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薇薇风尚] 风尚话题:不能忘却的技艺

[复制链接] 0
回复
34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9 02: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薇电台    薇微风尚( U) s9 e! R/ L) u3 g  R2 B- @+ b
你身边的人文风尚

" c3 p; ~. i6 ]4 d+ Y
2 {" O. N' k9 \; L/ H0 A
" W# o7 O1 ~' ]5 D' V/ d8 E" b5 }
+ u# E! `+ Y" j, g
我们愿以温暖的视角
选取你关注的话题,讲述你喜爱的故事
薇电台,薇微风尚
有温度的人文风尚
— 风尚话题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 ]( l) z  }+ X; @4 A

& O$ {! ^/ W8 M# I

# f2 |% Z  G! N- w
$ `4 h1 Q* ^* s; X7 p3 q1 X

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主播红军,这次的风尚话题让我从小时候的记忆说起。

小时候,在家乡的小镇上,每到春节,初三或初四和正月十五元宵节,都会有来自各个乡镇组织的花车花会表演,扭扭捏捏的小车会,长袍大袖的高跷表演,吸引着人们三五成群,早早守候在花会花车途经的路边,一睹为快。这一幕虽然不是过年的全部记忆,却在那个单调乏味的年代算是留在记忆里的一抹亮色。

$ Y1 q- j" p! s5 T/ a

端午节的早上,在天津美术馆门前,一场精彩的高跷表演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京津冀非遗展的天津市民。很遗憾我没有在现场观赏到,后来在一位摄影大师的照片中领略了当时的精彩,其中一位极为年轻的小伙子一定表演的妙趣横生,大师捕捉到的瞬间足以能说明这一点。现场的观众可真有福,不知道现在天津周边的郊区每逢春节哪里还能看到高跷表演和小车会呢?

3 H( d7 I7 |7 e- R- N% F0 _, I

而由这场表演启幕的京津冀非遗展,在四天的展期里天天都很火爆,人们在朋友圈竞相发布非遗展的现场图片,呼朋唤友地相约去看。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那些年画、剪纸、风筝、面人、蛐蛐罐,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往日生活的温情记忆吧。

4 G. z" S# f4 W1 Z4 \

那些已经成为记忆符号的生活场景,离我们太久远了,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像一根根丝线,牵绊着记忆的小河流荡漾。可是我忍不住感叹,从什么时候起,曾是生活中庆典的主要角色的这些玩意儿,就都不见了呢?看着现场若干白发苍苍的传承人,手把手地教小孩子们体验,心想,他们中间断掉的那几代人得负个责吧。


5 v- O% n2 A( f8 U" q

可这个责该怎么负?木版年画、剪纸、糖人、面人、虎头帽、虎头鞋,这些跟年节庆典有关的非物质遗产为什么传承不下去了?因为曾经热闹的庆典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庆典不存在了,这些与庆典紧密相关的物件没有人需要,没有市场,必然走向萎缩、消失。说白了,拥有这些技艺的人单靠这个,养不活自己,只好放弃。

: ?5 Z) ?2 @' @, ^' F
       在非遗展现场,一位北京的大膝工匠,跟我说,现在他们平时靠做一些小物件来保持手艺,比如做大膝的珠子串成串儿做成首饰卖卖,等到有人需要做大膝的柜子时,好抄起家伙事儿就能给人做出来。原来讥讽别人大材小用的“高射炮打鸟”这事,在非遗这很普遍。来自河北的木版年画制作者,现场用木版素印一张,卖给参观者回家练素描用。来参观的人认可所有参展的都是好东西,可是真没多少人认头花很多钱买上一幅手绘的木版年画,或是一件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这就是非遗展品的窘境。! x5 H7 ]0 Z3 H9 B2 Y6 Z  ?% G$ ?

6 s6 k+ L# c7 \3 S( P) S  [1 ]1 T. v( B
       远离现代生活,又没了庆典做依托,这些民间的古老技艺只能越来越窘。我们的现状是,学校里的孩子对日本动漫视为珍宝,他们中有很多人把做动漫当做未来的理想职业;学龄前的小朋友对迪斯尼乐园无限向往,把迪斯尼的玩偶当做每天的玩伴。希望这样长大的孩子去传承老一辈手里的技艺,太虚妄了吧!
5 M! N6 V1 q) d5 D* ^5 d" t' r, z7 w+ X, I: h- f; Y# v  I

