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P- e% Q2 ]+ w: f3 H: z+ W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4 W3 z- x" q7 X6 ?/ t6 \7 g
她身上有很多闪闪的标签& L& u9 I. @! Z- v9 E, y
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中国第一个公费去美国务农的人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全球40岁以下 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但最了不起的应该是 “分享收获农场掌柜” 她把当农民做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让越来越多人愿意亲近土地
, U7 N& D X' X; @. C5 l# M2017年3月 微博女王姚晨晒了一张 自家娃的吃瓜萌照 土豆啃着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黄瓜 在田间地头玩得乐不思蜀 ( D' O: a$ X6 G' `2 W& d5 z9 C$ }
让姚晨特别感谢的“地主婆” 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石嫣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 a7 l6 X% k( J0 l$ [% P- G- X* h. X3 S1 ~, |- L5 R
她去银行办事 业务单上职业一项填了:农民 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虽然是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但她的日常,真的就是 在帝都六环外的顺义农场里 干农活管理农场 同时卖自己种的有机蔬菜水果 一周进城一次 , [" }, \% E# J# m0 T/ j/ j
她说,在城里连自然食品都吃不到 还谈什么富有?
8 U5 L* t2 G7 O7 Q/ ?8 {NO.1 石嫣其实是个妥妥的城市姑娘,直到大学误打误撞选择了农业相关专业,并且一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博连读,师从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6 B6 l: k9 c. ^' X9 U5 E+ [9 K
读博期间,一个偶然的电话,她得到了一个公费留美的机会。别人留美都是去常春藤名校,去繁华的都市纽约曼哈顿,她去的地方却是美国明尼苏达州,距离省会还要三个小时的农场。通过跟农场主一起生活工作,了解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
. H: p5 q8 M, r9 E$ u
这个模式简单一点说就是农场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销、互信友好的关系,让生产者有稳定的市场保障专心生产,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以预付生产定金作为农场主生产的“投资”。这种模式让中小型的生产者的生计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者也因此用消费支持了那些生态生产、保护环境的农户。 $ e: B2 @0 p5 a# x
, n3 w& {8 h, F4 E8 i$ f$ C
在半年“洋插队”生活里,石嫣从连饭都不会自己做的小姑娘,变成了需要每天早八晚五体力劳动的农民。过了两个月,她才第一次收获自己种的菜,用已经裂口的手,做出了一顿好吃到哭的中国菜。 7 n" e) v7 O4 i( p/ G9 d1 y: m
6 u- {6 m8 r* q. Y0 @$ C
农场每周需要固定配送蔬菜,给附近小镇的33个会员。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大部分的农活靠手工。后来农场主问石嫣,你最喜欢的农活是什么,她竟然脱口而出,“除草”。 3 D. g6 e3 X: e; n
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美差,甚至一点也不符合恬淡田园生活的想象。为了坚持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人必须自己跪在地上,顶着烈日大风,一点一点去除杂草,一干就是大半天。 也因为除草简单重复像禅定一样,她可以自己静静的想问题,人生的价值,我想过什么生活,中国农村跟这里有什么不同……坚持过了最初的一个月,她发现了乡土生活更多的价值,“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求真。” Q3 i: v9 I1 S. [8 u
这半年经历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她心里扎了根:她开始想回国后我该做什么了,怎么能让中国的农民采用生态耕作方式,同时也能有稳定的市场。
A5 k) M# B1 d
石嫣还把这段“洋插队”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美国当农民》。
, J4 h n7 j) n) ]" G; o$ T石嫣曾到中国很多乡村地区调研,大部分村子里只剩下“386199”部队,简单点说,都是留守的妇女、孩子和老人。为了高产,让蔬果看上去光鲜好看,能够一年四季不断供应城市的餐桌,他们未经指导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9 H5 Z4 z4 Z1 ^, E; P. n
当写各种学术报告谈到“高大上”的问题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那些连自己生计和尊严都难以保障的农民,如何再去承担生产更好食物同时保护土地的责任?
