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V9 F: X# v( @& _
▵宓群 | 光速中国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
活动:2016年12月1日 “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2016创业邦年会” 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与嘉宾审阅授权发布笔记;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 p) k' d+ L, F今日笔记侠客:笔记侠 深度好文:2660字 | 4分钟阅读
9 M, D$ _% J# N; |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0 O- V! q. |% a
经济寒冬的机会在哪? 中国的技术人才储备为什么不比美国差? 为什么技术驱动的公司机会更大? 企业服务如何突破瓶颈? 为什么说中国软硬件结合是优势? , L1 S0 D9 R" Q- k7 e& u2 T
全网首发·完整笔记·技术驱动 1 [7 V. E- |+ {5 U* m, J- u: d8 I
7 \% a* f" F- N一、技术驱动的创业在未来会有更大机会
7 L# |+ U* P" {, X7 n光速(注:美国光速是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全球领先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6亿美金,集中在美国、印度和以色列进行早期风险投资。在过去的20年中,光速合伙人在全球投资了超过200家技术类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已经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做风险投资时间很长,我以前在谷歌,自己也创过业。光速中国也是一个创业风险投资基金,2011年独立出来,等于也是一个创业公司。
* ?& K8 I: w; P5 x* H今天讲一下光速的观点: + k4 o/ `% e) r! @: M
北京是冬天,大家都在说资本的寒冬,我们也感受到,很多基金同行投资的项目比去年、前年明显下降,但是,越是在寒冬大家感觉迷茫的时候,都会孕育很大的机会,所以我们主动积极地投项目、做项目。因为我们是做基于早期A轮、B轮为主的投资,我们看好的互联网+方向在中国有非常巨大的机会。* Z, z( v4 W/ U5 r7 o' p+ e7 K
8 @2 [! i; I K5 P, ^技术驱动的创业机会在未来有更大的前景。
+ ]& i/ w7 U$ ], M) d周总(周亚辉)讲到百亿美元创业公司的机会,创始人不是BD、不是销售、不是产品,而是科学家。他所讲的是这个公司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是要有技术驱动的创新。
! N9 f% N7 A4 b3 ?: { " Y+ t2 t, K" P" Q0 Z' C4 f
- \ P4 M: T* }' J5 P3 `5 g5 B$ P7 N
谁知道,全世界上市公司里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是哪三家?
2 O m1 o _! [5 w, s. D: {第一个是苹果; 第二个是谷歌; 第三个是微软。 & c; ]0 g9 T1 M0 M4 j
它们的市值是5000亿美金、6000亿美金左右,这三家公司都有很强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i7 h7 w8 t; m8 {苹果最核心的芯片是它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 & v. b+ N+ I; T1 d# l& T
谷歌的两个创始人是斯坦佛大学博士生,它们的搜索引擎是两个创始人牵头开发的搜索算法,现在在做无人驾驶汽车、做生物医疗,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老化延长人的寿命,谷歌可能要投资这个项目50年甚至100年,第一笔就投了几亿美金。我原来加入谷歌时大概800号员工,深深感受这两位创始人骨子里面就透出希望用技术创造最新的东西,来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愿望。
) G0 F; t/ M# k |( I微软也是,大家很熟悉它的历史,现在在人工智能上投入非常多。 8 d% o( B( F9 Q$ M3 v$ h6 i; f
`7 F1 {) x/ b' X 二、中国创新潜力不比美国差, 人才储备越来越好 大家觉得技术创新好像不是中国的强项,认为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都是在硅谷、在美国,但我不是这个看法。
8 }9 T* o4 J( F国内创业公司里有很多海归基因的创业公司,它的创始人是海归,在美国积累很多技术。另外,在技术人才培养上,中国每年计算机工程类毕业的本科生是远远超过美国的,我们现在不足的地方是在博士培养上,有很好的导师,但是基础研究还不够好。 + a6 l" k( T; W% L
中国计算机本科毕业的同学,他们的素质不比美国低,甚至可以跟美国最好的本科毕业生相比。
( j% ?% c n5 w: n▵举个例子:在谷歌帮助下建立起的谷歌中国,现在都直接招清华、北大、交大等本科毕业生去工作,这些毕业生的收入跟斯坦佛本科毕业生一样是10万美金。因为谷歌中国已经看到这些优秀毕业生一点不亚于美国学校培养出来的。
* g, v- {6 K U0 ? t, ~8 u另外一个人才技术储备,跨国技术公司在中国很多年了,他们以前建立的是外包的工程中心,现在都是研发中心,比如英特尔有2000个工程师在中国,这些人才储备非常往前靠拢。 & B! u5 J3 T" T" P# [9 Q$ q
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创新?
7 r+ O. K. O% o0 l![]()
& n' P. y x1 {* F5 ]8 {1 `
. Z4 @; {2 U! f) m5 m华为已经走到全世界最前面;创业公司里面的大疆在全世界都引领了无人飞行的新领域。 ) o* d. D- I' M0 V4 G
我们投的旭创,它是做云计算数据中心,里面所有的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是光纤通讯,怎么把电信号转到光信号,这是以前传统通信完全没想到的,因为需要高速、低成本。我们投了它们,它们在苏州,第一大客户是谷歌,第二大客户是亚马逊AWS(亚马逊云)。创始人是清华毕业,到美国读了书,在硅谷也工作过,2008年金融危机,像现在的资本寒冬时候,他毅然决然回国创业,短短5年时间就从零做到全世界第一的公司。
" u$ P7 X) Q- y' D- O中国本土有很多这种隐形冠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先的公司。
* W$ ?; a1 @- a8 A0 t% U三、想成独角兽,企业服务方向是很大的机会
; u0 J+ S) Y* i讲一个具体的创业方向,企业服务类技术,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全球上市独角兽公司,在企业服务行业的独角兽远远超过消费级的互联网公司,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明显。 6 m4 B' X1 h: T$ X; l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起不来?
