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拍娃党养成秘籍:浅谈如何锤炼人像摄影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心如风    时间: 2016-8-31 04:40
标题: 拍娃党养成秘籍:浅谈如何锤炼人像摄影技术

- f" L' ~3 e6 A& X7 n/ g7 y: f
: ?3 ], j& G  g( r1 a. T% y( `- Q- U3 S# R& E2 b; L6 |; j
% D5 O/ L+ y* j" Y4 s
8 S# `4 U, z6 b3 t8 i1 }, i5 w
写这篇文章,我一开始是挺纠结的。自己到底有几把刷子,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一个半吊子选手,在这里跟大家说如何锤炼人像摄影技术,似乎有点班门弄斧了。最近很多朋友也都在问我,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人像摄影技术提升?所以间接的促使我下决心写点什么给大家的念头。如果有说的不对,还望见谅和指正。, o" x! `, C" H3 G, g9 g- h+ X
3 }  c6 E2 A0 I. w
# h" o/ R' f( v; ^9 [& y3 a
每一位摄影师都是从小白一路走过来。我的摄影道路其实看起来挺漫长,也挺曲折。都是自己不断的自学,模仿,提炼。现在看来,还是一定要经历这些。不排除有天赋异禀的情况出现。1 @# h7 n8 A) ~/ w) k
' x0 e& l' Z4 w1 C9 D

) E3 ^- f& N' j( \- U% o! t' \; M7 R我是2012年7月份拥有了人生第一台单反。我拍了一年的风光才开始慢慢的接触人像。我到现在都认为,风光静物片的拍摄是可以打好摄影的基础。很多人说,现在想拍好让人眼前一亮的风光静物片很难,确实是这样。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利用风光静物为你的摄影基本技能奠定基础。至于为什么,我放在后面说。& u% E* [5 t' H% N' W: |9 d

( N& t' d7 v  v* K; V3 F6 \2 E) A+ L0 b0 O
那么如何去拍好风光片呢?我自己有个小窍门,就是抓住一种景色,频繁的去拍摄。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我家阳台是我的最佳练习场所。我不怕献丑,将从刚拿起相机的照片一直到最后,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最后一张手机拍摄)
% [  i' a' l0 J* [) Y& E
# H4 `2 |6 G2 h8 P8 e

9 G) s: U* _* M- L6 I

) d0 l* \$ p, \: j' G( s: |9 X

) A) U0 M6 k7 h( B. m7 m

% S+ F4 X( i% R2 ^6 ]8 e& \

) R  l& n5 C& W8 r2 K- c

# \4 Y- I1 M$ C" ~. E

; O% Y0 A+ T. ~; m
7 ?: p5 _) A. P9 a) z. N2 m$ Y2 h
3 B* f2 ?  H9 m6 i" E" d1 X* }虽然这些照片还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是完全可以看出自己的成长。中间经历了,如何更好的构图、如何设置光圈大小与快门等的配合、如何测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你看一次书,听一次课可以立马顿悟的。只有不停的练习后,才能解决的。而且,在这样一个狭小的阳台空间,为了拍好更多不一样的感觉,我就必须要自己解决些客观存在的制约,这也为日后的拍摄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就是在一个客观存在不太好的环境中也必须要完成拍摄时,你可以自由应对。当你大量拍摄后,每次一都会有些新的问题,把每一次出现的问题,百度也好,问人也罢,解决掉这就是你的提高。) L* z( g# X8 y( E. o( Y

5 T" m, e3 a. v4 A
( f4 S6 P* d" ~( s/ `- y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多拍景物。在学习摄影的阶段,我也在家摆拍了很多静物去拍摄。摄影的练习是无时无刻的,在当时没有任何额外补光设备的时候,我要利用家里的灯光,自然光进行拍摄。现在看来也是对室内人像拍摄奠定了一些思考吧。起码是对相机的参数调整起到了很有效的练习。
8 {8 F. u( \( J
4 ]" [( [( I5 V5 f$ D& ^7 W) ?. s, ]3 v6 k1 ?9 M; N

