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海螺 于 2016-2-18 15:11 编辑 % r% X" P0 ^, E
0 G( w+ ]6 D U& g8 c9 E1 u
来源:http://www.yinews.cn/wxuser/12562.shtm9 [& m# y( q. K5 r3 R$ D2 o
' @- q2 t% t3 \) `9 G/ v9 N/ T5 }# Z
4 N7 F- Y$ g. U6 [
教育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下面这篇文章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 x7 q8 Q& Z3 `: `9 Y) r2 A' L* W6 Z# }+ n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作家、编剧。他的代表作有:《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致女儿书》《我的千岁寒》《王朔文集》。本文来源于《致女儿书》。9 [. Z9 L' V U! D' T1 i
: o7 D* b5 i4 |7 J7 u' L, T) A: Q
/ t; _5 p! F. @7 i
% [: ?: T' d. d) _! s4 N5 i
王朔女儿王咪童年照片
7 A" ]7 L! o' J. X- B
5 n# q3 u! o# l$ G! X1 E; W; M2 X3 ~4 F6 P- f0 r/ Y
你必须内心丰富,- u b$ k) I! f* A
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 h# k# Z1 \: P Y& D
煲汤比写诗重要,% W0 n( R; V/ L; F6 x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H' o6 `" {$ e6 |. U, D" o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 v$ R' U* N# K; k* h+ [; a! P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 `, R5 |0 x7 c5 D; z {$ A' z ——王朔致女儿
* O8 ?5 [- l3 ~7 W q9 l- o: k' _: W# s) q+ M# w3 O8 R* |$ I1 W
& O: [* V/ r, c' E5 d0 Q
王朔嬉笑怒骂,大胆张扬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3 T8 d0 C, ^# p) {. T$ t
' ?; B m& C8 t他在女儿王咪六岁时与妻子离婚,在《致女儿书》里这样说:% W- o3 M3 H5 U) ?( G
" s3 K5 c! x5 o `% G- X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 c( E6 p% g9 N; z% }+ J, [# u" n" z* d
Z4 i; Q" g4 v) u
8 Q# B# w" B% N" Y
) _( H2 R' r+ O: x# r2 W: z也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父亲这个角色自己做得很不好,他说:“我其实我真没想过怎么做父亲,假如让我选择,我宁肯选择不当父亲。”( o5 g9 c3 N- m. b; a* G8 Q7 p
: G* s2 y' S, S5 F' b( k! R
这样的一个父亲,这样的经历,女儿王咪的成长却十分顺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回国成为《艺术财经》杂志编辑,低调完婚,一步步顺利地走着自己的人生,王咪没有使用父亲准备的“最坏也不过是,我养她一辈子”这个备案,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也正是父亲王朔所说的:不需要成功,一切开心就好。+ _2 {; d' W6 k/ n: @0 a. F
8 p: N9 ^( Y1 w6 Q7 S4 P- c0 h$ {同时,女儿的出生之后十多年间,王朔的事业更是处于井喷,创造了一系列的影视奇迹,《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编辑部的故事》、《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诸多的作品,期间,情感经历也屡被关注。父亲与女儿各自精彩,成就着各自的人生。
& H# H3 J; T' v0 [& P5 T* H B0 m5 \" i$ Q8 P0 T
王朔对于养育女儿的态度,颇为洒脱,甚至任性。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儿的内在是否强大、是否快乐,至于外在的成绩、成功,在王朔眼里就是个“屁”。
5 _; q/ v- L! z+ e& U! z) P# Z) j9 @9 o, S! Y* C: y) x5 m
有多爱? o' d/ t2 N* u7 [( H
?& a9 h5 f# o# E
看他这么说:“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
0 U a+ }- ?5 k. B: r* A% l% I# d, t, Q. ~; o
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7 e# X2 Q7 U/ s2 T3 b