; o! _9 T9 W0 K7 P" N. x6 T       说到这,就说说迪斯尼吧。在迪斯尼乐园,每天定时上演的花车巡游最盛大,最吸引人。所有的迪斯尼人物都盛装出行,一辆花车都可以演绎一个童话故事,而这些故事我们都在童话书中读过,不只童话书,还在电影、动画中无数次温习过,可你还会等待这样一场盛典,一场炫目的、让所有人童心萌动的庆典。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把其中的人文情怀、价值观深深地烙在心里?纪念品商店里那些并不便宜的小东西,此时你会毫不迟疑地买下来。/ G0 O, N! q9 r% A9 F
  \( Z2 {( _0 w$ p8 N
5 \% E6 z, T. W
       香港每年的春节假期只有三天,而在这三天中,初一花车巡游,初二有维多利亚港的烟花汇演,这同样是一种庆典。每到大年初二,不只是游客,香港人也会早早提着小板凳去尖沙嘴的海边占地方。配合幻彩咏香江的灯光表演,绚烂的烟花在维港上空绽放,将香港的五光十色勾勒到极致。此情此景,经年累月,伴随着绚烂烟花长大的孩子一定会认同,香港人的年文化有利是包、桔子树和盛开的烟花。$ Z  A: l! Q$ _

! \& C! K9 X. J, {+ d. X: T/ c3 x: S! c1 X/ R3 o* x
       台湾学者林文月在《京都一年》这本书中,详细地记述了七十年代她在京都研修时看到的“祗园祭”。祗园祭起源于9世纪末,       从日本的平安时代、大约1100年前开始,是日本最为盛大的祭礼,要历时每年七月一整个月的时间。祗园祭来源于一个传说:大约869年,京都流行瘟疫,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人们认为这是祗园神社所供奉的神在作祟,于是就用66个棍子建造了神轿,抬着它游街祈祷,使得事态得以好转,这次神事活动就是祗园祭的前身。
6 t8 v1 _& m3 Z% t/ `; J5 g: p0 O3 |) Q% H

; s2 F/ Q7 [6 V2 b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人们拉着山鉾游行来祈祷健康、驱除病魔,成为了一种民间习俗,演变成了祇园祭。历经江户时代至今,每到七月,在京都市中心,匠人们拉着不用一根钉子、镙丝,只用粗麻绳捆绑的山鉾巡游。在林文月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描述日本壮汉抬着66根棍子搭成的神轿,也就是山车和鉾车,慢慢拐过街角,里面充满了技巧和工匠精神。由于这种车全木结构,车轮也是木质的,没有转向轴,拐弯完全靠人力慢慢拉拽,而最大型的鉾车有高几十米、重达十几吨的。以至于现在的祗园祭山鉾巡游中,大型鉾车90度转弯成为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2 K) n) X$ E2 c" u$ |2 U

我好奇,这样的演出一年一次,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人在做这件事呢?祗园祭中每一辆山车鉾车都对应一个山鉾保存会,他们为这个传统的继承流传做了巨大的贡献。保存会负责保存山鉾车的各项部件,负责训练工匠,这些山鉾保存会平时是不开放的,只有在祗园祭期间才开放,开放期间普通人可以进去参观。当他们在街道中央搭建鉾车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一旁用相机或纸笔记录下来搭建过程。搭建好的山鉾,要经过试拉,才能确认组装是否有问题,这叫做初拽,普通人可以参与初拽,给大家最直接的机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7 T* q4 w6 i. f' u1 ?+ o6 n' N3 \+ ]
$ Q( R4 u3 T+ S- h6 A+ j' D$ Z& e
       我来梳理一下,这样一项庆典或者叫文化展演,满足了观光、展示传统文化、售卖衍生纪念品的多种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参与者从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到了解其中奥妙,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巧技艺。又是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对这一文化的认同。
0 d' Z+ L6 l/ e; _0 p0 H8 N2 s0 H# c  S* X: F
" `, T0 \. @! \2 G9 \- w

庆典,有着传统文化内含的庆典,不只是民间技艺的依托,也是活的、生动的文化教科书;尤其是伴随着某个节日,一年复一年,反复在生活中出现,会让人们有所习惯、有所期盼,假以时日,再推陈出新,孩子们自然会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趁着拥有老技艺的匠人还在世,真应该把他们的手艺变成活的、生动的形式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奇妙技艺永远不能忘却!


' t  J6 c3 C4 u/ Z9 x! k& l

各位听友,今天的风尚话题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 I4 A! ^& P* L# D, J* S# _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8 ~' W: K+ o4 t% A, a: T  x/ }  R/ D  e9 K# @& a
$ |% m, O8 q* M2 `7 I5 u3 L
1 S" V- L) P, P7 Z4 a

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E3NTU5MA==&mid=501529282&idx=1&sn=639c32b551d737421e7d778900f5d902&scene=19#wechat_redirect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29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