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8 ~' d& A9 V9 E$ A5 [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Z8 a5 J' O9 X$ f. y. V2 j ( S( R: S2 Q6 E
主播|梦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薇电台创建者 , a ~2 P2 K4 x4 i! v! L2 N' ?$ s
0 ~; p* o. y1 W1 N/ D1 h) T5 k; O0 `
4 b/ L7 f, }* u L2 {
主播推荐秦岭《旗袍》' ]" m: n) u2 p; s" U
# l4 q1 S! ?, f+ \
: Z% t$ w6 Q$ f) O8 O
亲爱的朋友,我是主播梦薇: 我喜爱旗袍,源于童年时母亲穿着旗袍时那美好的画面。母亲身材修长,高挑而俊秀。文革前,家里很多母亲穿着旗袍的照片,优雅动人。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每每看到那些照片,都会不由得从心底生发出对旗袍的向往。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如今,当我真的可以拥有一件旗袍的时候,才感到年华已逝。然而,旗袍,这埋藏在心底的楚楚旧梦,依然清晰,依然让我怦然心动,当月夜品读,掩卷沉思,在雨巷,在油纸伞下,那丁香一样的姑娘依然可以幻化成婀娜的旗袍女人。呵,旗袍,成了我今生永远的美丽怀想!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女人心中的怀想! 今天,我特别推荐由薇电台播音导师林平深情诵读,薇电台总编辑危羚精心制作的著名作家秦岭先生的绝美佳作《旗袍》,让我们一起重温心中那份缱绻旧梦。; m4 F9 h' }2 r& s' k( Z
![]()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 d1 [! U8 B: Y6 w
《旗袍》作者:秦岭
! q- e% [$ j% T5 o; j如若说,旗袍是女人的梦,那么,旗袍是男人的什么?
. }6 K! c7 |' l- R2 g邂逅旗袍,竟是在西部老家。少年时偷攀一位亲戚家堆放杂物的阁楼,在诸多劫后余生的尘封藏书中,一册与“破四旧”时代大相径庭的民国老照片扑入眼帘,照片上的女子面如满月,高辫如云,身着短袖凤仙领大红丝绸装,如意斜襟,袢条盘扣,高开叉,胸前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描绘的花卉图案……难以回味我当时的惊愕。早先的女人,原来是可以这样惊艳的。当时并不知道,这件让女性真正成为女人的衣裳,有一个陌生而温情的名字——旗袍。 9 L6 J$ r# B4 a- f
. U6 x6 P8 W5 A$ m5 J5 N
% y8 d& q+ c7 {: V7 O ^5 Z- Y) W% A
![]()
% b2 |6 X; d* H3 S" A" H3 f# z$ W: R) r$ O$ \* Z
0 n! k. a) c: o! Z! `5 j4 Z. e 6 V$ F2 H: _3 ?7 Z
# z6 R2 v( g2 \) Q& U+ }& r
分明是岁月阴霾中的惊鸿一瞥,让我身在人间,却不知今夕何夕。亲戚家在民国初年,尚属书香门庭。那个遥远年代的文化传统与时代的交锋,被一件旗袍折射得今昔错位,大美阻隔。读初中时,港台影视、歌曲呼应着上世纪三十年代老电影《马路天使》的所谓“靡靡之音”,以流行和穿越的力量,再次把一颗少年的心撩拨得一塌糊涂。“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我首先记住了演唱者的旗袍,然后才记住了那位叫周璇的女人。
4 L: p& F6 s& k/ l3 k3 a# W7 k
w& F" \7 W# ?3 l电影明星周旋17 岁时的老照片 / _( v; T* L* t# J
' @: F) k7 c' ~3 { 3 {/ A, K9 n% K5 X5 H
g. {0 c. m6 t0 h6 P
2 X* Y( _8 K( d. d: [; m
9 `2 t* `. _& w, h) M4 i6 S $ i5 {! w/ y6 Z; {( P0 n
