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谁说融入就是人生赢家? [打印本页]

作者: 涨姿势了    时间: 2017-4-7 15:15
标题: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谁说融入就是人生赢家?

1 r, @& S" F4 S3 }9 O
融入主流不是成功的代名词,这里是“色拉碗”,在这里可各取所需。  c% ?8 h- S% q" h* J

4 ~  a. E0 A# p5 j" \  {1 A" G
* z% `6 R% f) p; o' o% ~% ]- c
美国留学那点儿事
' @" t/ m; o7 W" l9 S4 L7 b

. R) s5 ^+ L2 u% E* I
5 z6 m  s2 y7 p" U& w! K% x十一年前,我揣着1900美元,带着两个行李箱,转了几次飞机,来到美国雪城,在雪城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原以为纽约州有“大苹果”纽约城,既然雪城也在纽约州,应该不会和上海有多大差别。来了却发现,需要适应的地方极多。
( H% q4 @+ |2 b+ o1 W% O: f! d' |, Y7 m: m" j" d+ Q$ R4 v
例如,我在美国的信用记录为零,申请信用卡屡次被拒。交通更是大问题。雪城的公交车不是几分钟一班,而是要拿着一张时刻表,在雪地里等着。考驾照,我第三次才通过。我从一个退休飞行员手里买下了第一辆车,这几乎用去了当时积蓄的一半(800美元),几个星期后,车的变速器坏掉,维修的报价为1500元,比原价还贵,我只好放弃。% a; _$ k0 K8 h$ j3 H7 [. i0 n9 s- X

) B4 O5 i2 N" W0 h+ i  B再后来,家人来雪城与我团聚,而此地著名的“湖泊效应”暴风差不多也开始了。从10月底到次年末,整个城市常为几英尺的积雪覆盖,我们挤在一个阁楼改造的小房子里,无处可走郁闷看得见。$ ]4 ?; w. K6 b. h9 T3 F9 F
$ T- L% u% n8 i7 h' R3 ]
学习上遇到挑战" w0 f" f  y- [3 v' G$ S9 _
除了生活上的各种挑战之外,学习上也有些没想到的问题。听课的时候,过了颇一段时间,才适应了老师的说话方式。说起来有些丢人,我在国内的专业还是英语。事实上,刚来的时候犯的极低级错误都有。我去最为容易点餐的地方——麦当劳。& a& c% S' Z* q: y4 D

& v8 }8 @# T7 c' i& ^2 H0 q点完服务员问我一句话,似乎是问我要不要“赶上”我的薯条 (Do you want to catch up with your fries)?作为万物之灵长之一,我为什么要赶上愚蠢的薯条呢?我正在纳闷这算哪门子美式幽默,服务员却摇了摇头,递给我几包小小的番茄酱。一看包装,我恍然大悟,原来她说的是ketchup(番茄酱)——在我的中式英语思维里,我还以为番茄酱叫tomato sauce。
+ z% V# {' w0 M7 x7 V/ ]5 k) _4 T/ t2 P
这类经历我的一个伊朗老师也有过。刚到美国他进了餐馆,连怎么点菜都不知道。去餐馆时,他闭上眼睛,让叉子倒在菜单上,倒在哪里他就点哪个菜。受早年经历影响,这位教授极力主张学校“国际化”,改造其课程和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留学生,也让本土学生得益。学校对此倡议不冷不热。教授出师未捷身先死,国际化使命中道崩殂。
5 _; |: b$ P2 t* \& S
7 n, {1 i& T. _$ r2 F3 u和其他国家学生一样,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调整并不容易,但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引起了更为密集的关注。最近一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各国向中国留学生打开了闸门。在美国,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留学生最大的来源国。但由于中国学生对于美国接受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面临的挑战也随之高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亲眼见证了一些中国留学生遇到的挫败。
, t9 _% o/ q/ R
' k# r9 o1 S$ @/ H. o新旧留学生差异很大8 g7 a4 U0 R1 |/ P! ^% V1 u
和我们这些老留学生不同,新一代留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起码也是收入尚可的中产家庭。老留学生自费留学,读研究生的居多,靠奖学金生活的比例不小。新的留学生,有不少从本科甚至私立高中开始读,学校很少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学生的学费也成了各校可观的收入来源之一。这些学生也不再全被看作可能成为美国财务负担的可疑分子,在签证中被一再刁难。他们摇身一变,成了优质客户,也在一定程度上帮着拉动本地经济——一些中国学生来美国后,有实力立即购买新车。8 N# r0 E( a7 y
; m/ {: a4 L) q9 x/ Z; k5 O/ U
然而,解决了生存的基本所需之后,今天的学生面临不同的调整和适应问题。让这些新一代留学生沮丧的是,他们被视为“异类”,和所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老一代留学生人数少、较为孤立,所以努力融入的动力更加强大。而今天的留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一个庞大的老乡团作为后援,所以反而较难跨出心理的“舒适地带”,去更主动地融入校园文化,熟悉美国课堂。4 ~& ^; B; R8 c2 W
% `7 Q, I. S( R) w. G& F
《大西洋月刊》一篇题为“我们不是异类”的文章引述了《南华早报》的报道称,进入常青藤学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有四分之一退学 ,不过对于这个惊人的数据,也有人指出研究者是从校方处拿到的退学数据,但这些退学者也有可能并未放弃学业,而是转到其他学校,因此可能有夸大之处。无论如何,中国留学生在学业上出现种种障碍已经成为越来越明显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成因很多,但多半可归结为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互不适应。  M9 }* a; R8 U2 i( ]' Q

