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缂丝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6-3-1 03:20
标题: 缂丝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16-2-29 23:22 编辑 / k; r# o: y& a) `; k

! A! a0 ^3 m6 z7 S4 n. p. I) y' G5 f
缂丝,也作刻丝或剋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的方法织成,我国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宋代是缂丝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技艺有了极大发展,并着力表现名家名作,延至明清,缂丝逐渐衰弱,常以画补缂或以画代缂。

2 L4 {  F7 q- t
↑唐朝通经断纬组织织成缂丝
↑缂丝组织
" C# T& e% d; }. H

4 O% O% k3 i8 ~8 H( i
← 蒙元,内蒙古达茂旗明水墓地出土,内蒙古博物馆藏9 q9 N. G4 b$ E" D! z
    此件缂丝出自内蒙古汪古部落墓葬中,年代应在蒙古时期。原件为一缂丝靴套,顶端有吊带,便于拴在裤带上。在紫色地上缂织出花叶和花卉纹样,花为荷花、桃花等,叶有裂叶,如牡丹叶状,与史料记载中的缂丝紫汤荷花基本吻合。类似的缂丝织物还见于北京双塔庆寿寺海云和尚墓中的莲塘鹅戏缂丝,和这件缂丝的风格完全一致,其年代为1257年。近年来,西方各大博物馆均有类似的缂丝织物收藏,风格均非常一致,因此可视作同一时期的产品。
4 @! }5 I, M7 c& `- l
↑缂丝紫汤荷花
# f. ^0 N9 x5 x9 ~2 W/ w& k
$ }6 J4 ~% l* _6 @) T6 Y

& |, X/ h) ~9 Y1 ~8 O- W
← 北宋,传世,辽宁省博物馆藏
7 m1 e4 Y% r& i3 w    此件缂丝一等紫鸾鹊谱亦曾作裱首,此块极可能是裁余的一块。以紫色熟丝作地,藏青、浅蓝、月白、浅黄、土黄、淡黄、翠绿、深绿、浅草绿等色纬线缂织出花卉鸾鹊,在织制时全部结织,不用钩线,套色平梭,经面单丝综,结织最细部分用两根经线,粗则五根,当一组图案织成后,改换纬梭的色线,进行下一循环的织制,这种织法与织锦的方法十分相似。其图案纹样则于规矩中见灵活:花鸟双双对称,奇数组成品字形,每一横排有鸟鹊三到四只,花枝作蔓状或四至七茎不等。每组图案由五横排花鸟组成,第一排中为鸿雁一对,两排鸾鹊分列;第二排鹦鹉居中,鸂鶒对持;第三排孔雀相对,左右黄鹄相伴;第四排鸾鹊再度出现,鸳鸯居于两侧;第五排鸠鸟位于两侧,锦鸡居于中部。其鸟均作展翅飞翔状,各具姿态,嘴衔瑞芝,犹存唐五代鸟衔花枝、绶带之遗风;花卉则以重楼子的牡丹、西番莲为主,配以荷花、海棠等花卉。
- z1 f* ~4 ]/ m
↑缂丝一等紫鸾鹊谱

3 [- S4 @6 j4 d* X; T3 i" e3 _
>> 知识点链接:《鸡肋篇》
' L+ |( U2 E8 N

1 Q  r- I8 ]' H: _2 i* d
← 南宋,传世,辽宁省博物馆藏4 o! X" I9 b2 \) o/ m0 s
    为南宋朱克柔所制,在画面上盛开三朵山茶花,一朵居中,花瓣硕大,余者皆为枝叶所掩,仅露其侧面;另一花枝上结蓓蕾三朵,顶上一朵含苞待放;一只粉蝶从远处飞来,有轻盈得意之态,更加强了花气袭人的气氛,其在工艺上独具匠心,花萼改用披梭,其余多用平梭,叶不用钩线,枝干等以合花线织成,蝶翅用抢缂法晕色,蝶须辅以勾缂点缀。并在左下角以闩门梭缂制有“朱克柔印”朱章一枚。这幅缂丝作品流传到清代,为卞永誉收藏,右方钤“令之清玩”朱文一印;雍正、乾隆时期,为安岐所有,作为《唐五代两宋集册》的引首,收入于其《墨缘汇观·名画》中,后流入宫中,被汇集于《宋缂丝绣线合璧册》中。

