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血砗磲的珍贵不仅是因为稀有,是因为每个都独一无二! [打印本页]

作者: 咖啡沾衣    时间: 2016-12-7 13:07
标题: 血砗磲的珍贵不仅是因为稀有,是因为每个都独一无二!
& J0 x# H  Z0 z, P& u$ ]7 m4 x
0 g' D! F6 x  j2 I
血色·砗磲
1 r: A( W6 c2 I( M+ L& R
3 D) p+ B( m0 N0 J1 o3 G. |! w大官赐酒砗磲瓯,一春击尽千肥牛。# @' e7 V9 \3 A& m# b# f5 @

  t  a0 }$ P. J" B) n ; P6 l/ r/ X$ n: W6 @

2 I" P' {  Z; ?4 f/ T4 y砗磲,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双壳贝类,白皙如玉,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中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被尊为七宝。
" N- a0 u# b+ r# ]- j
/ a& a7 |  ^6 D6 u( l
1 C3 j" E' s' j2 |9 G8 n近些年来有机宝石的市场开始走俏,四大有机宝石纷纷登台走秀,分别为:红珊瑚、珍珠、琥珀以及砗磲。前三种更早亮相,而最后一种砗磲则是在近期悄然走热。因为它目前已和红珊瑚一样,列入国家禁止采捞的名单,所以,砗磲从一开始的小众玩家们的心头宝,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为更多的朋友们所喜爱。
如果您对此颇有兴趣,可以通过一下的方式联系咨询选购。想购买一手精品货源!扫一扫加他微信!了解更多砗磲
8 D! j, r" u  l9 I2 i; @1 G; h& j& s' e' x+ @* s7 e, s

2 J) @5 m3 p) O4 ^; d
" l7 \6 c8 o- f3 L2 a7 L在砗磲市场越来越火热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代名词,总是会弄得初窥门径的朋友们晕头转向,例如:血砗磲、粉砗磲、紫砗磲、黄金砗磲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目眩神摇,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这血砗磲的奥秘。
/ C$ z4 e: Z7 Z3 y在不少文玩杂项的摊位上,经常能看见血砗磲珠子,血砗磲三通之类的小件儿在出售,价位也不甚高,总会有朋友兴高采烈的购买回家,以为珍宝,其实不然,业内人士都清楚,这些小件根本不是血砗磲,而是万宝螺制作而成。因为血砗磲的珍贵,极少会有商家把它制成顶珠、三通之类的小件来贩卖,所以大家不要贪了小便宜,买了假宝贝。
2 m+ T' p) i+ i7 o" i& K" |0 G) d, p6 G' n1 u* Q) H) ?" E* d
& R# a8 K3 d3 ?! P# Q; T9 z
那么到底什么是血砗磲,是不是如商家所说:“血砗磲就是万宝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万宝螺是世界四大名螺之一,外壳厚重,前端微翘,以咖啡红为主,和真正的血砗磲颜色相近,一只海螺最厚的部分只能做出仅20粒珠子,所以经常有人用其冒充。而万宝螺和血砗磲本就是两者材料,当然不可混为一谈,虽说万宝螺本身价值也很高,但现在商家利用它冒充血砗磲把价位抬高N多倍,远远超出它自身的价值。
* h" l5 `' H0 J1 {, @  ~* N( q5 l/ a9 c" t3 G+ t" C
+ H1 Z, S( i7 Z  @7 L) v- J' p

; G0 \# I; n3 x- w! y; c在“万宝螺是血砗磲”的谣言不攻自破之后,又出现了新的版本,“血砗磲其实是番红砗磲”。那么这个番红砗磲又是何物呢。其实,番红砗磲是砗磲的一种,又叫圆砗磲。番红砗磲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五颜六色的外壳,绝不仅仅是红色。事实上,它们的外套膜极为绚丽多彩,不仅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有各色的花纹。
) e% J+ l  x; F3 |2 f7 d7 e
& _& q! p. c% h1 B
2 m8 W: v! Q+ j) f  Z, {$ U9 @. [0 i  y9 O% K1 k( K
很多人认为番红砗磲就是血砗磲是因为它的外壳有红色的部分,和血砗磲差不多。可大家并不知道,其实番红砗磲外表上的红色成分是虫黄藻等生物,一旦把番红砗磲打捞上来,将这些藻类清除干净,那么你就会发现,番红砗磲仍然是白色的,红色消失了!由此可见,真正的番红砗磲是制作不出血砗磲那样的红色珠子的,多半是商家后期染色或是用万宝螺替代的。
/ V( \9 @2 G( B2 G7 J
8 C! ^" ?9 i% {0 M
* [7 K  V  u7 {9 g+ f
6 I0 k+ w8 ~/ H9 A& j1 J那么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血砗磲到底是何物。血砗磲,取料于砗磲两边的咬合处,属于砗磲中的极品,由于血砗磲在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埋藏过程中,矿物质逐渐渗透到砗磲的肌理,才形成了这些美丽的血色,整个一个砗磲贝可以取料加工的红色部分就那么一丢丢,正宗的血砗磲只有牙边是红的,白色部分的是玉化砗磲。4 s* [0 n! {! y: d# m
  D$ e$ h, [3 I/ s( y; j

