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毛主席签题,周总理定稿!

[复制链接] 0
回复
36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5 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v9 E( g* t6 }
这是置于人民大会堂迎宾厅内最大的一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宽9米、高6.5米,成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它也是毛主席唯一挥毫签题的画,由美术大师关山月和傅抱石合力完成。) s! P: R5 J: j
傅抱石和关山月巨制
4 C4 E/ ?* K+ n《江山如此多娇》始末, ]" x/ G+ |/ L+ A* e

7 w8 I: g. }% i0 J& U7 ]傅抱石与关山月
. M/ l4 K5 Y/ C3 B0 R  A5 ]1959年6月,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傅抱石在湖南长沙、韶山一带参观写生,7月上旬,他突然接到江苏省国画院要他速归的电报:“抱石同志,中央来电,请你火速进京。”6 r! O+ r9 j" E9 e, t4 c8 F
于是他中断了写生,匆匆赶到南京家里,才知道周恩来总理和陈毅等人点将,要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一幅巨制迎接建国10周年,合作者是岭南派的关山月,而画幅之大在中国绘画史上也不多见,宽9米、高5.5米。
' {/ W9 b; s- j1 m
' V6 ~6 b7 E9 o# b1 ~$ F; i& h5 ~  b+ q6 R傅抱石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_0 z4 X. j9 B- g
他冒着盛暑,匆匆赶到北京,下榻北京前门的东方饭店,周恩来总理接见傅、关二人后,亲切地说,人民大会堂是国家召开重要会议、接待重要外宾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新中国的象征,画作就以毛主席词《沁园春·雪》为基础,反映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壮丽景色。
7 @7 v, l: u9 x- T8 [  o5 F+ Y7 i% m总理建议把傅抱石的奔放深厚关山月的细致柔和融为一体,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画在上面,要气势磅礴、水墨淋漓。! s* ~# E; @/ T4 c$ M
+ y7 _% Q6 Z6 i$ L4 u9 L6 K$ p* ]
傅抱石和关山月
4 G* ^- o# @  A7 y% P5 k0 o当时的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落成了十大建筑,最宏伟的是人民大会堂。二人听后表示要认真落实总理的指示,一定创作好这幅作品。6 W7 s. R" x1 ^5 B
集思广益,共同构思
  |! P! M; j2 F3 o, d; j
, \7 ^4 B+ t0 K4 u; S傅抱石与关山月
; w  Q% {2 K% h! [  B这个挂画的地方,是所有进入大会堂宴会厅贵宾的必经之地,位置极为重要。这是当时作为政治任务布置的工作,无疑是时代赋予画家的一次特别的机遇。
$ `5 e1 y! c; Q: S陈毅、郭沫若、吴晗、齐燕铭等人也到他们下榻的饭店和他们共同构思:“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字上下功夫,图中应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可包括春夏秋冬,只有这样才能概括祖国的壮美江山,只有这样才能‘’得起来,才能体现‘’的磅礴气势。”$ d$ z7 w3 x+ l9 E! a3 i8 f

7 U2 F: I/ j# j! D$ B3 R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送审稿本)1959年! N/ l9 p/ p; T3 d* ~  B
“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全国还没有解放,词里有‘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可是,今天情况不同了,‘太阳’已经出来了,‘东方红’了,它的光芒已以普照着祖国大地,画面上一定要画出一轮红日。”
$ r8 t" a' H6 W4 ~5 M4 r5 M傅抱石为此作了多幅草图小稿,通过后,两人分工,在表现技法、使用工具、色彩运用等方面,两人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s& `7 [1 U  ~1 K+ B/ ~& N8 |$ k& o* w1 n! z0 d2 Z7 T
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 小稿 1959年作' z1 C5 K# {: _& J2 W& b# N. Y# `) _
傅抱石后来在《北京作画记》一文中如此追述:“我们力求在画面上,把关山月的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和我的奔放、深厚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必须画得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的表现。”
2 L* P& z" `9 z# h5 p) O关于这幅巨作,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当总理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和想法时,傅抱石说:“到了北京买酒要凭户口本和票证,我买不到怎么办呢?”总理听了大笑道:“石啊,你是往往醉后的酒仙,名不虚传啊,特供你两箱茅台如何?”傅抱石连连拱手说:“太谢谢总理了!
0 T  \; L9 \) X+ e+ p" p* t+ S' w夜以继日,终成大作7 F" d6 {. z8 X2 }9 H' K* Q2 Z
! v7 E7 A4 r  |" T# x) U+ X
画幅要求高五米半宽九米,计有50平方米,荣宝斋的老师傅用三十多张清朝乾降年间的“丈二匹”宣纸拼接而成,在画厅里立起一块约3米高、9米宽的大画板,先把纸卷在上轴,从下端开始逐段往上画,纸随着往下卷,作画时是看不到全貌的。
3 O# n+ U, i+ |+ q: v* ?傅抱石作画所用的大笔和排笔的竿子,就有1米多长,像扫帚一样,调色用大号搪瓷面盆,一摆就是五六个。2 d- I# d. j) _9 K( N/ }

