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摄影技 | 让你一生受益的摄影基本功,不可错过! [打印本页]

作者: 冰糖葫芦    时间: 2016-10-4 01:55
标题: 摄影技 | 让你一生受益的摄影基本功,不可错过!
增加手持拍摄的稳定度& @8 y$ k5 b- P

2 C- w; x9 o/ o* n8 B( H) C) h

2 l% ?$ I8 i* J( M3 u' O$ y1 v稳定地手持相机犹如进行射箭或是射击,选手用于训练自己稳定度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摄影。接下来将告诉大家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手持相机进行拍摄。
1 y+ }3 g1 ?. E1 `/ ~' k; v5 k
, E# q: X8 c% }% e. j$ [+ h, t3 S) |

0 e5 d: K  A3 C! S* ?. H/ S  J0 a- |! }' Z
( U# Y& ?- a+ l7 f5 F
8 {) E" W5 L0 f( n1 |* q: O; f
' ]3 G- c, E" X) c9 N/ D* Y. n

% n. s6 `  X* N; P, v. j$ k1、握住相机
: G) R2 ^" {* x6 r, D( e
4 p3 B; g0 {2 l& a

/ S- c2 }/ ^5 h% l% x相机的把握涉及人体工程学,现代的单反相机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手持相机需要平衡稳定性和操作方便性两方面的因素。站立拍摄身体其实是相机的支撑。站立时,最稳定的姿势是两脚轻微张开,一脚在前,位于前方的脚的脚踝稍微外侧。此外,保持相机在身体的重心上,使重量平均落在两条腿上,然后身体轻微前倾。. o! J( K9 U: N  H5 x

$ N9 w. @& y9 z7 ]' F! w1 f
+ w* s* k/ y% j9 z* e3 A0 U

( `$ c2 k  q& O8 {( h( u) z" b3 s$ y- n0 D4 G9 a
. I, d* j( ]3 x) T
2、支撑
6 W" K$ s* S  X7 i

/ I7 E; k& |5 \2 ]1 B( r! X8 v4 s
4 O( ^  T) G" F7 z; N6 k充分利用附近任何可提供支撑的物体,只要该物体便于使用并且能提供很好的视点。例如,使用墙作为支撑,将手、前臂和头靠在墙上,位于外侧的腿要使力,以便身体稳定地靠在墙上。肾上腺素在刺激的环境下拍摄时,自然会产生肾上腺素。这时候身体可能会发生颤动而影响拍摄的稳定度。这时候很难做什么事来消除这种生理反应,唯有让自己平静下来,比如进行一些呼吸上的调整。0 h( u8 t# E: Y6 p" \8 w( N
. ?- C! r) z3 g( i2 R3 c! r
3 U6 x+ r0 K2 a5 O! N. C8 |
1 s6 Z/ \1 Y5 l/ f, P# ~4 |
. r: A) s  `8 h0 \- ]% M2 |5 M# a

/ H8 l+ y# G/ T* z7 \3 g
- l# J$ ]+ P+ w7 Q3、呼吸

' a, m3 T4 x8 M) z4 d/ n) Q7 a/ I8 C6 c( t& E) {- O2 g% E

6 K. I- ?' `) ]9 I' z# f缓慢、有规律的深呼吸可以增进拍摄时的稳定度。呼吸可能会换来短暂的稳定,但是之后需要进行大口换气。
) L  E! V4 Q% T7 ^7 v' R7 H$ E% s& A* d' m

$ F8 S* }9 X# V

# a3 y) V. Z6 q2 x5 v& E$ m1 m7 d: W, P9 }0 V
8 i. L6 W7 X- K: D. l( B
4、时机
+ `- s0 K: W- r8 s! j
3 T, P7 p1 m5 t0 c0 i# q
$ r$ p3 z7 G* V1 M
释放快门的最佳时机也即最稳定的时候是呼气接近结束时。移动到取景点这是一个射手提供的技巧。它利用惯性来抵消抖动,特别适用于长焦镜头。缓慢地将镜头由上往下移动,当移动到你想要的取景点时,迅速按下快门。这项技巧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而且要轻按快门,不可重压。) E/ f  R/ |  X/ t0 w1 F6 J$ q9 @6 ~
; K. q1 a, T% `4 J
, P- J) M# w" K! X7 u

