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他倾尽一生,绘出了惊艳世人的江南梦!
[打印本页]
作者:
北美头条君
时间:
2016-8-6 03:08
标题:
他倾尽一生,绘出了惊艳世人的江南梦!
$ [; N+ t. n: h5 v2 d% z, p
有一种美叫粉墙、黛瓦;
- x7 w5 ?* r1 f
有一个梦叫“江南梦”。
9 t5 E& k( o7 {& w) E+ q7 T' A
v7 f7 K& Y- n9 i4 q
吴冠中先生倾尽一生,
0 ` D; ~# F: O9 J
画遍了屋桥山水,水乡景致,
# i2 X/ k2 f- h3 c8 _5 V! w& |: |
画出了世事纷扰里的半分闲趣与淡雅
; Q% F* J# g9 a. r6 o
也绘出了惊艳中国人的江南梦!
Y3 ?% K* Q# T. I( ~
' t9 V; @0 [& T$ [& R5 d
他笔下的“江南水乡”系列
* P) c% Z* |# L+ m
很轻、很净、很纯粹,
2 P: I* p6 ~: w& F2 T+ n
就好像一个独立存在的镜头,
" C3 I7 `3 B2 o0 X8 @& s) d) w3 U
又似装满了闲情逸致的世外桃源。
5 N) b6 D5 i% M
; I# [. U/ B! a! N* x; S U
往细里看你会瞧见:
; {4 r6 t0 E, K. o* Y
鳞次栉比的白墙青瓦,
+ `# d9 k n& z" D( I! i8 _, Q/ ^
马头墙的徽派建筑,
- o" p8 v% A: M' {
盛装春沐的路人、河水漾出的浅皱,
5 P# j1 e, d' |3 p! A+ e: C
柳条划过空气激起风的足迹。
* X6 v3 O p! J8 g, a. Z
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你
4 V2 K9 D; p i0 K
这不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
+ B: \8 {- x p7 J' }. h
; m0 }% F* J; E9 u
从行人模糊的容颜里,
G; Q% u0 C+ L' f: v
我们仿佛瞬间读懂了
" w) F: E( _9 Y& {) C* r9 i
时间溜走的波澜不惊、
# J" i) T; T; H1 V
岁月终将逝去的泰然自容。
( m5 S5 v9 b* |" g& Y5 v
面对我们正身处的
/ ]( x# s. s, B- n, A# ~5 a
这个纷繁嘈杂而又肮脏的人世,
! Z2 k" E2 v1 {& Q- C
画中之境绝对是难得的一小块
- Q5 y2 \; ]7 U$ L2 X9 `
属于个人的清幽之地!
( }" o; A4 _ ]6 @' g3 A
—— 桥之美——
3 g' @' L+ K) ^; v
3 |' C# f t% ~
吴冠中笔下的江南的小桥,
6 d d+ [+ j2 r6 `, s8 N6 i
不管是石拱桥、木板桥、风雨桥,
9 t3 L* H. u5 ?1 a& N9 F4 O# L
都有着特有的精致,
$ W/ c& D& ~; L* ^* D2 x
它们有的被一笔带过成了点缀,
& D2 y+ ~0 P$ p3 |
有的被细致描绘成了主角。
9 o9 f" J1 h3 w2 b+ m. j5 l3 I. W
每每看他的画时,
6 Y% I6 n( ]- K+ w' v, ]1 m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
# W! B E6 }) a! p
去寻那一座梦里小桥,
: [& F; d( Z. R3 _ w1 X- I7 P& ?& W
也想亲自站在桥上,
, s+ i! u& @- C w3 T! O" ]
看水乡风景,闻潺潺流水,
+ y4 J, ?7 i9 ]- x
倾听那小镇说不完的故事里,
" \) n+ D3 A. S
浸润着的缠绵的爱意……
X/ v! ~& h6 c- [+ j8 D
/ W% F6 W( [$ u5 g! v- U
0 ]' L$ Q& t, B0 B
吴冠中 江南春
; k- {9 }/ |% z* S, W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4 s" l, \" t. U" E+ Z' b* |$ M' z- p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M% n$ m7 x8 t7 R5 b) q( I/ L
' `, j8 b8 y K0 w- _
* ~; @0 K0 _5 y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8 U5 i# J! K0 C: I A7 ^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p' |% Z5 ^2 {5 C
( U+ \; f' \" {2 Z+ i) b
吴冠中 园林春深
8 |' f$ V3 O; Q! N4 A) k
- e4 l( r. Z' y0 T
“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4 K' U7 M1 b, v( w- q7 h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r! G8 {- ~* Q. C9 m
( c- U1 m* B; T5 B7 ^. ~7 u2 A
