水状。器腹饰兽带纹。匜的前两足上部饰兽首,后两足上部作兽尾形。 匜内底有铭文5行33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 乙巳,郑大内史 叔上作叔妘媵 匜。其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记在十二月第一个吉日乙巳这天,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做了这件陪嫁用的匜。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之。 【师克盨】 师克盨,高21cm,宽37.5cm。 盨长方形,敛口,圆角,双兽耳,圈足。有盖,盖上有4个呈矩形的短足。盖沿与器颈各饰窃曲纹一道,盖上与器腹饰瓦棱纹,盖之矩足上饰夔纹。 盨盖与器有对铭,14行148字: 王若曰:“师克,丕显文武膺 受大命,匍有四方。则『0048』唯 乃先祖考有爵于周邦,干 害王身,作爪牙。”王曰:“克,余 唯巠乃先祖考,克『0049』臣先王。 昔余既命汝,今余唯申京乃 命,命汝更乃祖考,『0050』『0051』左右虎 臣。赐汝秬鬯一卣;赤『0053』、五黄, 赤舃、牙『0163』;驹车,『0055』『0056』,朱鞹、 鞃靳,虎(『0059』),熏裏,画轉、画『0060』,金 甬,朱旂,马四匹、攸勒;素钺。敬 夙夕勿废朕命。”克敢对 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旅盨。 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为:代宣王命说:“师克,伟大的文王、武王当受天之大命,成为四方之主。过去你的祖父、父亲有功劳于周王国,保卫王的安全,作王的爪牙之士。”王说:“克,我很看重你的先祖和父亲,因为他们都能尽臣道于先王。过去我曾任命过你,现在我重申前命,并加高对你的任命。命你在继承你父祖职位的同时,还兼管王的近卫部队左右两虎臣部。赐你一卣,用于盛祭祀的浸过香草的酒。赐官服一套:大红色的围裙和相配的五条饰带,大红色的鞋子和用象牙做的鞋绊。赐驹车一辆:车厢上的铜饰件『0056』『0057』,皮朱鞹、鞃靳,虎皮的盖布,黑色的衬里,车轴上绘有图案的铜饰件画轉砖、画『0060』,轴端的铜包头,大红色的旗子,四匹马和马头上的皮笼头。赐一把没有纹饰的钺。你要日夜敬供你的职事,不可荒废了我对你的信任和任命。”克为答谢和宣扬周天子伟大厚重的美意,做了这件用于祭礼的盨,克的后人万年永远宝用此盨。 这件器铭的重要性在于它较完整地记录了一篇册命辞的内容,所记述的任命和赏赐物均较详细。在册命辞中的赏赐物多带有象征意义,如赐香酒表明赐予祭祀的权力,赐钺则表明赐予生杀大权等。 【小克鼎】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 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 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 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 年,克作朕皇祖『0004』季 宝宗彝。克其日用『0005』朕 辟鲁休,用介康『0006』、纯祐、 眉寿、永命、灵终。万年 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周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0004』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每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0070』盘】 『0070』盘,高12.9cm,宽45.5cm,重7.96kg。 “盘”圆形,折沿,附耳,圈足。壁饰重环纹,圈足饰环带纹。 盘内底铸铭文10行103字: 唯二十又八年五月既望庚 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格大 室,即位。宰『0069』(音君)佑『0070』(音园)入门,立 中廷,北嚮。史黹授王命书。 王呼史『0071』(音玉)册赐『0070』玄衣黹 纯、赤市、朱黄、鑾、旂、攸勒。戈 琱戟厚柲彤沙。『0070』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丕显『0072』(音霞)休命, 用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盤。 『0070』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二十八年五月的日月相望的日子庚寅这一天,王在周地康王庙中的穆王庙。天刚亮,王到了大厅,坐定位子。宰『0069』作为佑者带领做器者『0070』进入庙门,站于院中,面向北。史官黹将拟好的命书交到王手中。王召呼史官『0071』将编联成册的命书宣布。命书宣布赏赐『0070』的官服有带绣边的黑色上衣,大红色的围裙和红色的带子,车上的銮铃和旗子,还有一套马笼头。赏赐一把戈,戟部雕有纹饰,粗壮的长柄,红色的缨绥。『0070』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显赫而充满美意的任命,因而做了纪念其光荣的父母郑伯和郑姬的宝盘。『0070』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此盘。 这篇铭文完整地记录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有年、月、月相、干支日,是研究西周历法和年代的重要资料。 【颂鼎】