, F' ?) A. n4 E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老实说,我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些破裂家庭关系的影响,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 q( P7 l9 r( \. p3 J: N: @9 T1 W5 J+ b: k4 m3 `6 T5 p2 F, Q. p
中国的事情很镜相,总给人错位倒置感,最后老是要子女原谅父母,虽然大家都很可怜,其间只见强弱关系的转换,亲人之间的忏悔和赦免搞得像做贼,怕丢脸,结果老人鬼鬼祟祟或者假装文静致远,中年发福的孩子都成了伪君子,一家子演戏勤勤恳恳,说起来都默然嘿然家家一本糊涂账。- C6 |; [! m- m2 j, b' S" B0 @
5 `+ T8 P6 q' s譬如说家庭暴力大量的是父母打孩子,这何止是不道德,纯粹是犯罪,弱者的残忍。但是在我们的电视上随便一对父母谈到打孩子都不怕承认——坦承,口口声声为孩子好,我谢你了,真不知道寒碜特别是父亲;心理学家的规劝都极尽温婉生怕惊扰、磕、碰、贬损了他这权力。
) j' w3 M/ J: v2 M8 O1 j1 n: o+ E. W A; X9 J( [) |0 ^
善良民俗就认为这是可以的,他拥有这个权力,他终身拥有,不管他走到哪儿,丑恶到什么样,你都要对他尽义务。而且你要强调这个,你就让世代中国小孩这一生得不到他拥有的权利,实际上从一出生就剥夺了他免受屈辱、疼痛的权利。
% `% ?. q7 \& {* [2 F' Q4 f0 t P" J! w7 S. N
人是条件反射动物,哺乳动物都是。你打次猫试试,狗是奴才,狗能不反抗,猫反抗不了也跟你玩阴的——你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小孩组成的国家将来一直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 [" v) ?: Y! `" [: e
1 y* [4 U2 L- n$ X: R V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0 X" p6 `) K2 B2 K2 K* |" E4 U" ^
8 v+ \0 [/ ~; G9 ?2 V: O8 X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我靠,不带这么聊天的。(笑)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
$ [& w" q5 t" v* ~- |& ?, T% E7 r& A9 p+ G1 |, T- f
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 M# i5 v. N a3 O8 K6 t5 | y, q8 S3 w1 |
至于内在,王朔在送女儿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给出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保护女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y- F% [3 g" d v5 E
" j( x# N0 X' V8 q3 t
“她是念到中考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送她去了美国念书。”
* ~' K; o/ h( Q. |9 a( B9 ~# D- Z8 Z" S$ Q' C
“我说上学你就是为自尊心学习,你学习不好,老师会当场奚落你,你会很没面子。有些老师就会这一套,打击小孩的自尊心。”: b1 F. h6 i3 ?; E5 z1 k
# H) S# R* F1 q" m* w王朔有多在意女儿的内在,还有另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后来这句话还成为了不少女孩的座右铭。: V2 F* E0 c; O) a5 ^7 L
* D; F o# `/ L" ^/ {拆解开来:是要会生活,能照顾好自己,独立,健康,内在强大。狂傲不羁的他,却能在养育孩子上凭着这些看上去有点糙有点硌的观点,让女儿健康顺利成长,私以为,这一切是源于王朔对于孩子有很深的信任,这个点是王朔做父亲如此“特立独行”的根本原因。
' X3 [# G( u/ m, I3 G2 J7 Y( N1 y: G$ j
4 y; p: U; P! Q! {8 A. h3 h" J- R王朔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有时候老师找我开家长会,那些老师到现在还这样告状,说某某同学品质不好,让我女儿不要跟那人来往。小时候老师就爱挑拨小孩关系。小孩哪有品质不好的?我听了都懒得搭理。”
" p7 Z4 a0 c! `7 I: P0 q
2 A; \0 H8 I# G% c5 P可以看到,王朔对女儿的关注,根本不在外在的细枝末节上,他最关注的全部是女儿的内在。在他看来,保护好女儿的自尊,让她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 n( k" P% k% n e& n5 N- j' ~, w
& ^4 g) h4 ^4 c3 a而事实也证明,王朔的做法是正确的。
% J9 R. Y1 y: h) m( O1 G; |; H$ F7 {- Q$ r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5503-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