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看看:不让看的闺房里的文玩

[复制链接] 0
回复
55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18 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Y# A# |0 S  q
镜中美人,
眉蹙素颜,
纤纤玉手,
抚摸良久,
打开,合上,再打开……
仍湿润不了枯旧,
伴随你青春的,
也终将随你的青春而去
这一世,
不为胭脂,
只为红颜

. {% P4 b4 y% P' w
女为悦己者容,从某些方面来说,古代女子对妆容的注重,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以胭脂盒为例,胭脂盒,顾名思义就是女子用来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
- i5 I. p$ ^. @
* ?- e# J1 n6 X& E  ^1 Q- f
. i9 `/ Q4 R- `9 a
古时人家提亲,男家的聘礼除了茶叶和点心,还会用制作精致的胭脂盒装了女子化妆用的脂粉,作为聘物。女家若是接受,会把茶叶点心分送亲友,藉以通告吉期,脂粉则留下自用,以丰润面容,妆饰美丽。故胭脂盒这一化妆用具,千百年来在民间各地广为流传,其中一些材质珍异、制作工巧的精品,也是玩家苦心追寻的收藏之物。$ h. H* m5 Y9 f3 L) m4 V
7 O  w, G5 |7 s- M3 O

# }* w/ Z+ _" W7 ~, J清乾隆 银鎏金花丝镶宝缠枝莲纹胭脂盒
1 @- h0 ~! Q- ?* S
" Q3 H! B0 R4 T4 p* k0 H* ^
【汉代】
由于胭脂的流行,到了汉代,诗文中常有红妆束素腰、“青娥红粉妆”的吟诵,其中“红妆”就是“胭脂”的代称。据载,当时女性不仅对胭脂制作方法、使用规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严格流程,更对胭脂盒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趣味。正是在此时,开始出现了专门用来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 K2 [) u, U" E! a/ p
汉代玉琮胭脂盒
" q- }: C: M$ E% p) F
汉代琉璃胭脂盒
3 M- P3 c6 V% M" _1 y
【唐代】
唐朝时期,胭脂盒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开始出现丰富多彩的转变,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错银珠玉螺钿,雕镂镶嵌,各领风骚。唐代巩县官窑瓷质胭脂盒更是盛极一时,堪称绝品。

, T* V0 a$ d$ p6 F, `% F; M
唐代 三彩胭脂盒

$ M; C& h5 d0 K
唐代 石制胭脂盒
: Y: z7 p) n6 T+ s% q. W  `4 o
【宋代】
到了宋代,由于瓷器工艺的繁荣,更为胭脂盒的制作和使用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宋 湖田窑 影青釉八棱形胭脂盒

* i: l/ I% u' i7 G# ]) L0 }
宋 耀州窑胭脂盒
* V, N- S: T. Y$ E" R" S
【明清】
明清胭脂盒可谓数千年胭脂盒历史的巅峰,特别是贵族阶层对盛放脂粉的器皿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在红楼梦中有所佐证。
* o* B$ ?4 ^. l1 p* n) |

* R( U& r' c4 A% T1 E
书中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对此描摹得十分仔细,平儿受委屈后被贾宝玉邀到袭人处,平儿聪慧伶俐,娇憨可爱,宝玉终于一亲芳泽自然喜出望外,赠送“市面上买不到的胭脂香粉并亲自传授使用诀窍。其中盛放香粉花棒的是宣窑瓷盒,盛放胭脂膏子的是白玉盒子,以其在贾府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身份,联系书中对怡红院无尽奢华雅致的描绘,可以想见他珍藏的这些名贵脂粉的胭脂盒绝非凡品。

+ F2 I. g, B( P, N( e, X
清 白玉胭脂盒
! B  A6 t7 C% l
考证可知,白玉盒子当为羊脂白和田玉,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而更为珍贵的是宣窑瓷盒。所谓宣窑者并非窑址名,而是明代宣德窑瓷器简称,是大名鼎鼎的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代表着大明两百多年官窑瓷器的最高水平。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和烧制,无一不精。可惜的是辉煌只有十年,且十年间由于工艺标准严格,所以烧制的瓷器量极少,故宣窑自明以下便为稀世古董。

% G9 Y  Z% l) ~: z/ O/ Y
清 碧玺螭龙纹胭脂盒
/ e! u; Y! m- V6 W' R( ^' H
红楼梦中的胭脂盒颇能体现贾府的奢华靡费和红楼梦的意趣,闭目遥想大观园中莺莺燕燕、风情各异的十二金钗、十二丫鬟和十二女官,不知其闺房内更有多少稀世珍奇的胭脂粉盒,想必在具体的材质和形制中,或妖娆、或沉静、或妩媚、或清灵,映照着一个个缠绵氤氲的寂寞春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绝工艺。

5 d) C' }% t; c+ K
明 象牙镂雕动物花卉纹胭脂盒 (三件)
) U0 R1 k7 g' [! `# f
清 玛瑙小胭脂盒
清末民初御和足银款满工花卉纹银胭脂盒

* x: y3 k2 U; _5 A
【民国】
2 K" c: j5 L5 E$ H5 E! ~3 f6 r
胭脂扣 绕指柔
0 J6 z9 q" |& b; b" D
笑为谁含羞 哭等谁回眸
胭脂扣 断肠酒
生牵谁的手 死为谁白头

6 t6 i- u' y' p6 n$ h1 g
如花一曲将尽,十二少傥然一句衔上。胭脂扣,扣心弦,浅笑低吟,手里摆弄着那个胭脂盒,是在埋怨当年那个人还未来与你相聚,还是无法忘记盒子里的种种回忆。看过电影胭脂扣的人断然不会忘怀那段民国往事,似乎自古以来的儿女情长都逃不过胭脂水粉

- ?( _0 _0 B0 [: F2 H3 U! Z- w
民国铜胎珐琅寿字胭脂盒

& H( Z/ Z9 h, `" V$ I
民国 银胭脂盒

- f$ m4 \3 ~1 ?7 F& O" R
民国 乔治五世时代 银明治十九年龙洋壹圆银币胭脂盒
3 D) r# e& H3 g
# Z4 }7 l" q& e8 g1 w
转自:古玩珠宝收藏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7461-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