6 N. ?* n- `# w+ N- n3 i 颂鼎,高38.4cm,宽30.3cm,重7.24kg。 鼎为圆腹,圜底,二立耳,腹饰二道弦纹。 鼎内壁有铭文14行152字: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王在周康邵宫。旦,王格大 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 中廷。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 虢生册命颂。王曰:“颂,命汝官 『0051』成周貯二十家,监『0051』新造貯 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0053』、朱 黄、鑾、旂、攸勒。用事。”颂拜,稽首。受 命册,佩以出,反入觐璋。颂敢对 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 考龚叔、皇母龚姒宝尊 鼎。用追孝,祈介康『0093』纯祐 通禄永命。颂其万年眉寿, 畯臣天子靈终,子子孙孙宝用。 铭文大意:在三年五月下半月的甲戌日,王在周地康王庙里的昭王庙。天刚亮,王到了昭庙大厅里,坐定位置。宰引作为佑者带领颂进入昭庙大门,站立于庭院中。尹氏将拟就的任命书交到王的手中,王命史官虢生宣读任命书。王的任命书说:“颂,命你管理有20家胥隶的仓库,监督管理新建的宫内用品仓库。赏赐你黑色带绣边的官服上衣,配有红色饰带的大红色围裙,车马用具的銮铃、旗子和马笼头。执行任务。”颂拜,叩头,接受册命书,佩带以出,又返回庙中,贡纳觐见用璋。颂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厚重的美意,因而做了祭奠其死去的伟大父亲龚叔、母亲龚姒的宝鼎。用来追念孝意,祈求得到健康、厚大的祐助、仕宦之途通顺、长命。颂万年老寿,长作天子之臣而得善终。子孙后代宝用此鼎。 这篇铭文记录了一次册命典礼的全过程:1、周王即位;2、佑者带被册命者入庙门立于庭中;3、尹氏出示命书;4、史官宣读命书;5、命书分两部分,一是任命职司,二是赏赐物清单;6、受命书,佩带而出;7、返回,献纳用于觐见的玉璋。这里的7项仪注,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礼制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师酉簋】 2 d0 _7 i* M) l
师酉簋,高22.9cm,宽32.8cm,重4.94kg。 簋圆形,敛口,鼓腹,有双耳,耳上端雕铸兽头,兽角呈螺旋状,圈足,圈足下为三兽形扁足。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盖顶与器腹饰瓦纹,盖沿、颈部和圈足上饰重环纹。 盖器同铭,10行97字: 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 吴大庙。公族『0085』『0004』入佑 师酉立中廷。王呼史『0086』 册命:“师酉,『0051』乃祖嫡官 邑人、虎臣、西门夷、『0047』夷、 秦夷、京夷、『0087』身夷、薪。赐汝 赤『0053』、朱黄、中『0088』、攸勒。敬夙 夜勿废朕命。”师酉拜,稽 首。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作 朕父考乙伯、究姬尊簋。酉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是:在周王元年正月,王在吴地,到吴的太庙。官为公族的『0085』『0004』作为册命典礼的佑者带领师酉进入太庙,站立于院中。王召史官『0086』宣读册命书:“师酉,管理你的祖上世代管理的城市官员邑人和王的近卫部队,部队中包括西门、『0047』、秦、京、『0087』身等地的夷人和薪卒。赐你大红色的围裙,配有红色的带子,中间是『0088』色的带子,一套马笼头。日夜恭敬其事,不要荒废我的任命。”师酉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而美好的任命,因而做了祭祀其死去的父亲乙伯、母亲究姬的簋。酉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件簋。 此铭文记载的近卫部队“虎臣”中包括一批少数民族(夷人),值得注意。 【谏簋】 谏簋,高21.2cm,宽29.5cm,重5.28kg。 簋圆形,敛口,鼓腹,圈足下有三小足,腹部两侧兽耳下垂小珥。隆盖,顶有圆形捉手。盖顶和器腹饰瓦纹,颈部与盖沿饰窃曲纹,圈足饰三角云纹。 盖器对铭,器铭文9行102字,盖10行101字: 唯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 周师录宫。旦,王格大室,即位。 『0051』马共佑谏入门,立中廷。王 呼内史先册命谏曰:“先王既 命汝『0050』『0051』王宥,汝谋不有闻, 毋敢不善。今余唯或『0051』命汝。 赐汝攸勒。”谏拜,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惠伯 尊簋。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五年三月第一个吉日庚寅那一天,王在周地的师录宫。天刚亮,王到大厅,坐定位子。司马共带领做器者谏进入庙门,站立于庭院中间。王召呼史官内史先册命谏,说:“我的先辈周王既然已经任命你兼管王的宴乐之事,你不能思虑有所不周,不能不善待其事。现在我继续任命你管理原来的事情。赏赐给你一套马笼头。”谏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显赫的美意,谏因此做了祭奠其死去的父亲惠伯的簋。谏的后代子孙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这篇铭文说明,在西周时代的官职任用制度中规定,即或是不增减任命,只是重申前王的任命,也需举行一次册命典礼。 【『0073』比盨】 『0073』比盨,高14cm,宽38.9cm,重4.58kg。 盨呈长形圆角,敛口,二兽首耳,圈足下有四短足,短足上端雕饰兽头。口下饰重环纹带,腹饰瓦棱纹。 盨内底有铭文12行139字: 唯王二十又五年七月辰在□□,(王在) 永师田宫。令小臣成友逆(里尹)□、 内史无『0074』(音基)、大史『0075』(音兴)。曰:“章厥『0076』(音会) 夫吒『0073』(音隔)比田,其邑『0077』(音庚)、『0078』(音缀)、『0079』(音祖)。復 友『0073』比其田,其邑復愬、言二邑。 俾『0073』比復小宫吒『0073』比田,其 邑『0062』(音及)『0080』(音及)句商『0145』(同儿)、『0080』雠『0112』(音栽)。復 限余『0073』比田,其邑競、懋、甲 三邑,州、瀘二邑。凡復友復付『0073』 比田十又三邑。”厥佑『0073』比膳夫克。『0073』 比作朕皇祖丁公,文考惠公。 盨。其子子孙孙永宝用。『0081』(音香) 大意为:在周王二十五年七月的某一天,王在永地的师田宫。命小臣成友去迎接里尹某、内史无『0074』、大史『0075』来到师田宫。