: ?7 W8 N7 e/ m0 \  k( r5 y
7 u1 b2 X% Q2 P1 f: ?& t0 P
8 r4 ]8 g# I0 i- _. ^; B5、特殊支撑物

; _7 H( J; E8 b* K, _& Z7 ~# q9 F/ R, o5 m$ D. W2 f/ N
! r" _; ]1 h4 [% R# p$ q
将相机放置或是靠在附近稳定的表面。这么做可能要考虑是否会影响到构图。, _8 q; P* e  J+ F" A. ^' C
' B8 E+ K0 n3 S
, H# w- e- Y0 k" W1 C' W+ A! p

  Q* @8 I4 w- z/ }) I
. F/ @' I* D0 `0 q6 ~
  ^, Q; @. D3 C9 P# S& s' w: o& K5 ~6、图像稳定系统
) c) ?! u3 R+ o/ x

- a0 c% Z% Y( A( O, |, i1 I# @3 |/ s! |5 W: V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运用在很多专业镜头中。其原理是将镜片上的微型马达与侦测相机运动变化的感应器相连,一旦感应器发出讯号,微型马达会带动镜片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类镜头并不便宜,但是能提高2~3级安全快门速度。
* u! L. J. Q) I7 v

7 j! S) z, m  I; z4 z
; n) j1 Y; m2 C9 ?/ @% J$ P1 }; ]

1 q) ~5 c" C- a' R7 E, F6 Y) e
9 g) l) Q) `: M6 ?5 O0 {9 R2 m" y# D1 X
如何手持相机' s6 T  S% i4 o( Y- P/ j
; \9 M2 b" b# j$ m$ r
0 |. q" g9 |& ~: J: R3 o- Z
, S/ }/ G& {& h6 n

1 P7 ^& P+ P$ g7 T1 {3 n/ }3 s3 M9 r我们都知道如何手持相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拿相机的习惯,并没有绝对标准的把握方式。然而各种不同的握法都是从基本的握法变化而来的。这里的例子覆盖了不同的镜头在相机水平或竖立时不同的握法。需要手指操纵的功能(例如对焦或变焦)越少,就越能稳固地握住相机进行拍摄。  c; {% H( V- g/ A4 M: W
# A: _0 n+ M: u1 o. _) m  d

" u, n: L$ ~( F% u6 R8 p: ~& N

# q% z9 u" t6 h; n
9 R7 d$ V5 {7 _, C" R, G. D7 _

. I. f8 c; I' L1 \% P# V1 q: |* l) b; f5 ^; G% P
2 P" U3 O8 s9 G/ j, `0 [. d6 U
1、基本握法
( L" F( Z3 z4 E: H, B

  K7 e- h/ P0 K. G8 y8 p' E  t- h" B
. @. ^7 b9 ?1 K9 D8 u1~2. 手肘贴在胸部,让相机稳固地靠在前额。用右手握住相机,除了食指保持灵活外,所有的手指都握住相机。右手掌承受相机大部分的重量,手腕在相机正下方保持垂直。开启自动对焦,使用左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操作变焦环。左手的食指用来拖住镜头,小指叠放在右手握住镜头的手指上以增加额外的支撑。) r7 q7 L6 f# V  u) Z  A1 e

8 B+ c% z8 [/ x% L" K5 V% j& r* [& ~( D5 U8 r: w% g4 B

5 ^1 C9 a. E+ Q1 e* `9 h2 {

. a  C5 B  O* U1 T/ p6 ^2 }- {: D& Q7 b7 G5 [

$ A3 z$ T" H8 r. J% s2 Q5 s! Q2、使用相机背带提供额外支撑
( D' V4 c2 U) ^

0 n5 M) ~, J2 D5 y; p
& t* @8 f- B. ?$ e3~4.这与基本握法稍有不同,并能轻微增加稳定性。在相机的背带很短时可以用到这种方法,通过右手腕向外并向下绷紧相机背带来握住相机。6 Z* A1 H" x$ r; j1 g  H: Q) k
5~7.这也是基本握法的另外一种变化形式。当快门速度很慢时效果明显,不过事后将手从扭转的背带中抽出需要花些时间。如图所示,将相机背带的松弛部分紧绕在手腕上,直到手腕被紧贴在相机上。
: d" s6 v2 L3 w- J/ ~' j# `
' [6 m6 h; I( j4 ]/ D5 H5 L+ @5 }7 y+ O* N
% a/ W2 u1 _1 `' }