- ]/ z7 v; S) ~+ S* w# h% J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三聚氰胺、瘦肉精、一滴香、抗生素,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化学品,变成了每个人可能多少都吃了点的体内“元素”,连这么基本的生存补给,都无法保障基本的健康,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改变? ! I. V- A9 q v% I( z6 s* }9 j
石嫣相信,消费者也可以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正反推动者,如果大家都一味追求光鲜和欲望饮食,那最终受害者也是“病从口入”的我们自己。 % m/ c" Y% s H+ U3 L- \
城乡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桥梁,重建人与土地的连接。 9 [+ o8 J" ]/ T) q7 g
NO.2 2008年,石嫣回国后,再也坐不住了。正好导师温铁军,在北京西郊的凤凰岭脚下申请了一块试验田。没多想,石嫣2009年2月就申请去了基地,和另外几个一起做乡村建设的小伙伴们,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
( k. l% Q1 y+ E) n, r4 M
招募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市民成为会员,提前缴纳一年的订金,农园则负责为会员生产并配送有机蔬菜和肉类,也可以由会员在农园自己租一块菜地,带领全家一起种植有机蔬菜。
. | O* j5 Y2 G X+ N
第一年,没什么设施和经验,应季的蔬菜品种很少,连续一个月收到绿叶菜之后,他们配送到会员家的菜箱子被扔了出来,消费者抱怨说“脸都快吃绿了”。
- H* j4 N& p8 U- M 8 D2 N( ^5 a" r
跌跌撞撞间,石嫣们的热情一点也没减。每到给各家配送的日子,凌晨四点就起来收菜,有人说他们干的就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但背后真正要付出的,比定个闹钟按时起来“偷菜”,多得多! 8 ~: \8 j- p' M
" _% V- e) E! k, Y; Y' f仅仅三年多,小毛驴就成了“北京市民的都市菜园”,供应800多个家庭吃上了安全新鲜的蔬菜,最紧俏的时候还有200多个家庭,在排队等会员位置中,一时间媒体报道带来的光环关注加身。
9 n. k- W5 o5 b( k6 X9 O6 |$ W
但石嫣还没有感到太多革命成功的喜悦,仅仅满足一部分人对放心菜的需求就够了吗?那些大片农村土地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盲目喷洒重化学药品的农民,谁能承担污染土壤、水源这些生命之源的恶果?谁又能承担高残留农产品不断进入每个人口中的恶果呢? 石嫣常跟人说一颗大白菜的故事,小时候,每年冬天,妈妈都会买很多大白菜堆在院子里屯着,一颗大白菜的市场价格最多也就两三块钱,而现在,在她的有机农场里,一颗大白菜的售价是30块钱,贵吗?贵!
8 \0 ~ n+ B, Z3 A6 @) {$ n但要如果告诉你两三块钱的大白菜,为什么能这么便宜:在种菜过程中为了快速杀虫会喷洒农药,为了高产量会施大量化肥,为了能长途运输到各地而不腐烂变质,会喷一些化学药剂,你还敢吃这样的便宜菜吗?
9 U$ y$ z3 F4 b+ q3 Y- C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农民也无法以种植为生,只能选择进城务工。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愿意为我们生产好食物的人,我们继续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循环,又能持续多久? / X8 G3 M+ C6 P6 R. j. F
NO.3 ! o e6 c. |$ P$ [
为了让一颗白菜也能用有机的方式生产,2012年,石嫣创办了“分享收获农场”,寻找更多愿意改变,放弃“有污染””有毒”种植的农民。
) g! A3 v6 T# N% E
与“小毛驴”雇佣农民的方式不同,“分享收获”项目最初采用的是和当地农户直接合作的方式,与农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在农户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 ^0 \: ~* O) m
她说其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农民并不懂怎么种好地,他们坚信不用化学品解决不了虫害,到最后会颗粒无收。她想做的,就是说服他们,和分享收获合作种生态菜,帮助他们找到愿意支持购买的消费者。 1 J; O7 y2 q0 r
第一户答应和他们合作的朗叔夫妇,一下子签了五年的合同,但没想到,第一年就出现了问题。 4 `" ~$ K6 v/ q# o& }+ X
团队就住在村子里,在每天早晨下地查看的过程中,石嫣和同事发现,茄子地里叶片看上去不大对,原来朗叔虽是村子里有名的种菜能手,但遇上了红蜘蛛,大概心里没底,还是撒了药。