* I! g5 L5 [- l! z
↑缂丝山茶

  ]4 l, C6 z3 @+ S  X2 r( w- `
" w# s3 V" Q% E0 m9 h1 w

* m+ l9 G# V+ W# E7 H$ F1 x
← 南宋,传世,辽宁省博物馆藏
0 _  E2 v8 S& ~% i0 q& y3 O" F    此为南宋朱克柔所作,以一枝盛开的牡丹为表现主题,花呈深黄色,当是姚黄牡丹,周师厚《洛阳牡丹记》载:“姚黄,千叶黄花也,色极鲜洁,精彩射人,有深紫檀心……洛人贵之,号为花王。”画面之上其花当怒放之时,衬以微风中的绿叶,显得格外浓郁而富丽,在左下角亦用以闩门梭缂制有朱色“朱克柔印”篆书印章一枚。使用蓝地五色缂织,色有蓝色两种,黄色四种,绿色四种,朱、白各一种,经用捻丝,纬用松线,牡丹花瓣以“长短戗”织成,即利用织梭伸展的长短变化,使深浅色纬长短相错,形成空间混合的晕色效果。在《宋缂丝绣线合璧册》中此幅居首,原为《五代宋元集册》的引首,收入清宫后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四玺。
& S5 i- R% R8 S9 N+ x. d
↑缂丝牡丹

; S. e4 J3 o% q* I
>> 知识点链接:朱克柔

2 L: O: C5 k# c6 \
4 I4 L5 s+ ]1 R+ X6 g
← 唐,青海都兰出土,青海考古研究所藏1 \' M" o! Y" T9 \5 U. o8 {
    缂丝是通经断纬的织物,即将经线绷于织机上,用多彩的纬线按纹样设计的要求在不同色彩区域内进行挖织,这样,尽管缂丝只是最普通的平纹组织,但其图案色彩的变化却可以随心所欲。缂丝在吐鲁番和都兰两地均有发现,前者且有垂拱元年(688年)文书伴出,窄如绦带,而都兰所出者以小形宝花为主题,宽5.5cm。此件缂丝的经线为本色,其断纬处不仅根据色彩需要而缂断,而且在同一色区内也有缂断,纯粹是为了表现雕镂之效果,也显示出缂毛的风格在缂丝初期的应用。
! s' x9 |5 o) y' ~7 L
↑十字花形缂丝

: G: q9 Z& w/ p  u
. o8 N+ g2 G. x" k, ^8 Z

8 \- i# f8 l2 c! G2 F0 ^
← 元,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N  Y% z7 ]$ H( S1 L: _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缂丝唐卡,是一幅以大威德金刚为本尊的曼陀罗,为密宗修行时供奉之画,在唐卡下部左右两侧各织有两位供养人,右侧第一人为元文宗,左邻为其兄明宗;左侧是他们的皇后,均作合十礼佛状,表情恭谨。其中以缂丝织成的文宗御容和明宗皇后御容,尺寸不大,但和台北故宫所藏《元代帝后像册》中的两人的肖像颇有相似之处。根据《元代画塑记》的记载,不少元代帝后像应出自人物画家“传神李肖岩”手笔,这幅缂丝上的御容或许也是按李肖岩的画稿织成的。

0 n6 S6 X. x/ T- M2 a
↑大威德金刚缂丝唐卡

1 _$ \- Q1 p6 @6 P6 {0 O7 j8 Z" }
>> 知识点链接:织御容

) T1 N7 ~0 ?/ n

' a, m0 x; \9 i9 v8 e0 L3 @' u
← 元代,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 a* o" I  ^7 {8 p- C; s  k4 `( @
    此图题材取自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画面表现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方祥云缭绕中累累仙桃悬垂枝头,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以谐音寓意“芝仙祝寿”。画面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和“秘殿珠林”印5方。
! J( [7 O) v# E! a, C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

