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9 z* r0 I0 u5 w) ]![]()
( t0 ?0 Z7 ^. p) K( ~: P% K姓名:周裕隆
! t* j- N9 l4 d7 S8 u- l8 |* W0 c) x. U职业:摄影师
, D8 F, p' v' ^ ]: @ N& S31岁。
4 Y) `* g5 X8 L _* q- ?: X1 w- T r2 a曾在奥美担任过2年的广告创意指导
- `! |$ Q& V& H$ v1 i( a2 T+ U2001年开始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 i* ~* A* ]8 m/ u' E- M/ U0 f. K
2002年创办了Dont' move Photography Studio
) ~3 _8 ]* u- K& D# m$ H合作杂志有《时尚先生》《男人装》、《他生活》等& U( C) Q6 i+ l: T$ h( `0 ~
合作品牌有宝马、奥迪、大众、伊利、摩托罗拉等。' j- X6 w2 b( Y9 V* e' f0 H
已婚,还有一个两岁的狂可爱的儿子,单身MM没有指望了。" N. N( d% }& u
SEE MORE →3 C, @* H1 H7 ~7 u' a' L: [# ?* }9 ?
几乎所有人提起周裕隆,都一定会出现“低调”二字。
& {# n; h3 g0 p O2 p对此,我有着深深的感受。
[1 m* j& k4 j+ o0 [% v, c好不容易搜到他的个人博客,欣喜万分点开,页面弹出“您访问的博客设置了访问权限”1 h5 f5 @1 N7 W, O2 i; m% K
想从他朋友那挖点资料,打开他的微博,关注人那为0。
% b/ P! ~) d. t, Y# ]心想微博内容总能看到不一样的点吧?
7 a$ H" Q) y/ r1 I细细看下来“创作、读书,读书、创作。”7 i0 T5 ~3 o6 l7 y5 n
求此刻小编心理的阴影面积。5 r7 P- @& D& @# l) {$ c! O% {
![]()
6 w' X& P* F! w j1 B* [: S) t, D' a 9 ~2 w# w3 j# V3 u1 G+ _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搞创作
! @* a& @; ]3 I7 T4 e+ O9 k谈到造诣、境界,周裕隆是名副其实的大师级人物。不仅国画、书法功底深厚,文笔也可谓一流,可这位谦逊低调的先生从未承认过自己有多厉害,一直沉迷创作中。
# c- n5 A4 R8 U6 u在我们采访的时候,他刚出了一组新的作品,截稿的时候,不声不响地又出了一组名为《上苍保佑超级明星》的新作品,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只能让人望其项背。因此我们把这组作品放在微信上与大家共赏。! A* y- v" [. g1 }6 Z
# H9 e) b6 Q- G8 b8 |0 w
0 s; _: n1 E/ w1 j
![]()
- J) V+ U$ p/ h: r* f, z9 P% b* ^ . z. L) J0 N5 _( B; C7 I
“快门时间很长,要拍好多才出现一张满意的。影像随着烟雾升起来,没焦点,也不用对焦。它们有时分出很多层。图像不停地蠕动、扭曲,像弗朗西斯·培根的画。然后烟渐渐散去,光射向夜空,不着一物。”
* C- X, q( x% ]% s- n* r! i这组照片摄于周裕隆工作室的院子。他本来想拍平面,后来发现拍成视频更好玩。拍摄须等天黑,期间浓烟飘散,引得园区的保安几次惊慌跑去查看。
; `% v* @! ?( u- }" b% t( d$ i4 S % H" ~* Z1 P- K: l& q& N$ y% E
7 o# k, L. r! F+ _8 v
![]()
! t' l j- }) O3 M' y 9 J5 Z9 l; o4 T! `* @
可能照片是他全部的表达方式,所以他平时鲜有言辞。但是一旦创作起来,便十分严肃认真,拍摄《三月的风》时,为了还原度精确,他研究了大量那个时代的资料,还特意淘来伪满时期的文物。他事必求真,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差错,宁阙勿拍。; l1 ~- u$ k0 G9 M) u
![]()
' {5 _9 d I0 {/ D. C7 t ; [ {3 y$ @( [$ `
' _% D/ m' J1 ^- f/ S7 C/ E
![]()
0 M: ?" z1 V$ x2 ~" s9 O活在当下 却有着古人情结" \( S8 x s: N* h