D# r/ c; M0 b( N- \& v0 S
: L# d! M H( T5 K* N$ [ ( O, N1 |; ~! r0 c' ~4 c
+ X) |: X7 x6 d0 @6 z2 k" O2 v2 N" |+ T' i
4 Q$ R6 F& R" e2 p' ?; |1 z5 [
, i- t( }5 C5 J% J: G/ U0 d$ t9 R
![]() 7 W, Y8 ]2 B, g' t3 T* B
9 K T" f$ T* {
4 Y! U3 B( R; R$ t
. M, u0 q0 u+ l9 g# S" e
/ I& i3 x" G% n
3 L& }' A$ p* L7 M# [
& d/ A7 Z4 m i2 X7 F, i$ ^影视剧中的旗袍女人
; q S B: q1 U终于有机会明白,在旧照片泛黄的岁月里,那样的女人在遥远的上海滩曾经百花争艳,比如周璇、宋美龄、阮玲玉、林徽因、张爱玲……在历史的斗转星移和世事轮回中,旗袍原来犹如出墙的红杏,一度在东南亚和港澳台的大观园里常开不败,比如邓丽君,比如夏梦,比如张曼玉,比如…… % _+ v. Q- v: O E$ V7 w, s
# w5 W/ r9 }) Q/ V3 U 7 T7 q d$ r3 B' b! T
周旋 % w% h- V; d4 S: @
宋美龄 & Z% W e- P3 N
![]()
旗袍皇后 阮玲玉 ( z2 ~! T) Z# |5 R$ U# `0 j9 z9 k: K
9 b. }: H2 l" }- m3 b5 f4 c. b
+ q( r% p( W- ^ q3 l6 M6 x
4 l* E3 ]& Z4 S$ r
林徽因
% a4 |8 m8 {4 L0 h! R( x 9 H0 n5 ^3 s0 a9 v! _ R
张爱玲
/ s$ ~( o s1 [/ H邓丽君 ) R; B: f8 Q/ k- M6 U
![]()
, W" @% m3 W: {2 R5 b- T夏梦
' i' o# n; n) x8 ]张曼玉《花样年华》剧照
! W3 ]& d! {; [& ]+ [' S% {我那时就想,旗袍——她若不是我在天涯海角觅得的知音,我何曾能够在这高山阻隔、流水断梦的尘世,伯牙子期般的相遇。我认准了,大凡丝滑如水、温润如玉的绫罗绸缎,一定是为旗袍而生、为女人而存、为美丽而死的。旗袍一定懂得,她在一个少年的内心,正在情深深地生根,意绵绵地发芽,雨蒙蒙地开花。 / ]; q s3 r" ]9 |: M
少年时的屋檐下,一个小雨淅淅沥沥的午后,小花狗半醒半眠。我听见女孩子们聊旗袍:“旗袍,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 ' u4 g& J# X/ W1 I ~( E
![]() # s9 [1 L- L) R% x, I
复古的时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某个太阳雨的时节,小城的青石小径上,常常有穿着旗袍的女人,右手搭一把油纸伞,左手拎一绣包,款款而行,亭亭而立。举手投足间,美目顾盼时,仿佛是一种对接,对接这片古老大地上曾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仿佛是一次牵手,牵手那曾经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旗袍,由此让越来越多的女子变成了典雅高贵、风情万种的女人。 # ~ ^2 c- U O5 g
6 U" W! L$ Y0 N/ ~; m1 D 0 u9 }1 Y( K9 c+ ^, r
; h; \$ j7 o" I+ h5 k- _ c: J( a' {/ ^$ b- \8 v7 z
那一刻,旗袍是女人的明眸,女人是旗袍的皓齿;旗袍是女人的肌肤,女人是旗袍的内心。据说旗袍是分京派和海派的,而代表江南的海派尤甚,我恍惚自问,这是江南吗?尽管故乡曾被称作陇上江南的,明知这是自勉自慰,却放飞了我无尽的遐想,真正的江南,该当是怎样一件精美绝伦的旗袍呀。 ) G5 U( w2 N, F% v- V5 s
![]()
1 `7 u" K- q6 o, [) E4 ]9 t8 F7 f$ l/ [( p3 c0 Z
那个小雨初霁的季节,我在巴黎、柏林、布鲁塞尔的街头看到了许多身穿旗袍的倩影,既有亚洲女子,也有欧洲女子;既有耄耋之年的老妇,也有蓓蕾初绽的姑娘。我恍惚自问,这是故乡,还是异乡?这是中国的表情,还是世界的容颜?