$ R$ [$ J  }3 b5 [2 ^3 X- \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 1962年作
3 j# {) R3 }! Z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关山月先生画几株大松树,傅先生画山岩瀑布、远景雪山和长城等,赶在国庆节之前完成了这幅旷古未闻的巨制。  T2 f+ K$ `- {# }2 S8 {6 P
大画完成后,裱在饭店大礼堂地板上,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站在门口也看不到整体效果。画面上同时出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同时出现了东西南北、高山平原的不同地貌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不同自然景观。
2 n, B8 e* Y+ S' [( G8 D: O1959年9月中旬,周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现场作最后的审定。总理仔细地从各个角度观察了大画,在赞扬的前提下提出了意见:画幅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略显小了些,此外太阳也要加倍放大,并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辉。
2 W8 e  w$ \" O9 k8 {7 D: y7 E2 l+ s) Z9 {. G2 c1 A5 W
《江山如此多娇》局部( x2 y1 i# ~% A
两位画家在听取了总理的意见后,立即动手修改,将画幅扩大到宽9米、高6.5米,画中的太阳也加大了一倍。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直到9月下旬,才算基本完成了这幅巨作。+ D! S  Q, d' o6 D
傅抱石后来较详细地作了描述:“近景是高山苍松,采用青绿山水重彩画法,长城大河和平原则用淡绿,然后慢慢虚过去。远处则云海茫茫,雪山蜿蜒。右上角的太阳,红霞耀目,光辉一片,冲破了灰暗的天空,使人感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a0 n! M# \4 K9 j! s! _. c
毛主席主席亲自题字
: z% ~9 K/ R& x7 ?" u7 R  ?5 V; {6 |/ P
《江山如此多娇》局部5 a1 Q3 I2 g: B0 G% \
9月27日,从外地回京的毛主席为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字。这是毛泽东一生唯一为绘画作的题字。
2 t2 s) J+ I" R+ Q$ _/ u张正宇教授整整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放大描摹在画面上,而画上的印章“江山如此多娇”则由齐燕铭刻成。
+ Z' h* `. p: o' {; V至此,巨作《江山如此多娇》终于装裱完成,赶在国庆十周年的盛典之前挂在了新落成的北京人民大会堂。2 }9 K& y& \$ c/ p# ~# }, t
6 I" _2 D8 `$ r3 ~
大画装裱上墙后,以恢宏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主题风貌,赢得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不同文化层次人士的欣赏、赞美,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国家领导人会见重要外宾时合影的背景,同时也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章。
# L0 \0 W6 f- d8 ?: H% M- E+ I
) q# i( W# K/ E- S- P+ l《江山如此多娇》局部
: j% i, g. ?& A% P9 B' ^1 d画作完成后,傅抱石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出席了国庆招待会,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国庆观礼。
: `; G  ]9 v" I# c" c0 Y全国各大报刊杂志相继发表了《江山如此多娇》彩色画页。傅抱石所领导的江苏省国画院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当选为江苏省1959年度先进工作者,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江苏省“群英会”,戴上大红花,还当选为全国群英大会代表。  W# u. F6 _' `5 k2 h) ~% D" w4 H, q
巨幅《江山如此多娇》历史意义5 j2 K& t2 S/ P1 n2 B# e% K, d; y
% _& l: }" }% J
《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煌煌巨制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不仅表现了祖国生机盎然的壮丽山河,也丰富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内涵。
5 ^: {& |8 K* J' Q8 |傅抱石、关山月二位画家所创作的巨制《江山如此多娇》一方面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图解进而对祖国山河的描绘,表现出新中国勃勃生机的时代气息;一方面则是在为山水画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的同时,为传统笔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0 Q- ~7 z" m1 H% Q' h! g- a
正是这样一种既表现时代气息又接续传统的完美结合,使《江山如此多娇》成为那个时期颇具影响的标志性作品,同时也成为中国画自身发展道路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15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