王说:“将『0076』夫吒与『0073』比的田分开,涉及的邑里是『0077』、『0078』、『0079』三邑。返还与『0073』比接壤的田,涉及须返还的邑里是愬、言二邑。使小宫吒返还『0073』比田,涉及的邑里是『0062』和句商儿、雠『0112』。返还限余一带的『0073』比田,涉及的邑里是竞、懋、甲三邑,州、泸二邑。共计返还接壤的田和另外付予的田十三个邑。”辅助『0073』比去接受王的宣判的佑者是膳夫克。『0073』比做我光荣的祖父丁公、有文彩的父亲惠公的盨。他的后代子孙永远宝用这件盨。“『0081』”是『0073』比家族的名号。 『0073』比盨铭文反映了西周晚期土地领属关系发生的变化,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扬簋】 扬簋,高18.7cm,宽21.6cm,重4kg。 簋弇口,圆鼓腹,圈足下有三屈折状短足,二附耳各衔套环,器盖已失。器腹饰瓦棱纹,颈上与圈足各有一道窃曲纹,圈足上与短足对应处各铸一浮雕兽头。 簋内底铸有铭文10行107字: 唯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 在周康宫。旦,格大室,即位。『0051』 徒单伯内佑扬。王呼内史史先 册命扬。王若曰:“扬,作『0051』工。 官『0051』量田、佃,『0080』『0051』『0082』,『0080』『0051』 『0151』,『0080』『0051』寇,『0080』『0051』工事。赐汝 赤『0084』『0053』、銮、旗。讯讼,取『0083』五 锊。”扬拜手,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余用作朕烈考宪伯 宝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周王九月上半月的庚寅日,王在周地的康王庙。天刚亮,王到了大厅,坐定位子。司徒单伯作佑者带领扬进入庙门。王召呼史官内史先任命扬。史官代宣王命曰:“扬,任命你为司工,主要管理农田官吏,兼管营造王的临时驻跸地的官吏、牛马刍草官吏及治安狱讼官吏、司工下属的官吏。赏赐你大红色的围裙、銮铃和旗帜。任命你有权主持讯讼,其级别是可以取两造‘入金’五锊。”扬以手相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因而做了光荣的父亲宪的宝簋。后代子孙万代永远宝用这件簋。 这篇铭文记述了“司工”一官的具体职掌,记录了司工有权主持审判诉讼之事,是研究西周官制及司法制度的重要资料。 【陈侯鼎】 陈侯鼎,高23.6cm,口径31.6cm,重5.58kg。 鼎敞口,翻唇,口沿外附双耳,盂腹,三蹄足,腹上部环饰窃曲纹带。 器内壁铸铭文4行21字: 唯正月初吉丁 亥,陈侯作□ 嬀四母媵鼎, 其永寿用之。 该器的铸造时间为某年“正月初吉丁亥日”,铸器者为陈侯,物主为“□嬀四母”,“其永寿用之”为祈语。器物主人嬀姓,女姓,名四母,出自陈侯王室,嬀字前无法辨认的字可能是四母的排行字。 从器物的特征看,陈侯鼎的盂腹较似以毛公鼎为代表的西周晚期同类器,但已变浅,蹄足也向细长发展,窃曲纹笔道略见粗疏。铭文在布局上注意上下的排列,同时也考虑左右之间的交替,笔道流畅,遒劲有力,从铭辞内容看属媵器之类。上述各项都具有春秋早期的同类器及其它类别的青铜礼器共有的时代特性,故定陈侯鼎为春秋早期器。 该鼎原为前清翰林院编修陈介祺旧藏,《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著录。陈氏手拓其铭,传之于世。五十年代,该器归为国有,入藏故宫博物院。 【番君鬲】 番君鬲,高11.8cm,宽16cm,重1.46kg。 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 口沿有铭文17字: 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于鼎、鬲形近,所以此鬲又名为鼎。 【陈子匜】 陈子匜,高16.7cm,宽29.8cm,重2.09kg。 匜口缘曲,流槽不太长,腹较浅,龙形鋬,下具四只扁兽足。以蟠螭纹为主体纹饰。 器内有铭文5行30字: 唯正月初吉丁 亥,陈子子『0030』作孟 妫『0029』女媵匜。用 祈眉寿万年 无疆,永寿用之。 铭文大意: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陈子之子为他的女儿『0030』孟妫『0029』女做陪嫁用的匜,并祈求长寿,永远保用此器。 【毛叔盘】 毛叔盘,高17.2cm,宽52.5cm,口径47.6cm,重14.26kg。 盘敞口平缘,敛腹,外侈圈足下加饰三个牛形附足。双耳起自腹部,上饰鸟纹和蟠虺纹,腹、圈足饰蟠虺纹。 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 毛叔媵彪氏 孟姬宝盘。其 万年眉寿无 疆,子子孙孙永保用。 铭文记述毛叔送给女儿彪氏孟姬作陪嫁的宝盘,希望她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享用。 【铸子叔黑『0032』簠】 铸子叔黑『0032』簠,高17.8cm,宽27.6cm,重4.24kg。 器斜壁,腹较浅,有简化的兽首形环耳,器与圈足的底边均有“『0099』”形缺口。盖可却置。 器、盖对铭,各4行17字: 铸子叔黑 『0032』(音夷)肇作宝,『0032』 其万年眉 寿,永宝用。 铭文大意为铸国公子叔黑『0032』自作宝簠,祈望万年长寿,永宝用之。 传此器为清光绪初年出土于山东桓台。 【郑义伯『0023』】 郑义伯『0023』,春秋前期,通高45.5cm,口径14.7cm,重9.66kg。 『0023』侈口,细颈,硕腹,附兽耳。有盖,盖口纳于颈中,盖钮如绳,盖顶面及边均饰一道重环纹。器口下饰回纹,颈饰窃曲纹,腹饰鳞纹,鳞纹上下各饰一道相向的瓦纹。盖口外沿有8行33字,器颈部有32字,盖、器铭文大意相同。器颈部铭文为环行排列: 郑义伯作尊『0023』,以行,以顺我郑囗。我用以为粦顺,我以 兽。用赐眉寿,孙子唯永宝。 大意是:郑义伯自做祭祀用『0023』,持之以行,可以顺我郑国。我用它来和顺邻邦,用它在林中狩猎。祈望能降赐长寿,子孙永宝。 该器造型庄重,纹饰肃穆,有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遗风,是春秋前期青铜『0023』的代表作。 【梁伯戈】 梁伯戈,长17.5cm,宽9.4cm,重0.28kg。 戈为魏国的兵器。援的前锋呈圭角状,上刃在援末扬起,与长栏的上端形成弧线,下刃与胡自然相接,内为长方形,有一长穿,栏上两面各饰一兽头,栏内侧有三长穿。 穿旁正反两面共有铭文2行14字: 抑鬼方『0026』,抑攻方。 梁伯作宫行元用。 铭文记述梁伯做的是近卫部队宫行使用的戈,用来对付攻方敌人。 圭形援头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援的上刃与长栏相连成上扬的曲线则多见于春秋以前,而栏上饰物又常见于春秋早期以后。综合考察,本器的铸造年代当定于春秋前期。 3 |. C: {1 g1 o5 @, H) Q% X4 w