3 Q/ k' B! Z$ E+ l3 Q" Q+ t4 Y分享收获的小伙伴们争论出两种处理办法,要么把现在挂了果的茄子全部摘掉,再长出来的再卖,要么连秧苗都拔光,今年农场就不配送茄子了。
; y% p' V8 C( t8 Z! L: q1 G2 f8 Z% q) E# [
最后大家坚决一致地,拔掉了近半亩地的茄子,一根苗也没留下。从此以后。农场再没出过问题。 4 _5 a: [/ A7 S1 ^; M( u- H
2012年的冬天,顺义区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他们的采访,心里嘀咕真会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干农业吗,他没有联系直接开车到了通州村里,看到团队几个小伙正在挖地窖储存白菜。这之后,他帮石嫣介绍了顺义区的一个面积不大的设施农场,农场里有20多个大棚,可以直接投入生产。 0 z( Q0 @& h- L2 L( I
现在可以全年每周专业化供应超过二十个品种的蔬菜,全年品种超过70个。农场自己也像种子发芽一样,健康地生长。
* K4 i* X( x3 l6 v, ]2 G' z
当然也不是事事一帆风顺,和会员沟通,是石嫣日常的工作之一: / @6 O& P1 O2 Y1 S# D' o, a
有时候菜的品相差一些,就会有投诉说这样品相的菜不值这个价格,品相很好的蔬菜也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有机。 _4 Y4 ^0 ]5 M
有些会员家里的老年人往往不接受相对高的蔬菜价格,还有的人吃惯了化肥催长的蔬菜和饭店嫩肉粉软化的肉类,再吃农场提供的食物会觉得部分菜口感老、猪肉肥、鸡肉纤维多。 6 D$ ~8 S+ Q' c$ s8 P/ Z. a( d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大部分人对食物来源了解太少了,而且缺乏信任。有时候她也会自嘲,如果当初选择了当大学老师,恐怕不会承受这么多的质疑。
# `3 H( o& y$ c9 m" w8 F / N# w: A Z7 W) ]( M& v) f9 f% E
石嫣也操心粮食。
+ X# L* A; d* @' ]# n5 s9 \/ B
她找到了一户五常杜家镇的农户,专门种植有机稻,这里是有名的东北五常米产地之一。分享收获同时在当地找到大学生等志愿者,定期监督记录生产的过程。
/ f1 C- X: `/ d1 ?% M' Y- o, e! i0 j
3 Y4 u$ ?( i$ B在这个基地,除草只能靠人工方式,加上放鸭子入田吃草,遭虫害的时候,田里的青蛙会有解决的办法,没了除草剂的“毁灭式”打击,抽了穗的稻秧之间还会开很多紫色的野花。 4 Y. m4 \" Y6 U& j" _
3 j. f2 c% s! O1 l
- l" T, k, B- L4 q* W* `. J
每年收获的季节,从东北运来的五常大米,都还要通过专业191项农残检测和认证,再送到分享收获会员家里,跟了他们几年的会员,也越来越了解帮大家种出好米的杜家人,愿意相信他们对品质的承诺和保障。 8 D( i$ o% C M% A
NO.4 土里、菜叶上的农药没了,生态就回来了。
1 Q) m$ q _9 C; V4 [2 Q) V- Z' W& z
石嫣会特别拍照记录,各种菜叶上爬行的小昆虫,帮忙吃害虫的蟾蜍,还有农场里自己养的鸡啊猪啊羊啊,一窝一窝的兔子和同样能吃杂草的鹅。 1 J! r" y0 I9 ?8 n
2 [) ]1 u/ ?. _& c) V0 R5 }2 o: `很多人对有机的概念有不少误区,其实有机的菜不一定是品相更好看的菜,拒绝了那些能让菜变“好看”的药剂,石嫣种出来的菜,有的品相很好,有的却形状大小不怎么规则,个别的还会留有虫洞,一些够不上“外貌协会”标准的菜,石嫣他们往往留下自己吃,或者喂农场里的动物,一点儿也不浪费。
6 V+ P* h5 M5 t: M) U
! p$ @- e( P* `0 K5 d4 H" x有机菜的味道也常被人“神话”,其实真正依靠基本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吸收农场里动物肥、植物肥的养分,还需要顽强挺过虫害,这样生长出来的西红柿,薄皮沙瓤带籽,才是真正久违的西红柿味道呢! |2 H/ t+ F: k6 F3 l
分享收获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是孩子们的最爱。
* A- l: q' O1 x- w* \NO.5 十年农夫,石嫣经常被问到几个问题,你能赚多少钱?要买房子怎么办?孩子要读书上学怎么办? " J+ f- ?! V1 V6 O6 o
其实,石嫣的另一半也是温铁军的学生,也是博士来种菜的“傻瓜”,两人的婚礼就是在村里农场举行的,她坐上一辆二八自行车,捧着西兰花就把自己嫁了,到现在也没有一套城里的房子,吃住都在郊区农场。 ; O8 u3 d$ v4 j8 b' [$ q. i# q
4 P$ g8 c( I8 T1 T% X* Z
这对博士农民夫妇说,你想要的,土地都能给你,种下一个苗,能收获许多果实。 “一月种下小苗,三月第一个西红柿红了。一粒西红柿的种子不足0.02克,3个月后,带来5000克的果实,收益率25万倍。” ! F9 {& @1 A1 y, }
