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我在美国当老师,我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教育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27 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0 j# Y, @6 }7 l
" N. l. L+ u2 T$ e
; ]8 r1 Y# [/ \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 S& o1 }& ~# @. e
美国学生自由轻松的背后是从课内忙到课外的繁重# ~! L2 r; T# Y" q( W9 ~5 C! o
“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在公平背后隐藏着不公平
. E% Q6 R/ V; b“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背后是走出校门后的收入差距

8 H; O; X; w2 l  E) G, l* s* T
“如果爱他就送他去美国……”,套用这句经典的台词来形容想去美国受教育人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美国的教育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轻松、自由、平等、能力、素质……“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国教育的表面。”王文说。王文,一个在中国做过多年教师,现在又在美国当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空中飞人,想用自己多年的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教育。
; b3 \6 }6 \9 i) l5 U. U/ Z6 ]

( {  i- V; C5 N  R$ F( c& x7 m9 w5 D% w
轻松背后的繁重

+ h* b7 ~7 t" u
“很多十一年级的孩子,夜里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

* C6 N* I/ Z+ ]9 |1 r* X1 J& W
“轻松,是很多到美国上中学的中国学生的错觉”,王文说,“中国学生只把课堂学习看成学习,习惯于完成那些老师布置的任务”。

; Q" o2 B: d, d/ R) p) S
美国的学校则不同,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各种课程,美国学校把学生选什么课程看作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想学什么可以自己选择,“当然,学生要想轻松的话,完全可以选择那些轻松的课程”,王文说。

. {' u9 N; ?6 }6 V7 i/ I
王文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中国学生。
8 D0 h, y7 U$ c5 n+ U! G/ J' J
这是一个初中时到美国的学生。高中时他选了王文的中文课,而且一选就是三年。“来美国的时候他的母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学习中文对他来说实在太容易了。”王文说,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能得A,但是平时的作业却从来不做,“他确实非常轻松,但他太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了,这种选课方式对于他上大学没有一点儿帮助”。

8 P0 V5 F5 L5 Y5 S6 d& {7 K/ D
顶着“妨碍学生选课”的压力,王文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
- V- H3 f* B* b* B! j1 n( T
“我儿子考试成绩不是很不错吗?不做作业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到时候考试成绩好不是就可以了吗?”这是孩子家长听了王文的话后的第一反应。

: D  s& J" [! y2 @( D
“很多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根本没有去真正了解美国的教育制度”,王文说,他们在按照自己惯常的中国方式接受美国教育。

1 f3 ^0 H6 I+ ~9 H: k
在美国,一个孩子想考大学的话,他需要做的准备一点儿不比中国孩子少。

6 m+ \+ z7 t- G  S! M: p
美国的高中要上4年,9年级~12年级。从上高中那天起,每个准备上大学的孩子就要好好设计自己4年的高中生活了,首先是选课,尤其是想上一、二流大学的学生,选课就更为重要了。美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考生高中四年的课程,这些大学以学生高中四年所选课程的难度、挑战性来推测考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将来大学学习的潜力。而且那些难度高的课程学分也高,所以,目标是一、二流大学的学生会尽量多地选择那些难度高的课程。

9 P! H/ j9 w3 R
除此之外,学生课外和校外的表现也是大学的重要参考指标。
  N$ N5 S# X& T7 w# y
大卫是个出生在美国的中国孩子,今年暑假他来到中国,到一家专门帮助残疾人的国际NGO组织做志愿者,“从上中学开始,美国的孩子就要经常参加这种活动,这些活动是算学分的,对上大学是很有价值的参考”,大卫介绍,除了这种专门帮助残障人士的国际组织以外,他还经常到社区的敬老院做志愿者。
- Z2 G- I. E4 q; |5 n
“不少美国高中生在暑假里到暑期学校提前修一门课程,也有的参加美国大学组织的各种夏令营,或者课程学习,还有的上SAT补习班(SAT是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的一种标准化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或者去打工、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等等”,王文老师介绍,“没有哪个孩子会让自己的大学申请表上的暑假生活是空白的”。
6 I4 g5 y8 d8 W6 |6 O, [
“十一年级是最繁忙的一年”,王文说,很多美国高中生在这一年修完了高中毕业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大多数学生在这个年级考完SAT和ACT考试(两个都是美国大学录取考生的标准化考试),同时,还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 i  W, i* q! r* [& h  R
“很多十一年级的孩子,夜里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王文说,曾经有一个美国学生这样对王文说:“都说中国学生累,其实他们只忙学习这一件事,不算什么,我们要从课内忙到课外”。

6 Z* g9 d4 u: e' b
, J2 u0 M! @1 \) U/ ~
平等背后的不平等
- p/ @' k% k1 i& f) k4 O! {
一、二流大学招生时看重的校外活动需要较高的费用,穷人家庭很难支付
% q7 T0 Q  ~3 P* T; S1 y
“美国教育确实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王文说。只要有受教育的需求,任何人都能接受到较高水平的最基本的教育。
) O' S0 S' G% E" {
王文刚到美国时曾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i+ e, o* Y0 F

+ g& }* t1 q) L3 O" G
王文所在学校的社区有一个高度残障的孩子,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上学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把孩子送进了学校。

