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基本的相机设置,你一定认为你懂了!可是专家却说:“你们都错了!”图片网站的专家分析了佳能图像管理平台(Project1709)的用户近一段时间上传的照片,发现绝大多数人在相机的设置上都存在着错误。来看看公布的6个坑了无数人的错误设置,中枪了的话就快偷偷改了吧!
1 m8 R# K4 C' F% A: a6 v& l k1
- E( M5 X" H5 Z- M+ U白平衡
5 c: g/ X- L2 ], d% s4 d+ [: g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照片的白平衡在拍摄时都被设置为自动白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获取正确白平衡的选择。但是,往往自动的东西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现在许多系统都有自动纠正自然光颜色的倾向,所以导致用自动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色彩会偏中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温暖的清晨或者日落的黄昏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的话,那么你会发现照片的色调看起来偏冷。 y& K$ ^# G+ q; s
" x' H% h0 u1 I0 b+ f, }) O
所以,当你在户外进行拍摄时,建议你将白平衡调到日光模式,以便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而相机的阴影或者阴天白平衡选项,能为照片加入一些温暖的色调,所以在多云的天气下,使用它能比使用自动白平衡拍出色彩更丰富的照片。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色彩的变化可能有点过度,但却值得尝试。因为在不断的尝试中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情况下用哪种白平衡模式更适合。最后能通过自定义白平衡对照片进行自定义设置。( H( k4 H5 d8 s
![]()
# N" B9 }2 X7 I D不同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的设置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在和拍摄主体同等的亮度下用相机拍摄一张白卡或者中性灰卡,并把这张照片设置为手动白平衡。当相机设置好自动白平衡后,再一次对着白卡或者灰卡进行拍摄就会发现照片呈中性色。
% G9 s: N* X7 }+ h& P4 Q/ l7 n![]()
/ @3 t; ~% L, I$ v H$ i: v当然,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调节相机的白平衡,以获得更加温暖或者更加冰冷的色调,或者尝试用非中性校准目标来让照片变得与众不同。
# R$ Y/ P6 r6 A7 P# o; e& v4 z- T![]()
$ ~, J: ]# f6 E5 ]* Z2 d1 i2
* |8 Z$ c) Y# c6 ]# i0 M: ~: z L( H2 x锐度2 F8 s7 W) R% Y8 B
选择用JPEG格式进行拍摄时,会发现相机为JPEG图像提供了不同的锐化选项。有些人认为只有选择最高的设置,才能拍出更好的图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你对着整洁的地平面进行拍摄时,可能会出现因为边缘过度的锐化而产生光晕。相反地,如果你使用较低的锐化设置,可以使照片的细节看起来更加柔和,这看起来会比因为过度锐化而变得生硬的边缘来好得多。
4 I8 `% ]1 C( v1 n! b![]()
) u% E/ m/ x' p" [. D3 o& }想要直接通过相机取得最好的照片效果,就只有谨慎地选择好图片的锐化选项,如果你实在不懂各个锐化设置的区别,那就在拍摄时选择中档的锐化效果,这是最保险的做法。4 h( u @2 T& k4 R# {/ v, C
![]()
. z- [8 ?+ w+ H9 O9 V至于那些想要有更好的照片质量以及更多锐化选择的摄影师则应该选择用RAW格式来获取原始图像。
1 L1 P2 L, D6 X$ ^3
: |, c! p" }) j8 h自动对焦
1 [& X; j) x6 d' D7 u' T U
3 z8 D% {7 J# A& P! z3 m许多人将他们相机的对焦模式设置为自动对焦,大多数拍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个实现快速对焦的方法。然而,大多数相机的自动对焦都被设置为自动对焦到离镜头最近并且最接近取景器中央的物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拍摄的是一个偏离中心,并且周围有很多的物体的对象,那么相机就容易出现对焦错误。9 V/ G- C. \4 p' @2 y* U" F
3 r6 ?; H% g# S! [+ _$ l9 L* c4 w4 t' W$ K
# \+ d! s8 p5 T. [8 z% S' v
我们建议用手动对焦取代自动对焦,因为你可以通过手动对焦自由变换对焦点来选择你想要的对焦主体。相机的对焦模式通常有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等模式,使用手册对各种模式都进行了说明。拍摄时,你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正确的对焦方式,然后,将对焦点移到取景框中你最想突出的对象上。
S! O; O V6 a+ e 2 A6 j! M: c8 m/ L5 e1 d+ i