6 Y0 M$ P& T/ I4 E0 g7 g: C" d0 p/ a
![]()
* g7 L/ @: h2 O4 w: D7 K! w
f% L9 j) b: I; T+ n+ P没人猜得透我对旗袍前世的追索和今生的眷恋,一如对美的追问。有人说,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也有人说源自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还有人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满族旗服与西方时装联姻演化的结晶。我却暗暗倾向于后者,不光因为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把旗袍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重要的是搜遍古代历朝诗词歌赋,除了耳熟能详的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霓裳霞帔步摇冠”、“绣罗衣裳照暮春”等千古绝唱,找不到任何有关旗袍的只言片语。 ; B5 p, y: d$ t$ I; v
* |2 [% Z; y3 z9 N+ x2 [, }
" `8 {( G9 e/ T吸引我的,仍然是民国年间的两首小诗,一首是戴望舒的《雨巷》,另一首是卞之琳的《断章》。让我无法自解的是,两首诗照样未曾提到旗袍,可我偏偏从“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中读到了旗袍,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中读到了旗袍。 8 Z$ a8 H6 m% s. S R. K
![]()
7 w) R# f. u) g0 s0 q* F可不是,那份让人令人爱怜的忧郁,那份摄人心魄的妩媚,那份梨花带雨的羞涩,那份恬淡孤傲的高贵,不就是一件件旗袍的质地、一个个女人的美丽吗?人间还有什么,能让你想到如此踏莎行般的杏花烟雨,如此蝶恋花般的风花雪月,如此醉花阴般的暗香盈袖呢?当旗袍和女人融为一体,你分得清哪是仙境?哪是人间? 6 g. i9 Q' T p2 K& B6 d7 b
5 @: H) {5 O! _: Q/ y1 _3 D# ~# {" }2 U1 e: Q& g& J6 m) e* | I" l$ [
![]()
0 a7 [6 V- l; _& h2 g# j5 o' ^4 _- R& u8 w8 R
6 O9 O- f; _+ b; m! Q3 M
" u5 f# O8 D" {0 D0 |5 l
6 {8 K( _- w s2 [9 J! g0 x这些年应邀参加过一些与旗袍有关的文艺活动,比如“旗袍春晚”、“旗袍秀”、“旗袍季”……不一而足。那次与某女主持人同时受邀担当文艺赛事评委,主持人的旗袍上绣着几朵典雅的百合,立时让旗袍的文化外延拓展了许多。其时美女如云,旗袍如瀑,宛如水色潋滟,百花朝露。独有一女子身着欧式真丝双绉长裙。她芳容出众,身材超群,却未能入围。“秦老师,能告诉我失分的理由吗?”她问我。
$ o# J2 m& I6 b* R我反问:“你怎么理解旗袍与生活?”
$ J1 c0 }9 s2 d/ {1 P![]()
5 w% @: |/ \9 N" @- {: W; ]小女子修长的睫毛上顿时挂上了晶晶的亮,那是一滴女性的泪,但不是女人的泪。她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头顶会标上彰显赛事主题的三个字:中国风。她会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链接处找到答案吗?