" R) U0 U1 B. _/ o这种不适应问题,学校有责任,比如一味对中国“扩招”,而不去让校园的资源和课程更为国际化。多年来,许多中国学生告诉我,很多学校的“使命宣言”中虽有“多元化”的使命,却大部分口惠而实不至。到了美国后,很多留学生在新的环境里接受“放羊”式教育。适应被视作这些留学生的私事。大部分教授忘了班上还有国外学生,虽然美国众多高等院校的留学生比例普遍出现增长。. U# L$ p$ N- E) z  ^

0 Z+ Y1 \; q$ d! A7 ]# u5 i2 w一些作业和要求带着某些针对本土学生的假设,留学生听了一头雾水。比如,有的教授以为学生都知道学科所用的美国心理学会(APA)或现代语言学会(MLA)的学术文献规范。很多留学生因引用不当,被视为作弊。美国学生司空见惯的一些课堂教学和测试方法,其他国家的学生也可能知之甚少。有美国教授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学生倾向于“集体式思考”,因而能适应学校的团队作业。而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过去作业多为单打独斗,很少有协作式的作业。
  h+ g# ^; }) C
# I/ x' b4 q& `/ [+ b缺少融入的渠道
& x2 t# l& m- ^" H, v
不过,也有不少大学鉴于留学生数目逐年提升的现实情况,开始做针对性的工作。中国留学生超过3000人的普渡大学,甚至有专人研究、开发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教学方案。一些小学校,如我所在的艾比林基督教大学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国际留学生办公室开始针对老师开展培训,让老师了解留学生们的独特挑战。学校举办多次针对性的讲座,告诉老师如何考虑留学生的处境,比如在小组作业中,刻意安排本国学生和留学生参加一个小组,以便大家有更多机会相互接触和帮助,而不是放任他们各自扎堆。% q. U+ P: n& v+ r% Z$ y
0 Q8 g- g9 j5 E5 K0 m( b0 [; x2 i
小组作业中国学生极不熟悉,但老师的这种安排,很多留学生非常喜欢,因为可借此机会,接触他国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学校留学生办还在筹办“演说团”,安排留学生去本地社区(如中小学)去讲述各自的文化,让留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美国文化。留学生办公室顾问露西·道森(Lucy Dawson)表示,有时候外国留学生不喜欢主动出击去进入美国文化,而一些有“结构”、有“规划”的活动,学生则非常喜欢。可见有时候大家不是不愿意融入,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 H. o0 b# g# p; F" ]
( l- g1 T- |* F- n+ A& ~但是即便我们这样规模的学校,也有来自47个国家的留学生。完全指望老师来适应学生,或是都指望留学生办的“组织安排”来解决一切问题,也不大现实。从留学生离校前的访谈上看,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过去学习习惯也千差万别,教授无从面面俱到地了解。中国学生可能适应标准化考试,而我们学校一个来自埃及的学生,遇到标准化测试,见一个题目下面有ABCD四个选项,且看上去都差不多,就觉得无从下手。
) T2 N% P: d& x6 r& i" C3 ~
$ B( M  K% m; u. U7 E) j更为关键的适应办法,是学生应该自己做足功课,去适应新环境。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四年下来,英语能说得没有口音,学业上有所成,且结交了很多本地或其他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都刻意接触、深入本地的学术和生活环境。而且他们情商颇高,不因一点点困难就轻言放弃。这种优秀的留学生每一届都有,所以不可笼统地放大留学生面临的“融入”问题。" W. B: \$ U: p* m/ m

