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乱性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1 ~3 V/ m$ F/ Z6 B# Z
% @( Y# F6 Q: O' a
5 I z6 ~3 q4 P$ p. w: u; k
文:小智
' x. X/ [$ |' G. u- T
世上最容易带来快感与刺激的东西有两种:酒精与性。每当“酒与性”出现在一起,“酒后乱性”往往也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 o8 V7 {0 F6 B3 X& w; |) Y) F% D
/ [: B7 w0 c& m+ N
有人说这只是男人伸出“安禄山之爪”的借口,有人却认为醉后的男人“不举”,早已无力远征,也有人完事之后谎称什么都没发生。“酒后”到底会不会“乱性”?
) c; E, F2 I$ f: f& o! a$ B
8 F! j! D8 o/ s; _% M$ q9 F4 G
2008年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者们在大学的校园酒吧里,选择了80个异性恋被试,年龄在18-29岁之间。被试需要对着酒精测试仪呼一口气以便测量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之后需要对研究者提供的照片上的异性的吸引力做出评价。最后研究者们发现,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越高,被试们对照片中异性吸引力的评价也越高,不过被试如果饮酒很多的话,这种关系就不那么明显了。7 @& l9 O- n0 T
& |7 p* p# C: ^
, ?/ {, x5 v) @; P. e. r2 H在此后的很多的实验表明,酒后乱性大多都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只是给需要泄洪的大坝开了个小口。不过在需要的时候,酒精也是可堪大用的。
& Z. r P$ E& O7 H- b$ Y
而在众多“失身酒”的榜单中,鸡尾酒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遥遥领先。长岛冰茶、自由古巴、血腥玛丽、新加坡司令都是是被奉为经典的失身酒。
9 v1 S. _8 c1 w B. W; l
: S% C5 V: u: p% e" z当然,鸡尾酒绝不只是用作“失身利器”,它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与态度。鸡尾酒一词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之所以长盛不衰,在于其本身独特的魅力。它的变幻万千的色彩和口味,使人耳目一新的饮法,绚丽的装饰,各异的载杯,无不吸引着人们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猎奇,留连和探索。
1 e- Z+ O% d0 |+ k8 [/ Y
# e k5 o, h* |; K* W% A8 C# S
6 H7 z+ x% R( k* O7 J$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