5 o* ^) j% G* ?: q( \" V( T1 Q
; [) \3 M1 `- ^- V/ r. L

4 J$ H' b% A2 f" G" r
- b& V& r' o- v( L0 m0 a/ {2 \

- }% b% i! C2 [4 N

2 q* h' B( u; M2 K6 c2 \

! @, V; S: Z$ ?* [$ ^; P  r0 z
4 a" d) A% j2 x, R4 l
" n) g5 j$ H" G4 k) J  ^6 E% o+ e% F我们拍风景静物,避免不了的就是拍花花草草。拍摄这些照片一般都会用到大光圈,长焦段。这样拍出来的氛围会很好。我觉得在拍摄花花草草的时候,锻炼的是你通过构图,做到去繁留简的过程。都说摄影是减法艺术,就是通过你对视觉的裁切,把不好的舍弃,将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从这一点来说还锻炼了你的第一眼审美,和对景物的理解。
# a/ p* ~* k9 A: F, }7 L8 R
9 t8 d. w4 A/ `  V" d- z5 T3 h8 o( _
5 H: @, a' |7 a$ F5 H

$ z7 X6 N1 U* P# G4 w6 F% |
7 p) Y: R. a& n( J

0 @- o/ A! O/ u* G. ]3 V* |
, O9 M3 v' Z  g' y3 h7 T0 K' T+ y

! P+ ?9 s$ b: Z% f" N) G
( @% O- M) {4 L0 n& V慢慢的,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扫街扫景的过程。其实到这个阶段,你应该对相机的各种参数的调整理解透彻,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了。这个过程,我理解锻炼与提高的部分是在于你对整体环境的把控。不仅要拍好,还要拍出有故事有内容,让大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A9 P( X) f9 m+ g8 D, k
# w3 i, i3 O+ n5 Z$ O/ R

! Y; @! L4 Q! n' N% [6 z$ w

8 b9 s1 ]' |( S9 H( f5 s

& V1 W5 ^- L% C% N9 W

  [/ e9 S% e' a1 `  H4 F& X

( B9 H% _9 c" F: e- ?+ T, j

: ?* T* m$ C2 Q8 @7 L5 m# |
% T$ B. r: a  ~; V+ \

! R8 l' L, k' @+ s7 q8 _' [5 r

; X7 a* a/ r2 [6 f: K
& C3 k3 a5 _3 ^+ e; P- q
/ i& Y( w6 v# E6 X; c9 n3 m
这个阶段也可以用手机来完成扫街目的。* l# R) L9 n( f3 {/ q. n

3 ?8 Q' C  H1 a9 I: X3 i
6 t* u" v# q+ f! s
4 [1 W# z$ i% X* ^) c

# t9 W$ J: U4 n0 t
3 F% U4 n8 p* d# g

/ a* I) |  j9 D( _. e. r
" J6 w9 J# Y9 H2 l) E8 w% Q说了这么多关于风光静物的摄影,似乎一直没有说道人像摄影。其实摄影分门类,但是摄影基础知识是不分门类的。我理解的人像摄影,是无法与环境剥离的,除非是纯色背景的棚拍。说多一点,其实棚拍很多时候也都是在模拟自然光线或者极端光线的一种表达,间接说明也是离不开我上面说的这些练习。2 u, f  D( I  e: Y: t
$ V7 A- S; k/ o
: p7 q( D0 ]6 h+ n4 `
我遇到过很多初入摄影的爱好者,买了相机后,在熟悉几个参数后,拍了几张看起来还不错的照片,就会去接单拍照。不可避免旷世奇才的出现,但是绝大部分人来说,真的是会拍照么?甚至于拿起相机才2-3个月的时间,就心大的可以去接单拍摄。就我看来,绝大部分的构图只能用奇怪来形容,然后用后期去弥补一些东西,确实你会比普通人拍的好看一点。但是你确定这真的可以拿得出手么?" O* x7 M2 R7 G4 x0 q2 _) b7 R/ n
, L4 c( b# f8 `) W% r; _

& ^0 X4 J7 S( E说到这里,回到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说风光静物摄影。人像只有融入景中,才会有生命。景包含了一切的自然、街道、光线等等。只有能够灵活的驾驭这些,才能熟练的拍好人像。当我们涉足人像摄影后,你对一个环境能够把控好,在你踩点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景色的时候,能否在自己脑海里立马呈现出几种可能性,能否在众多杂乱的环境中找到应该可以拍摄的位置,将人物放进去进行发挥,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2 V  Y' A3 x+ h1 ]+ b1 H0 |) j
: F; J! U2 l) K( u6 f: ~0 A7 v
  H0 {; J: i7 f7 C! N, o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有错误请谅解。
/ c% `; m3 [' J+ p' S7 [7 ^
3 g5 A! A: g( A1 r+ }! a+ c& ~* _' ~* D
' F: g/ X! B9 x: ]3 |

