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美国孩子是这样练习写作的,先想清楚为什么写,再考虑怎么写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9-15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P, ?8 E. X! u0 D
# X. y  A4 r% |
[size=16.875px]周五陪逃逃练钢琴,开始说好了练半小时,但练完后我觉得效果不够好。这学期活动比较多,他没时间天天练琴,其中几小节练得半生不熟的过几天回头肯定又忘得精光,于是我试图想让他再多练15分钟,几番交涉逃逃不答应,我有点急了,说“不行,今天怎么也得再练15分钟!”逃逃也很强硬:“You can’t force me, you should try to convince me!” (你不能强迫我,你得想办法说服我啊!)
! ^& M+ e6 C# Q( i
: r1 l! o$ e* `  o
# l2 y' S5 T; t  |
9 ^! A5 f- M5 k! G' _+ r  p; Y[size=16.875px]不得不说,他这句话很管用,成功地转移了我的视线。我开始感兴趣他这说法从哪儿学的,难道学校开了辩论课了么?逃逃说不是,是练习writing写作的时候学到的。老师说,无论你的文章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要说服别人什么,一定要想清楚、说清楚Why, 而且这个Why要让人信服,这是每次写作文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8 V9 M7 {6 k: h7 D, I0 n& P4 s+ m3 F) O
  K( V  n! n9 O) g' r
[size=16.875px]听起来很有点儿意思,我已经完全把练琴的事抛之脑后了,一边请逃逃在书包找他每天的学习计划本,一边问他老师究竟是怎么教写作的。
5 m9 `+ r' j6 V4 ?/ b) k4 F
1 x: x9 j* n4 g1 v. G
$ F& r- }* N) V' I; C[size=16.875px]原来他们的写作分为这几个步骤,[size=16.875px]按照顺序依次是:
# C/ G, |7 t8 e" k. G7 |- @[size=16.875px]  w8 q- f7 q% z# U
; D: J$ R& p6 H9 o+ K4 u

6 \  b' U5 D6 v$ N( H+ R/ k+ l3 q4 r5 ^& T+ u5 E

3 n! X( i7 G# ~3 F$ U* C# Y( r
[size=16.875px]Prewrite[size=16.875px] – 策划要写的话题
% B( U! [; H6 L7 \$ c8 ][size=16.875px]Draft[size=16.875px] – 先写出一份草稿0 ]" d, x1 [! f3 U$ j7 Q
[size=16.875px]Revise[size=16.875px] – 修改,比如改写开头和结尾,重要部分增加更多细节等等
8 E5 t; }! b+ _: Q[size=16.875px]Edit[size=16.875px] – 校对文字,语法
) |+ q& C: q: y* {[size=16.875px]Publish[size=16.875px] – 完成,发布

! I4 [8 G- `. ]/ r: \5 [1 M: t[size=16.875px]接着,逃逃又翻出几张皱皱巴巴的纸,说他最近在准备写一个关于”每天要玩半小时游戏“的作文,给我介绍了在Prewrite策划这个阶段的Spider Chart——蜘蛛图。蜘蛛图这个名称很好玩儿,但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中心点蜘蛛的身子是想写作的话题,然后伸出很多脚,每一个是支持中心点的事实、理由等等。* s* f' J$ [* T/ y
5 S8 p( E# S% W1 `4 \8 n8 Z
/ `' Q2 U; Z1 I, b2 I3 d' q" J) s