* _" w; }$ W* d

9 ]# ]5 _4 f; ]1 L5 O" V! f% n

. |  u, Z9 `2 }
← 元代,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_0 O- u+ w9 I& ~$ k2 I$ V) b$ f
    该云肩残片色泽鲜艳,制作精美,以缂丝的方式制得。此残片应为原袍的左肩部分。残片的左边是卷草型的云肩轮廓,里面为满地的折枝牡丹花卉,配以叶子和花蕾。残片中间是一个月亮,里面由一只玉兔在桂树下捣药。紧靠月亮的右边就是元代常见的灵芝云。再往右边部分的构造稍有特别,可能原件是以卷草的形式和左边相连,这部分上下各由半朵海石榴花。最右边则是一条戏珠的龙。
8 D# P* E) n0 j/ L# t
↑缂丝玉兔云肩残片

9 n% w8 c7 I; L% _, R8 h1 ]

& D7 d2 K% O; F1 ^( t  ^' Q8 ?' i
" ~5 z! C  q1 k; k  u% [) k
← 明代,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9 s) j: u1 B. J3 B# f$ n
    此图描绘了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在西天瑶池庆寿的场景。9位仙女各捧寿礼,凤凰、仙鹤、天鹿、祥云、灵芝、青松、翠柏点缀其间,以强调吉庆祝寿的主题。此图轴宽两米有余,可以想见其织机之巨大,工程之浩繁,在历代缂丝作品中亦属鲜见。其织缂并未因画幅巨大而粗率逊色,反而愈显精妙繁复,行梭运丝巧于变幻,除常见的平缂、搭缂外,细部晕色采用长短戗、木梳戗以及华丽的凤尾戗,仙女鬓角用长短戗技法使发丝自然写实,衣纹用构缂技法突出了飘逸轻柔的感觉,瑶池的水波纹及五彩祥云用惯缂和“结”的技法使之更具立体效果。
8 s' l! Y8 x' R' ^; Q
↑缂丝瑶池集庆图轴

8 T! M$ |) g7 X
  I. L7 Q5 v3 G5 r6 P) x
* T8 I. j) y  ^' ?  j
← 明代,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5 G' x2 r- s$ w, `" G' F- q
    这件缂丝作品以赵昌的画为粉本,运用齐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子母经和搭缂等技法缂织牡丹飞蝶、荷花、芙蓉翠鸟和雀梅4组写生花鸟。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多采用三晕色的配色方法,如荷叶正面用墨绿,叶脉用草绿,背面用黄绿,色度从深到浅逐层递减,过渡自然,表现出荷叶仰偃卷曲、柔媚秀雅的姿态和阴阳向背、光泽明暗的质感。飞蝶、栖鸟则捕捉其细部特征和灵动的神态予以精确的刻画,给人逼真酷肖的传神之感。卷首钤“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玺”、“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卷尾缂“赵昌制”款,缂“赵昌”和“玉川”二印,钤“乾隆鉴赏”、“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 E7 n# N0 V& b& w- Q# e
↑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2 z. L0 T. U7 X* D
>> 知识点链接:赵昌
" m2 m; B# E8 n% h2 ]3 d

. S/ I7 ]4 B- _, M4 S$ v  u
← 清乾隆,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 O2 R1 o6 _7 @+ s
    此图以缂丝加刺绣制成。其背景为缂丝,而主要人物、动物及树木等则是在缂丝上加绣。天空为宝蓝色,上有五彩瑞云。山坡草地之上,苍松绿树之间,3名男童与9只小羊正在嬉戏。9只小羊寓意“九阳消寒”,而3名童子属阳,取“三阳开泰”之意。画面钤“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嘉庆御览之宝”等印。图上方有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九羊意寄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漫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欲惭吾。辛丑嘉平御题”。
9 [# H2 C' X. Q
↑缂丝九阳消寒图
# _, u+ I8 a7 Z' S3 |
>> 知识点链接:九九消寒
/ U. V4 F* U# k6 C. U8 J/ q
6 y1 h  E0 u3 e7 d) X7 e
← 清乾隆,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8 _2 p! {5 C& |" u    运用齐缂、构缂、缂金、长短戗等技法缂织,并辅以敷金和敷彩等绘画技巧,以表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恢宏与华美。画面中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两旁为左右胁侍大势至和观音,头上方主师、本尊、女尊、护法神、菩萨等齐聚,天空中伎乐天人穿翔起舞。前方宝池内花木秾丽,瑞鸟翔集,七宝筑成的诸佛所住的讲堂、精舍等金碧辉煌,喇嘛、吉祥天母、六臂大黑天和阎魔等散布其间。画幅人物众多,场面热烈,配色和谐,构图主次分明,详略得宜,并无雍塞之感,显示出缂丝匠人纯熟精湛的技艺。
; E& b' D( M. Z* _4 ?
↑缂丝阿弥驼佛极乐世界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6-3-1 03:24