偶尔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主体并不在相机的可供选择的焦点上,这时候你可以采用焦点重构。焦点重构时你只需选择中央对焦点(因为它通常是最敏感的),然后移动你的相机,使主体置于焦点上后半按快门对焦,对焦完成后保持着半按快门的状态,重新进行构图,完成构图后按下快门键即可。
- p! m* c9 J& ~8 ~3 x4
9 D: ]/ q3 M- `. d闪光同步 M' Z3 r: {6 u+ G9 @1 I+ P% L0 o
![]()
3 D) ?: ?* A4 }: C' S9 g
# B( v4 H' T ?! h在默认情况下,相机的闪光灯被设置为相机开始曝光的瞬间同时进行闪光。这在极快的快门速度或者主体和相机都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在长时间曝光或者主体产生移动的时候,闪光同步就会使照片看起来很怪异。" i4 G4 A- |( H& C. M8 R
1 g0 g2 X# o' R/ Y/ s8 \
你或许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正确的曝光和恰当的锐化下,照片会出现向后移动的模糊效果。+ R# N& F a7 L8 v* a L R
这其实是闪光同步造成,这种情况应该使用后帘闪光同步来解决,后帘闪光同步是闪光灯在快门即将关闭时,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这样物体的移动在快门开启的时间内就会被记录下来,在画面上留下一连串的重影,然后闪光灯闪光,将运动的最后一格画面“凝固”,形成物体后面模糊的效果。
( a1 U, z! d6 T3 Y![]()
$ i1 D+ h# F g8 R/ a这种闪光模式能使图像看起来更自然,也更能够强调物体运动的速度感。& G; ~. ~$ u+ K9 Q9 `6 Z
52 \6 P. B1 K; R" e# b# h- a
长时间曝光降噪( d$ A; Y8 R% q
# b# p& W. x; ^: _
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是指相机在拍摄照片后利用算法来减少照片噪点。在相机拍摄完照片之后,又进行了一次全黑同时长的拍摄(这个时候快门实际上并没有打开所以没有光线到达传感器)。根据第二次拍摄全黑片子的噪点状况,反推第一张照片的噪点情况,并做叠加相减处理。+ z" }$ A$ R# Q+ i5 z0 I
9 A, X- e3 \: \
' T# c* T! f, ^; ~* y $ b% w) k* Z! L5 x+ Z( d
由于许多摄影师认为使用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需要花多一倍的时间来等待,而这个时间有时甚至需要几分钟,所以他们常常选择关闭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然而,使用长时间曝光降噪的效果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也许你可以使用后期编辑软件来提取噪点从而实现降噪,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拍下同等情况下的全黑片子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传感器容易随着工作的加重而发热,从而影响照片的噪点分布。所以最万无一失的做法就是用相机的系统进行降噪处理。" z* o2 s( I D5 `5 X
* f w" X( ]& u% J, F) X, r8 N
6
' M3 ?0 v: L7 ?$ X H9 X8 T6 B快门速度
! u! d( r0 j& R+ o; q5 K! J许多新手都容易高估自己手持相机的能力,所以常常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也用手持拍摄。为了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手持相机的基本规则是相机的快门速度必须是焦距的的倒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快门。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用100mm焦距进行拍摄,那快门速度至少需要达到1/100秒才能保证相机在手持的情况下拍出清晰的照片。
7 f! W. S9 S/ g6 u: ? ; c6 g0 |! K7 E ?/ H; p5 H
这种规则应用到全画幅相机上时,需要考虑到全画幅相机的焦距扩大系数。例如,在佳能EOS760D上装100mm的镜头,因为其拥有1.6倍的焦距放大倍数,所以安全快门速度至少需要达到1/160秒。3 G: I# [2 ^) `6 L" L
不过现在一些相机和镜头都有内置的图像稳定系统,这让相机即使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情况下手持拍摄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模糊。& X: [7 d% T- g
. \9 n1 @9 D' M f* b
FUN视觉
+ H5 N. Z. M9 X
% v) K- C- N4 X3 f3 U6 b. @) V8 [. V+ q+ r/ d3 B# J1 P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N9 v; N0 E) j! V
! ], g1 X7 J, Y5 h, G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172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