. a- F! ?1 n: `$ a* x$ s8 g7 C1 X- x9 o1 s8 r# P- c6 Z
这张图来看,地面有一个很明显的明暗分界线。大致看了一眼后,将凳子放在了阴影中,先空拍一张试光。然后将孩子放在凳子上。画面的左侧后和侧都有黑色的部分,正好中间是白色简单点的背景,孩子的头部正好处于这里。然后让边上的人吸引孩子,在孩子下来的瞬间进行抓拍。一张我很满意的照片就这样出来了。, A. B' v. x% F. C
9 ~2 h  s8 ~7 N2 V2 l$ V
% d7 w! u1 y7 R

4 Z$ U8 S& F6 F" }! W' F
" ]4 M& r3 j2 m& K* v7 ?" u: X4 c( @& T9 H+ t+ N
夏日下午3点左右,太阳正足,我选择了让宝宝侧面朝向我,我的背后是太阳,这样小朋友也不会因为睁不开眼睛而导致皱着眉头。用大片低矮的绿树作为前景,一株小雏菊和小朋友正好处于黄金点的位置,让小朋友蹲下来,小花还朝向着鼻尖,利用长焦镜头将杂乱背景尽可能虚化,我倒觉得整副画面较为生动。
2 ?) B4 {7 b0 E$ V! R( v1 A* p6 P. _% J

. M% t( h5 [  E& w) _1 g+ M9 `. [# p* S  l2 c1 M( Z

; p2 Z+ q7 T0 m/ w6 y9 s, H9 D2 D' H& H
( w+ x4 O) A0 h8 b$ \6 }" t
这张照片的土路一看就是被人踩出来的,正好弯弯绕绕的。但是周围的树挺多的,构图起来比较麻烦。我选择了在无法避免树的情况下,将这两棵树分别几乎对称放在了照片的两边,正好这条小路穿树而过,远处的弧度还成了视觉的延伸线。根据道路的延伸感觉以及右侧多了些灌木,为了达到照片的平衡不偏重,将柠檬放在照片的左侧。整张照片看起来似乎比较和谐。
( S# _# P" w+ `3 z& o* E: I: r: Y
/ A4 x$ s# e# K* e5 u! F
1 `1 P; b4 q. P- @% O7 ]2 ~) ]0 V: n4 p2 c8 ^

( K  M; Y6 e4 K. I- \( E0 g6 J% U- G5 o2 {0 F
  [  m- j5 q3 q
最后看下这张,也是无法避免的树,但是背景还是比较空旷。在稍微斜侧点的机位的地方蹲下,如果现在将柠檬摘出来看,左侧的大树离我们视觉很近,远处的几颗大树似乎能够和左侧的大树连成一条视觉延长线,但是中间却是空空荡荡的,这时候我们把柠檬放到这个空间里,正好补平了整个画面。加上柠檬动作有一种向右的趋势,间接也缓解了左侧大树带来的突兀感。0 F! E) S4 ~+ V4 G

1 N+ T$ U; m0 y, f/ k$ d" z: H1 p8 B9 U/ u1 S
1 Q1 t  ]6 R. l* P* H
其实还有很多例子可以例举。以后的文章可以跟大家更多的分享。通过我这四张简单的举例,不知道你能否了解到我为什么要把风光静物摄影作为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技能。如果你能够感同身受的话,在以后的摄影学习中千万不要忽略风光静物的拍摄,你将受用终生。
- V4 R; J5 ]1 [" k: l9 p0 t7 E  {

0 U8 E2 p9 {6 i: R+ }# {+ ?* o
, U8 t& U' D) M$ X& Z' m+ u; |3 W+ d' N2 R
, x% \. `8 z' K) d, D! D

1 o" E( D7 l) ^7 i& Y

3 W$ V3 c  O3 B$ R4 f) a
9 M) I! H2 O7 j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