; ^: n; N1 G8 o* z& r
- X. K8 F( Z0 \; H7 v" d# s1 B

" K! C. p1 i6 s) P) T' ]% v8 D1 Z( E
/ P# e6 L; {: a5 n% ]$ n' n
$ m! }! J2 B+ ?2 l

2 C( h1 ^5 l7 w9 [5 g$ D. g7 {
0 ]7 s4 }/ s/ e0 P/ p9 _
7 g* C1 W# n- l: J, i
缂丝,古人亦称剋丝、克丝或刻丝。听说棉绒缎苏州卫星。缂丝用本质丝做经,以黑色丝作纬,“通经回纬”是其织造特征。对于苏州。出土文物阐明,汉代依然出产缂丝。至唐朝入手下手大作,地点的贡品中就有缂丝,听说北京。日本的正仓院至今还存在着奈良期间留下的唐朝缂丝残片。北宋时,看看棉绒缎 英文。河北的定州缂丝最为出名;随着宋室南迁,缂丝在江浙区域取得连忙的生长,织物不只用于制成服装、被褥等日用品,两地。
4 N( Z" @* F" E9 S% |5 H' T0 Y& B: V3 R" n

) l- g! T8 Y) T0 m$ O, `/ ^- J而且以其奇特的织造工艺表现了书画形式,并且逐渐趋向艺术品规模。那时,苏州的沈子藩、吴煦和松江的朱克柔(女)均以缂丝书画成名,有的作品存留至今,甚为保藏界所至宝。明代的缂丝产地严重在北京与苏州两地,苏州的陆墓、蠡口等处的缂丝作坊密集了一批缂丝工匠。此时的缂丝织物中,大批的运用金线和孔雀羽线成为风俗,对比一下棉绒缎。北京明定陵出土的缂丝龙袍,就是出于苏州,系用孔雀羽线交错,金翠精明。明代长洲人朱良栋的缂丝作品《瑶池献寿图》,为北京故宫乾清宫所藏;苏州人吴圻的缂丝作品《沈周〈蟠桃仙〉画轴》,亦为乾清宫所藏。我不知道棉绒缎 英文。清代,苏州的缂丝产区从陆墓、蠡口扩展至光福、东渚一带,所出织物多半由苏州织造局收买,以供皇室和官府之用。至民国初年,随着服式变易,缂丝出产式微,棉绒缎。有首机房歌谣道出了缂丝零落的地势:“一只梭子两端尖,缂丝工匠叫苦怜。起早做到薄暮里,饭米无着如油煎。”
1 o5 n. ^" I' p% A9 N( g2 f  R) F# a- I
3 [6 C9 r' f0 F
远在商周时期,已有织锦的记载。缂丝的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自汉至隋唐,渐趋成熟。至宋代,在中国织造史上已占有突出的地位,那时“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南宋时,苏州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自明代始,缂丝技艺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明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更为精湛,以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中的开相织品著称。到了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
8 ^0 O1 b: H1 I" s/ \  缂丝起源根据是:新疆古楼兰出土的汉“中希混合风格之毛织品”花边残片与解放前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汉丝织石树残片来看,两者都是通经断纬的'单经'的平纹交织物,前者以毛丝织成,可称它为缂毛,后者纯蚕丝织的,可称为缂丝。他们和宋以前缂丝的织造方法完全一样,由此证明,这种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在我国汉魏之间就已经有了,其缂制技巧也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3 D) S$ G) q% I# S( y8 p* L  隋唐以后,已经用缂丝制品作书画的包首,到了北宋、南宋时期,缂丝最负盛名。宋朝时,宋锦不只用于制作衣服,还用于制作帷帐和装裱书画,并对锦的质量恳求也越来越高,连花纹都须应时应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二》载:你看苏州缎。“靖康初,地主。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听听棉绒缎苏州卫星。谓之一年景。# S$ R  J3 J" |; S* o4 Q: O
3 A7 T- |5 f9 A# o9 c' `* @% n