援: 青铜戈部位名称,即戈前端两侧带刃的部分,与柲方向垂直的两侧带刃部分。柲即戈柄。 胡:青铜戈或戟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一面为锋刃,一面有案,以用线索固定于柲上。 内:位于戈头后部。当援戳刺敌人时,可增加力度与速度,也可以同援合力摚架对方的攻击。 栏:戈头中部位于援、内之间的凸起的长条。 穿:是用来穿系绑长柄的带子的穿孔。 【四蛇饰甗】 四蛇饰甗,高44.7cm,宽33.7cm,口径28.7×23.2cm,重12.3kg。 甗分体式。甑呈长方斗形,直口附耳,口内无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敛,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为子口。鬲直口附耳,口内有用来插甑之榫圈的凹形母口,肩四角各饰以盘蛇,蛇上颈昂起,双眼凸于头顶处,鬲鼓腹,饰四球,分裆线连于腰际,足为蹄形。甑腹饰有三层勾连雷纹,耳饰变体重环纹,鬲腹饰蛇纹,四条盘蛇身上饰鳞纹。 春秋早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沿袭西周晚期的文饰。如重环纹、鳞纹等,都是西周晚期新出现的纹饰,不过从本器耳部纹饰来看,重环纹已开始变形,失去了中间的内环,只剩下外环。勾连雷纹曾一度在商末和周初盛行,春秋时则流行嵌有松石、金、银等物的勾连雷纹。本器所饰勾连雷纹未见镶嵌,尚处于过渡阶段。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高122cm,宽54cm,重64kg。 方壶形体巨大。双层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的仙鹤。镂空的双龙耳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虎承器。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飞速发展,如“失蜡法”的发明等。但这一阶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创新上,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也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分铸法”。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即采用分铸法,既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青铜器上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 【能原镈】 能原镈,通高40.8cm,宽31.8cm,重18.84kg。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县)出土,1956年由文物局拨交故宫。 这件镈用以悬挂的钮由两兽相对而成,两面有36枚扁平乳丁,构成镈身纹饰的主体,其余部分则饰以蟠虺纹。 镈的两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铸铭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称劳曰利,连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行则曰:“自余”。 能原镈是一成组的编镈,由数器铭文合为一整篇,本器铭文只是其中一段。这一组编镈共有多少件,现已难于查考。已知除故宫这件外,台北故宫也有一件。从铭文内容来看,整组编镈的数目远不止这两件。这组器上的文字极难释读,过去的学者依稀认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为“能原钟”,或干脆承认无法释读,名之为“奇字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如当时的楚、蔡、徐、曾、吴、越等国)盛行一种极为夸张的美术体字,被称为“鸟虫书”,其特点是文字笔画与鸟形画混写在一起。经过数代学者的研究分析,这种书体大多数字的书写规律已被掌握,但铸刻在越国乐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属变体的鸟虫书,仍难以释读, “能原镈”就是其中的一组典型器物。 近来,我院为解决金文研究中的这一难题,在院刊发起对“能原镈” 的讨论,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其中,曹锦炎先生的论文对这组铭文的总体内容提出了解读看法,现将他对镈铭内容的分析转述如下: “由于莒国扩张疆土,侵及了邾国,越国为之调停,主持了这次疆土划分,并趁机扩土筑城,将邾、莒两国连在自己脚下。铭文记录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辞内容。” (越:春秋时期南方古国,曾称霸江南,并北上图谋中原。本铭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图中原的行动之一。) 【环带纹甗】 环带纹甗,高61.5cm,宽47.4cm,重28.8kg。 甑为长方深箱形,侈口,立耳,口内有隔,大腹,腹壁斜收,平底有箅孔,下部有插入鬲口的榫圈。鬲为侈口斜肩,肩上有一对圆角方耳,平裆蹄形足。甑体饰环带纹。 甗出现于商早期,至西周早期形成方形甗,至此甗均为连体式(即甑、鬲连铸)。春秋早期出现分体式甗。 此甗为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荆公孙敦】 荆公孙敦,高17cm,宽25.2cm,重1.58kg。 敦侈口,束颈,耳作环形,圜底下具三个兽蹄足。盖与器不完全对称,盖低于器高,无耳,上有三个兽蹄形钮,可却置。