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体验]记一次加拿大入籍考试:鬼知道这一天都经历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Ribbon
时间:
2017-1-9 01:17
标题:
[体验]记一次加拿大入籍考试:鬼知道这一天都经历了什么!
F$ C4 O" _+ p0 _5 j, Q
还没入籍考试的建议看看
' ^& a5 H- w9 d# r
移民的最后一步就是申请入籍。五月初交的申请,六月底通知开始受理,七月末收到通知入籍考试的电邮。电邮写的很详细,时间、地点、注意事项、需要携带的文件等等。来了这几年已经习惯了,无论办理任何申请,只要按照要求准备材料一定可以,绝不会出现办理时的节外生枝。相反,有时候忘带了文件,办事人员往往还会帮忙想办法,看看是否有其他替代解决的方案。即使无法解决,他们也会很抱歉地说,这次不能受理,强调下次要准备什么材料等等。因此,这一次收到考试面试通知时,我也一样按部就班地准备了材料。连惯常的请教先行者这一步也省了。
* ~6 l! @/ e1 Q @3 Z- [* N; q
5 l5 c: i' ?* ]1 e5 ~8 {
也不是完全没请教别人。问了刚考完的邻居,十点半考试,不,准确地说,是10:31考(通知就是这么写的),要几点出发。他建议八点半。早高峰难免堵车,考试地点又在温哥华市中心。提前十天,我开始复习。事先借好了课本
《发现加拿大》
——据说以前发考试通知时就寄送该书,今年因为经费原因不送了,要考生自己准备。图书馆、移民安置公司都应该有,考过的老移民手里也有。我这本就是从去年考完的老移民手里借的。她去年考了满分,所以特别嘱咐我不用太费心。
) P }" Y) I; B# V, \. K
. a% B! U( F( D: e
' `& i3 K9 Z# M g
6 z5 U( I. E) [8 |
3 O v1 ~6 \8 ], K. K6 s! q
! k: D, Y. H# X
我先把课本看了一遍,越看越有趣,把生词都查了。
课本主要分地理、历史、政体、文化、各省特点几部分。
加拿大历史从1550年算,也才五百年。建国初期,饱经战乱,原住民、英国、法国、美国之间都打过。到了近现代,战乱少了,主要是作为英国属国去打了第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但国家管理中却错误频发,比如歧视华人、歧视日侨、将原住民的孩子强行从部落中带走等等。每写到一个错误时,就跟几句话说明何时道歉了。草草一看,对日本人道歉最早。可见祖国的经济地位决定侨民或本族裔在其他国家的地方。
+ m, ^# Y1 G% _3 h
: X' H' ?. j. S4 z
百感交集地看完课本,就开始苦作网上测试题。测试题库是移民局部办的,定期更新,可以根据不同的省来选题。测试题越作越熟,让我觉得考满分难度不大。其实考满分应该不算难——考题是二十道单选题而已。
6 {) P: ?( _8 L# B4 p+ y! e
& m: m# L6 ]1 u1 s/ ^" ^: A
考试一早,我志得意满地出发了。却忘记了朋友说的八点半,我拖延到九点才走。从我们这个城市到温哥华有三条高速,一般我走一号。可是今天GPS偏偏指了另一条。刚开始还挺好走,心里不由得夸GPS执着而聪明。谁知走的隔壁城市时,遇到了修路。还遇到两次!这下好了,生生耗费了四十分钟!等一路努力狂奔到考点时,已经十点二十了。幸好事先查了停车场的位置,没有拐错,否则在市中心净是单行线的局面下,稍有不慎就不知道转到哪里了。停好了车,却无法刷卡付停车费。急的我满头大汗。终于等到停车场有其他人出现了,连忙去求助。帮助我的是两个建筑工人,可能刚下班,还都戴着头盔呢。其中一个拿着我的卡帮我试。也是屡次失败。我问他们是怎么付成功的,他说他们是用手机付费的。就在我想给他们钱,让他们代付时,刷卡终于成功。等冲上二楼考场时,还有五分钟开始,考生在排队了。