8 J, [3 C& @2 E以前美国的企业花非常多的钱提高效率,中国的公司不花钱,招很多人就可以干了。但现在不行了,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所以要想办法。 W% W$ {1 Q* [: ]: Z
从这个角度看到几个好的趋势:
3 ` @7 g- ]3 A2 `- Y第一,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好,公司里面用盗版软件的越来越少,大家愿意为这个好的技术服务去付费; ( A7 l1 [7 T {, N+ K& D
大家的接受是一个过程,像电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愿意把自己的信用卡放到网上,担心自己的数据被泄露。企业也有担心,担心企业放到云上去,万一被竞争对手看到怎么办。
: F' s9 I# X! o" l5 z/ N0 R9 o![]()
, q6 `6 b, I6 B0 L% H- p( h 8 Y7 c% m* |* X5 x# u
阿里巴巴是一个上市公司,你去看它的季报,现在阿里云的收入已经10亿美元左右了,这就是这个项目的信号,所有的企业对云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 U, ~* N/ `( v2 a |3 e第二,从创业角度来讲有一个非常利好的东西,为什么互联网出这么多中国的上市公司?国家战略在支持。
, |* n6 R; c4 K8 o7 K原来引进谷歌中国花很多精力,但是现在来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没有特别成功。 ( }. J! A: R/ c- G+ Z9 o
▵举个例子:
: c9 X/ j: u; p' G7 f% Z他们要搞一个ICP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都头疼的要命。我们回到企业服务,现在有一个非常利好的东西,就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有个非常大的变化,起因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棱镜事件,斯诺登把美国的机密泄露出来了,德国的总统、总理都是被美国政府窃听的。从国家战略考虑,我们所有用到的科技产品,特别是企业型的,从手机到视频电话会议、到网关、到存储、到数据库,国家战略现在非常明确希望用本土科技产品。
0 V. L8 v1 W0 Y& f3 P0 F( L, H这个技术从哪里出来?不会从金蝶、联想,有可能一部分从华为,更多就是我们在座创业者的公司里出来,这是政府给我们的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机会。 ' e% \# x, @3 C; k- X; v
四、把中国软硬件结合的优势发挥出来
& V8 {$ c' r$ R, H最后讲两个建议: " z( z" f7 @+ o3 m
第一,企业级服务如何突破? , z1 b4 b# B6 n
▵举个例子: ( f8 i# f/ X) t3 V- o- ]
![]()
7 o0 v+ s. t Z , y5 r \8 o: t4 W+ C* ^
很多SaaS公司在国内起不来,我觉得核心是不能用传统的SaaS角度看问题。中国的企业主说把这些工具性做好了还不够,因为他会算账,帮助减少了多少成本和增加了多少收入,如果增长了销售,那愿意付一定的费用,这是核心。
! i0 ?) t1 s7 V. z3 @第二,中国的公司要把硬件优势发挥出来;
* ?" H) J2 V- W' `4 D我们做了很多轻资产的、做软件的、做云服务的,但是中国的公司可以把硬件优势结合起来。
5 |8 U/ O5 t3 y g4 S' V( z1 E* @/ @为什么中国硬件有更大的优势?
- g p4 J& @( f" @+ S美国硬件生产都是在中国做的,它们有一个模型,就是美国做研发,生产硬件技术在中国。硬件生产里面有很多工程开发,怎么样把生产里面的技术也做起来。美国这个模式的团队是割离的,没有那么快的速度,中国的创业公司如果把这个做好,会比美国的创业公司甚至上市公司有非常大的优势。 & }* i* R* ~0 E: m( p% _" o" ?' a
第三,在硬件中最好有云服务和软件,用互联网思维快速迭代。
5 ?4 N6 N$ [* ]5 R小米做得非常成功,它一年就出几款手机,如果硬件一旦有问题的话,像三星的Note7电池出问题,这个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在硬件上配了软件、配上云服务,很容易可以在远端做更新,会把硬件公司的效率提高很多倍。 4 ~( r8 _8 v2 Y' S0 s% J+ r
![]()
- {" D3 B: ]9 q |+ T R
- R( L% M7 N& `, z- c, R$ ~最后,分享一本书叫《从0到1》。作者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驱动。
% x( ?2 |0 @5 q+ P% T! ~/ P“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技术驱动的能飞起来的汽车,我们现在的创新是140字符的twitter。” + p% T! \2 [3 d: M2 H+ F+ I7 E
现在创新很多是在虚拟经济,但是发展需要有核心技术驱动的公司。
' n4 F4 G% Q/ K! d+ u% b希望中国有更多核心技术驱动的公司脱颖而出,甚至走向世界,也希望光速中国能够帮助这些创业者展翅飞翔。
2 d) r" ]% ?$ o; B. f5 t+ \
3 K/ v# d3 W3 w/ p
4 _! T0 l# @; {* k: _. f5 Y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由创业邦发起并主办,已经成为中国创业领域最盛大的交流活动之一,是中国新锐商业领袖、高成长企业CEO和顶级投资人共同切磋成长经验、探寻商业机会、展望商业趋势的重要会议,现已成为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者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2 x6 Q; v2 j* j R: \
8 K! B( M2 K4 {) B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325-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