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5种小模糊,搭配出不同效果的油画人像 [打印本页]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2016-8-10 02:29
标题: 5种小模糊,搭配出不同效果的油画人像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9 O1 D4 U2 p, Q% S
说的不是“把钱用光”
6 V* q$ d) s  V) ?0 y. Q6 B而是像画油画般处理好光线的关系0 V% h, y% n+ S' D
拍好一张像油画般的照片+ p  U& c$ d3 `, d7 F
是很多人的目标
* @. k) j/ }0 r3 D* U) o: B可是你又知道油画风格有什么特点么?3 F) a  |0 E- Y* [% {2 l" W/ p: ]
" q0 g6 u1 J/ u$ F/ q0 A7 u
POCOer:鲁成龙
# b1 I) L- B- j3 W8 c+ I1 C5 x在文艺复兴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油画具备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文艺又古典。油画颜料色彩光亮油润,能够充分表达物象复杂的色调层次,就是传说中的通透感。除此之外,油画的厚涂笔触,使人物更柔美立体。
3 x& K. X, p+ W0 s& J- G7 \1采用自然光+ J# x4 |( W  \! f4 }" {
古代画画没有闪光灯,通常都在自然光下的。拍摄油画人像的时候尽量使用自然光,必要时可以利用反光板补一下光。
) n' x4 A; U3 S; M6 D
  Y, K/ h6 s4 M9 \6 C( ePOCOer:Gyeonlee
6 U% U8 @+ F, b/ C, j0 @2每个元素都精确曝光4 Q- R4 E" g7 t" g) n
画,是人脑中的理想,在不受画功影响的情况下,是一种完美的表达,所以摄影要像画,也要尽量完美。油画中讲求高光柔和,暗部细节不丢失,必要时还得分离多个主体多次拍摄再合成。
, g6 S( N2 n, O% M& t; C
9 M9 g% C5 k/ p; x5 rPOCOer:Luna_Atlantis
7 ^1 l3 w1 q6 S0 P7 N) I绘画时会对某一主体进行特别的「布光」处理,尤其是主体的交错关系略复杂的时候,想在现实中一次性还原是很难的,所以务必raw拍摄并仔细后期。
# R% f5 \5 B8 o: o3 e/ ZPOCOer:无限TX( p3 A5 Y) B9 V% a/ J
3高光少,整体低调暗沉/ X% Q: ~3 q0 A! t& L1 |" i
与小清新很不同的是,小清新背景白晃晃的,很高调,而油画风格整体为暗调,高光带有颜色后,整体颜色也浓郁起来了。) b3 `) x0 H; Y  E6 t
POCOer:AMEKO彼岸花9 K# U! N/ N8 p9 @+ t# d
4选用符合人眼的透视, F: g+ o- G) Q+ c7 ?
经典油画一般透视关系不会很夸张,早期绘画都是用人眼观察然后用画笔记录的。镜头焦距最好在35mm以上,50mm最佳,不要超过85mm。$ _; n$ [( z  n$ W; {3 p' ~
/ F# Z7 x9 h2 \; L& [
POCOer:UPLUSKY天天$ I% M3 ?8 j9 @
5恰当的朦胧+ Z* C4 E# u2 m3 I" @1 ]! d9 F1 [
画画的笔触不可能很锐,画笔笔尖的缘故锐不到哪里去,所以加上柔光镜,或者稍微在UV镜片上涂上一点凡士林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后期降低清晰度也行。
3 z8 O( P/ Y7 I2 m. T- [- z* ~9 P3 W( fPOCOer:敬翰; d4 s6 {6 v7 q* g
6光圈不能太大" A2 \! E8 ~) f1 [: a
光圈不要太大,景深不能太小,背景适当虚一点点可以,但前景千万别虚化掉,马上就相机味道出来了。光圈适宜在F2.8-F5.6之间。% C& Z/ r$ V2 m# }/ E
POCOer:一颦一笑4 E  z+ H  C/ }% {* q
7构图和模特姿势要严谨$ e! n7 Q4 g0 [  l! z4 w) B5 L
不追求视角的创意,平视为主。因为传统绘画题材的缘故,表情其实一般都比较硬,要么没表情。最万无一失的,正面,侧面,正侧面等肖像角度,这3个角度是最普遍的。
7 \5 t9 ]& `# X' T" ?0 V/ F1 V5 l" U
POCOer:Gyeonlee
: i' H+ ^$ O& j0 ]& T8整体色调偏黄4 I" i1 U& R1 P( b" w  u
因为经典油画放置时间长,画面出现氧化,颜色事实上是比较灰的,尤其是背景部分,饱和度高的传统油画是比较少的。( B. N+ Q* W3 N# F: h8 F! L8 N
POCOer:爽爽同学- a, {/ e3 x7 a' l6 l% i( A! j
其实在数码时代
% U* @1 ?/ E/ `3 D3 O3 D2 k要实现油画感觉是很看后期功夫的。
5 |6 W* l6 |; `8 U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功能
' F7 n2 _* O" q3 U9 ?4 l- a: e& x高斯模糊# Y$ Q7 A: R7 g3 Q
以及实现油画效果的5种搭配组合
& ~- O# w8 _! E; ^(原图来源网络), V$ ^6 m# A1 l  M/ O
先上原图以及今天的主角——高斯模糊君9 h% z# U$ w/ _8 o: K5 ?