. W( t1 U& i" N6 {0 i9 v# V5 r! K: |
血砗磲的价格走高材料的稀缺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来自原材料的本身了,砗磲常见的瑕疵——虫眼和裂纹。
1、虫眼
虫眼在砗磲表现为表面的小坑或者用强光手电照射后内部的黑点。虫眼一般都比较细小,需要细心才可以看得清。一般的小件是有机会避免虫眼的,但是大件的雕刻一般都是通过雕刻师傅的巧妙设计,施以高超雕刻技法将虫眼规避,通常的技法是镂空与压底。* j0 m1 V) f/ m, Z" T1 I- t3 e
  }, S% @! w5 N7 I

. w7 J7 e7 k; R5 i* {( W0 {2 y  n9 g2 l5 l! I9 e
0 z% Z; s& d( E3 R

  \8 I8 S$ u7 U& T4 m' {. C& p2、裂痕裂痕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形成,即砗磲由活体变为化石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带来的裂痕;另一种则是在后期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裂痕用肉眼较容易发现,常见的掩盖砗磲制品瑕疵的方法通常是先用高压水枪冲洗砗磲,再用注胶的方式堵住表面的虫眼。但是通常来说这种方式都是不持久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或佩戴后,杂质就会进入原有的虫眼,这就是某些手镯原本漂亮光鲜却很快出现黑点的原因。这些就决定了血砗磲不可能出现大件,市面上最正常见的是各种小摆件或者是手把件,这点大家也已定注意,不要贪大买到假货。
( S6 ~8 e+ b2 `8 K- g) O4 H: n2 L5 Y' J+ t) [( |7 S' P1 Z% \( r% b& R
: U( p# P4 t2 \  N3 |8 ?
% k, E7 @6 e+ G+ `6 ~
/ m* j- J' ~7 I/ U+ s1 Q
对于这么价值不菲的血砗磲藏品,自然应当是加倍珍惜,但是各位在比平时保养盘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1.砗磲怕热7 `/ p- }7 Y7 N3 N6 |" [
在佩戴砗磲或者是把玩砗磲把件时,千万不要碰到热水,否则绝对开裂给你看2.砗磲圆珠会弹起来如果,将一颗玉化的砗磲圆珠,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在磁砖上,后果将会怎么样?砗磲圆珠碎了?NO,只要不是你用力摔的。砗磲圆珠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在磁砖上,圆珠竟然像篮球一样幽雅的弹了起来,落下去,再弹起来。。。如此,反复多次。据说,这也是一种测试是否为真正的玉化砗磲的方法。, s, U' ~" z. I7 H" K
提示:不要拿白砗磲测试,反正我没测试过,但一年前我的一串白砗磲,不如为何自己就碎了。此试验,特指玉化砗磲。我试验过,真的。3.婴儿润肤油保养首先将砗磲制品用清水洗干净,擦干之后,再抹上婴儿润肤油。涂抹方法,与给孩子的抹润肤油是一样的。涂抹之后,也不用擦干,保持状态,便于砗磲吸收。
+ `3 r$ W% P3 x" |5 P' C) n$ h
: }* D" V* m6 J  O( _8 k# i/ y此外,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大家在选择购买之时可以作为参考:
4 V5 i/ F: E& x& j1.太便宜 不入手因为一方面太便宜的砗磲很有可能是假货,一买就是坑。另外,砗磲之类的文玩要玩就玩精品,十件通货也抵不上一件精品,这是铁律。
( ?+ }) K" t1 g2.太冷门 不入手现在,有的商家喜欢炒作概念,砗磲当然也没法避免,随便安上一个什么古砗磲、七彩砗磲的概念价格就高好几倍。对于冷门的东西最考验眼力,初涉文玩的朋友还是不碰为好。3.短期买卖 不入手有的人今天买了个砗磲,就赶紧想着出手赚钱,这完全是投机行为。你这砗磲玩的累不?更何况价格涨涨跌跌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律,不是行家完全可能砸进里面。4.水太深 不入手砗磲可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对于有些砗磲藏品,特别是古砗磲藏品来说,没有一点专业知识还真的是看不懂。所以,水深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可不是吃药的借口哦。5.廉价仿品 不入手如果你只是喜欢砗磲的颜色或者那种感觉,买仿品是没错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真心喜欢砗磲的人来说,都是不应该买仿品的。这不仅无法升值,而且还非常掉价。更何况,现在砗磲还不贵,买了也不过几顿饭的事,完全不会心疼.
. s; ]# ?* U9 W% V  f
3 x, O7 {# ~8 ^8 A3 i) a0 C2 p4 U/ j- |8 i8 n4 W3 \$ o

  X" g- f! f" ?* x; n. P1 w$ R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