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风尚故事:陈九《我是太原兵马俑》朗诵 继禹 [打印本页]

作者: 三世鱼鸟    时间: 2016-12-27 02:14
标题: 风尚故事:陈九《我是太原兵马俑》朗诵 继禹
本帖最后由 三世鱼鸟 于 2016-12-27 01:15 编辑
5 D+ m  c8 b, K' D5 y& T
5 v  e$ \2 Y- M
薇电台    薇微风尚
, z4 K0 [* [7 `6 j: H0 L' M; k; x
你身边的人文风尚
$ E  O& h8 `' N; |+ R7 _
我们愿以温暖的视角
攫取岁月的精华,讲述动人的故事
薇电台  薇微风尚
有故事的人文风尚
—风尚故事
9 X" j9 U8 w& k0 E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I5OTE3NTU5MF8yNjQ5MDE0NTE5.mp3
+ J1 }2 r1 r' t  Y

2 a6 U% A) [, W
我是太原兵马俑
作者:陈九
(美文节选)

. @7 M' D. J* k% G4 P. D3 A* L" A

那是一九七五年,我们铁道兵四师的师部设在太原市解放路,当时我们开始修建由太原到岚县的铁路,我所在的铁道兵十八团就住在古交区的河口村。


" n$ y& |5 f  h& [


: L  B% V4 e- `% l(照片由作者提供)

( C! O2 X* {% W

当时的河口村还是个不大的村庄,在汾河东岸,我们营房在西岸,我们经常跨过那座窄窄的木桥,到河口村的小卖铺买香烟牙膏等日用品。河西岸的滩地平缓,碎石如毯非常匀称,是我们天然的露天电影院,我们团经常在那里放电影,《春苗》,《决裂》,还有《海霞》,都在那儿看的。

  l! o: A$ _3 i9 k

《决裂》里有山西人郭兰英唱的插曲,啊呀勒,啊呀勒,千里雷声哟,万里闪喽喂,解放区拔了咱,穷命根喽喂。那些安静的夜晚啊,山西女人的歌声在河谷中回荡,两岸是起伏的群山,像大型合唱团在为她伴唱。我被这情景震撼,深感这是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 |" O. ~, O* Q* h汾河美景

; X: d4 S6 k5 s; V5 R

太原更是我们流血流汗奋力拼搏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汾水迢迢,原先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出太原西山通古交,异常险峻。我们愣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肩膀扛出一条铁路来。铁道兵是什么人,天兵天将,什么困难能吓倒我们?所有机器设备最初都是用肩膀扛上去的。


# V7 u; Q4 {/ p% y  D

打混凝土时,搅拌机不够就来人海战术,抡王八拳,我们昼夜不停地搅拌混凝土,因为前方的工程绝不能停。休息时,每个战士从头到脚都被混凝土的浆液覆盖,像一座座兵马俑。后来当兵马俑第一次问世时,我看到照片大吃一惊,这,这不是我们铁道兵吗!


7 I. ?* k( z: X4 D- l2 V


5 O: x6 u" j& X# z


4 G9 d. c+ F! C( |# h3 J! l

汪班长和夏教导员就牺牲在那里,还有很多人负过伤,我亲眼看到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战士,去河边提水时,因下雨路滑摔倒在铁轨上,正好一辆轨道车打此通过,把他一只脚齐刷刷切下来。我抱着他哭啊,几十年过去了,什么时候想起他我都会流泪,他是湖北人,很帅,他现在在哪儿,在干什么呢?


- e* I! F4 @% e" C4 a# I

尽管如此,我们从不后悔在汾河边渡过的艰难岁月。当祖国召唤我们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也把火热的深情厚意扎根在那片土地上。我有个愿望,想在河口村的铁路边修一座铁道兵雕像,让我们永远聆听汾河的流水声。

" \% j! J7 @: g9 c  }2 I

3 O9 A* y1 o3 ~* v

或许你说,你讲的都不是太原啊。别忙,太原我们也常去。可记得老作家慕湘?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晋阳秋》,写的是抗战时发生在太原的生活和故事。


  F0 n3 Q. w) q% Y

......反正太原都让我们跑遍了,在这座城市里我们留下欢歌笑语战友情谊,也感到人间烟火的温暖诱惑。
4 `* i; V7 R) U7 R# a, k

, N8 G5 o& p5 n; d7 \

当然也有遗憾,我们几次路过五一广场南端的晋阳饭店,很想进去搓一顿可囊中羞涩,那时每月只有六块钱津贴费,抽烟都不够,别说下馆子了。下次回国我一定要故地重游,到晋阳饭店吃顿饭,完成年轻时的夙愿。


5 m  P/ e' z5 ?& @7 L

我想吃面条,面片儿,面疙瘩,我是面食主义者,山西的面食是我的最爱。还要喝酒,喝汾酒,往高了喝,那时我们去清徐拉砖,特意跑到汾酒厂买酒。我还去过交城,有一首歌怎么唱来着“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叫那个交城叫文水……”,说起文水,我还去过云周西村,我们在刘胡兰的雕像前致敬。说起太原说起山西,我有说不完的话,毕竟我在那里度过了宝贵的青春岁月。

$ S# h1 o3 Q$ A

我最想看的还是那条通往岚县的铁路。我要站在它的身边,当列车轰鸣驶过时,看我的肩膀,还会不会感到那份往日的沉重?

( r+ D6 z& @$ V
通往岚县的铁路

1 {; z/ v) p1 d* c% @1 p9 r+ ~2 F
◆ ◆ ◆
作  者( U1 \$ n$ j. K( B1 b( }( q
2 H2 j% O: p6 w9 T$ n
陈    九. l8 _6 u# ]& d0 V3 N

旅美华裔作家,美国《侨报》专栏主笔,居纽约。《小说月报》百花奖,《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得主,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并收藏于耶鲁大学图书馆,纽约皇后图书馆等主流图书馆系统,被誉为“海外华文实力派作家”。
. f8 l' ?* W' Q, N# [3 m& F5 ~3 W5 t


9 l' I$ ?8 [9 a7 a6 p2 h6 w
朗诵者/后期制作
1 S; e# ?. H, Y; {$ H

0 F4 m$ m" j5 Q& S! i继    禹6 T1 l1 Z- `/ q. @! u
) F8 y* p! u0 t" e: ~+ @

天津市人,祖籍山西大同,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 曾为下乡知青、工人、电台编辑记者。有多篇广播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大奖。爱好文学、音乐、朗诵,薇电台“风尚故事”主播。

4 V& i' N* N# z$ B3 Z+ P

; V% q4 U- s1 Y) t1 f* Z6 L+ O7 }5 w% _5 ?
' y# L. _: X) z/ O+ a7 v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V( J0 x" Q! _( i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5 _) C) W; x5 l0 L6 G
  总编辑 / 危羚* H' X9 a& G& f* x$ P# ^' ]1 O9 ?
责任编辑 / 杨娟* L3 \" ]. W) X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