以下的参数仅做效果介绍用,大家在修图时记得灵活应变哦!注意根据需要调整不透明度,必要时结合蒙版使用。
# |" ]0 M+ b; V高斯模糊+正常+不透明度
6 s+ _/ @: n) ]8 I7 v" k" f2 `
% C7 h4 Y+ c9 K! p9 {, {1 P特点:这个组合不会让画面的曝光产生多大的变化,因此可以保持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曝光值,同时,通过调整不透明度,它又可以营造一种梦幻的光线感觉,人的皮肤有轻微的光线感,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朦胧的美感。) r+ e. Z( O' q
适用场景:这个组合比较适合不需要大面积改变曝光,同时又需要制造朦胧感的场景。
/ R1 C  S5 @8 g) @7 ]# c使用方法:注意高斯模糊的值,高斯模糊的值越大,模糊范围也就会越大。- f5 C+ U" q6 Q$ `
高斯模糊+滤色+不透明度& N1 |( t. D. M- \# X

9 n. P; e5 T2 w( g) |. V特点:这个组合会让画面的整体变亮,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空气质感,能够较好的体现出光线照射在皮肤上面时的光线质感。+ ^9 n' a1 n6 K2 b3 }, J/ B
适用场景:这个组合比较适合表现明亮、朦胧、光线感的场景。# F5 N8 P. s, G
使用方法:注意高斯模糊的值,高斯模糊的值越大,模糊范围也就会越大,一般而言,高斯模糊的值不能太高,因为这会让高光的范围过大,从而无法准确的贴合皮肤。, L7 E) s6 \' k5 E( @- j
高斯模糊+正片叠底+不透明度
* M7 J4 ^% v( i4 I5 }. u2 Q% u% ]+ l6 y; ]* c1 D& L$ I
特点:这个组合会让画面的整体变暗,与上面的效果相反,这个组合正好能够消除皮肤上面的光感,而是让皮肤有一种油画、水彩画之类的质感。, q& K$ a7 e  Z1 h; J+ ~( k) h, Q
适用场景:这个组合比较适合表现宁静、安稳、安静的场景。
+ ^. M* v  b1 J* r$ ]使用方法:注意高斯模糊的值,高斯模糊的值不能太大,否则会让画面呈现出黑一块,白一块的外观。2 n/ V4 P! z5 a' M$ E- y# ^
高斯模糊+柔光+不透明度  M, i7 k4 L" J. B8 x0 U: n) `

7 A3 T  H: u0 H# U特点:这个组合会让画面整体的对比提高,特别是画面明暗的交接处,同时也能营造出轻微的朦胧的气氛,结合低光压缩曲线使用能够很好的营造出胶片的质感。1 F' |  E5 d# K$ h
适用场景:这个组合比较适合安静、朦胧、空气质感等场景。
& k7 Q6 V# U7 _$ w+ T. d# ^& ]使用方法:注意高斯模糊的值,高斯模糊的值越大,画面明暗交接处的对比度就会变小,过渡会平滑一些,反之也成立。9 v% |  O% }$ _/ B- o9 h
高斯模糊+50%柔光+50%滤色+ B! W+ E3 a) W& [$ u
+ T- p; S/ v  e
特点:这个组合会让画面的对比度和曝光值均有所提升,因此,画面的色彩过渡、光照效果、朦胧程度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0 k3 t+ N- ~, Z6 K% W3 l7 w适用场景:适用范围较广。% b, d" d7 L, k; s, S. P
使用方法:二者的混合比不一定要固定为1:1,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注意使用同一个高斯模糊图层哦。! N* _2 s# X( [2 Z3 I
Photoshop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 |1 {0 ?1 Y2 J/ z% D
各种参数可以自由搭配自由选择3 b. W8 x+ U$ z! |
一个简单的高斯模糊可以变幻出这么多的效果
9 x5 H% h9 E3 R赶紧去试试你的油画人像吧!
: e# Z1 d0 F: j  ?1 l, i( K$ M5 ]0 x$ [) M
) w+ A" _' b9 l- D: V/ h5 u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8 f% R) e- Q1 i8 `+ @( X, Q7 S5 h' e9 A; y4 [7 ?# `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