“不当摄影师,我会当个考古学家吧。”周裕隆说。9 u6 N- P u( Y% m
人民画报英文刊《中国画报》2015 年6 期影像栏目刊出了一组名为《1942》的照片,其中人物都是在20 世纪初叱咤中国的风云人物。不过,这些历史人物照片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照片,而是拍摄于约100年后的今天,而作者正是周裕隆。# D+ l E2 L6 ^+ m! ?8 ^+ ]8 r
9 W' t' Z [ r0 }9 N2 B% \
△鲁迅
5 [ W( G& G( N- V![]()
3 ^4 p) v r, a5 t! V. o△秋瑾
; z/ p8 j3 Y" e4 [- G2 X# j/ M. { + o% e% N9 H2 T r+ s
△宋教仁
: V& {# p7 N3 n3 W![]()
6 R2 p y7 [5 |9 W4 J& ~+ ?$ ~△蔡锷2 A4 C* \# n) x$ p5 ]0 o9 L! Y
![]()
2 K& X* M$ S0 i△蒋介石
2 L: k- a$ w8 R$ q. N) `2011年,周裕隆在古玩市场偶然发现了一些历史人像照片。这些照片由于年代久远,纸张黄旧,影像已漫漶不清。在周裕隆看来,这些照片真实呈现了这些历史人物,但他们的样貌已经模糊了,于是“很想复原它们”。周裕隆的复原手法大胆而新奇——用现代技术为已故的人拍摄肖像。( M* G' G" x. Q* f* k( Z
$ t3 V) Y& B8 B9 y0 p7 j1 B* ?
![]()
( ~5 G. Y* j( G" C( d( {4 a! M0 f 6 _2 j# m3 C8 @
“我使用大画幅数字摄影设备,依据即有的文献搜罗和前人样貌相似的人,经过化妆与后期,让这些肖像贴近史料所载。过程中,我仿佛和前人活在了同一个时代,分不清是他们来了,还是我去了。它将虚拟的文献资料紧密地链接到我的现实里。这组照片在人选上没有刻意所指。我尽量抽掉他们的历史角色,贴近肖像。我常常感到那些原本重要的人物若隐若现,却无足轻重。”
4 U9 d! Y. T, }0 f* j$ S![]()
2 S" O( }; C9 Z2 @5 o7 d 6 e# } c; Y D, ^* q
出来的照片真实度非常高,每一根毛发,每一条皱纹,衣服上的细节都清晰可见,他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i9 f- h% h. _( M
无论是《1912》还是他的其他作品,都可以从中看出周裕隆的古人情结,问其故他答曰“我经常会思考历史与当下的问题,《1912》并非特指,而是泛指那个拥有人文自由的时期,有太多吸引人的魅力,但是那个时期的肖像偏偏是模糊的,你看不到那些重要的人物,所以那时候就希望能做到真正跟那个时期的人有所交流。以前我会说那是对那个时代的向往,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我就是活在当下。”6 \2 r5 Z( @2 Y {3 E" D Z% ~2 l
![]()
4 M' @; V6 _8 T. U印象专访0 H3 ?; j, [( ?$ H
IP:你会在古玩集市里找这些素材,你是有收藏的习惯吗?还是有特别的情结?' U- W1 r) p: `0 Z% d
周:我确实是有点恋物癖,从12岁开始就会收集一些古钱币,每周都会去淘宝,一直对于一些有趣的老东西特别感兴趣,时日久了也磨练出眼力,能基本分辨出真伪。我也很爱逛博物馆,以前每周末都会去感受历史,有些东西我们需要往回找。3 W6 X$ Q d) B
![]()
" M1 j7 N' G6 g0 o- HIP:今年在你的创作中,最爱的是哪一组?
! n% g. ?) L! u: _" z7 ]$ A周:《三月里的风》和《艳阳高照》,《三月》是做《1912》的时候,我计划拍溥仪与婉容。买了一些文物,包括伪满时期的服装。当这些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对这组照片的执行有了新的认识。画面里的角色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都不再重要。这组作品没有做任何后期修图,好作品不该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x' t: m6 A. k: |( F5 L% o8 C
![]()
5 m( l: U% s' _* `. O9 Y![]()
2 ~: n3 d; R1 f0 N![]()
9 d/ ~$ ~! U* [9 w- @! ?; B![]()
+ |) l5 Q0 K2 T" {IP:为什么独爱这两组?