3 Q- p, T# A3 P- n, w% Q1 W
3 p) R! u! {, w7 A9 I+ H# _: c7 a9 ]
3、使用手柄竖直拍摄

: C, t' D+ |( p- t# b4 N5 f) g* ~; _4 \: k8 d

" V8 r# a+ H1 i3 e# r1~3.某些单反相机在握把下方角落有第二个快门按钮。这样设计并不只是为了方便,这使得你可以在竖直握相机时让手肘贴近胸部,同时小臂保持垂直。右手除了食指,所有的手指都握住相机。左手从下方拖住相机,食指和小指为镜头提供额外的支撑,大拇指、中指与无名指放在镜头的变焦环上。! R# j. `: f/ X+ k/ h1 Q
4 {0 q6 W4 N! \; K9 a# G
5 Y7 h1 R) O4 {$ Y* W+ ?# R

4 p' F1 z! G+ h; B
1 K: e# p/ _& E
( O4 y  v& H5 K* B  S7 |$ a4、竖立相机,举手过肩
) p6 c: O- {7 w- q% h4 K
  `* Z5 l' N5 l4 `0 r

+ L& u+ _2 U1 X/ J% Y4~6.在没有第二个快门按钮的情况下,有两种竖立拍摄的方法。这里介绍的是第一种,快门按钮位于上方,举手过肩握住相机。此时右手肘向外张开,并且无法为拍摄提供稳定性上的帮助,因此支撑相机的工作主要由左手来承担,相机的重量落在左手掌上,左眼保持平常的张开状态。. m# y$ I4 b# o* X# c7 F
; e: ]/ }# g' _4 g" k
0 o# Y" T$ W2 S: F) l7 [* n' x$ R
% j4 R! q- ?9 _2 l2 u, B
/ n) e) q( {6 T1 p
& B. t) Q& ~: l' r& |
5、竖立相机,手位于相机下方

& D6 U( W4 c/ Y
0 U1 ?  ?" Y9 T& J6 ]( K  u2 P
7~9.这是在只有一个快门按钮情况下的第二种竖立拍摄的方法,此时快门按钮位于下方。这种握法使手肘向内,可以增加拍摄的稳定性,但是右手的姿势会较为别扭。解决方法之一是不用右手掌拖住相机,而是让右手指握住相机后贴在左手掌上,把相机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左手上。此时右手肘贴近胸部。, r. D+ `7 |5 E7 D# f" x& y8 R3 G
4 x7 f5 s! }; _4 B3 \- C" E1 H) u

* d- [: F  ], Y/ A( t! d# U! R  R

/ e7 E0 Z: H9 x: \7 I

, l/ y: \& o6 [/ I
9 a; s/ K: {0 m1 D$ B9 a8 x) |2 H  i( B
6、手动对焦

2 A7 o( |  F' @7 M) \! i  d9 S7 d' F  S0 o" x: ~

6 a; D: \7 K# e6 L1~3.手动镜头在当今已经非常少见,但是仍可以找到。而在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时,我们也会喜欢切换到手动对焦。这意味着你的大拇指以及一两个其他手指需要空出来以控制对焦环,而让左手掌独自承担相机的重量。此时,右手必须更牢固地握住相机。
6 I- `8 a* G8 m0 |) C& d- |9 O9 e7 H2 D3 a" T
6 H& x' U, ^" x7 [/ {; {2 `

, V- _( X/ N6 \& y
& p4 G+ `4 O5 f( g" s% @; f9 K
. k9 J* }+ }2 i5 W' U: U7、使用长焦镜头,自动对焦拍摄,手握住镜头前方

* _6 |1 C! U6 m! F" K/ N' c2 B% [8 q3 D: |3 \/ ^
* p8 X2 x6 \1 |4 H
4~5.不同的长焦镜头在形状和大小上都差别很大,这也大大地影响着握住镜头的方式。这是一只较轻的300mm镜头,并且没有大光圈,因此镜头前方的口径也较小。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或是独脚架,如果你想在拍摄时更加灵活方便,手持方式是唯一的选择。右手以一般的方式稳固地握住相机,自动对焦使得左手可以空出来。如果遮光罩很大,可以通过握住它来分散重量。本例中,左前臂承担了相机的重量,但会有左肘悬空的问题。此时,将相机紧贴在前额上也非常重要。
9 t  Z! F: R* o# y
, [/ L1 A3 ^/ i' L! }& N" f; \" |2 ?3 }. n5 K4 B3 I3 ]