' V! Z( t" |0 e. r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缂丝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缂丝的《莲塘乳鸭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院),画面上,碧波荡洋,芦苇青青,红果白鹭,绿萍翠鸟,子母鸭双在塘中嬉水漫游,水中白莲吐艳,浮萍点点,间以蜻蜒、草虫。整副作品构图严谨、色泽和谐,生动活泼。还有著名缂丝高手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具有工丽巧绝、自成风韵的独艺术风格。  Q8 g6 v* H6 R% E
  到了靖康以后,因宋代统治阶级怯弱无能北方被异族侵扰,便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南移也使工艺美术由北南迁,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南方,缂丝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后基本集中于苏州陆墓、蠡口、光福一带。沈子蕃、吴煦都是苏州(吴郡)这一时期的名工巧匠。# j# N7 Y+ C# [+ z& R; M4 W& N
  元代,缂丝艺术品已转向生活日用品,其特点是缂丝率先使用金彩,大量用于寺庙用品上和官员的官服上。元代的金彩,后对明清二代极有影响。到了明代缂丝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除明宫中有御用缂丝艺人外,苏州缂丝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在苏州齐门外陆墓镇已有一批艺人,从事缂丝织造。名工朱良栋缂制的《瑶池献寿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轮廓清晰,尤为冠绝。因此明代缂丝以苏州最有名,明代除北京和苏州,其余地区似乎未发现缂丝了。春秋时吴国的大城(始建于阖庐元年,即公元前514年)内有河名锦帆泾,自后填河为门路,即今苏州的锦帆路。苏州缎。苏州所产的宋锦作为锦的种类之一,早在南宋时就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齐名。- c$ [1 f: F- B1 F8 J6 _& n2 p9 W
) @% B! O7 E5 R/ b

/ ^# b/ r- d5 U# J5 W% N至明朝,宋锦出产不唯有了光复,明代的缂丝产地主要在北京与苏州两地。而且有所生长,据清康熙《长洲县志》载:“明宣德间(1426~1435年),尝织昼锦堂记,或织词曲,联为帷帐。又有紫白落花流水,对于苏州缎。充装潢卷册之用。近年隶织造,明代。精巧绝伦,殆人巧极而天工错矣。”& I& t* ^. l0 y2 E" X
' G9 \3 _5 J& L& P

