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北美收藏故事 - 毁誉参半的书画收藏家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千口水    时间: 2016-10-28 14:24
标题: 北美收藏故事 - 毁誉参半的书画收藏家
      
" P$ g2 u5 o8 j9 m本期讲的是在北美颇有名声的已故收藏家王季迁。
- K- W4 v% E% M+ I
3 P! G3 W, F4 K8 Y" n% H6 C; {1 H: G  x8 b  w+ a0 h! k* Y. j
       王季迁一九零七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他的十四世祖[url=]王鏊[/url]是明代的宰相,家族中亦常有能书擅画的雅士,往来的也都是书香门第,其家族收藏十分可观。除了家族中的耳濡目染,王季迁早期曾随名画家顾麟士习画,赴上海就读东吴大学法律系时又拜名家[url=]吴湖帆[/url]为师,这两位画家也都是怀有丰富鉴藏知识及书画藏品的大师,王季迁因而在这段时间吸收了许多书画鉴赏的知识与经验。1935年,王季迁获遴选为故宫博物院赴伦敦展览的审查委员,不仅得以见到许多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也同时确立了其在中国书画鉴赏领域的地位。: ~: f3 W' _9 m3 a$ x
$ [- Q5 _! ]/ ]; x; X; V, T& d
王季迁的山水画7 j$ i3 X8 D: l8 A( e, @
     
  R' I. Y& E" Y5 ]6 A- b7 l      上世纪50年代王季迁旅居纽约,此人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很快他在中国书画的研究、鉴赏及收藏上的造诣,受到海内外书画界肯定与推崇。说起来王季迁的大部分元明收藏,都是来到国外后收的。由此可见有多少古代书画流散于海外。他的这些收藏很多卖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有Cleveland Museum of Art、Freer、Asian Art in San Francisco、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Australia。
6 x/ L+ ~, S6 P- k
- l9 s' F6 w% t; d+ U) ~王季迁的书法      
/ H  L6 e' r+ k. a7 t. Z' @6 W: r/ ^' J+ v, ^

  D! x  \; n) m) H' c  L( x       由于要收藏,王季迁的钱似乎永远不够用。“别人是有一百万,买一二十万元的东西,我是有一百万,花到九十多万来买东西,剩下的真是所余无几。”因此,王季迁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宁愿省吃俭用来攒钱购藏品。有时看到另外的好作品,手头又没有余钱,便将原有的卖掉,再换钱买别的。" V( M& A$ e! t0 p1 w
1 `' t  y+ O) `) r% ?$ i4 j7 i6 d

; V8 a& Z1 K/ h9 F$ i      一次, 吴湖帆在外应酬回家,发现壁上悬挂的一幅倪云林画轴不见了,急忙询问家人,才知是王季迁自行取走换画。他马上差人让王季迁立即还来。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记道:“午前季迁来,被余大骂一顿。不告取物,索必取归了事。。。余素不轻易骂人,且小节不拘,此次因其胆大太妄,故特别训之。”5 H+ q7 V2 `# V* e* G. y, T+ J
     ' _1 a+ g, ]0 R# s
        王季迁平生最得意的藏品是五代董源的《溪岸图》。据说这《溪岸图》原来是张大千的收藏,上世纪50年代张大千携《溪岸图》周游列国,到美国时受到王季迁的接待。其中有一个传闻:据说张大千告别时,王季迁做了一次结算。张大千说:“你不是提出由你接待的吗?”王季迁回答说:“我说接待,没有说不收钱。”张大千只好以古画抵价。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王季迁用12幅明清书画换来《溪岸图》。
- D& x+ H# K3 N& F$ O
2 H  p: a+ {8 z) T
  x( |: h' a3 y2 s6 |0 o$ S' w* ~; X# g% _# h2 v) V# [3 s# E6 O* o
五代董源的《溪岸图》$ U- ?, a. E; W5 b
$ A7 h( u- s7 H7 T) L3 H" F
( h' P, r/ t& D$ R" I
, _7 P1 |8 p0 |' J, T) [! |$ ?
       这幅画现在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时报最先质疑《溪岸图》是张大千伪造的赝品。至今对这幅画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王季迁也因此长期背有骂名。可见搞书画收藏,不湿脚是不可能的。有点坏名声不影响赚钱就行,当然有钱也不见得是好事,王季迁死后其后人为遗产打架那是后话了。
* c4 T% c- V! a; v
) r9 t* o) ?* m2 ?+ ?  h$ w
% L( {6 y" |6 [% o" E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