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中国首次叫停日本拍卖中国文物,盘点那些流入日本的绝世珍宝 ... [打印本页]
作者: 心灵的港湾 时间: 2016-11-5 04:00
标题: 中国首次叫停日本拍卖中国文物,盘点那些流入日本的绝世珍宝 ...
' l1 c: w/ u8 l v6 ]: Q8 H
1 U, f4 Q5 W z( M
" T( [- }6 ?+ c0 G" g4 i
3 y" t8 f2 I! b; v" I; E" _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抗议日本拍卖会上出现从中国掠夺去的文物,虽然抗议一直没能阻止拍卖会的进行,但我们对于日方拍卖行的这种行为从未停止谴责。
% b; T" w+ m: [9 p( H% _近日,得知日本即将举行一场关于“敦煌文物”的拍卖会,10月21日,国家文物局向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传真了《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其中提到,“近日,我局了解到你会社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据悉,该拍卖会第734号唐代天王敦煌壁画、第735号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三件)一组、第736号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七件)一组、第737号唐代木质彩绘佛像人物故事壁画、第738号唐代释迦牟尼敦煌壁画、739号延昌-唐代国华佛典等手写唐经一批等标的为大谷广瑞等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请你会社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上述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我局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
) B. ^1 j. F; ~- @5 A( i
3 Q- l+ X0 k+ G# S6 D收到传真的拍卖方,最终决定撤销此次拍卖,这是我们首次叫停日方的此类拍卖行为。而国家文物局信函中提到的大谷广瑞,曾经是带领着日本探险队在中国敦煌用各种方法,或买、或偷、或骗,运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从当时看守敦煌的中国道士王圆箓手里用极低的价格够买了三百卷珍贵的经文。
+ _; ~6 V5 e* T1 q
8 s, R6 ~# b7 B3 b. G/ y: b' f
2 D/ G# K* J) W! k大谷广瑞
" V3 X3 a* }' u" D4 }: I8 f7 ^; C9 ~% ]
几千年来,日本以中国为师,学习中国文化,仰慕中国人物,历朝历代流入日本的中华稀世珍宝不计其数,下面精挑细选了十件珍品中的珍品,这些文物最早有汉朝就流入日本的,如号称”日本第一珍宝“的”倭奴国国王金印“,是汉朝皇帝赐给前来进贡的日本天皇使团的礼物。其中一尾”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如今世界上仅存的唐代五弦琵琶,也被视为日本国宝。
& ^6 @4 o8 o6 v# i8 n" U! D8 A6 ]9 y0 z S# P1 q+ H
日本藏中国十大国宝:
3 v$ _9 H8 F: w7 M8 G) s2 s5 [一: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 b/ \6 h) i+ e! m6 [4 K8 M
/ ^' N6 ]; Q4 Q! ^6 c- z, F. U+ p ) y5 S1 V! n. M* E; r ?& s
等级:御物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唐; b6 d ~' x5 E! i+ _
质地: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唐)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 Z1 i) B) C; o ~$ x! c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确切而言这件乐器和四弦琵琶并不是同一种乐器,四弦琵琶是“曲项”,而这件五弦琵琶是“直项”,即琴轸和相以及琴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0 G$ C6 k! ^# r( P U( Z! m此种五弦琵琶现已失传,但在敦煌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飞天弹奏此种乐器。在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在此琵琶上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这件乐器是日本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将生前用过的宝物进献给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一千多年无人惊扰,仓库里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
! m: P( e( L! O# D0 ]" u
二:曜变天目茶碗
/ k# \7 U% o/ h+ k! z
0 } _0 Z, ^0 I ]2 e8 J( d( }
- r. } G8 y% U5 X% X5 o: W等级:国宝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南宋
质地:陶瓷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 A1 j0 u, l& a$ @4 b7 w
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这种曜变天目碗据说有两只,流传到日本之后,立马就都成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其中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一只是德川家康传下来的秘宝,后来被三代将军家光赐给了春日局。这个碗在明治年间被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所得,但是他说,这是天下的名器,不是我配用的,所以一生都没用它喝过茶。
; }5 o) J+ W' H4 [! Q# V三:汉倭奴国王金印
3 o/ n! a6 B0 K0 {3 I
+ [9 u" W0 @& q/ W7 a- a2 K' o
# c# r U, X% P; a* R5 s. B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的最珍贵实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质地:黄金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东汉)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8 ^9 E1 f) o3 {: {% w+ N《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的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 Q/ P) c; v$ l四:《潇湘卧游图》
, Y# u. Q5 W2 C8 q
