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一吻流芳摄影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快乐天使
时间:
2017-2-21 02:14
标题:
一吻流芳摄影史
. S3 h) n- @8 O1 M
【作者
】阿色
* `$ h9 s0 w" }
摄影史上经典的接吻照片,感动又具有特殊意义的瞬间。
% U0 v( [% t4 k1 R, H f; ^9 ` r, S' A
% v, r7 i3 `0 W. H7 D
超现实之吻[Man Ray]
. E: W$ K( w& x' [* q3 b
曼·雷(Man Ray,1890-1976),1935年拍摄的《The Kiss》。曼·雷是达达主义的奠基人,先锋摄影大师,诗人,雕塑家,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创者。他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摄影作品价值远远超越其它艺术形式的艺术家。
9 V+ B- ]# H4 A3 Y
) H& I! I2 S, g$ a+ V. W
0 a5 Q% r$ S+ n
' l2 [4 }; B, ]8 G
% ?8 D$ o2 W& L: H9 a) I
早餐之吻
7 H+ _% R% U( V' m0 C
布列松(Bresson,1908-2004),1969年在巴黎的街头拍摄的一对正在热吻的青年。布列松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香特鲁小镇,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 h; E" h* Q" T
; w, N1 ?' w" b. I7 v1 }- B
+ g( i" _9 b. _+ D. A
( L) N* S! r& y) `# i+ D+ r+ a! X8 ]3 M
梦露和盖博
4 I$ ?( s+ o7 x- s5 k; A
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1913-2012),1960年在美国内华达州为玛丽莲·梦露和克拉克·盖博拍摄的剧照。伊芙·阿诺德1957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首位女性成员。“一名摄影师,只有在心怀同情,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
5 n) S! R4 i( E* q4 O: O9 T: Y* B
6 @/ U& N& L7 }- U+ s3 q" F
7 K9 j0 j' F! _# C' {$ a/ w& c$ I6 v
' n5 h* w: I( e7 |& x; J X. U
胜利日之吻
) v2 e$ a- E6 m. k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的传世经典——胜利日之吻。1945年8月14日,胜利的喜讯传到纽约,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每年8月14日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日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4 a( V: y9 v1 O' O& _& t7 Y
! s& ]( u' M+ b) p9 a$ B9 b
8 W0 Y& Q/ h! t& z8 i: h: b
4 ]/ @+ a4 B( {* e) L8 D: T
列侬和洋子
! k0 d$ v. q" Q. L1 Z6 H
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1949-),1980年12月8日为约翰·列侬与大野洋子拍下的照片。这张列侬最后的照片,最终成为1981年《滚石》纪念列侬专刊的封面。安妮·莱博维茨是美国著名女摄影师,是当今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在世摄影师之一,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为“活着的传奇”。
& a* S3 D; h: s9 b: b# U/ G
1 r1 r; N3 O' e `
. l* w% _! F! d% I# W: v) p
# ?9 l' p' c) V5 T) X, L! N" y
镜中之吻
$ z+ Y- v2 T9 M/ H0 ?, \1 l
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1928-),195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拍摄的亲吻画面。艾略特擅长捕捉生活中有趣、荒诞和带有讽刺意味的瞬间。他既幽默又仁慈的摄影风格,使得照片简单而耐人寻味。“时刻保持对周遭场景的敏锐性,是任何一位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
0 w4 o9 H! q. U8 y# V
; C& e6 C5 Z8 @2 z+ L
5 U' @! P2 Y L, E% m: a
: y# m% }: G; j4 P" ]6 P7 F. e4 H
0 }8 M% }& p+ _: b7 k. r! u; g# J
市政厅之吻
) i$ Q% ~' L7 L$ x- c$ o
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1912-1995)在巴黎拍摄。1950年,杜瓦诺受托于美国《生活》杂志,制作了《巴黎的情侣》主题摄影,其中《市政厅之吻》成为巴黎的象征。杜瓦诺是20世纪40-60年代“法国人道关怀摄影”巅峰期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日常生活景象著称。
2 A( V, B* n. K
, k {6 p7 {+ V
% x1 ~) f4 }& Y6 Y9 f' [
" K; L) V6 \$ P" s% }5 Q
离别之吻
7 x2 Q/ z; _: K! ]3 P$ [
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美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1943年,在宾州车站拍摄了一系列的军事照片,组成了《离别的车站》系列。士兵们将要奔赴二战战场,为国家、为信念、为使命而战,他们紧紧地拥抱女友,送上离别的深吻。
: E* n$ R$ d) b6 e E
* d- Z/ D: s C% h+ z7 l# K- s: r2 V
& n, v) Q2 T5 e5 r( L
歌剧院之吻
% z. h. b# o0 H
罗伯特·杜瓦诺,1950年在歌剧院前拍摄的一对忘情拥吻的情侣。杜瓦诺是法国最知名和多产的报告文学式摄影师,以低调谦和、玩世不恭以及讽刺调侃的风格著称,经常流连于社会各个阶层,混迹于巴黎的街道和咖啡馆。
9 i# |5 i# J) H5 W; f! e o- @
; `5 t4 A0 E4 J' }" v. ?9 [1 O, i
0 N2 m' D1 u& ~/ K: p
! s! F" b; w1 s! e. I/ \8 n; \8 z
剧院之吻
% T/ z7 R% n; \
维吉(Weegee,1899-1968),1945年在剧院拍摄的正在亲吻的情侣。维吉,美国记实摄影家,擅长拍摄犯罪题材。他的拍摄清一色使用闪光灯照明,即使是白天。他那些反映了处于最特殊状态下的都市人的情感照片,经过时间的流逝却反而成了反映当时人们整体生存状态的最具普遍意义的写照。
% ]" C" M* s; o
) b" Q% u0 L! }5 g% x3 j$ z
4 y5 N8 e9 c0 M; V5 O, \
8 Y. ^ G G& J
生命之吻
1 X! Y! t* J8 w& ]; E5 d, a* _& N& d
洛克·莫拉比托(Rocco Morabito)1967年拍摄。当时正在作业的一名电工触电昏迷,他的工友正在为他做人工呼吸,这张照片获得了1968年的普利策摄影奖。
+ O1 G! q; E i u. b3 ?
# N; x9 J: G& d& ]6 w% G. x
8 p* w! _' V" V8 M# @& z
% U) b* F+ [& w! ^9 C
香榭丽舍之吻
9 Z( t9 P4 n l6 v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1944年8月26日拍摄的法国香榭丽舍大道,法国装甲兵受到热烈欢迎。卡帕是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他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 _$ R' g2 {9 X1 K0 R! e
' c9 W8 L1 ?; r, F
' b$ ~' A( r. D; p7 g" O
P% f2 i) F o, P4 a
华盛顿广场之吻
+ W+ ~, ~7 d# h2 W' |( t& b" v
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1894-1985),1962年在纽约的华盛顿广场公园拍摄的一对青年男女。安德烈·柯特兹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重大事件,而是要表现普通事物的令人感到意外的一面。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画面的趣味性和完美的几何结构,使其与内容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 K- C! b. |1 X
- T7 ]: q6 v6 }6 m" N* q
! J) D% F+ S+ D$ y: R7 s; P
* k+ ?4 P, O' u3 ~9 d2 K2 ^
性依赖的叙事曲
, T2 A6 j7 r4 X/ b3 a. p# i
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在1979-1986年期间拍摄的作品集《性依赖的叙事曲》。南·戈尔丁是当今“私摄影”的鼻祖。戈尔丁怀着“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愿望,以摄影的方式如实拍摄非主流青年群体生活,不作任何修饰,赤裸裸地展示了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生活实态。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