盖、器通饰乳丁纹。 盖内有铭文3行15字: 荆公孙铸其 膳敦,老寿用 之,『0027』宝无期。 铭文大意为荆公孙自铸食敦,长寿用它,连宝无期。 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最大的特点是盖与器能合成球形或椭圆球形,因有“西瓜敦”之称。 【蟠虺纹三鸟盖豆】 蟠虺纹三鸟盖豆,高21.5cm,口径18.6cm,重1.92kg。 豆大腹,高足,有盖。盖上饰三立鸟及蟠虺纹、綯纹等三道纹饰,器身上饰蟠虺纹、綯纹等二道纹饰。 此豆花纹精巧,所饰蟠虺纹为春秋时铜器上盛行的纹饰,其造型新颖,全器风格突破了商周以来凝重奇诡的传统。 【几何纹豆】 几何纹豆,高21.5cm,口径18.6cm,重1.92kg。 豆大腹,高柄,圈足。腹饰对称的环耳。盖、器纹饰相同,均以细密清晰的雷纹衬地,上饰以嵌红铜的斜格纹。 【其次勾鑃】 其次勾鑃,春秋后期,通高51cm,宽19.9cm,重7kg。 器曲口,腔体窄而深,两侧略倾,长柄。腔体近柄处饰回纹和蕉叶纹。两侧鼓部有铭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万寿。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其次选上好的铜料铸此勾鑃,用来祭享以表达孝意,祈求万寿。子孙后代,永保用之。 此器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两件有铭文。 【齐萦姬盘】 齐萦姬盘,春秋后期,通高15cm,宽55.5cm,重11.39kg。 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 齐萦姬之『0609』 作宝盘,其眉 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0609』”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 【蟠虺纹鉴】 蟠虺纹鉴,春秋后期,通高34.3cm,口径42.5cm,重5.6kg。 鉴窄口缘,束颈,短肩。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越王者旨於赐剑】 越王者旨於赐剑,春秋后期,通长64cm,宽4.7cm,重1kg。 剑前锷略有弧曲。“茎”作实心圆柱形,茎上有两道箍,便于缠“缑”。“格”宽而厚。剑格两面共有铭文8字,一面为“越王者旨”;另一面为“越王於赐”。 此剑的所有者为“越王者旨於赐”。“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於赐”则为名。越王於赐即越王鼫与(公元前464年—前459年在位),他就是曾“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之子。 与此剑同铭器传世共有7件。 【矢镞】 矢镞,春秋后期,长7.5cm,宽2.2cm,重0.0185kg。 此矢镞锐锋,两翼张开,翼端呈收削之势。 青铜镞始见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兵器之一,商代早期已大量使用。西周时期可见带铤双翼镞,有的双翼还呈镂空状。春秋时期常见的形制有翼型和无翼型,其中翼型镞之双翼出现了收削的趋势。 【邗王是野戈】 邗王是野戈,春秋后期,通高6.9cm,宽14.9cm,重0.24kg。 吴国兵器。舌形短援,援末下垂成胡,胡后有扁圆形銎,上有一穿。内呈镂空的鸟兽状。援两面有8字铭文: 邗王是野, 作为元用。 意为吴王是野做此自用戈。 “邗王”即“吴王”,由以下文献和实物可得以求证:《说文》:“邗,本属吴。”《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吴”亦称“吴干”,《战国策·赵策》中有“吴干之剑”。现藏大英博物馆的赵孟壶上有铭文“遇邗王于黄池之会”,所记正是《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吴王夫差十四年“吴王北会于黄池”之史实。 此戈造型新颖独特,漂亮的镂空纹饰使人耳目一新。 【秦子戈】 秦子戈,春秋后期,长23.1cm,宽11.5cm,重0.240kg。 戈长刃,直“内”,内上有一长“穿”,“胡”上有三穿,有“栏”。援上刻划铭文15字: 秦子作造,中辟元用,左右师魼, 用逸。宜。 记秦子(秦子指初即位的幼君)做戈,秦君自用,左右两军,迅速出动。宜地(“宜”为地名)所造。 【蟠螭纹编镈】 蟠螭纹编镈(3件),春秋后期,通高61.4cm,宽41.3cm,重34kg;通高61cm,宽39.5cm,重31kg;通高56.3cm,宽36.3cm,重30kg。 三器均为阔腔平口,截面呈椭圆形。钮为镂空的蟠螭形,舞、篆、隧等处饰蟠虺纹,有36个乳丁枚。 此套编镈形体巨大而不笨拙,厚重中寓精巧,威严中寓柔美,是铜镈中组合完美之器。 【蟠虺纹镈】 蟠虺纹镈,春秋后期,通高108cm,宽93.5cm,重13.9kg。 此镈深腔平口,截面为椭圆形。透空蟠虺纹钮,层层相错,华丽且工整。“舞”、“篆”、“隧”等处均饰蟠虺纹,有36个乳丁“枚”。 【兽形匜】 兽形匜,春秋后期,通高22.3cm,宽42.7cm,重4.88kg。 匜浅腹,兽头形曲管式流,龙形鋬,圜底下具4个扁兽足。全器满布纹饰,匜腹上一条条一首双身的螭龙相互纠结,螭目突出,构图明快简洁。龙形鋬的龙首下探,衔于匜尾,龙尾下垂,尾端外卷,龙身隆起作弓形,龙背、龙首处各立一小龙。此龙形鋬造型之生动,装饰之繁缛,在东周铜匜中非常突出。 这件铜匜器形精美,做工细致,极具观赏性,堪称同时代铜器中的一件佳作。 【匏形匜】 匏形匜,春秋后期,通高23.1cm,宽40cm,重6.32kg。 匜作半匏状,曲缘,近口处饰一周绹纹。短槽流,与流相对的一侧腹部内收,鋬衔小环。下具3个扁长的矮足。《左传》有“奉匜沃盥”之语,所以匜当为盥洗注水之器。本器设计成瓢形正是应其功用而为。 【兽耳虎足方壶】 兽耳虎足方壶,春秋后期,通高87.5cm,宽47.2cm,重41kg。 此壶有盖,盖似华冠。直口厚唇,束颈修长似扁方筒,鼓腹,圆形底。颈饰蕉叶纹,颈两侧附一对壮硕的龙形耳,龙回首卷尾呈蹲立状,双龙耳上铸有细缕孔。腹饰界栏状凸棱,上区饰蟠虺纹,下区光素无纹。圈足饰蟠虺纹和云纹,足下卧二虎。此壶造型优雅,纹饰繁缛精美,龙虎上下呼应,栩栩如生。 【蔡子匜】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cm,宽27.3cm,重1.1kg。 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 蔡子佗自 作会匜。 