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医疗保健] 面对抑郁症,请收起廉价的鸡汤鸡血

[复制链接] 0
回复
32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2-29 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蜻蜓点水 于 2016-2-29 00:02 编辑 7 n+ p  R5 t  v# F
; i3 G5 ^: q; z
面对抑郁症,请收起廉价的鸡汤鸡血 原创 2016-02-29 马慧莹 新周刊
" G1 n# ?' c6 ^+ R% @

% }# H; g' K) M
9 e, Z: s3 C. j& o0 s0 P: d' r
2月19日,华东师大政治学系的青年教师江绪林,在微博上留下一封悲恸的遗书后,自杀身亡。消息传出来后,学界震动,短短几天之内,网上纪念和思考的文章陆续不绝。没想到,悲剧还没有结束。6 |. o# I% i3 {& }
8 x! K( f' C; w) c
2月24日,史学天才林嘉文留书自尽,年18岁。林嘉文生前一边备战高考,一边出版了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小小年纪已经著有历史随笔《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史学专著《忧乐为天下: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2 J' h9 p  i' B! \. y
事后网上的许多讨论中,有珍爱生命的鸡汤文字,也有打了鸡血的撕逼,有人痛惋,也有人嘲笑。江绪林在网络上公布遗书,被人说作秀,可是谁知道,网络上的交流几乎是他全部的安慰所在;林嘉文也被人说幼稚,他的遗书可能展现了某种天才式的人格:自负和完美主义的自我控制。
* V0 [; d4 r2 _4 O
但是,他们都是抑郁症病人,他们的痛苦往往很难被人理解。
0 q* I( W1 L2 g- C
江绪林
0 }) `* O; i6 y0 {) v% B
林嘉文9 O& [6 Z; ?, O# I3 N. h+ W
2 B8 t1 q$ e. {; D7 `
“一般人往往缺乏对他人痛苦的尊重。” 这是美国作家安德鲁•所罗门在抑郁症纪实作品《忧郁》中的内心独白,也是广大抑郁症患者的强烈心声。
$ L! I$ s! i; ]$ J: D

1 S9 K. A$ x$ n; O3 O# X8 b' ]
文/马慧莹

; ^) X; X, u8 K) Q0 L  |' e9 j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数日前因抑郁者自缢身亡了。继中国青年翻译家孙仲旭、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等自杀辞世后,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抑郁症与知识分子阶层生存困境的深思。
+ a. b7 K, |+ \3 _3 a, D. m' p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知名人物受抑郁症困扰而选择自杀,但抑郁症不是一种阶层疾病。虽然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确实有一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更容易换上抑郁症;但实际上,抑郁症分布非常广泛,抑郁症患者由于病情造成的不愿向别人吐露病情,于是很难被旁人了解,加之社会往往缺乏判定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你频繁听说的抑郁症患者都是知名人物,而非身边的人。
7 P  Z/ O9 @& P3 g7 h
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缺乏基本认知。你以为开朗的性格、宽松的环境、真切的关心、诚挚的问候、深厚的感情、笃定的信仰等自我摆渡与他者慰藉,能让人们远离或摆脱抑郁症。但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它是埋首潜伏的魔鬼,仅仅一知半解,一旦面临进击,便触不及防、束手无策。
* N  n1 }( T+ v! a& U1 {
9 f7 V1 ]( t" G" g7 U. ~; B+ G; E

) Z- D5 s. h2 I5 f& l+ S9 n  h% x
在抑郁症面前,一切想当然都很危险

# c  K8 J3 j7 o2 Q( }1 w4 w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抑郁症是最能摧残和消磨人类意志的精神疾病。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

