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海外留学生的"糜烂生活" 温哥华留学生分五等

[复制链接] 0
回复
15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5-30 00: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15-5-29 20:50 编辑 + `' d+ t0 M4 U7 o8 u; e6 x- O- d7 B# E% {

% G1 o2 U! z& I: t
4 k  b3 Q% w, K& c, i5 q) i/ p, J( M7 p8 t
6 i% X& c0 B, M8 e
有学者认为,这一代留学生和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他们生活在自己父辈的溺爱和个人的世界里已经很久了。
6 h* Q' z! @) o8 H" R4 K6月18日,天色阴沉,一架加拿大皇家空军的军用运输机离开德国柏林经过数小时飞行,徐徐降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附近的米拉贝勒机场。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被几个身高马大的皇家骑警押解着黯然走下飞机。( U+ I' o: r' v' {. s* B# M

9 i4 H! @% C% m" i" k* h此人正是涉嫌杀害中国公民林俊的犯罪嫌疑人马尼奥塔。马尼奥塔将在蒙特利尔受审,他将面临一级谋杀罪等5项指控。蒙特利尔警方证实,马尼奥塔涉嫌杀害33岁的蒙特利尔康科迪亚大学中国留学生林俊。凶嫌5月24日或25日将林俊杀害后分尸,部分尸块通过邮包寄给在首都渥太华的两大政党总部以及温哥华的两所学校。他随后逃往法国,6月4日在德国柏林的一家网吧落网。$ i9 _# c9 x) B9 Y

- {* g  c& |3 t( O中国政府在周二向加拿大正式表态,希望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发言表示,中国大众对此案件十分注重。
( A* K* v, v+ b- w5 H+ _然而,因加拿大废除了死刑,凶嫌最多也就是把牢底坐穿。
" O) R& x* J: S% w" S/ I8 n& y2 {
) R1 B3 Q; o  E5 O; t, u( z林俊之死,坊间有很多传言,比较一致的是指林和凶嫌是“同志”关系,这也引爆了留学生在海外“糜烂”的生活状况问题。因蒙特利尔留学生之死还在审理中,为了保持对死者的尊重,我们尚且不对该案做过多解读,还是把目光回到留学生们的现实生活里面。
" L" s- A: ~9 F' h. ~8 K
( @4 \; S7 i9 D$ g留学生负面故事多) g1 c6 @) L1 O
镜头之一:列治文某中餐馆,一群男留学生为“班花”Z姑娘庆生,有人居然打开了一瓶数千元的人头马。酒到酣处,某男孩站于桌上发表“求爱”宣言,“班花”在众男的万千宠爱下,倒也镇定自若。左挽甲男,右倚乙男,酒足饭饱满地凌乱,然后钻进红色法拉利,绝尘而去。% C' B& b- O2 ^; }/ w

4 }) M' X! [/ J. @+ E2 c( L8 w镜头之二:温哥华城南一条繁华的公路上,13名华裔留学生驾驶豪华跑车以超过200码的速度狂飙。温哥华警方称,这是当地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多数量的豪车集体同时进行非法赛车。但由于缺乏有力超速证据,难以控告车主危险驾驶等严重控罪,警方只得给予罚款196加元和扣车7天处理。事后,这批华裔留学生不但毫无悔意,反而在社交网站上大肆炫耀此次被查事件,并发表“警察缺钱”等不正当言语,引起各方不满。有网友称,这是“我爸是李刚”的海外加强版,在加华人则将其斥责为“引起种族矛盾的种子”。8 Y) H8 ]) s$ Y- q# k% }- B
7 X; n4 q# \7 D; o6 j
镜头之三:温哥华有位曾任大学教师的国学研究者党吉安免费开设了“乐之堂”《论语》讲座,每周免费为大家授课,已经办了15次。听讲者年长的近80岁,年轻的不到15岁,但留学生一个没有。更有同学在获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在网络发帖追问:究竟是刘晓波还是刘晓庆?
/ O! x" T% Q3 \! R( u6 R- ~" t8 s' A, F5 k' J6 w. ]" C/ x
有学者认为,这一代留学生和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父辈的溺爱和个人的世界里已经很久了。% G9 D# q8 u0 R: j( ?1 N% j+ U
温哥华留学生分五等
8 K2 C4 w  A3 @5 k3 F* x: U0 S9 ^6 y, }! F: a1 e
加拿大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加拿大留学生最大来源地,现有中国留学生超过5万。
3 }% n, D& T) P( n4 _9 M* H" C0 M& i
9 A9 R! {3 d: z# d% K: S+ t目前能够砸大钱来海外读书的,大多都属于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家庭。西门菲沙大学有个班级里面18个中国留学生,家庭资产最少的也有1200万人民币。一位老师说,这些孩子生活在和中国一般百姓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7 W4 l  c! Y0 U- B* O" x! t$ Y  a: j* W) Z3 g3 ]
有人把在温哥华的留学生分为5等。
0 \! L3 Y" M0 I; p* y最低一等是家里小富,父母年收入15万人民币上下,但抱着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死命把孩子送来活受罪。这种留学生就属于“赤贫户”,目前在温哥华越来越少,这些留学生一般不光要承担课业的压力,还要不停奔波赚学费。不过,这样的留学生这两年几近绝迹,若真有到处打工的,也是自己给自己压担子特别懂事的,不是因经济原因所致。$ E, R" _9 g" K; u; ?
0 u0 K8 |. i- W2 v3 j1 o7 Z
再来就是白领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家里资产数百万计。这样的孩子出国后一般比较乖些,不过由于温哥华的中国留学生普遍富有,有时也会沾染一些习气,诸如攀比等。SFU有个山东籍男生为了追女孩,硬是要在大陆仅仅担任高级教师的父亲购买豪车,搞得父子关系紧张。不过,最后父亲还是把股票腰斩后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2 ^5 M( y9 H/ F$ a0 D# y* y1 J+ F1 G% J7 r* A
第三等是公司老板的孩子,家里资产是几千万的,开法拉利住豪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4 B2 ?8 @' y) ?9 G* N6 {7 T7 K, T7 P( |* @6 u; S! S
第四等是大老板或者国内地方政府实权人物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把钱当钱。
5 S9 J. n0 o8 G1 |0 [
+ a1 o2 e  r) O: Q+ ^最上等,是背后有着超级家族势力和权力背景的孩子。这种人反而比较低调,这是留学生中的“极品”,一般很少浮出水面,但“带头大哥”的味道浓。
* h2 T* x3 [+ K
9 Q& ?9 f" ~7 t2 h铜臭味的“金色青春”
5 y. V* O$ ]% `; x( T驾豪车、挎名包、泡美眉,几乎成了留学生的“主旋律”,而对于世界风云、国家大计、环境保护、普世价值,他们大多处在半萌芽状态。这究竟是一种整体素养的退化还是生存方式的精到,各方看法不同。不过,也有例外。2008年因西藏问题被国际传媒“妖魔化”,世界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对西方媒体的讨伐活动,其主力正是这帮看起来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温哥华的游行活动在市中心公共图书馆举行,300多学生举着五星红旗冒着严寒进行抗议,场面壮观。( l/ p% ^0 b6 {( ^/ k" t