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娄君盂】 娄君盂,通高12.8cm,宽33.2cm,重2.28kg。 此盂敛颈,折肩,腹圜收,平底,肩上有二兽耳。颈、腹部以两周绹纹作界栏饰于主纹上下。主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小方格内饰横竖线条为地纹,每一方格内有多枚具有一定长度的青铜刺,细如针尖,整体效果是尖刺密集丛生。器内底有铭文6行26字: 唯正月初吉, 娄君伯□自 作□盂。用祈 眉寿无 疆,子子孙孙宝 是尚。 大意是:在正月的第一个吉日,娄国国君伯□自做盛食之盂,用来祈求长寿无疆,子孙后代宝用此盂。 【有钩矛】 有钩矛,春秋后期,长23cm,宽9.4cm,重240g。 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钩。 矛是直刺兵器,此矛同时带有刃弯钩,使之能刺能钩,提高了杀伤力。但是使用钩的时候,其反向作用力易使矛头脱落。此类钩矛在后世发现极少。 【少虡剑】 少虡剑,春秋后期,长54cm,宽5cm,重0.88kg。 此少虡剑为晋国兵器,山西李峪村出土,已知同铭剑有3件。 此剑前锋断,脊在两从间凹陷,从宽斜,前锷狭,厚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无箍,圆形首。格饰错金嵌绿松石兽面纹,剑首饰错金云纹。 剑脊上有错金铭文20字,每面10字:“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胃之少虡。”“玄镠”和“铺吕”为制剑的金属材料锡与铜,“胃”通“谓”。铭文的大意为:壬午这天吉日,做了这把好用的剑,做剑的原料是锡与铜。我给这把剑起了个名字,称为“少虡”。 【鲁大司徒『0024』】 鲁大司徒『0024』,高28.6cm,宽25.2cm,重7.24kg。 直口浅盘,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盖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却置。整体饰变体蟠虺纹,盖的捉手和圈足镂空。 盖、器对铭,各4行25字: 鲁大司徒厚氏 元作膳『0024』(音甫),其眉 寿万年无疆,子子 孙孙永宝用之。 铭文大意:鲁国的大司徒厚氏元自做盛食之『0024』,祈望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宝用此器。 盖的捉手和圈足处理成镂空式样,是春秋时『0024』的常见特点。此『0024』为1932年山东曲阜林前村出土,共出的还有两件同铭器。 【狩猎纹豆】 狩猎纹豆,高21.4cm,口径18.5cm,重2.22kg。 豆硕腹,作半球形,双环耳,高柄,圈足。腹饰嵌红铜狩猎纹,足饰鸟兽纹。 【叔朕簠】 叔朕簠,高10.3cm,宽30cm,重3.72kg。 簠长方形,直口,折壁,折壁上有兽头环耳,腹较深,方圈足的各边有缺。折壁上有兽头环耳,器身饰蟠螭纹。 器内有5行37字铭文: (唯十月初吉庚午) □□□择其吉 (金自作『0020』)『0021』。以保稻 (粱,万年无)疆,叔朕 (眉寿,子子孙孙)『0022』之宝。 铭文大意:在十月第一个吉日庚午这一天,叔朕选用上好的铜料自做向神进献的簠。祈望得到好的收成,万寿无疆,叔朕长寿,子孙后代以此簠为宝。 从春秋中期开始,簠的形制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口壁和耳足上。如由斜壁变为直口折壁,由圈足或带“『0099』”形缺的圈足演变为“『0110』”形缺的圈足等。本器的形制特点符合以上规律,唯兽头形环尚遗有早期的特点。 叔朕簠传世有三件,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各藏一件,另一件下落不明。此器铭文锈蚀较重,缺字依另一件同铭器补上。 【龙耳簋】 龙耳簋,高33.9cm,宽43cm,口径23.1cm,重11.45kg。 簋侈口束颈,双龙耳,矮体宽腹,圈足下连与座。盖捉手作莲瓣状,中央饰蟠虺纹;盖边、腹、座饰云带纹并间以重环纹。 春秋中晚期,簋虽然不再流行,但尚未绝迹,型制上较春秋初期有较大的变化。本器造型雄伟,气势磅礴,是这一时期簋的标准器。 【蔡子鼎】 蔡子鼎,高33cm,宽28.2cm,口径23cm,重6.77kg。 器身连盖近球形,盖上有透空捉手,盖、腹、足相对应各铸二环,能用绳穿系,附直耳,下具三个兽蹄足。通体饰变形蟠虺纹和三角纹。盖上铸有5字铭文: 蔡子『0028』之鼎。 记此鼎为蔡子『0028』所有。 【蟠虺纹大鼎】 蟠虺纹大鼎,高75cm,宽102cm,口径77cm,重64.2kg。 鼎圆形,侈口,敛颈,有附耳,圆底,蹄形足,腹前后有环,环上饰兽头。颈饰重环纹、蟠虺纹、三角纹,腹上下饰二道绳纹,间饰蟠虺纹、下垂蕉叶纹,足饰兽面纹。 此鼎是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器中最大的鼎,其蹄形足具有春秋时期鼎足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晚期出现的重环纹,至春秋时逐渐被蟠虺纹等所替代,而本器上同时有重环纹和蟠虺纹,是两种纹饰转换过程的反映。 【蟠虺纹『0023』】 蟠虺纹『0023』,高32.5cm,口径24.6cm,重7.08kg。 『0023』(音灵)大口外侈,有一周平边,颈大而短,广肩,上饰双兽耳,耳上套环,大腹,平底。以蟠虺纹为主题纹饰。 【蟠螭纹盉】 蟠螭纹盉,战国,捐献自章乃器。 【辟大夫虎符】 辟大夫虎符,战国,长8.1cm,宽3.9cm。 符作卧虎状,昂首,尾上卷。虎身表面刻铭文11字:“辟大夫信节,堳丘与塿纸,贵”。《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数子南曰:子皙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国语吴语》“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桴”。韦昭注:“嬖,下大夫也”。是知春秋时已有“嬖大夫”一官,地位相当于“下大夫”,负责军中建旗、击鼓类事宜。“辟”乃“嬖”的同音假借字。 符为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用的信物。现存最早的铜符是战国时期的,秦汉时代的符亦多采用虎符的形式。 