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华人艺术家] 音乐精灵李欢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4-21 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李欢是音乐精灵,不仅因为她人长得玲珑精巧,而且因为她一把小提琴能奏出“魔音”,把人拉哭。
一天晚上,李欢陪几个白人朋友去酒吧,酒吧里爵士乐嘈杂,他们选择了一个角落落座。朋友问:“你带琴了吗?带了就拉给我们听听吧。”随性率直的李欢随即去车上取来了琴,在朋友面前拉了起来。她是那种拉琴时沉醉在音乐天国里的人,拉完一首曲子醒来的时候,忽然感觉周围变得鸦雀无声了。“难道人都走了吗?”她回头一看,身后竟站着一排又一排的人,各个手拿酒杯,愣愣地看着她,有的已经是泪流满面了。立时,酒吧里掌声四起。
一、在舞影乐声中长大
李欢的琴声能有这样大的魔力,是有着深厚的渊源的。她出生在音乐世家,家住辽宁省艺术家大院,左邻右舍都是歌剧院、芭蕾舞团、话剧团等文艺单位的演员。那个年代住楼房是地位的标志,一般家庭只能住平房,她父母都是辽宁省著名的小提琴手,音乐学院的教师,已经住在楼房里了。李欢从小就出入各个演出场所,耳濡目染,加上父母的遗传,自幼就具有演艺的天赋,17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唱歌,4岁就开始练琴。别人要经过刻苦努力才能拉好一个曲目,她三下两下就学会了。少年的她很贪玩,为了让她少玩,多练琴,父母经常把她反锁在家里,而她自己一个人也能玩得不亦乐乎。尽管爱玩,她6岁就开始登台表演,童星显露。站在不同的演出舞台上接受掌声、鲜花和奖品,别人看来是很荣幸的事情,可对于她来讲却是家常便饭。因此,父母也拿顽皮的她无可奈何。
实际上,童年的她,最喜爱的还不是拉琴,她最喜爱的是芭蕾舞,芭蕾舞团的演出她总是去看,光“天鹅湖”就看过一百多遍。她也模仿演员的动作,无师自通地翩翩起舞。无论走到哪儿,大人们总爱让她唱一个,跳一个。生性大方的她也来者不拒,让唱就唱,让跳就跳,整个一个人们眼中的开心果。
然而,最与她形影不离的还是小提琴。从音乐附小、附中,到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之路一帆通畅。抱着小提琴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她依然贪玩,哪里有好玩的都少不了她。上大二的时候,她的一位师姐经常拉着她去一位美国回来的著名音乐教授家学琴。师姐的言传身教感动了她。她心想:“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像她一样努力呢?”
从此,李欢浪子回头,天天把自己关在琴房里练琴,培养自己的“坐功”,并悉心研究音乐教程,梦想自己今后也能成为一名音乐教授。她的父母甚至担心女儿是不是心里有问题,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个人呢?
上大二的时候,她就真的成为老师了,不过,还只是帮助老师代课而已。大学毕业后,她凭着高超的琴艺,良好的教学水平被学校选中,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音乐教师。
二、加拿大移民官“抢”人才
在大学任教的几年里,她一边培养学生,一边参加一些重要的演出活动。那时她已闻名遐迩,乐队对她来讲已经“不屑一顾”,在里面停停顿顿的拉着不过瘾;她要出场就是一人独奏,独领风骚。
一日,她发烧卧病在床,但正赶上有一场重要的演出非她莫属。于是,她带病走上了舞台,病里梦里的一段神曲,竟从此让她命运来了一个大迁徙。她不知道此时台下坐着一位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的移民官,已被她的演奏摄魂夺魄,当即请身边的朋友去要这位拉小提琴的女子的电话。
于是,李欢莫名其妙地接到了这位移民官的邀请,邀请她申请移民加拿大。那时出国并不容易,能有机会出国,已是千人羡万人慕的事情,而移民官亲自找上门来,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可是,李欢并未为其所动,她宛转地谢绝了。她说,她那时对加拿大还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地方比中国大一些。她理想的地方是俄罗斯的音乐殿堂。因为她大学期间学的是俄罗斯学院派的技法,她受过俄罗斯音乐大师的亲传,她认为北美的音乐不如欧洲的好。
然而,母亲获知消息后,自己去大使馆领来了申请表,“逼迫”她去填写。她为此哭鼻子抹泪,和母亲闹了一场,但最终拗不过母亲,不得不在申请表上签字画押。她心里有个小九九,她听说加拿大移民申请要等三、五年才能接到面试通知。三年后,也许她已经去了俄罗斯,或者母亲已经改变了主意。可谁知,三个月她便收到了面试通知。她为此急得像热锅上蚂蚁,推说自己身体不适来不了,要求延期。可加拿大移民官不肯放手这位音乐精灵,不久,她再次收到了面试通知,在母亲的督促下,她迫不得已地来到了大使馆。
一般人面试都是聊半天,可是她的面试却是拉半天。面试官和她没聊几句,就让她拉琴。琴声一响,屋外的人一个又一走了进来,一下子屋里站满了人,众人欣赏起了不要钱的音乐会。她拉完一曲又一曲,见签证官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于是自己罢工,指着肚子说:“中午了,饿了,该吃饭了。”这样,她才被签证官放走。不用说,很快她就以特殊人才身份被批准移民加拿大。
三、将魔音带给枫叶之国
接到了移民通知,她并没有立刻来加拿大,而是等移民纸快作废了才拖着一大箱子来温哥华登陆。她起初的目的只是来看一看,应付家人的催促,感觉不好就回去。可却不曾想这一登陆就一晃七年没有回国。
她在温哥华的生活一帆风顺。去琴行买琴,经理一看她的履历,一听她的琴声,立刻就给她学生,请她做老师。她想去音乐学院学习,学校立刻就给她奖学金,她曾在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的Delay大师班进修。她想去乐团工作,不是她求乐团,而是她感觉乐团水平不够。只可惜她英文不行,无法到UBC去读博士。不过同行说道:“博士只是专心搞研究,像你这水平,还有谁能教得了你呢?”
初来咋到的她,在西人的乐团拉琴,一拉就是三年。开始她英文不佳,听不懂指挥的话,仅凭指挥棒的指点,就能坐到乐队的主要位置,拉的都是一声部。有位德国犹太人,拉的是200多万的琴,把她请到了他家海边的别墅和他一起拉琴。别人听说了非常惊讶,说这个人是非常高傲的,是极少请人去他家和他一起拉琴的。
在西人乐队拉了三年琴后,她开始接触华人社区,接着将重心转移到教学上,培养的学生自己也数不清了。她不仅教琴,还擅长给学生作心理辅导,帮助家长协调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她甚至能通过音乐来调整弱智孩子的神经系统。她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不是强迫学生每天拉多少曲子,而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爱上小提琴,自觉自愿地去拉琴。
这些年,她亦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为华人社区的一些慈善活动奉献了三、四十场演出。随着她的名声在大温地区与日俱增,音乐同行盛邀她出山举办个人音乐会。于是,她的首场音乐会将于11月23日在位于列治文赌场的著名的Rive Rock剧院举行。
据悉,她当晚演奏的曲目是由北美、香港及中国大陆的著名作曲家们为她专门改编的。演奏现场会邀请知名的电声乐队为她伴奏。音乐会形式将集声、光、电与天幕为一体,合古典浪漫与现代奔放为一身,使人们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体验一场高水平的音乐大餐。相信届时一定又有不少音乐爱好者泪流满面,让我们静心期待。

任京生  任晋, 环球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7541-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