; `/ U( [8 h% I: n" U6 O0 j5 S1 e逃逃选的话题是“小朋友每天要玩半小时游戏“,然后列了一堆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比如可以让你开心,可以发展大脑,因为它能锻炼你的创造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可以让你交到更多朋友,是绝佳的放松和休息方式,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玩,还有益身体健康(我对这点表示质疑,他解释说30分钟不长不短刚刚好,而且如果是玩Wii一类要活动的游戏也相当于做运动了)......! U" i: m* j1 b' o
+ t+ e% g1 H/ a0 [* p) R- k
; A/ D) ^! q  l9 w! _, v  D
[size=16.875px]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在策划阶段准备好蜘蛛图之后,会在小组里头脑风暴一下,大家看看你这个话题怎么样,会不会感兴趣,用来支撑这个话题的理由事实足不足够,有没有信服力,如果一桌子的几位小朋友都觉得不行,那就得考虑换个话题了(我猜逃逃上面这个选题应该是全票通过的)。刚开学的这两周他们并没有完整地写作,基本就是在不断地训练头脑风暴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最强调的是要思考Why, 为什么你想写这个话题,别人为什么会感兴趣,为什么你觉得你写的有道理。(怪不得逃逃对convincing这个词印象深刻,都能拿回来对付他老妈了。)
$ {" w# H7 ~. r* |
: J0 Y! \2 S- }3 k; D& U
5 S* [" B# h$ R( |! @' T[size=16.875px]想想我们以前学习写作,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列提纲,但往往侧重于怎么把文章写清楚,比如记叙文得写清楚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的话,考虑怎么开头立论,用什么例子,最后怎么结论,主体部分怎么写,前后怎么呼应,怎么修辞等等。我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把文章写得漂亮上面,放在了What和How上面,而忽略掉了Why- 写作的初衷。
5 k( F# O. @  o1 m- i0 I* @
1 j0 ]7 ]9 f, h4 c0 n: r6 ]0 N- H  n, L% ?
[size=16.875px]这或许也造成了我们长期认为理科同学的逻辑思维比较好,而文科生都是偏感性的印象。理科生在大量的演算论证中打造的是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文科生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写作,追求的更多是文字之美。以前一直深以为然,但现在觉得其实不然, 像在美国的学校,不光在数学、物理这类的学科,而是在所有学科里都会去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写作时去思考论证观点是否有足够的信服力,比如学习历史政治时思考辨析一些事件背后的原因等等 。上次我提到美国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最强调的两点是阅读和思维,想想还真是,拿写作来说,在逃逃8岁这个年龄阶段,老师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明显大于文字能力的雕凿,主要表现在1 N7 L; J" J( R6 T5 C, a% k- V
9 x8 ]4 @4 L+ j: {' g  ^
9 x, i) L, m9 f3 i' g
    / q1 B& I( \- s& p; h! L- l
  • [size=16.875px]侧重点[size=16.875px] - 告诉孩子想清楚Why,为什么写最重要
    $ L+ i) c9 `: E. M) B" X
  • [size=16.875px]提供思考Why的工具[size=16.875px] –  蜘蛛图,把写的理由,支持写的事实图形化陈列- H$ Q* b: e' V5 }
  • [size=16.875px]舍得花时间 [size=16.875px]- 说是[size=16.875px]要练习写作, 两周过去了,还只是在练习Prewrite策划7 f6 w8 n+ ^) J0 y. b8 u: N& g2 ?+ x

0 h- O% S* K! Q! P& E" B$ R8 F' a$ T* s6 |$ z* z' q
[size=16.875px]当然,我相信到了高年级,美国的老师肯定也会注重孩子文字表达上的准确优美等等。不过,从小培养固化这种深挖“为什么写”的思维习惯,不仅在写作本身,而且在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如果说写作训练大多数都是在学校由老师负责指导,家长能影响的很少,但在其他方面,我们真可以多鼓励孩子凡事不要一下跑到细节里去,要更多想想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个搞清楚了再开始动手。. v5 J1 A4 P" M$ C  v
[size=16.875px]* @) t" C  F  y. H. p) h- Q

6 q7 F. ]* D/ {& a3 }8 A
[size=16.875px]
● ●
- F/ B% l' i" L+ U
7 q) |; L! O% c5 X1 u
  L2 |$ N8 G  G7 E( ]
[size=16.875px]PS:[size=16.875px]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上海市最近举行了一场小学生征文比赛。有个命题是“我家的传家宝”。在沪600多所小学、逾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 在十分之一左右的学生笔下不约而同地,成了“我家的传家宝”。
$ F+ v" l4 L- V8 p
2 e/ Y% C. |, K* |; ^( ]: I+ n0 P% {# K2 n. U
[size=16.875px]这个数据让我愕然,倒不是质疑文章内容的真实性。文学是艺术的一类,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很正常,小作者笔下的种种故事我们不必考证。让我不解的是,难道真有那么多的孩子都认为这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是他们的传家宝,最能体现他们的家族精神吗?在琢磨Why选择这个题材时,真的那么巧合还是根本没有思考?是孩子不喜欢思考,还是我们没有提供让TA思考的空间- B: `% T4 e3 C7 I7 i

! V0 i% o1 C( D. ]  ^, u' }% B' I& ^6 S3 m
  M' U* w& ?) e5 l8 G

& h, s" l9 I- B8 F& Q1 o这是逃妈和八岁儿子逃逃在美国打造的公号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0774-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