4 v0 Q/ J; P0 d* H3 I  q4 W缂丝织造技艺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机及若干竹制的梭子和拨子,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这种织物具有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因此得名“缂(刻)丝”。
( N) D1 N- h+ O+ X' R: b6 V$ y; w* {- a# }) }0 z5 Z+ \: E
7 W8 S4 Q1 w; @! K" M
缂丝的制作工艺分为嵌经面、画样、织纬和整理等十多道工序。织纬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勾、抢、绕、结、掼和长短梭等,另有盘梭、笃门闩、子母经、合花线等多种特种技法,都依不同的画面要求灵活运用,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其中,“结”是单色或二色以上在纹样竖的地方或较徒的纹样上采取有一定规律的面积穿经和色方法;“掼”是在一定坡度的纹样中(除单色外)二色以上按色之深浅有规律有层次排列,如同叠上去似的和色方法;“勾”是纹样外缘一般均用较本色深的线、清晰地勾出外轮廓,如同工笔勾勒作用;“抢”又叫枪色或镶色。是用二种或两种以上(甚至更多)深浅色之调和运用枪头相互伸展起到工笔渲染效果表现纹样质感。/ `9 J5 ~( t9 T3 r$ z8 a4 j  j
  缂丝的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说来,可概括为四步:第一步是把经丝上到木机上,包括落经线、牵经线、套扣、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拦经面十一道工序;第二步,用墨笔把纹样勾画在经面上;第三步是织纬;第四步,修剪反面的毛头。解放后,缂丝技艺不断发展提高,缂丝作品更加精美,无论是博古花鸟还是山水人物,都以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情趣,赢得了高度的赞誉。1982年缂丝艺术冲破一千多年来的旧法,创制了一幅异色、异样、异针三异缂丝金地《蝴蝶·牡丹·山茶》。这幅作品被列为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6 b# x+ [* Q$ d$ b5 r2 g9 ?& p
4 o& Y, K/ @/ y. E+ s1 I
  J' s+ O, z$ o( Q+ A: W2 U
织锦 (brocade )-南京云锦的诞生应归功苏州的缂丝,它实际是苏州缂丝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 5-6 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通经断纬,挖花盘织,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比如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要织一幅 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 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6 y( \6 f8 s% u7 d& G! R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6-3-1 05:02
织中名物——缂丝
北宋《缂丝紫鸾鹊》局部
缂织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它采用“通经回纬”的独特技法,在平纹织机上,以不同色线作纬线,根据图案设计,往返于经线之间。由于纬线回头,不通于整幅,因此不同色块间不相连结,会留下空隙,形成破口,图案呈现出如同镂刻般的效果,故名“刻”(同缂)。
缂织物起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最初选用亚麻和羊毛。由于羊毛容易染色,便于织出多彩的织物,在2—3世纪,缂毛技术在东地中海一带流行。后逐渐传播至波斯和伊斯兰国家,并向北传播到欧洲地区。同时,南美洲的印加人也发明了缂织物,主要用木棉和兽毛为材。各个地区的缂织物都以服装、日用品(如帘子、挂毯等)为主,也织造一些宗教性装饰物。
汉代,缂毛织物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由于制作原理简单,当地羊毛资源丰富,缂毛织物在新疆地区流传了几百年,技术逐渐成熟。到了唐代,缂织物的材料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蚕丝替代了原先的毛和麻,缂丝便诞生了。这种新型织物的出现与当时西北部地区缂毛技术的成熟和蚕桑技术在全国的普及是分不开的。它是外来文化在中国被本土化的最佳例证。
不过,唐代的缂丝织物仍留有缂毛的遗风,以织造实用品为主,由于唐代崇尚佛教,缂丝作为高级的织物,也被大量应用在经袱佛幡等宗教用品中。其纹样多为简单的几何形花纹,织法类织锦,多用平缂和齐缂,几乎没有晕色,装饰性较强,但色彩层次不够丰富,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丝线的最大优势——细、长、软。丝纤维比毛纤维长得多,而且更细,特别利于织造大面积的晕色效果,表现极其微妙的颜色过渡和变化。它比麻柔软得多,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处理就可以使织物达到一定的柔软度,这就使织物的质感更丰富,用途也更广泛了。
南宋《缂丝山茶图》局部
这些优势直到宋代,才渐渐在缂丝织物中被体现出来。相比前朝,宋代的手工艺生产环境更加活跃,官方和民间的缂丝作坊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织造技术也有了极大进步。在北宋流行的书画装裱用缂丝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唐代延续下来的风格,图案对称或交错,追求纹样的装饰性效果。但到了北宋后期,由于上流社会的推动,当时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尤其是书法和绘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宗教势力的淡化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形成,知识份子的自觉意识也空前觉醒,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画家们创作出风格富丽,形态逼真的花鸟、山水画小品。这种崇尚艺术,追求闲逸,重视精神生活品位的风气深深影响了缂丝工艺的发展方向,促使它跨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摹缂名家字画,织造艺术性极高的观赏用缂丝。