% B& S2 R0 r$ m% J
为了让这个孩子能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学校专门为这个孩子准备了一间教室,教室布置得完全像一个家,并且配备了相应的康复设备。“这个孩子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只有一个:学会说hello。”王文说。

9 ?* z$ G( D& O9 X' u( E; p! `7 B- L
“在美国,任何人只要想上学就一定能接受到免费的教育,而且是最适合的课程”,王文说。

6 ~$ v* G3 k2 U% k9 P
王文刚到美国时从事特殊教育。
5 V% z2 Y& ~, A& D3 \
美国的特殊教育与中国有所不同,包括我们熟悉的对残障人士进行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比如,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

. ^/ S# ~8 y% Y
如果一个孩子在普通学校里出现了任何一点儿学习上的问题,学校通常要把他们送到这样的特殊学校来接受教育。到特殊学校后,学生马上会做一份问卷,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学生的阅读水平、数学水平等进行评定,再按照评定的结果给孩子配备相应的课程。

5 c+ D+ b# P/ d% Z5 c
“当时,我的班上共有12个学生,每个学生评定后的结果都不一样,仅以每个学生备两门课计算,这12个学生我就要备20多门课”,王文说,“这就是美国教育的公平,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

! i9 F" E8 ]) m% D; Q
正是这样的逻辑——“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又使得美国公平教育的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不公平。
/ }# h# u3 t# c, F, @4 q+ H0 `
“‘最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就使得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成了个人选择的结果”,王文说,很多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选择”出了竞争的队伍。比如那些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很早就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
$ W7 f6 A( f9 Z6 T
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完全免费的教育,但是,“在美国的高中,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和任何一个老师会给学生提供SAT或ACT的考试辅导”,王文说,要想得到辅导就要上课外的辅导班,“这些班的费用相当高”,富人家的孩子能支付辅导班的费用,SAT的成绩自然会更好。

; m- N2 H/ }) x% ]1 ]
另外,那些一、二流大学招生时十分看重的课外校外活动也需要较高的费用,王文的儿子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个暑期的辩论夏令营,三个星期的费用高达几千美元,这对于穷人家来说无疑是很难支付的。

- p! N6 o# Z- M# j
“有钱就意味着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王文说,美国公平教育的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不公平。

' s+ s8 i* i+ C# w" @$ ~- q8 ?- f
“美国人最不希望有人说他们办的是精英教育,但事实上他们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只不过这种精英教育外面有一层朴实的公平外衣,王文说。
. u4 U6 a# c- }6 y' G0 C: ?  g. Z( O
! x( j: Q- |4 O) U2 `9 K! L. ?! w0 D
真诚笑脸背后的虚伪

# d) N# X: U7 `
哈佛、耶鲁毕业的孩子与普通大学毕业的孩子或者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相比,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

& D; G3 d8 y* P, A
“每一个初到美国的中国人都会被美国人的友好感动”,王文说,在美国读书的孩子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表扬和称赞。

0 h2 V# h; r4 G- e. F& ^
每天早上校长和老师都要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并且给每个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会再加上一句“今天你真漂亮”,或者低下头帮孩子系紧鞋带。王文描述着自己在美国当老师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 ?2 o8 o2 [- F* ?, h* Y
美国的这种处处都是笑脸对于比较内敛的东方人来说,多少有些不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这种做法,甚至觉得很肉麻”,王文说。

9 O  a( l# ~# _2 A& q, r
“时间久了,适应了,却发现这种看起来很真诚的笑脸掩盖着的是虚伪。”

& p( ]6 h; ?: ~8 ]" x
“夸奖和鼓励已经成了美国人的习惯”,王文说,但是当你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发现每天都让自己“感觉良好”的笑脸突然消失了。

  x9 u5 z9 t) o0 ^8 B5 ?  F2 b; l" f
美国教育同样沾染了这种只重表面的虚伪气息。
- l1 T& n+ p1 t  e
王文老师一直从事特殊教育的研究,她指出,这种虚伪在特殊教育学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在特殊教育学校上课的孩子,还会留在普通学校,因为美国人要让“每个孩子都尽量在主流社会中生活”,所以,这些孩子每天只到特殊教育学校上一两节课,其他时间还在普通学校,“其实这些孩子虽然人还留在普通学校,但是那些学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基本持放任态度”,王文说,即使在特殊教育学校,让一个老师每天备20多套教案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这种无法实现的任务,学校不允许老师抱怨,但是老师们是否真的能按照规定的那样给这些学生完全适合他的教学,则没有人真的深究了。
0 Z9 k; Y" |* r, n9 v
就在这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气氛中,美国教育维持着自己真诚、友好、公平的形象。
; ], E+ ~- a; \! R8 N) c- V3 R& y% Z
当孩子们走出校门,一切都在金钱面前变得残酷起来,哈佛、耶鲁毕业的孩子与普通大学毕业的孩子或者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
# L2 g- W. [3 V& V" Z
这些共同长大的孩子脸上可能仍然挂着真诚的笑容,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 u3 ]3 a3 ]7 p

% H/ h9 |  H" K& r, ~5 D# j% E* w+ l) h. o4 J/ V) f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441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