! ?: ^* t. m9 l* K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时候今天海外留学生给我们的印象常常和奢华联在一起。
3 r' |! N0 \8 L. U. o' E0 X7 j
% |2 L9 C* M/ x# L据媒体披露,在澳洲一所一半以上留学生都来自中国的学校里,人们发现了一个壮观的景象:走在校园里,男的、女的拎的、挎的,从“老花”到“棋盘格”,满眼都是LV包包,其中不乏昂贵的限量版(绝大多数是正品)。有行家指“四瓣叶”的经典花纹,在国内这是奢侈品的代表作,一般一个LV包价值万元以上。在澳洲,LV包售价显然比国内低,中档的价值1500澳元。但它依然是奢侈品的标志。, l  P( f3 f# X2 q' q& [5 U/ M

/ P; t' w  ^" z( h8 T* S8 i有一次,这所学校的一个同学背着LV经过悉尼海关,女报关员问他的LV包多少钱,听说是1800澳元后,洋妞立即开玩笑说:“你好有钱,我想嫁给你。”
& @: F8 Y' @" t; [# B  J; ?3 N8 [" \1 v8 ~
在新西兰,一些中国留学生狂购豪华车已成当地街谈巷议的新闻。一家电视台在采访当地宝马、保时捷甚至奔驰经销商时,他们个个咧嘴而笑。一位宝马经销商说:这些中国孩子只爱好车。有几个每两三个月就买一台,一个孩子留学不到一年,就在这里买了一台Z5敞蓬跑车、一台M3和一台X5宝马吉普。一次一位少年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8 q$ ]9 `# b( k) b0 @+ z

8 R2 M0 X2 ^# i3 x8 `, b在温哥华UBC校园里,第一年买奔驰、第二年换了宝马的中国留学生不乏其人。一个江苏同学说,在他的朋友中,买好车的大有人在,悍马很常见,开宾利的也有。一堆豪车停在校园里,大伙儿坐在车里面说说笑笑,和大片《暮光之城》的场景差不多。这或许他们想象中的“金色青春”。
8 M7 p+ Q! `2 f/ E9 D/ V
+ v3 ?2 n3 |. w* {( _6 Y+ Z5 T# R据熟悉留学生情况的教师披露,花钱最阔绰的并不是中国大城市来的留学生,而是来自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这恐怕是最让人咋舌的。0 B# l  m6 ]* ?; W/ R$ f& X" x

# F0 g, S  I, y; T. O目前,中国的海外留学生总数达几十万人,这代人应该肩负着中华复兴和东西方交流的历史责任,虽然其中不乏勤奋刻苦的莘莘学子,但基本给社会的观瞻是负面的。此间观察家认为,今天的留学生亟待提升自己形象,不然和崛起的大国并不相称,但面对“宠坏的一代”,似乎很难有好的方案。加上中国留学生在世界范围每年的花费至少几百亿元以上,面对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各国大学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争夺中国学子。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富豪子女”前来,大背景不变,其整体前景并不乐观。) [& Y- r8 [. c& s- [
+ t6 P" ?- j2 u
摘自人人网 # b) t8 N7 k) h0 F9 h8 f

& r; `& j' e7 z( a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