1 ?3 c4 F$ k; @/ c# [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c4 N$ V8 z* Z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c9 r# g( H2 e3 ^8 W1 Y5 H0 h
/ r8 n" _6 n8 G% l# d" E
" _: O1 a9 H% G
“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h8 [, V5 a( \9 w+ r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_3 W# }* X2 G/ K
/ h% t- g8 [; l* l% ?: v( j+ i, H2 i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 @. U+ { M4 k2 {6 b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l% _) G! d7 s$ H& G
; ~3 A: A6 O* ]3 ^. B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 J! ~ r! ~9 s% c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G2 M7 Z, m( E* z6 e, A* g
# D8 q3 N/ E& A! x8 W+ m
) |% n+ O8 N$ E3 {! M+ u4 ?
“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 {. o3 k j7 t! `+ C i8 E$ w1 M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y7 X! ?6 F8 v. z- \/ P+ ~9 o
/ m0 ~: M0 x; t$ Q4 |$ l @4 s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
& Z! p0 u2 N& H2 u4 w6 T6 \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3 h e# ~2 @. i! R
1 t2 G6 O5 R4 }' f$ c2 ^
% |, N7 k! r* D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1 {3 x& o4 K, q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D8 i7 F! p' m. Z! G' b, W
5 a2 O0 X) M7 _
“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 e7 ^) Q1 X0 d6 z/ Z5 s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1 N1 ]: q" G$ [# A* t$ b- q
E* h6 ~5 d( b! e0 R7 m6 h
( F: ]- ]7 V5 [$ \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
6 G) H' U D+ O1 ?6 @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I3 f. A1 L$ E! B4 ?
' d0 F/ t) v! e- c- g
“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 M4 K% q f$ b
——吴冠中散文《桥之美》
& L! j. b A. o! r' w
—— 巷弄之美 ——
% O" F3 [7 f2 h( P! N; z/ J) ~3 s. a
2 ~5 n9 k5 }) w' N: B' `0 ^* _5 k$ s
除了桥
7 b6 l7 v! M' Q }7 J5 a2 h& {
吴冠中也很喜欢江南的小巷,
/ i7 O5 @+ `6 ~1 L& L
在他眼中,小巷并不像人们所看到的
2 h1 T. P& n( @' ]& K2 o
那样空无所有,冷冷清清,
2 O3 W2 ]6 j, F( G0 v
它含蕴着形式美感的微妙节奏
; b3 ^) Q- j" R2 {
万象浓缩在一弯窄巷里,
; ~6 d: S3 i7 q; h, J& v
便构成丰富的画图;
$ K; a! C4 s8 s# a& }- W
躲进与外界隔离小巷,
0 L8 l, M7 s7 h R/ u" d
欣赏建筑那独特的身段与体态,
* Q7 n9 S8 K0 Q4 E
也别有一番滋味。
' m4 t3 I" s: s5 k4 B$ Y& n
# m7 X( u: b0 a& S, _% Y# ]/ t
“这静巷冷清清,隔绝外界自成一统,似乎空无所有,却含蕴着形式美感之微妙节奏,低音吐柔情。”
U3 @( M* K- z% P0 `$ h$ I0 ~, K( L
——吴冠中
1 v" J: o. @" Y U# Y
, b* K7 f G; b" ~$ y# i# M
“缓慢的‘弧’与‘曲’是画面主调,墙头、墙脚、左方远处的山墙、墙里伸出的树枝,都参与了弧与曲合唱,严肃认真,绝不让走调。”
8 [& K5 K+ A* f& J; f* K4 B; ?
