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击上方“行行摄色摄影团”关注微信公众号:ixxsschina,每天都有精彩摄影资讯。
5 y) j, B4 D, q) R1 @6 E 3 }3 j' s$ _- v
闪灯有啥用?
" h1 q+ U0 g% t相信不少朋友,在接触摄影前或刚接触摄影时,对闪光灯都会有些刻板印象,例如闪光灯会把人拍得油光满面,效果不好,光线不自然等,于是对闪光灯会有一些排斥,不喜欢使用。大家会对闪灯有这样的误会,多半是因为停留在对一般相机内建的机顶闪灯的使用经验上,的确内建闪光灯因为受体积及固定位置等因素限制,常常只能做为「应急」使用,拍出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但其实学会搭配一些小道具做使用,也是能有改善拍摄效果。不过闪灯的魅力主要在于「外接闪光灯」的部分,往往是许多人像创作上避不可少的器材。& z( S& N0 y" W9 T, N$ Z1 X
外接闪光灯与一般相机内建的闪光灯相比,优势在于:5 M# z/ W$ y6 z: e3 @& O
闪光出力往往比较大。+ H8 d2 z' {7 T$ f* V/ i3 k6 {
除了直打外,一般可选择其他不同的补光角度,避免直打人脸油光满面。
8 T! d+ q' z* p, F) H4 z2 c; @可搭配相机内建闪光灯实现离机补光,制造不一样的光线效果。
5 r5 w4 T4 R+ n4 y# E. N关于闪光灯的功用,在下面简单罗列一下:
4 l/ B) D& p0 n! U$ v* v2 s/ [低光环境中补光。7 B1 X8 }& e* }1 J" I5 J$ J6 O
逆光拍摄时为被摄者/物体补光。2 ~4 P i9 h& J1 m1 f0 S6 ^# m' k
调整白平衡。, l5 D) m8 b/ Y" V& h4 H* Q
制造眼神光。4 o3 C/ F- o5 d& y
4 }6 U- r. ]/ @+ B
制造特殊光线效果
* g) t% Q) z3 Z' H2 m N体会到闪灯的魅力后,大家便会入手第一支闪灯,开始闪灯用光的学习之旅,而下面我们直接进入大家在练习闪灯摄影时常见的问题。- O4 {/ X0 I6 V7 @8 `" W5 k# I$ r3 t9 x
错误1、错估闪灯的力量- ^7 }& S9 A% \ i* I
买了外闪,开心地将它接上相机后,带他出去拍照时却发现,怎么有时候拍远方的人时,效果还是不怎么明显或不OK啊?由于光是会随着传输距离而逐渐减弱,每支闪光灯都有一定的出力范围,究竟手上这支闪灯的力量有多少,则可参考其规格中的GN值。所谓GN值,一般是指闪灯在等效焦距为50mm、ISO100的状况下的出力程度的参考数值。而闪光灯出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可结合GN值及光圈值设定来大概计算,公式如下:
: m- S- n, s+ o) @# v; }3 @有效距离=闪灯GN值/镜头光圈设定值。
- Y4 L5 _7 `2 {% @![]()
% E/ u1 {; ^3 ~( C! {拿Canon的430EX II来举例,其GN值为43,若将光圈设定在F8,则有效距离应为5.425m左右。若想拉长作用距离,则可相应开大光圈,或增加ISO值应对。以上计算,只在闪光灯直打的情况下才有参考价值。
/ ^' C4 Z. @2 e4 O& M5 @% Q$ v, `另外,闪光灯直打时,最好保证相机与被摄体之间没有其他障碍物,不然依照光传播的原理,障碍物的亮度一定会比被摄体还要亮。如果无法避开障碍物,建议关闭闪光灯,以拉高ISO的方式拍摄,或想将曝光判断交给相机,也可尝试选择使用夜间模式之类的拍摄模式,但不要使用夜间人像模式,因为它适合拍摄近距离拍摄,且最终还是会触发闪光灯。* g' o+ x6 ^! x4 S/ f
错误2、红眼现象
2 f5 v2 r7 W9 h6 }2 ^ & }8 Q6 \% i' @$ o0 I
由于强光瞬间进入瞳孔,打在人眼视网膜后的微血管组织上后反射镜头,而产生眼睛瞳孔处出现红点,称作红眼现象,通常容易出现在相机内置闪光灯使用的情况,尽管现在不少相机都有红眼抑制的功能,以先预闪的方式来减小红眼现象产生的可能,但有时还是难免会有失灵的时候。更有效的方法是可请被摄对象在拍摄前先对光源看一下,让瞳孔收缩后再拍,比较不容易拍出红眼。8 g2 G0 A# ^! J- [% A9 \
相对内建的闪光灯,外接闪光灯拍出红眼的情况较少,就算一样接在相机机顶,由于一般外闪灯炮设计的角度较高、离镜头较远,红眼状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小。8 s9 a+ |6 A+ e" j
错误3、破坏画面氛围
