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书画艺术品收藏的意义

[复制链接] 0
回复
28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9-11 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历史上每一个昌盛时期,既是文艺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期。
6 D' W0 x! R8 Y" p
5 z' `- |: Y4 Z/ v; q2 D1 m+ l+ _) o6 a6 `7 e& @

6 d2 H+ x  q+ Z' @: m$ l: E  历代统治者在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总要大量搜集艺术品,以充实内府收藏。以书画为例,历史上就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集中。唐朝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统治时期,对书画的搜求不遗余力,极一时之胜;宋徽宗尽管政治上比较昏庸,但书画上却是个天才,对书画收藏更是如醉如痴,并设置了专门的装裱样式“宣和装”,编定《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至于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内府收藏,可谓达到封建时期的高峰,乾隆时期所编的卷轶浩繁的书画著录书《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便是明证。0 Z  [" L* r, Q: i2 S; O4 R
6 O. @2 u, P- w

# H9 l4 h3 Y* p9 O0 ]4 F: h7 N; W3 e  y+ [3 i5 d2 K+ b" `7 _
0 F: j- R  C* @% n2 a6 X& ?4 T
张孝勇  层峦叠翠  68cmx68cm- ~( f& T% t8 \! W! v3 m9 u

/ w- W) y% i6 }) x% }9 c7 ^( X( t5 H9 R+ G0 q7 A. P
  艺术品的的散失与收藏是此消彼长的。往往在一次次的大规模的集中之后,接着是一次次大规模的散失。尤其是改朝换代之际,艺术品的厄运也随之而来。因此,历代以来的收藏,整体上呈逐代锐减的趋势。但由于帝王能凭一国之力,也能使一些埋世名作重见天日,多少弥补历代的损失。同时,每一时代出现的一些代表作品,得以保存下来,日积月累,使书画文物的收藏,日渐丰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大博物馆对文物的征集和鉴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u) f1 B% S4 i' y6 Q0 e: x
3 i  V7 u% ?3 W1 N7 ^/ N5 E' d: R

( A9 x5 o$ w/ Q" q9 |+ |1 \% u, U

1 g- f; N9 R0 S) W1 G" h) q. n张孝勇  山光焰映  68cmx136cm! j1 C! G! }; j2 m* Y

5 s# d5 i, n- a+ E9 z% W+ ^2 Q& D( o6 G/ X( c2 v. D! K2 _
  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是对政府收藏的有力补充,他们是参与收藏的另一支生力军。这些收藏家一般来自士大夫阶层:有修养、有品位、有胆识,也很有经济实力。他们的收藏,与内府的收藏可以说是呈互相消长的态势:内府收藏的基础,是建立在私家收藏之上的;而私人收藏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将政府散佚出来的加以收集汇拢,使之不致于长期流落下去,然后,又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机重新流入政府。
" T- z6 E; G& v5 h+ ?
4 h' U  z5 ~% X% q+ z
6 T9 I) o; @# t/ |, S$ I! i. b+ Q5 Z6 A

0 ^3 T5 N2 Y  L张孝勇  百重  68cmx68cm3 D6 B1 T* i2 @9 i; S+ [/ ]7 g) K
" F5 X9 _, u6 o
* ^0 p" c/ U$ {
  私人收藏家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王、谢是当时望族,也是收藏巨富。唐朝张彦远一门,从高祖起就从事收藏,历经五代,所以,他能写出巨著《历代名画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宋元时,私人收藏已是蔚然成风。
5 v* `( I" o) g/ Z' g% [- ?/ O+ [# N8 N& W  I

+ b: K- C7 K' I7 q* }) m0 O+ }5 T+ \! F0 Z
! d+ W' _. f0 ?, J5 t  _( P* f
张孝勇  山水四条屏  34cmx136cmx4; I6 H, j( Q' a0 Q, I

7 V1 j+ U) t( O+ e1 ^+ t8 o5 s8 Q+ C0 |  b* v  k' ~6 p
  至于明清时期,无论参与收藏的人数、收藏品的质量,还是关于书画收藏的著录、笔记都足以令人惊叹了。作为收藏品,它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书画为例,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现在,可达到数千万元。至于古代的书画,经年累月,其涨幅就更大了。5 S" N- o3 a4 ^3 {
, G* J% N! a- s4 }! ^' e, v

# Q: t0 @7 s, @
8 `6 h& R" j3 h9 p: d! P0 ^2 b! ?! `
4 C8 q( m7 v/ P5 U+ T9 R张孝勇  黄山日出图  122cmx244cm+ d1 F: X* g* U% S$ T1 B: q
8 R/ E. _# r/ I1 I3 W6 w
. M( e1 O5 O" ~% ^' H3 _  e
  在现代社会,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低风险、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在经济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5 \1 f) R3 [* Z# ~

8 S; r! X. A0 ]5 M$ V. N. q3 n: g9 y0 y& W& V
1 A5 l8 y+ L( q7 z) ^/ t
0 b( U" f6 b1 m. i$ R
张孝勇  山光水色  68cmx136cm
/ w3 ?! C- ^# I! f* D; t4 T  F7 G; h; i6 E

: b: y  g/ C! J0 Y" Z  历史上靠收藏而成为巨富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明代中叶,因为江南的经济发达,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赏家,如文徽明父子、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这些收藏家同时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收藏一方面推动着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b- G1 @/ |2 C( [- ]+ T  y

9 v! X# L- {) Q) s0 X; n$ f# ]
2 Y2 {6 N) R2 [1 Z) P
6 X2 c  F2 \! j& \, G张孝勇  桂林山水  144cmx366cm) W( {# l( W& y* h
7 ~. z" @6 \( ]5 L
  L4 V7 q! m4 \( ?( o- K
  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参与收藏,充分展示现代企业的层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战中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031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