! }% ?/ F) c+ C但也有不少留学生遇到挫折,不是迎难而上,而是开始退缩。当他们和美国学生之间出现沟通障碍的时候,不是去继续尝试,而是撤退到同乡的小圈子里。有的留学生十分“土豪”,明明学费食宿费已经包括了在学校宿舍的住宿费,却搬到校外和中国同学合租。前不久,网易曾经给俄亥俄某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做过一期专题“失落的留学梦”,上面有年轻的留学生在一起打麻将或是抽烟喝酒的图片,引起了担心形象被丑化的当事人强烈不满。
. e: L2 n0 q# {% C$ O. m+ z! n7 t
2 `9 u3 ?, p5 K" `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源& ?7 ]0 b6 R% k9 e, L
留学生扎堆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个现象在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有存在。毕竟文化上同根同源,接触起来更为容易。中国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一些。扎堆使得学生忽略学校合理提供的资源,而自己找“同乡”想办法。这种做法貌似有效,却属欲速则不达之举。作为课程设计人员,我和老师接触很多。常有老师纳闷,为什么中国学生不去看课程大纲上写明的要求,也不利用答疑时间 (office hours) 来咨询,而去问中国同乡。+ c3 z3 i; ~/ T
: ?: B2 l. _) _' p  F6 `: W# Z
同乡给出的信息往往并不准确,大家是在以讹传讹。美国老师通常都愿意给学生花时间。来我们学校的一位法国女孩朱利亚称,在法国,她接触到的老师往往上完课就走人,很少额外在学生身上花时间,而在我们这个学校,美国老师愿意和学生交往,甚至邀请学生到自己家里。老师通常不是刻意疏远中国学生,将其视作异类,而是中国学生不去利用这些现成资源。这是很可惜的事。: S. d& U6 w7 f! ^/ H

/ `" E8 x4 ]! L) x另外,中国留学生可能是习惯了“标准化”测试,时常寻求“标准答案”。做作业的时候,可能会去抄学习比较好的师兄师姐的听课笔记,以为这是老师要寻找的答案,结果作业雷同,被判为作弊。在美国,老师通常鼓励原创的解决方案和独立思考。留学生在一起抱团,做作业相互帮助,有时候会证实老师对他们缺乏诚信、在一起作弊的怀疑。有学生作弊,被抓住后,说在中国大家都这样,这就摆明着给自己的国家抹黑了。, z+ A- Y. M% c- e- Z* r& t0 c
6 d' r6 U2 }+ c) z6 y& V0 ]3 V, ^
前不久,我应邀去给一群老师做培训的时候告诉他们,中国学者如有学术抄袭问题,被曝光,这些人一样会声誉扫地。随着老师对不同学生接触的增多,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作弊并非“中国特色”,毕竟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很快适应了美国的学习方法,不需要通过歪门邪道也能获得好成绩。( _6 e/ ]/ c+ d4 m& Y8 T
8 Y0 C1 V8 v* t1 u6 b7 O- B
融入主流不是成功的代名词
6 c- U( |5 X" E; m  x
说到融入当地文化,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融入主流”这几个字。在华人圈中,“融入主流”其实就是“成功”的代名词。其实美国这些年社会分裂也颇严重,蓝州红州差别不小,并不存在一个大家都能认同的“主流”。美国甚至也不是什么“大熔炉”,要把个性不同的人都化到一起,搅得面目一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里是“色拉碗”,在这里可各取所需。# f7 i1 u4 h0 a$ m" k  n! M

& M) t. \# O( ^8 p- C" o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的选择,决定了留学生活的质量。同一批学生进来,由于选择不同,四年后结果也可能判若天壤。消极地看,一些学生是被父母逼来留学的,不去接触当地社会和社区也是一个选择,但横竖要在这里待几年,这么做多少有些可惜。
0 u. w# h; c  w4 D; c
  Z7 U  }3 X1 w) F- v- u; ]十几年前,当我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我也曾想像猪八戒一样,回高老庄了事。不过我认识到人总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进步,所以最终坚持了下来。我自己带着家人和孩子,力争参与当地社区的各项活动,并从中找到了各种乐趣。
  V! T7 ]4 j' C, r9 A  e5 \- L
8 {9 Y* ~6 `$ C1 M; x! Q# e当然,直到如今,我永远没法过没有豆腐和老干妈豆瓣酱的日子,不过在此同时,我们也喜欢上了“真牛”汉堡 (Wholly Cow)。我依旧用中文写稿,但是我爱上了美国方便的数据库。8 C+ |( g( x5 w4 m) \" U( Y9 `$ k& d

  U! m- |& C( G* v; s更重要的是,我们结识了很多友善的美国人,他们的热心和友爱,让人常常忘记我们存在筷子和叉子的分歧。
3 l" Z1 {* z# q% e: @
文/南桥
- U1 _. f% Z  e5 S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T0 M3 @2 F* [- x7 Z! m7 f) K

9 f/ y* l* I; I& a- V. O
$ _& s0 \, l( n9 G: V8 x7 ~0 B5 B- d- }# ]0 V4 h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