: X  W5 j% n/ p4 ^
都市人的情绪病像感冒发烧一样平常,当越来越多的人弭患抑郁症,你却发现,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认知仍滞留在粗浅阶段,甚至一无所知。
' Z3 Q4 x& a% \9 B/ ~1 s; S
从“自己不承认”(我只是精神消沉、闷闷不乐而已),到“他人不理解”(想开点,睡一觉就好了),你我多少都这样宽慰过自己或别人。对抑郁症普遍的错误认知,不仅加剧了本可以尽早减轻的内心折磨,而且导致了本可以尽量避免的人间悲剧。
% L# b5 g! a! ^3 m" `
正视它、了解它,才有可能绕开它、战胜它。我们不是束手无策,能做的还有很多。即使以高自杀率著称的日本社会,也早已意识到积极作为的重要性。2015年日本自杀人数降至近2.4万,连降6年。
' k  S7 a7 F) t0 e4 y: Y
在众多自杀源头中,日本政府抓住了其中的重要一点,针对“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这条因果链进行了有效干预。日本自杀对策推进室负责人表示:“在对抑郁症的正确理解得到普及的同时,促进病患接受精神科诊疗、为背负多重债务者设置咨询窗口等自杀干预措施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 V8 @& O0 K8 t& |' e  p- y3 J# A
, @- t" Q6 ^9 O) W7 n
首先判定自己是否中招

/ M  ]9 s1 |* @% v  s+ T8 S
关注抑郁症,首先关注自身的情绪问题。
4 N8 [) ~# }( R0 f% V0 C: P
假如你在持续至少2周时间内明显感觉到以下至少4条症状,并已经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你就千万不能放弃治疗。

& l# A: t1 R2 v8 r. R
1. 沉默寡言,食不知味;狼吞虎咽,暴饮暴食。
2. 嗜睡,一觉不醒;失眠,持续清醒。
3. 易怒,鸡毛蒜皮便能让你暴跳如雷。
4. 无法集中注意力,健忘日益频繁。
5. 对任何事都丧失兴趣。
6. 自暴自弃,自黑自贬,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7. 持续想死,混吃等死。
8. 惊惶失措,焦虑不安。焦虑与抑郁往往并发,这种焦虑具有持续性。
9. 精疲力尽,意志消沉,思维缓慢,又累又懒的程度已经影响日常生活。
10. 原因不明的慢性躯体病痛折磨,普通门诊寻医亦毫无头绪。

8 y! a. G: }1 w0 }
上述身心反应错综复杂、个体差异大,且它们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

2 g0 `( ], ]. Y' Y
为何抑郁症不可避免?
! h8 j8 b: i8 _8 E* H  B
人类对抑郁症起因的研究已经持续至少50年,然而遗传的作用几何、神经递质水平上的变化与此心理障碍之间孰因孰果,至今尚不明确。实际上,它与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际关系、身心灵健康重视程度、饮食、工作、性别等方面联系更为紧密。

" T; V2 O6 z0 I) J, m3 T6 ]$ P* r
《抗压力》一书中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抗压力低的心容易受到魔鬼的诱惑。”压力从何处来?从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缓慢爬升的个人奋斗之间的落差中来,从月亮和六便士两者不可兼得中来。

5 }2 e5 B6 F6 A4 `  K' v  T1 R
千城一面的现代都市,高耸入云的擎天大厦,日益紧密的高铁网络,琳琅满目的物质商品,无一不骄傲地向世人宣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的经济奇迹。然而,为何感到空虚寂寞冷的人反而越来越多?表面上,我们实现了物质上的富足;本质上,我们在精神上日渐贫乏。
0 D/ Y* M2 z; ~2 W% d( H
空虚,即内心空洞虚无。表面上什么都不缺,内心却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我们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还剩下多少?白天忙碌奔波,夜晚游戏视频,周末速食贪睡,周而复始,一年过了,脑袋空空。我们真正能见面倾诉的人,还剩下多少?微信热闹,红包不停,群聊无休,点赞不止,一年过了,内心空空。
! }. n8 F( r2 _! n0 l: h
我们已经习惯了逃避自己,甚至不时忘了呼吸。明明知道应该冥想瑜伽、锻炼身体、做顿好饭、早睡早起、多陪亲朋,却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的懒惰。《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考特·派克在另一本著作《邪恶人性——一个心理治疗大师的手记》中一针见血地说:“懒惰,或是企图逃避命运的痛苦,是所有心灵病患的根源。”
2 j. f8 h0 v9 [+ z, D) t1 _; ?
7 U8 S* d6 v4 Q" \* Z% a
% s% w, N4 m- ?- k* n: P
既然无法逃避,就真正面对自己
9 h$ Q# h( t4 M/ k& [
人性中潜藏的向善与向恶这两种永恒抗衡的力量,至死方休。我们无法逃避自己,最终,一切得从面对自己、爱护自己开始。