【王命传任虎节】 王命传任虎节,战国,通高10.7cm,宽15.7cm。 虎节体扁平,作伏虎形,昂首张口,长尾从臀部向脊背弯曲。一面刻划铭文5字:“王命,命传任。”铭文表示持虎节者身负王命,所经过的驿站要负责接待。 虎节是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的证物。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和住宿的地方。此节虎全形铸造,轻便雅致。 【镞】 镞,战国后期,通长5.3cm。 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 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战国时期,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高31.6cm,口径10.9cm,腹颈21.5cm,重3.54kg。 壶侈口,斜肩,鼓腹,矮圈足,肩上有二兽首衔环耳。花纹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后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自口下至圈足,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 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射礼活动。采桑组树上、下共有采桑和运桑者五人,表现妇女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可能表现的是后妃所行的蚕桑之礼。画中男子束装佩剑,似在选取弓材。习射组四人在一建筑物下依次较射,前设侯,侯为箭靶。《小广雅·释器》:“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 ”。这里描绘的应是古时举行射礼时的场景。 第二区位于壶的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的场面,七人在亭榭上敬酒如仪,榭栏下有二圆鼎,二奴仆正从事炊事操作。下面是乐舞部分,簨簴上悬有钟磬,旁立建鼓和丁宁,图中三人敲钟,一人击磬,一人持二桴(鼓槌)敲打鼓和丁宁,尚有一人持号角状的吹奏乐器在演奏,表现了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右面一组为射猎的场景,鸟兽鱼鳖或飞、或立、或游,四人仰身用缯缴弋射,一人立于船上亦持弓作射状。 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一组为陆上攻守城之战,横线上方与竖线左方为守城者,右下方沿云梯上行者为攻城者,短兵相接,战斗之激烈,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另一组为二战船水战,二船上各立有旌旗和羽旗,阵线分明,右船尾部一人正击鼓助战,即所谓鼓噪而进。船上人多使用适于水战的长兵器,二船头上的人正在进行白刃战,船下有鱼鳖游动,表示船行于水中,双方都有蛙人潜入水中活动。画中的战斗情景虽受画面的限制,仅能具体而微,然而刻画生动,战士们手持武器,头裹巾帻,射者支左居右,张弓搭矢;持戈者前握后运,双足稳立;架梯者高擎双手,大步跑进;仰攻者持弓戈矛盾,登梯勇上;荡桨者前屈后翘,倾身摇荡;潜泳者扬臂蹬足,奋力游动。作者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准确地抓住每一人瞬间的具有特征的动作,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本区位于壶的下腹部,界面宽,图中人物也最多。 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装饰,给人以敦厚而稳重的感觉。 此壶纹饰内涵丰富,形象逼真,再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场景。它不仅是我国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在美术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龟鱼纹方盘】 龟鱼纹方盘,通高22.5cm,长73.2cm,宽45.2cm,重23.5kg。 盘作长方体,口沿外翻,浅腹,平底,四兽首衔环,底部铸有四兽形足。口沿饰蟠螭纹,内底饰龟鱼戏水图案,内壁饰曲带纹,外壁饰云纹及浮雕怪兽。 龟鱼纹方盘原为清宫旧藏器,形体巨大,铸造精湛,以其瑰丽雄奇的纹饰与造型见称,其工细瑰丽的盘体龟鱼纹与蓄势待发的四立体兽形足相得益彰,是战国青铜盘中罕见的佳作。 【螭梁盉】 螭梁盉,高24.2cm,宽24.2cm,重3.52kg。 短颈,广肩,有提梁,肩部有流,圆体,鼓腹,腹底圆,下有三异兽形足。 提梁整体作镂空螭形,螭首扁平,尾下垂,有四爪,螭身弓起,呈桥状,首、尾分别置于器口两侧肩部,这种镂空螭梁在青铜器中是比较少见的。盖顶正中有一猴形钮,猴曲腿蹲坐,颈上套一环,环上有链,猴单爪握链,链的另一端与梁上的环钮相连。猴的神态自然生动。流作鸟首形,鸟首顶上伏卧一小虎。三足为站立的怪兽,人面鸟咀,额上有双角,身侧有两翼,前爪左右各抓一蛇,形象古怪。 盉通体满饰花纹,盖顶饰云纹,盖边饰蟠螭纹,肩及腹下饰勾连云纹,腹中部饰蟠螭纹,流饰羽纹。 螭梁盉铸造工艺精湛,构思巧妙,镂空螭梁、鸟首流、异兽足等均独具匠心,反映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鸟兽等动物形象刻画的生动传神。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战国前期,通高52cm,口径14×12cm,腹径37cm。 器直口,粗颈,鼓腹,器形硕大,有平盖,环形钮,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壶身正面有一系环,另在肩部两侧及腹部靠下处铸有对称的两对系环。由于此器庞大,若盛满酒再加上自重必难移动,故设计了系环用以穿绳,以便于搬运携带。 此壶颈部采用浅浮雕手法铸出一周突起的象纹,象纹简洁而抽象,通过庞大的身躯、长卷的鼻子表现出大象的主要特征。壶的腹部用嵌赤铜工艺装饰龙纹。