3 @+ w$ ^; `3 P" L. b- g$ y; I+ T+ |
+ e K" ~8 n0 C: n2 D. `7 O, K7 S等级:国宝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0 J1 e. b1 P& x: @% ~0 v% a( S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
a- k) `0 ?3 n
当年这幅画的价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之上,清末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1923年东京大地震,菊池家仓库着火,老头子冒着生命危险,从里面把最珍贵的《潇湘卧游图》和《寒食帖》抢救出来,于是两幅长卷上都留有一点火痕。
2 }6 R% |- G# j+ u# i9 R' P6 L
五:王羲之《丧乱帖》
' d1 [- S1 C6 a
- r/ h* ?5 [9 o9 w9 L/ h. {
( B/ S$ y/ G0 ~/ R等级:御物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唐代)
收藏地:宫内厅
. f1 N8 P' G4 v a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 }% D7 z- r0 @# s# G( `' U8 y六: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 J7 ~+ P) a5 u* q7 t
- h% @: y# u" o# n* D ) ?: x5 d& A* ?, r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禅宗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 u8 t' W5 X* Q1 m; q4 A
这套图画三幅一组,是宋代禅宗画的极品,藏于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日展出一次。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对贾似道而遭通缉。此人画法极具禅意,每幅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最经典的《烟寺晚钟图》,就是几笔点就,简直就是神来之作。这组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 C8 f6 Z# k1 U9 w8 p; l
七:猛虎食人卣
+ H; y. g2 p j4 I6 _
3 i; N" M* o; y" A! M C# J, t: p
3 i* o7 O! o D0 R: ]等级:无
价值:商周青铜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质地:青铜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 M8 b7 X3 V* F0 P# p" B. D6 E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件之一(另一件为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通高35.7厘米,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有比这件更奇异复杂的了。
% o( T3 f9 b+ N5 u! q3 ]+ [
八:《无准师范像》
! P' i' }- ^) c5 G8 H
9 J0 N& X! w6 X d9 o 8 `% c# O: {' @2 Q6 H5 \2 @' @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1238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南宋)
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 y; F! {$ e; Z f u
禅师的肖像画,在日本人称为顶相。唐宋禅宗的很多门派在中国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于是宋代的禅宗艺术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无准师范是宋理宗的国师,径山寺主持,南宋佛门的领袖,这幅肖像画特别重视面部的表情细节,不经意的传达了禅师智慧风趣的风范,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也无一幅能出其右。
$ g) ?9 R6 A) T3 A2 ~8 p九:李迪《红白芙蓉图》
- O/ P, ^1 k u, F2 p
6 `0 ^* [$ x, B3 R " y0 e8 |( t6 w1 s3 ]% e2 q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花鸟画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1197年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4 p) i( Q& y5 b+ h+ C |/ A4 e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一幅为红芙蓉,一幅为白芙蓉,线描有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红芙蓉相对画的更好一些。两幅画都在画面的左上部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的作品。这两幅画原来是圆明园的秘藏,后来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I3 J2 R7 v/ \" u/ w
十:《菩萨处胎经》五贴
p& P& V/ h# P% ] M/ ?+ D$ p
8 @7 O" e( x1 r; ]
( `( |% x6 W3 o+ q! ]. @; R+ b. D5 X等级:国宝
价值:人间传世最古老的写经
年代: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 @/ P" I5 f* { V: }! t3 ?, \$ p
国宝级文物,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曾经在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敦煌国际大展上展出。为唐代流入日本,现在收藏地于日本京都知恩院。7 n0 }! X/ F6 T
! z& g- ~( f3 b p3 I: U' G- _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