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艺术品扫盲] 十大文玩,你玩全了么?

[复制链接] 0
回复
227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27 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把玩起源颇早。说文解字中“玩”为“弄”也。而“弄”则是“从廾持玉”。“廾”代表的是人的两只手,“王”则代表“玉”。由此可见,“玩”“弄”两个字最早的意思就是把玩玉石。( I/ y  O$ s( Q# q6 D$ c
把玩历经数百年发展变化,兴盛于清,并形成了有“上五玩”,“下五玩”之称的中华十玩,为最正统的文玩,今天就带大家一一认识他们。
7 j4 b+ d7 U" {6 j! K, |6 b. X
: g  A/ [  _; z+ h 上五玩第一玩——核桃
, f) h+ B8 N/ X7 w, O5 a/ t “掌中旋日月,时光欲倒流”。文玩核桃的选购不仅讲究品种,最有趣的还是在打对。若是普品还好,但凡精品,异形的打对儿,真让人不得不相信世上冥冥中有缘分作怪,时而随心所愿,时而缘悭命蹇;有过“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苦,也有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
7 {8 P7 }" s1 x 一对品种名贵,品相一流,配对优良的核桃自然是所有文玩人梦寐以求的收藏品。而若再是异形品,便更是可遇不可求了。6 w9 \) ^! P- S/ K; v* B) I

2 ?* m3 s1 w  I5 W2 ?! {3 y( Y$ B" D8 `( ]: R5 K. j; I  P
上五玩第二玩——葫芦, `8 L5 T/ {  n3 ~) w
葫芦谐音“福禄”,故可高居中华十玩榜眼。千万别小看这不起眼的葫芦,讲究繁多。自然长成,摘下盘玩的,被称之为“本长葫芦”,而经过各种加工成观赏器或者实用器的,则可称之为“匏器”。
( }" F5 s& ?/ ~/ ] 说起葫芦工艺,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千奇百怪。我们常见的有“烙画”,“针划”,“范制”等,而在国外也有不少手工艺人拿葫芦大做文章,比如美国盛行珠宝镶嵌葫芦,韩国盛行雕刻葫芦等,不过这就和我们的文玩关系不大了。
# d6 H: D8 n# Q# Z  i8 n% u$ e5 e8 @( I& O& Y
上五玩第三玩——念珠
, Y4 l; ]0 Q2 r# T3 L1 w 今天最火的文玩应该就数念珠了。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晋,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 o' o& a, S* ~. {, C/ @: ?, U( b5 V 而如今又有许多藏传佛珠也加入到了文玩的行列,其充满神秘色彩的各种配饰也让许多文玩爱好者痴迷不已。$ Y) y" D. B) M$ g% O6 V% y7 h* |

/ N! F0 S# |* c# `6 H: U. f# P  Z
7 r8 i! Q" ^- j3 U. L1 B 上五玩第四玩——菩提( u1 {3 @; ~( O+ {, N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why pm2.5 is so high?”这首脍炙人口的网络诗句红遍大江南北。众所周知,菩提子其实并非所谓菩提树的产物,而是我们指认的一些用于盘玩,计数的树籽。' O) W1 y& X& {2 _' h! f1 D. z
把玩菩提,可见一平常树籽不断磨砺变化,进而珠光宝气,形如美玉,正是对人生最好的见证与启迪' h4 k) t- h, c7 W0 [- a0 U' O4 P

* h) m2 D+ r: g9 ~ 上五玩第五玩——玉石, |* u( u. y/ m! G  D9 m
“君子如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有五 德——“仁,义,智,勇,洁”。由此可见,玉从来就被中国人赋予了太多的美好意义,自然不会漏在中华十玩以外。
* w( t" y# F- ?/ w7 a1 [* v9 I/ W0 d6 s  p
下五玩第一玩——紫砂壶% u9 O8 [! n* y+ H1 l$ M
相传紫砂与范蠡就有瓜葛,距今已有2000多年。若说起紫砂壶的兴盛,不得不提陈曼生与曼生十八式。紫砂壶虽是实用器,但自文人介入以来,无论是做工,壶型,诗文画片还是整体意境,都愈发渗透着文人美。
, k4 \: @0 o( q' a" A$ ~' c# N 因此,收藏紫砂壶,不仅要考虑其出水,气密性等实用属性,美学属性也必不可少。而一个真正的玩家,也不仅单单要会开壶,养壶,更要能将紫砂壶的鉴赏技法,壶型名称,文化寓意烂熟于心,才不愧“文玩”中的这个“文”字。
  V; I- r7 p! }  W5 b# F' P3 _6 K$ `# Z. y
下五玩第二玩——折扇" Z* @4 X6 a5 t" X7 {3 T
折扇这个看似普通的物件,却在文玩里玩出了不少名堂。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石呆子为了几把“湘妃竹”,“梅鹿竹”的扇子搞的家破人亡。而其中的“湘妃竹”,“梅鹿竹”便是精贵的扇骨竹材。如今一把正经湘妃竹的折扇,价格仍旧不菲,远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文玩。' C/ d8 z+ T* E. ~+ q$ b! J
折扇的说头自然也是不少,比如扇骨需要盘,还有所谓“文扇胸,武扇肚,僧扇袖,道扇领”的使用说明。而若真想玩好折扇,追求一幅好扇面,那书画鉴赏技巧自然又是少不了的。- ~0 t) [9 F" W( X- Q
) o3 |5 m% l1 D0 @4 z' g
下五玩第三玩——鼻烟
. T: j8 D! Y2 d 谈及鼻烟,赵之谦的笔记中所说的:“明万历时,意大利人利马窦来华,以此入贡,自此传入中国。”这鼻烟虽是舶来品,但是小巧的鼻烟壶却玩出了大名堂。" m* l* D+ _( F3 h; k5 z/ u* }
先说材质,常见的有料器,水晶等,而名贵的也不乏犀角,象牙,琥珀蜜蜡这些材质。再说做工,小小的鼻烟壶壶型周正,掏膛工艺讲究,若再有内画,真是中华一绝。2 N  k4 j; `4 B  j9 A

" l" L8 W4 L% {1 P1 Z+ d 下五玩第四玩——鸟,鸟笼
1 m' \% A, }1 Q6 T: {: s* h 俗话说得好——贝勒手里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谈起文玩人和鸟的感情,老舍《茶馆》里的松二爷可算极致——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能让鸟饿着。& L6 y' G3 ^8 v' w5 b
而鸟笼的讲究也不小,无论是笼子的竹条本身,还是鸟钩,盖板,鸟食罐等等,都可以有着不少的来头,说头与文化。
% w& k$ V6 R( l9 D+ U2 L" A" S  X7 i3 n% W; E( t
下五玩第五玩——鸣虫
* W( A& B) v* a9 h# N3 ?4 V 俗话说蛐蛐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老北京话里一句“全须全尾”,一开始只用来形容蛐蛐,到后来延展到各种事物,就可见得蛐蛐文化在文玩文化里的重要地位了。
- H, V: j- o9 b2 s$ k2 B; H3 [5 b 有人说上五玩是修身养性,而下午玩易玩物丧志。也有人说上五玩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是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在我看来,只要能从玩中理解文化,玩有所得,文玩文玩,也就不愧于那个“文”字了。$ @" ^% x8 j% x0 j3 ^6 e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35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