1 V7 h; H  W- V1 t2 S4 [
; v) Q- g0 y7 j: {/ I1 k# l7 g2 A; K: R( A1 E
8、使用长焦镜头,自动对焦拍摄,举手过肩握住镜头前方

2 ]8 f! G& e2 Y2 h: r& a) d
+ ?. B0 _# t) [0 ^, g6 K9 u- L3 {( r8 t( M3 L7 g  m0 K4 ^
6~7. 这是4~5握法的变形,也是我最喜欢的握法。由于左肘仍是悬空的,因此使用握住镜头前方的方式可以更为稳固和自然。使用长焦镜头,握住镜头的中后端8. 左手拖住镜头中后部并承担相机重量是更为常见的握法,此时左前臂呈垂直状态并贴近身体。尽管不太灵活,但如果手动对焦镜头或手动镜头时,可以作为一种可选的手持方式。9 B! e5 N8 e6 \: C. n! p: P

. }5 m" F, Q7 E; N! n
2 F/ t3 O9 C) w( j8 c5 L
% f+ q2 P, J$ M" y  R% g  T

2 p0 u9 f- N* G# i0 j$ @) g/ s$ B; p  M7 H
如何按下快门* O1 u9 R$ j, B- }% w

, A; Q& w4 Z$ |6 q9 R7 m" W- Q7 ?; e) J/ M7 J5 Q2 J2 k) w

# s- ^& ~1 C6 Y4 j7 d3 Q- ?
) e* r) K" r, p# P
这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技术,或许可说的重点并不多,但却非常重要。轻轻但果断地按下快门,这个建议听起来是理所当然,但对于不熟悉所使用相机的人来说,却会由于各种原因不这样做。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既然构图和对焦都已经完成,就让我们按下快门吧”,结果像是狠狠甩门那样狠狠地按下了快门。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射击中,若是没有正确按下扳机也会打不中早已瞄准好的目标。只要你按照前面章节中提到的技巧握住相机,并至少保持右手食指的前两个关节的灵活性,在按下快门时便不会有动作上的不顺畅。/ I# I. T! B& U, D- P7 N
7 i0 f, }; D, i3 L& l1 J, {, p

' t- F' K5 v6 A/ J/ g" B
. K3 S9 u5 d$ l8 o' n0 P4 h3 m
熟悉快门操作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大多数的功能(例如自动对焦)在半按快门时就被启动了。大家可以练习这种两段式操作法—半按快门启动其自动功能,接着按下去完成拍摄。
& Y! h1 S, v( L$ Z& r7 k

" |" ^( Y! U5 B3 b% G- z* t2 b2 G' l9 _$ k( h, t4 l, c
) }" z: o: v/ ]: l2 o
在快门速度很慢并且没有携带三脚架的情况下,有一两个技巧可以应用。一旦你将相机抵住一个稳定的物体,就可以使用定时自拍来完成拍摄,前提是被摄主体并不要求一个精确的拍摄时间点。此外,还可以使用快门线,它能让你在不接触相机的情况下触发快门。7 n4 p/ H8 R% w' x7 N- ^8 ?

9 z% w# a3 Y; n) }0 ]
2 _4 P8 b8 }+ b, l- [( t

) L& z: B* n( `  S' s5 \- h9 W3 ?# }3 [

' K5 N4 r4 S% X0 U$ w/ J) u% F* @& b
# ~( r" v$ J- p: n3 e6 o' t8 H( d1.缓慢、轻轻地按下快门来体会两段式按键。首先半按快门启动相机的功能,维持半按的状态(如果有必要),接着按下去完成拍摄。
) F4 `, v1 H  Q4 b: x) V! |
4 m8 c- f8 [: S+ ~$ ?6 q2. 使用定时自拍器来自动触发快门。
0 k# R5 p; }8 |$ [
6 G$ H# Q* _' d, P2 `0 U5 j7 \

9 @. W: ], x* ]7 e4 r! |+ J0 P

! W9 ?, Z' k1 t2 o8 C6 |! a# w3 S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