5 o1 k% o4 G$ O6 F: h2 k \2 J' X7 t闪光灯可以制造阴影,让被摄体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但有时候却也成为破坏画面氛围的元凶。在像舞台表演、音乐会、展览等一些需要保留现场灯光来营造氛围的场合中,闪光灯的使用可能就不是那么合适。像在这样的场合中,选择拉高IS值的方式拍摄,保证正常曝光的同时,保留现场环境光线和氛围。或者尝试调整闪光灯的出力度,在闪灯灯光和现场光线间取得平衡,既保留现场氛围,也达到自然补光的效果。7 D& c4 ~/ y: Y/ [# N
![]()
2 l- y! B: k1 X) l9 H2 q若拍摄对象比较静态时,可另外选择较慢速的快门搭配低速同步闪灯模式进行拍摄,实现背景的微光环境与拍摄主体适当补光的效果。- E- z k3 Q' k
错误4、出现遮光罩或镜头的影子
1 ]& { H) T% e$ s![]()
- m6 ^. \3 r' p% }2 C, N+ n6 i8 x) H使用镜头遮光罩是个不错的习惯,但当使用长镜头、遮光罩特别大而闪光灯高度又不够时,拍摄的画面中就有可能出现遮光罩或镜头的影子。解决这个问题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闪光灯的角度,使光线不会被遮光罩或镜头影响。若是使用内建闪光灯,无法改变光线角度,则只能选择摘除遮光罩,长镜头的话则可再稍微拉长焦距,让镜头的影子不至于出现在画面中。 `5 [% h1 {4 d( }& \7 v3 u
错误5、油光满面$ x$ u, t/ a. L) z! E
这个问题,是普罗众生对于闪光灯印象很差的最大原因,无论是内置闪光灯还是外接闪光灯,只要是对着拍摄对象直达,都会出现这样因光线生硬而造成油光满面之类的恶效果。这时部分外接闪光灯就会显出它的优势,可使用跳灯的方式,借由反光板、天花板等让光线以反射的方式打在被摄体上,达到光线柔化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跳灯的光线颜色会受到反射介质的颜色所影响,因此用来作为反光板的物品,如天花板、墙壁、纸张等,最好选择白色比较好。* {$ |+ x; M, M5 A3 A. ~/ I5 W
![]()
# t4 U- K& c4 n% }$ d* |可是在没有反光板可用的环境中,往往只能以直打的方式补光,这时若能为闪灯添加柔光罩,那效果就会好很多。市面上有不少柔光罩可选择,另外大家也可自己DIY,简单利用面纸、薄纤维布、塑胶牛奶瓶等半透明或透光性良好的材质制作,机顶闪也好,外闪也罢,都可自行制作。不过由于柔光罩会削弱一些光的出力,因此若使用TTL测光时,可能需要自己稍微调整闪光补偿。
: M2 q) l# b$ U3 j$ V' I8 ]错误6、失败的移动效果9 q4 t) }* M# ~, ~
![]()
: K2 ]. E. {6 Q7 z用一般闪光灯作用的前帘同步拍摄移动中的物体,会得到不自然的移动效果。(图片来源:Neilvn.com)% D; o3 Y9 ?$ i4 k3 Q5 X, ~$ n
5 \ V+ g( ]: P2 ~1 |8 F
将闪光同步改成「后帘同步」后,便可得到比较自然的效果。(图片来源:Neilvn.com)
% {& B7 L1 a# q9 `' o. I6 Z$ R在利用闪光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若以一般闪光灯作用的方式,通常是在曝光一开始时出力,拍出开始曝光开始时被摄体清楚的样子,及之后的运动的模糊轨迹,然而一般我们印象中,能体现被摄物移动效果的画面,通常应是运动的模糊轨迹末接着被摄物清晰凝结的影像,也就是说,闪光灯应该在曝光结束前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怎么让闪光灯从曝光一开始出力变成曝光结束前出力呢?这时在选择闪灯的快门同步设定选择成「后廉同步」,便能解决问题,拍出自然的移动效果。* F l0 z9 h+ e! L1 E
把你想看的关于摄影的文章告诉小海,小海就给你推送你想看的文章!
/ A* D' w/ D9 I6 ^关注公众微信号:ixxsschina学摄影,看摄影,每天都有精彩摄影资讯。
. e7 W6 n+ \/ T) y3 j( D* ? Q; V ) V+ M! f8 a9 O' ]- M5 U5 ?
6 ^ s# Z* G1 R+ @* b. b8 H
5 W! E2 V$ G1 Y& k; Q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b( X( [) Z* r% V5 d6 V1 m5 b# |' t6 F8 U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779-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