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9 g! b8 M3 O4 [) i/ {$ d# U* l: x' _+ d7 H& d% Z- Y
据官方披露,邓为民经常“消失”,有时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还经常缺席应该由区委书记主持召开或区委书记应出席的重要会议,例如区委常委会。那么邓为民忙啥呢?* s9 a a8 t4 I$ Y! n
* H, d9 u6 d! G/ _2 u2 }% M& H
邓为民忙着“吃老板”。官方披露,项目审批、土地流转等有权力寻租空间的工作,才是邓为民乐于从事的工作,他的口头禅是“帮助投资企业排忧解难”。在帮企业“排忧解难”中,他获得“回报”1823万余元。 8 Z& J; W8 v* N2 u( `8 ` 8 d. O- j0 S6 |. I* H: J. S' @9 }: C1 w% i1 N
《中国纪检监察报》讲述了两个邓为民帮企业“排忧解难”的小故事。 7 y: d4 Z1 y5 P% z9 t 0 P" K/ b# o2 @5 C4 J/ C' C, x+ L8 k
故事一:2011年,锦州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签约的一个项目落户在凌河区,邓为民给予该项目各种“关照”,事成之后,1000万元“好处费”就揣进他的腰包。+ _% f- }) G9 L% Q" _
1 t w( r9 m) h: C6 R4 {5 [4 ] 2 E' l$ Z5 G, v2 V0 m故事二:2015年,某房地产老板因开发手续问题找到邓为民。“这事也能办,但有难度,我得担风险。”邓为民暗示该老板,最后双方以16.2万美元“成交”。邓为民拿到了钱,该老板却迟迟没拿到手续。其后不久,邓为民又以买房为借口向该老板借款100万元。该老板手续没办妥,只好照办。事后,邓为民却“忘了”还钱。* d& C" J: A3 m. w
& I. G; V( }1 A6 Y$ N - s) g+ b+ g c$ J2 o+ T _“书房所有的抽屉里,衣服的兜里,他所有的包里,全是钱!”调查人员称,“从他这一处住宅里查出的各种现金、存折等,共计近4000万元。”, ^! Y' S' g& H: A- [; d; H& A& o
# K. l/ c9 F$ P# c* u
! \" L/ a. W0 c, V; Y
邓为民自述:“每逢年节或家中婚丧喜庆事宜,下属、同事、朋友、企事业单位领导、个体老板均以慰问、看望、拜年为名,送给我礼金、礼品、消费卡。面对这么多的东西,自己都搞不清楚是谁给的”。 ' ^: \# P. r/ A% z7 Y: R( y
7 A/ ~6 Y% m+ L8 Q1 P* {- [" q+ I. U8 m- F( ?2 z5 a 造成近1亿元国家经济损失5 p- J, D, K3 X4 r, v" P$ V
! k% y# { |8 @7 o* C
* D$ Z6 Q6 F( U, H) Z- \《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邓为民的落马细节,暴露出其违反工作纪律方面的问题。 ' [' N& X+ S c: c" W$ H6 U( U+ P6 {$ h. ]% V1 j
I4 D4 Z) G1 w& g2 q% p2015年,国家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审计了锦州市凌河区政府的一个土地出让项目,由此炸开了邓为民违纪“冰山”的一角。 ; M; g( \8 |# S% V3 ^$ |8 L) B. Y8 a( w
: @! a. y. }0 k8 V7 J' P u该土地出让项目发生于2011年至2013年,邓为民时任凌河区区长。当时,凌河区政府想征用某处农用地,找到锦州某拆迁安置公司。该公司为拆迁工作共投入1.2亿元,而邓为民在没有经过集体研究和履行合法程序的情况下,擅自决定以2.1亿余元的价格与该公司签下了协议,只此一项,造成国家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 W' l. G' ^, ], C 0 z0 e" E" K# s$ r( Y, l 0 \6 z/ B9 m3 D0 F$ b" W《中国纪检监察报》称,“乐于”“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的邓为民,用权很任性,抓起“经济工作”很霸气,“这事就这么定了”“这事必须整”,班子集体在他眼中成了摆设,凡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 t0 V3 J( A
: [; a4 S0 w; R% ]* j
, M' `" U: [* i. Y 安排30余人“升官” \: V, S8 S1 L" U1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