1 f! A+ m1 p& T" Y
U2 m, r& Z9 d
其实也没有我想的那么紧张。
排队进场就得超过十分钟。等一屋子人都坐好后,又反复播放考生须知,还有一位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一遍。
除了告知如何答卷,还要求考生出场后不得泄露所考试题。二十道题对十五道算及格。如果一次考不过,可以再考。重考如果还不及格,可以参加一次听证会。笔试后是面试。面试通过后,还需要复审。完全审查合格后,通知宣誓入籍。考官要求亲属和朋友坐得不要靠近。还真有一对夫妻站起来分开了。其实考生间都隔着一个座椅,而且相邻的考卷应该都不一样,不过避嫌还是需要的。
" p: t% k3 {+ Q. s/ G2 O( H
% P3 E9 U4 z5 S+ z: f
卷子一套有四五页,每页都是装在透明塑料袋中,再装订成册。这倒是环保,可以反复利用。欣赏完环保创意后,开始作题。从第四题开始,就遇到完全没有见过的题!第一遍作完一统计,坏了,五道题没见过!不过咱从小考到大,还是有实战经验的。心慌了一秒钟后,作出决定,第一,要认真检查,会的题确保不能错。第二,不会的题就想办法猜。终于,在大多数人都交了卷子时,我才交卷。内心忐忑啊。
" G x# P) m s1 z9 q6 W# y
) P1 \. r& Y/ @3 f. `0 V0 p
: l; k7 \9 t' @
去到对面的屋子里等面试。又是一屋子人——刚才考完的人都来了这间屋子。面试柜台有十来个,没有拿号机、也没有液晶屏幕显示,那怎么知道是不是自己呢?旁边的年轻人告诉我,听着就行,柜台会喊名字的。我问他是几点考的?他说他的考试时间是10:37。很快听到有人响亮地喊他的名字,他也一跃而起去面试。我猜可能是按照交卷前后顺序叫人。但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我惊奇地看到在我后面交卷的一位女士也去面试了,不免有些担心。根据观察,有些窗口前面的人刚走,还没听到喊新的人名,就有人面带微笑、胸有成竹地过去了。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暗号!更担心的是官员喊了名字,我听力不好而错过了!见到一两次官员重复了几次人名,没有人应答,便把档案合住了,进行下一个。或者,最糟糕的是,我的考试不及格,所以没喊我。也看到了一位先生被喊过去,说了两句悻悻然离开了,好像就是没考过。
, R) |6 U$ B+ E) ~' F) f
" A: d/ z- B9 \! J% j" h2 T7 X
) _ H/ v. E: h% j4 @! }6 M
9 T( _* C( y0 e* d
+ }7 w+ D7 L* z0 C9 y) N
各种猜测令我逐渐不安起来。这里办公休息时间应该是一点钟。一点钟开始,有些审理完手头案件的官员们便抱着自己的办公用品离开了。眼看着我成了最后五个等待的考生之一了,终于听到了喊我的名字。和面试官互相问候后,我忍不住说,以为自己漏听了名字呢。没想到他的回答是,“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又让你担心了。”我问他自己是否考过,他说:“当然了。你对了十六道题,真是做得不错啊!”面试过程倒相当快和愉快,没用几分钟。最后,面试官委婉地说,虽然未满十四岁的孩子不用参加宣誓,但他建议还是让孩子去看看。我当然同意。人生大事嘛!
4 H0 y" C$ Q" k; g8 ^
, E9 C4 L1 @' e# b3 l: @
兴冲冲离开考场。坐到车里给朋友打电话约午饭,一下子感到了疲劳。虽然没有大波折,也毕竟完成了这重要的一步,疲惫也是情理之中的。
$ B* T. ]+ R& ^
$ n2 x. p+ K( ~; N. o& A: O. w0 F
4 s4 J) Q' z0 n0 _; \" Q7 c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