: L4 E& E. N# y# }) W- O1 |周:深入简出,在我看来好东西都是淡淡的,而且小众,就像我之前在中央美术馆看赵冷月的书法展,看起来像是小朋友的字,但是实际上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在练书法,最后出来就是这种感觉。犹如川菜中,最难的一道菜就是开水煮白菜。+ l/ ^; ?9 Z. W6 W! X" t
![]()
+ g; ?% t X0 ]: a" n& A![]()
/ b1 u: I+ u" x2 l9 q- U/ e% L0 [ & ^' X6 {, M$ r8 ~7 o5 b) C
IP:你曾经把桃花放到啤酒中浸泡了一周,为什么会这样做?7 s i( e0 p+ c3 M. E
周:那时候就是想到了嵇康的诗,然后感觉啤酒和桃花还是非常有情怀的,就用了八百斤啤酒浸泡着这株桃花,我也没想到在浸泡一星期后,它仍然如此娇艳,甚至更胜从前。8 W/ n* P8 u+ u, U1 t9 O( U
! y) n) T/ |0 i3 U/ z" |, l5 w
![]()
* C' D z4 V$ h![]()
. i" x2 ~9 u6 a. r6 PIP:你更倾向于创造怎样的摄影?你追求的是怎样的感觉?
8 S2 x8 D2 c' ?周:当然是想一心只做自己的创作,但是人要吃饭,所以没钱的时候,我就会拍商业。创作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我追求的就这里面的自由,就像我所说的那个释放的过程,让人享受。
( o( V& X& K! |! O9 J7 m7 A编辑后记:
1 {1 u# d# J5 ]6 b! z& Y周裕隆接受过不少采访,看他的采访中,会以为他是那种特别与世隔绝的人,然而就如他所说的,不过是外界硬要营造的一个包装,这就是我认为专访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你能亲自拆穿所有不真实,然后重塑一个真实的人。
0 a6 P+ E' ] o; {: H8 K$ _到底真实的周裕隆是什么人?三个字:普通人。特别废话,是吗?但这才是真实,他开始接触摄影是因为花了"大钱"买了相机,不好好学习感觉就辜负了;会为了钱拍商业,会用蹲坑理论解释创作的感觉,有过很多宏伟的目标哦,后来因为达不到决定放弃,例如要给邓小平,奥巴马拍一组。
* T& A1 b$ e: o/ e. j3 W$ i 3 ?" R! O/ ~" E+ @7 F3 o) e# M
![]()
" Z! i$ e; Y: f E e% g如果硬说他无疑也是成功的摄影师,相对于很多同样有名的摄影师,在我看来,他最成功的是,他用商业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而创作却从未放下,一直持续着,每年都会有自己的得意之作,商业作品不曾占据他的生活。6 l: D" P/ Z0 V5 \
![]() 关注印象杂志微信,回看摄影师原创专访
( d8 o7 b- o, ^) v) n回复“马良”阅读《我是这无情世界的热情蠢货》4 _2 L% q8 ~; H8 w
回复“章元一”阅读《被困男儿身》
# p- V! ~! I- r* n# ?回复“孙郡”阅读《 我没有活在古代》4 f' B- q ]/ g. a8 e) y
回复“夏永康”阅读《花样年华,一切随风》
T4 _/ D4 T9 x" u4 I回复“余硕”阅读《我不掌镜只导演》( u% I# y0 _$ t$ t6 Z m- f
回复“毛一平”阅读《带你走一转道具王国》
- k2 O6 `, t# D8 H Z0 Z回复“果繁”阅读《从神台走下,记录简单幸福》( q6 v9 B6 ^7 v, T; m
回复“林海音”阅读《淡淡地笑着 默默地打拼》
7 U+ b4 z1 L5 W: E回复“老焯麟”阅读《他把死物拍得比活人好看》8 ^3 ]3 {/ T: r
回复“陈星伊”阅读《踩12寸高跟拍摄的名媛》" ^" F# k9 S$ l; W$ X: O
回复“许闯”阅读《他能拍高冷能说段子》
& x0 }; X3 @' ^. p回复“张曦”阅读《他创造的“江湖”》 当大家都懒得付出与交流,# ~ d! O+ s1 D0 z; I
只热衷于引领和表达,) L6 |6 t/ {" P* g1 R+ w
当你们都在转发,
; c$ ~( W7 |' \! @. g0 ?5 E但无几人能做到知行合一,8 V; z# i4 F4 J1 a
我只希望给你展示摄影中的经典,
0 L3 d8 d# [. q- X0 B( N0 ^* N然后等你来与我分享交流
: u, X6 H" r+ t N* s8 C( `扫码跟我聊聊?
! H/ p8 e, ~- s5 R/ E' b" H) |- p: J; @" s s6 O
& t6 @# E& b; ~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n- g; u8 a0 s8 }: T* D: Z
2 p" |1 h7 C/ w$ b7 g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92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