, S' P5 B' W, A0 p+ `& W
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没有爱自己的能力,便无法爱人,更不能希冀别人爱你。真正的爱,不是鸡汤可以产生的,而是在直面自我的弱点、缺陷、痛处,并鼓起勇气克服、填补、治疗之后才会产生。很痛,但是长痛不如短痛。

2 `9 |, k7 U% f% `' o
人类始终会有面对自己的时刻,这个时候他会发现自身便是一个深渊。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即使深渊也无法阻止潜入深探,这是人的本性。

% c' j6 \& }) T7 a$ v
没有自我探索的自信建立在无知之上,一旦面对沉重的压力,这种自信不堪一击,瞬间坍塌。真正的自我探索,是接受挑战、克服困难之后,意志和勇气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极限,心灵指挥身体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0 M; R) i6 T% f

4 s6 y; `" n( @1 t% U8 L

' A8 v3 }. [& \+ I: p$ D9 l& v
潜入深渊忘记了返航的路,最终便是抑郁。如果身心健康的人遇到抑郁症患者朋友,最需要做的是善意耐心的理解与无条件的倾听。对于患者自身而言,抑郁症即使不可避免,也要坚信能够痊愈。
- i4 C# W7 ]# L8 n
永不放弃求生之欲,才能绽放出人性之花。正如《摆脱桎梏:抑郁症康复的7步疗法》一书的作者所言:“抑郁不仅仅是一个病理过程的终结点,它可以成为一种对生理和心理转变的召唤,可以刺激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自己,更有自知之明,也就是疗愈之旅的开始。”

4 j: ~% c+ {3 d( n& \5 P" O7 n4 G
2 A* ?3 \* f% m5 E" [1 ~0 `7 o
  e" P% W/ Z% p* K+ k; c" Y1 y) a- E) l1 O) q

4 {; F) v- r2 d9 M
6 N$ @& v* _  ^, q0 v" c" ?6 k; R& i. a. g+ j
精选留言

( l! a4 Q: ~- G" w( ?& f

0 N7 w2 j, {7 G- t5 `
  107

- @+ F& C! Z' x一人食
/ r% e! @1 L6 `作为抑郁症幸存者,我依然不知道“劫后“的”余生”要怎样度过,但的确比以前多了些笃定和力量,我想好好爱自己。
# d8 U5 G& q+ A7 R8 X  g+ A

. q5 Z4 E3 k3 f2 X2 \
7小时前
8 o! q( C" g! w( y
  67

' M4 G7 \) P% \3 e2 o0 G7 e习近瓶
2 H5 a9 p4 H: o6 o. x9 z" A: M! X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微博叫做走饭,然后抑郁症自杀的女生。☺,,
% |3 R  d7 j$ S6 h- L! K4 x
; D, I+ s9 i- X: B7 t, y1 J6 G: ~3 o
7小时前
! z2 Y2 {3 S. i8 v6 l; l8 q( E" Y
  63

9 S, f/ x5 ]  J) O6 a; Q张衡
& X' T6 @9 Q6 A' F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不是几个名人的血能够造成的,但愿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式的提醒,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X/ t4 ^8 g: }7 Y2 U3 G
) A4 M6 _" e% b2 d& P
7小时前

$ _1 C. S# `$ }: G5 t3 ~9 m, J0 R" `* I
  49
, l- q  w# P6 q  D; V/ i/ e
王一修·Ernest6 @" Y% R% B& w
抑郁症,不了解,却觉得太可怕~
3 z- ^3 R# s* l

7 B/ v. u2 _. ~( g& d
7小时前
& ]- h- u6 i! k
  44

( l, e0 [7 A' j# `1 M& v; ~3 B哈哈^_^琼
7 ^6 f! T) q4 z- v! c. L" n: z. C  I作为一个学沫我只能说学霸的世界我不懂→_→我还是默默做一个开心的学沫好了 " q& t  ~# {) P+ G& R# {( \
4 g7 L2 P* z8 A
7小时前

$ C: F! L% [- a/ W+ d* T
  43
' Y9 A( \: z+ [; p
詹夏莉-愛情烘焙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6064-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