他们说,再多工资也换不来,每天能够步行10分钟到家,和家人吃午饭吃晚饭一起相处的时间。 9 `( ?+ Z0 p7 f7 Z- }
“做农民其中一件很幸福的事就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很长时间,一起生活还一起工作。虽然吵架也难免,但和好也迅速。这辈子很短,我想跟你多呆很久。” 3 p! I- o+ p0 q# W9 j" W9 k
# ?5 q# |' b. F9 A) R! T
2017年4月,分享收获五周年的时候,石嫣他们算了几个数,这5年来农场减少使用的化肥用量,达到150000斤,相当于农场拖拉机67辆重,减少使用的农药纯液量有3400升,这就是在为土地解毒。
1 L! m: c( w; B- p. u2 v
+ u8 d8 t4 [1 n9 s% y* J9 @, t, p3 z如今,分享收获农场的会员超过了700个家庭,他们为近2000户家庭送过菜,有70%的会员一直从始至终都跟随他们,有的家庭大宝二宝,都是吃农场的菜长大。他们记得从小吃的黄瓜有自然的味道,也记得帮自己家种米的杜大叔,每次都要去田里自己拔草。这就是让吃的人、种的人建立信任,与土地紧密相连。 3 R# L3 K6 U* l* h Q1 N' J
农场也为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打开了一扇亲近土地的大门。去年,石嫣找到了一处果园。邀请清华的团队给老房子做了改造,变成了有机种植+民宿的体验地。 周末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往往连自己都跟着上了一堂生态课,农场的每处细节,都体现着循环的理念,食堂里洗碗用的是麦麸,第一遍抹掉盘子上的油之后,还可以再次拿去喂动物。
; n; ^+ }! Y( D. _8 _; ?
5 X. X' m3 [) ?+ Y6 l# hNO.6 除了分享收获农场“生意”本身,石嫣也在做更多的社会推动。
$ [; @* [8 N4 d a# s6 z; I
他们出版了一些生态农业的指导手册,持续在国内传播生态农业理念。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八届全国生态农业大会,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宣传CSA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和家庭成为“新农人”群体中的一员。 ) M0 i" U0 l, R# @1 X
她希望推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并且能够不断进行复制,让更多的农人通过从事农业项目,可以有尊严地获取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更加健康的食物。
# K1 W7 ]; {8 e0 A1 w* N: H: M* d
在石嫣的影响下,现在,全国大概有1000家左右这样的单位,包括小农户,新农人群体,合作社。这些群体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都能和本地的消费者群体建立连接。有时候,一个人可能连接100-2000个消费者家庭,其规模和方式都不尽相同,几十万个家庭都在参与这场饮食变革。
% t3 r9 l: S7 R, _4 ^( W
/ I9 [! ?! q4 X$ y( A/ D3 ~: E- H从去年开始,她还发起了“大地之子”项目,以学校为主体,目标是在全国一千所学校开辟出校园菜地,让孩子们能够在学校里与土地相接触,并接受食物的教育,了解食物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让他们从小就可以建立和农业的关系。
7 [0 o9 u; ?! y& \) b呼家楼小学的楼顶菜园去年开启 顺义东风小学校园菜地
5 o3 I9 p9 \) a- L! W3 g& X
- R" _1 H5 P5 v回顾十年当农民卖菜的生活,未来也将继续以土地为生的石嫣讲了这样一段话:' o7 E1 e: T# N b1 [) k% \
- h U2 u- K( {! L: D; T
“在乡土,自己生产并见证了从土到土的循环,也就更知道珍惜——食用品相不好的菜品,剩余物回田,衣服穿二手,饮食以蔬食为主。乡土生活通过物理接触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远人与消费的距离。1 g9 {- n1 L6 a
( i( I* z4 k6 t( y
他们借助最少的外部资源,最大程度成本内部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照料动植物、照料建筑、照料水利、照料设计……
/ M6 m5 {; n0 o勤劳、勇敢、坚强、节俭。”
+ g2 h5 H4 b% v+ @* Y# j G
真心希望这样的农民,可以再多一点。 4 `2 d: {! E3 g
' ? K# o. g+ E+ Y0 B& I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17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