嵌赤铜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铸器时在体表预留出凹槽,再注入赤铜而成。用此法铸造,金属的配比和烧铸时火候的掌握都必须准确,需要很高的技巧。 《诗经·大雅·韩奕》上说:“清酒百壶”,殳季良父壶有铭文曰:“用盛旨酒”,都明确地指明了壶是用来盛酒的。 【蟠螭纹编钟】 蟠螭纹编钟(9件),战国前期, 通高21.1cm,宽14.6cm,重2.57kg;通高19.8cm,宽13.8cm,重2.17kg;通高18.9cm,宽12.8cm,重1.7kg;通高16.9cm,宽11.5cm,重1.36kg;通高15.6cm,宽10.8cm,重1.12kg;通高14.3cm,宽9.9cm,重1.04kg;通高13.2cm,宽8.8cm,重0.89kg;通高11.8cm,宽8.2cm,重0.72kg;通高11.5cm,宽7.8cm,重0.64kg。 器椭圆体,尖角,桥形口,桥钮。饰36短“枚”,围以綯纹,钮、“篆”饰蟠虺纹,两“舞”饰双蟠螭纹。 此套编钟的铜胎质量上乘,造型优美,表面经过仔细的打磨加工,纹饰秀丽,是同类器物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编钟是用作宗庙祭祀与宗族宴飨时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大小相次悬挂起来,用木槌敲击。礼乐制度中编钟的数量与悬挂方式也在贵族阶级中有分等级、定名位的作用。 【嵌松石缶】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cm,宽20.6cm,重1.78kg。 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黑色涂料,可惜现已全部脱落。不过我们仍可想见昔日缶上两种不同色泽的对比所形成的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是多么的令人赏心悦目。 【兽耳『0556』】 兽耳『0556』,战国前期,通高13.8cm,宽23.7cm,重1.24kg。 器有隆盖,盖顶捉手透空并饰蟠螭纹。椭圆形腹,腹两侧有龙形耳。器腹下侧附有四足,为人面、鸟嘴、双脚双翼的怪兽。 【轮内戈】 轮内戈,战国前期,长37cm,宽12.2cm,重0.5kg。 此戈曲首,内后有轮,轮前有一圆孔,圆孔上下一面饰一龙一虎,另一面饰二蛇,近轮处饰一龟纹。 此戈造型别致,工艺考究,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兵器,而是象征物主身份和地位的仪仗用兵器。 【蛙纹匜】 蛙纹匜,战国前期,高11.5cm,宽22.4cm,重0.68kg。 匜一侧有兽头形流,兽双目上视,侧立耳,阔口方便泄水,兽头顶部饰有蛙纹。另一侧为屈舌兽首鋬。宽腹上部仅饰一周以双线勾边的三角纹带。圆底下有3只兽足。此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特别是器流的造型极具创意。 【鱼形壶】 鱼形壶,战国前期,通高32.5cm,宽18cm,足径15.5cm,重2.4kg。 壶通体作立鱼形,鱼口向上为壶口,鱼尾向下为足。壶上部有兽首衔环一对。鱼眼嵌金为饰。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已摆脱了商周青铜礼器神秘、凝重、繁缛的风格而走向生活化、写实化。此时壶的造型多种多样,鱼形壶等仿生类造型取材于吉祥之物,但并不多见。此壶造型精美独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制造者的想象力和工艺技术水平令人叹服。 【错金银鸟耳壶】 错金银鸟耳壶,战国前期,高36.9cm,口径17.4cm,腹径26.1cm,足径13.9cm,重5880g。 壶扁平敞口,束颈,伏鸟状穿环双耳,鼓腹,圈足。口沿镂空处雕兽纹,平缘处饰绳纹。颈部饰错金银嵌绿松石云纹。肩、腹部饰流云纹并以绳纹间隔。圈足上饰贝纹一周。 此壶设计独特,镶嵌精细,伏鸟状双耳栩栩如生,云纹古朴流畅,体现了战国时期铜器制作工艺之精湛。 【错金云纹敦】 错金云纹敦,高10.2cm,宽21.2cm,口径16cm,重1.18kg。 器作半球形,双环耳,三短足。通体错金花纹。口沿饰几何纹一周,腹中部饰流云纹,下部饰窃曲纹、垂叶纹,足饰兽面纹。原有盖,已失。 此器为清宫旧藏文物。 【蟠螭纹豆】 蟠螭纹豆,通高27.8cm,宽26cm,腹径24.4cm,重3.4kg。 豆圆体,双附耳,矮圈足,平盖,上铸有四环。盖面及腹部各饰蟠螭纹一周,耳上饰回纹,腹下部有三处突起痕迹,足有四穿孔。 【羽纹四耳缶】 羽纹四耳缶,高40cm,口径21.6cm,腹径42.3cm。 缶圆体,直颈,圆肩,大腹,圈足,有四兽首衔环耳。颈、腹部饰羽纹,肩部饰蟠螭纹,腹下部饰垂叶纹,垂叶纹内为兽面纹。 此器为清宫旧藏文物,熟坑。 【外卒铎】 外卒铎,通高11cm,宽9cm,重0.46kg。 铎桥形口,方柄中空,柄内有横梁,隧饰兽面纹。 隧两面分别有铭文5字,一面为铸造文字: “外卒铎”。一面为刻画文字:“锺尹。” “外卒铎”记此为外卒之铎,“锺尹”则是官名。 【嵌红铜蛙兽纹盘】 嵌红铜蛙兽纹盘,通高12.6cm,宽41.7cm,重3.38kg。 盘圆形,圈足,双附耳。盘口下饰蟠螭纹二周,足饰三角夔纹一周及云纹一周,双耳饰动物纹。盘内底正中饰一“六星”纹,周围饰四蛙,外有八兽形纹,均以红铜镶嵌。 【嵌红铜龙纹瓿】 嵌红铜龙纹瓿,通高34.3cm,宽44.5cm,重10.72kg。 瓿圆体,小口,大腹,肩上有二环,有盖,盖顶部正中有一环。盖、器肩及腹下部饰菱纹,腹部饰龙纹。纹饰均以红铜镶嵌。 【鸟形盉】 鸟形盉,通高26.3cm,宽30.4cm,重3.39kg。 盉整体作立鸟形,虎形提梁,四兽足,盖与提梁间有活环相连,鸟首上喙与鼻间以活环相连接,倒水时可以自动张开。两翼饰大凤尾纹。足、流尾均为分铸后再与器身拼合为一体。 【嵌红铜鸟兽纹壶】 嵌红铜鸟兽纹壶,通高39.2cm,宽27.7cm,口径12.9cm,足径16cm,重8.2kg。 壶圆体,侈口,圈足,双兽首耳衔环。颈饰变体蕉叶纹、云纹,肩饰云纹,腹部正中以云纹一周将壶腹隔为二区,各饰鸟兽纹一周,腹下部饰交颈夔纹,圈足饰云纹。颈、肩、腹、足之云纹内以红铜镶嵌。
( {$ \ W' X% [& ^; D4 T, K' T+ c% J9 q# W5 {
3 t- R2 L/ a: _$ _7 G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70912-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