8 b/ e3 e: }2 f. e# n![]()
" f) {3 q/ ?; ?% l4 j![]() $ }4 D P4 B/ g
真的不用我提醒,当旗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旗袍与中国女人一起在各种国际会议、赛事、活动中频频亮相,当旗袍被世界公认为服饰文化的经典,那么,旗袍在寻常百姓家意味着什么呢?有人回答我:“家和”。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答案。“家和万事兴”,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个民族的走向和命运。小女子如若参透了这一点,当旗袍加身,她便是一个文化的奁匣,奁匣里,是满满一桌历史、时代、生活的盛宴。 : X# p. C& h' }" Q
![]()
* O- `8 ~' n+ i* s |/ L s0 o, q* Y- C; H+ F$ C
小女子轻轻告诉我:“我看到老师旗袍上的百合了。”老师,指那位女主持人。也许她已经明白,该百合时,为什么不是芍药,该长城时,为什么不是埃菲尔铁塔,该云是,为什么不是雨。
, A* X' h+ D4 |% d% T7 V- ?
. |! I8 }" Z! x: u' m) y) w$ B![]()
/ q( Z. _: Q4 l! J6 i* I% c
: k1 a, Y4 m4 f" Q1 b6 b每当烟花三月或是稍晚些的时候,我都要到江南去,尽管不再年少,可每当置身江南桂花、丁香的氤氲与芬芳,那白墙灰瓦之间的古巷,那夜半钟声的客船,那梅雨拂柳的枫桥,分明便是旗袍的一凹一凸,一襟一袖,以至于下榻江南的某个夜晚,梦见一家古色古香的丝绸店门口,有一位打伞的旗袍女人,一脸幽怨地朝我眺望,如一曲老家的民谣。门口,有一束花,还有一只小花狗。一切,是那么熟悉,熟悉如旗袍上一个小小的袢扣,是直角扣,花扣,还是琵琶扣。7 f' ?& c6 S1 k: v7 `. e
1 e* v9 l' W5 F* F i5 u1 j: m; O0 P) Z0 @" G ^& ]6 N0 X
谁愿意在这样的梦中醒来呢?那分明就是家嘛。
- L' X" e5 D L9 W1 h2 M![]() ◆ ◆ ◆ 作 者
! x4 \/ D4 P: P5 l! w V * V) A) h2 t6 r- I/ }
秦 岭- G$ ?" R. P( T& u
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电影剧本《皇粮钟》、《绣花鞋垫》、《借命时代的家乡》、《杀威棒》等10多部,作品入选《五年制实验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等。小说先后登上2007、2011、201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第13、16届百花文学奖。部分小说被翻译成英、日、韩文。
9 Y" J! `3 B, h3 q8 @* t$ o# x6 G& f4 J, N/ h
: I0 I- c/ m: N/ _5 D' I
朗 诵 者 林 平 薇电台播音导师,薇电台朗诵艺术团团长,朗诵艺术家,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一九八二年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师从关山、刘青老师。一九八六年到文艺台演播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红绿灯》节目的首任男主持人,在此期间参与了数十部广播剧、电视剧、译制片的配音工作,曾为《超人》中的超人、《007》中的007配音。2002年开始网络配音,为多部大型电视专题配音。
6 {) r; O7 K* ^- p4 F+ q7 T/ h: M: M
后 期 制 作
|. W B" g( c ![]()
5 s6 T. ~$ p9 v8 J4 C. n. R危 羚$ _9 }; R8 `+ ^5 A. a6 [% U
高级编辑,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获得者,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曾受邀在多所高校讲授广播课程多年,出版多本专著、广播专业教材。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a( [- u* x N6 @7 h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f) i7 l2 s1 c, A7 ^
( w B9 }) P. {5 F; i9 ~, |) m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总编辑 / 危羚
) y2 k3 m: b$ o0 N8 X责任编辑 / 杨娟
- P) \ V0 u1 @& i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 o0 z7 R* r" I( {- H) @! n% Y/ F) v5 v$ q/ S! w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56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