观赏用缂丝是南宋缂丝的主流,其主要产地也由于政治中心的变迁而转移到了临安一带(即今天的杭州地区)。观赏用缂丝摆脱了实用功能,艺术性大大提高,它的织造需要向书画原作的质感靠拢,这时,丝线的优势就完全展现出来了。宋代的书画一般仍落墨于绢上,模仿水墨在丝织物上的印迹,用丝线再合适不过。南宋院体画色彩丰富,变化微妙,既有色块晕染,又有线条勾勒,这些特征也与丝纤维本身的表现力相吻合。在技法上,宋代缂丝工匠们除了继承以前已有的“掼”、“勾”、“戗”、“搭梭”等各种技术,还利用了“结”、“长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和“参和戗”等新技法,赋彩自如,也基本奠定了后世缂丝的基本技法。为了能更自然地表现色彩的渐变,宋代的缂丝工匠又创造了“合花线”的方法,通过将两股不同色线捻合在一起,达到晕色的效果,并可以通过捻度的强弱来控制晕色的程度,这也是宋代缂丝独有的用线工艺。
缂丝最适宜表现的尺幅也和宋代流行的小品画不谋而合,虽然南宋也有大尺幅的缂丝,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小件织物,和小品画一样,它更适合放在手边欣赏把玩,有时也和纨扇、屏风等物品相结合,近距离观看时,更能体味缂丝工艺精细微妙的美感。
2 M# v5 C* E$ ]# }! E4 m& A
南宋《缂丝莲塘乳鸭图》
既受大众欢迎也为皇家推崇的题材、成熟精湛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风格形式与材料特质的高度契合,这些因素使得南宋观赏用缂丝成为织造工艺的一个巅峰,缂丝高手倍出,如朱克柔、沈子蕃、吴煦等,他们专门仿织名家书画,惟妙惟肖,独具织理之美,甚于原作。他们本身亦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宋徽宗曾在朱克柔的缂丝名作《碧桃蝶雀图》上题诗云:“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元 《缂丝牡丹团扇》
宋亡后,元朝统治对中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元代缂丝风格豪放拙朴,与宋代缂丝大不相同。构图也较为简练,出现了一些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缂丝作品,如《东方朔偷桃图》轴和缂丝《八仙拱寿图》,但元代缂丝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没有更大的进步。宋以后,只有明代缂丝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除了沿用前朝已有的各种缂法和戗法,还创造了“凤尾戗”和“双子母经缂丝法”,增强了作品的装饰性。明代工匠巧用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与丝线捻合而成孔雀羽线用于缂织,使织物色彩夺目,且永不褪色。因此,明代缂丝风格华丽精细,与宋代缂丝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清代缂丝数量大增,创新性较强,创造了“双面缂”、“三蓝缂法”、“水墨缂法”、“三色金缂法”和“缂绣混色法”,营造了一些全新的效果。其中“缂绣混色法”结合了缂丝、刺绣和彩绘,用丝线刺绣主体,缂织背景,并用画笔补色,本是为了增添作品的表现力,但随着画笔补色的滥用,画面中缂织的部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了缂丝工艺的衰落。 清末至解放前,缂丝这种奢华繁复的工艺品在乱世中完全失去了立足之地,几近失传。1914年,由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聘请清内务府缂织工教习缂丝,留下南通缂丝一脉,沿革而成今天的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解放后,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也于1954年成立,邀请了两位缂丝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并招收青年学徒。缂丝工艺又一次在江南重生。 目前国内的缂丝织造产地以苏州和南通为主,分为“明缂丝”和“本缂丝”两大流派。在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以及镇湖一带的缂丝作坊中,可以看到以明清织造风格为主的“明缂丝”工艺,而南通王玉祥先生主持的宣和缂丝研制所,则以研究、生产唐宋织造风格的“本缂丝”作品为主。两种缂丝流派的区别主要是由于织造的机械、材料,乃至用途的不同而形成的。“本缂丝”用丝粗实,捻度强劲,织面挺括坚实,呈现“瓦楞地”,适用于摹缂书画。“明缂丝”用线细匀,捻度松弛,织面柔软纤细,织物没有明显的瓦楞地,更适用于服饰面料。
面对宋代缂丝如此难以逾越的成就,当代的缂丝工艺流派始终保持着交流,研究和学习,寻求完善和互补,还有不少当代艺术院校也参与到其中,与传统工艺大师一起,试图找到缂丝工艺的新思路和新方向。现代缂丝工艺因其耗费工时巨大,纯手工生产方式,以及传统思路上的局限,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当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的交流对于我们探索全新的织造语言,创造有厚度的当代艺术风格是及时而必要的。
参考资料:
《缂丝》 朴文英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 g3 m* H) w$ Z0 ^6 `1 k《华彩若英——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集》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人民出版社! h  I* f! [! m: l8 ]
《宋代小品画画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m: O5 b, f7 E5 T, }+ E) H6 ]《缂丝》 陈娟娟 文+ R6 k* P: e) O7 a. P
《初论南通缂丝的特点》 王玉祥 文
) P4 k9 ]+ l6 g: x" A
1 t, J( z% G4 `- a# P6 h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