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一份哈佛课程表,告诉你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 海那边

[复制链接] 0
回复
35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1 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R5 c( V: ~& ?8 r7 u

' I7 @" U! ?+ J. \! w2 i
哈佛大学校园风光
7 |" `' z7 \; {) n3 h1 q
1

/ i" W# G( {7 N  Y- z- x$ I/ g  s
“我是一只狗,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
5 ^5 W# V- Q3 G
今天要讲两个美国教育的故事,但是,在我讲这两个故事之前,我首先想到的,却是我们民国时期的一位老教育家的故事。
+ \- y+ y$ A( V/ j7 [
他就是蔡元培的老师,辅仁大学和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

; h# C/ R; C2 j. j) V- s
复旦大学内马相伯先生铜像
* v) H) J5 d/ \- `% W( @; H. _
他在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 b3 J' V: A4 p5 g% p
马先生一生为中国教育奔走,办新学,办大学,也眼看着中国教育的许多毛病,即使过了100年,痼疾犹在。

& b" g. F: Q" \% J  }' c/ I7 n4 ^& K
对于教育,马先生早就说过:“现代的中国大学要在哲学、人文以及科学方面齐头并进”。大半个世纪过去,我们在哲学、特别是人文这方面实在是落后太多。

) N4 X8 E1 m% C1 w. f
“人文学科的学习是训练一个完善的人,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专家而已。”
7 e( |5 g6 H: Z$ d, U
遵循这个原则,马先生当初在创办辅仁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时候,在所有的课程中最看重的除了训练逻辑的数学,就是语言、哲学这些人文学科。他认为,要了解西方的话,必须从拉丁文学起。而哲学思潮,尤其是西方的哲学思潮,除了具有启蒙功能外,还可以帮助“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

9 S! k  N9 S: ^+ _5 p: h7 {9 h5 s8 I
然而,这一套现在看起来极具价值的课程体系,却并不符合20世纪初国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开始变得功利化、实用化和技术化了。
. S0 [* C5 ^  M0 ?- z$ d! J
因为这些年问题严重,现在我们又重新开始重视人文教育了,其实就是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整整一百年的国民教育,造成的其实是‘人’的缺失
6 g1 S9 P5 ]3 D" E! ?
“人文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或许从下面两个故事里,大家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9 w: L: V5 r) l+ Z- U" |
" R" Q" i3 }+ ]; s" x$ V
2
8 T! ~6 V: ?" d3 G# A
一份哈佛课程表,告诉你人文教育的本质
------

" C& ?) s; H7 V
先说第一个故事:著名学者刘瑜,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所历史优秀的世界名校,她从学校开出的课程名单里,找到了真正“人文教育”的本质所在。

& G( _9 @8 q) j1 S, M0 @" A- B
- @6 `9 T. o/ d; W! r
学者刘瑜
2 C% f, P. K5 c* N
事情的起因,是刘瑜决定利用空闲时间去旁听几门课程,然后教务人员直接给了她一份课程清单,让她自己选择。
5 v  a' B1 H) H  j
接过清单,她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 e- |. c- B! N$ @
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可以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j% H. j' \% J0 `

) _$ H  t" E% M$ {' |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
" `, j4 Z3 ~2 b1 _2 b2 v
拿道德伦理(Moral Reasoning)这个板块来说,所给的课程包括:

: r# a2 s% W- N" h, ?! I! R9 B5 t) Q& ^- g

# w5 Q6 ~* Q2 X  P1 A
再拿科学这个板块来说,所给课程包括:
+ y% {6 A/ s1 {

$ q* ]( H: b9 u& z5 y# U" _, a' S0 x6 Y8 T& U$ Y2 @  p! y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 Y) ?! ?7 Q2 p/ n
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2 m/ {7 t. f( L$ r8 d
刘瑜还列举了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 freshman seminar ),因为名单太长,她只列上那些了一部分感兴趣的课程:

) W# H, w; I( u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45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45门课中的几门?

- L+ W# p( l/ w5 d+ b! k# |, K
直到这时刘瑜才理解了: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3 A% `4 y) a) B) D9 r8 r2 \
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
& {) s6 A, ?2 ^# l/ ~6 s
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 I( `8 B4 d1 N2 T& ~
! D) _5 S" b- k9 W/ G. ~
3
: f- ]* |4 q  F8 p. J

9 [/ I7 [8 C, F$ ~
美国小学生的作业,告诉你怎样从小培养“真正的人”
------
8 u) t1 b2 q5 P0 L) H
第二个故事,来自一位新移民的经历。
1 r+ [; x7 a! c* Y6 }" A3 g, \
美国的大学教育里的人文精神,对“真正的人”的培养,是美国教育里一脉相承的东西。
( u8 n( P5 z  Y+ @+ x& R* |( x
不仅仅是大学,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是在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

4 A0 P. }; y6 G6 y
一位带着9岁儿子移民到美国的父亲,一开始不理解美国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直到陪着儿子一起去完成作业,才明白其中的奥秘。
/ j# _6 }  \& V% {

: |+ a" o; b/ R8 L' \1 _  j
比如,刚来美国不久,上小学的9岁儿子,第一次带回来的家庭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
% R5 h9 @. d* }( Y) @
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闸述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 K" O8 @" A9 Y% ?! X, |3 t( B' C6 ?) {
# Y+ t. H3 d7 d& j1 q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g: D8 p: X' i

2 w0 g2 ]5 N' B- t' |4 S/ T0 R“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4 v4 V( j+ s- y
2 E9 x3 u3 T9 r. ?( ]  L( W8 x' [" P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C8 f7 O0 p( m6 z' W6 j" J
9 O: s" k  c2 Q* l+ o“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5 d! q& V! z( r4 M
8 s* f' |: j+ Z+ j- f
“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
' ^/ l8 K+ i( d* R* v
9 c3 _0 G6 _8 b; L$ `. |" D“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2 n% v, C% Q% r7 |! k$ M. u- v) j

" S' U- r  n6 Y  {% o$ v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年,却足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大门。
/ a% E- t) M: Q( a9 N( X! g
% j% G& T9 C" r1 a, r4 g3 l% K  R这位父亲还记得,他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的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询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一次,父子俩因为对狮子和豹的觅食性发生争议,第二天儿子从图书馆借回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有关动物的录像片,父子俩一边看一边讨论……
9 u& T- v  D, C0 d
这样的教育,拓宽孩子的眼界,训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入终身受益的人文底蕴。当中国孩子被沉重的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美国孩子已经可以在历史和世界的广阔天地里独立探索,提出自己思考与观点。

& s3 g- ~( w( m: l$ g
近日走红的11岁美国女孩,人文教育下“真正的人”
+ c5 s* p  k* a% m7 c8 e6 @
真正的人文教育,不是去参加多少兴趣班,不是钢琴弹得多好,更不是英语说得多溜,如果不了解它的本质,给孩子学再多的才艺课程也不过是在“优雅地浪费童年”。3 b, a2 B/ L1 g: w$ \7 B" g* H/ `
6 O) Z0 H. Q% Q1 X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现实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7 P3 d* J2 K; g2 W/ p/ X3 `7 C' k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19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