——吴冠中
, C3 [% d k. F& Z% P! p. l
5 A& a# q6 m4 c! Q" M& F* u+ u7 O
“一片弧曲腔中镶嵌进来小小的黑方块,正方的、长方的小小黑色浓缩之块块,在行人眼里,它们不过是墙上全不起眼的洞或远处几个窗,但在这小巷的绘画天地里,她们对照全局的弧与曲,平衡整个画面大量的白。”
8 j/ ?" ]9 X' ~, O' a( G3 \, F
——吴冠中
8 e. o1 G; [4 X
3 \6 @3 h& V- J0 W$ j/ m
8 `5 y( Z3 L! v8 P5 j3 k4 x5 v
“如果秤的一头是许多弧曲枝条,是大块大块的白,那么这几个小小的、方的、墨黑的秤锤恰好使秤获得平衡。”
. p7 Z" Z! m% V$ \
——吴冠中
; [* h2 k0 z5 P2 h8 K
, m& ^# m M5 x6 I7 g1 s# d
4 Y2 ^# V) [" J# z: N9 H& Y, Y- f0 r
+ Q9 |) r" j3 I4 K8 O
—— 树之美 ——
0 l3 H4 z! q/ x4 y% \" m4 W
' L( C6 p% u1 r1 j/ i. f- b
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树,
. a% k+ @" V+ _7 S4 U# C
大多是盘根错节,奇形怪状的,
/ j( [, r& y9 g% U; x0 m
虽怪模怪样,但十分清丽,
; d3 I# h8 C% ^$ K0 d! u* l# B7 ]
与江南水乡的气质十分搭调儿,
/ a6 [: o7 V/ ]
又显示出了的自由脱俗、
( W b/ `2 e" R% m% t% R, S
顽强奔放的生命力。
- e( |- n6 D6 t# _2 p1 r
的确,南方的树,
% k' _% r) U& G$ g D e
与北方的粗狂、中规中矩不同,
% k) G. d$ _4 z2 D1 E( K! u7 I
多了一种婉逸、潇洒之美。
6 R5 d ~4 h2 k( t
/ b+ j) p+ l. T
9 T. ~$ D$ E' b, @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
) {6 R# b3 l& m- `
——吴冠中
- n3 j, e' T* w7 j, x N& f0 S# W
, H. ?2 v) y# ~. J
: y. |: ^ ^! u& {; H% g+ T; H
吴冠中《早春》
- K+ y& X# w7 u, H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 K# `/ C# F. {' J7 n
——吴冠中
$ Q$ e% t# [ Y3 }, n9 k
9 P% a) R, i6 P% k) |( |
' ?4 w$ \$ |# t6 i
吴冠中 《春风江南》
* [7 H( H; w4 l: n$ U
“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
1 G; m* ?+ d( D, M( t9 \0 K5 ^7 ?
——吴冠中
' @' ~, L/ Y. j* f6 q. f$ K
* j# S F. ^) ` b/ b. t3 U6 s
0 }9 S5 [; R5 ?' h6 H
吴冠中《烟雨江南》
6 }$ G4 E+ F$ K& Z1 m" s: S
“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
1 [/ V* B- p+ A% ?* Z. h) P
——吴冠中
; ]) W- K/ i$ `+ d* B9 t4 [, T/ ]
0 M1 a" d L4 a% c- I
8 m9 C+ t! ? _5 _
吴冠中《江南》
$ a0 P* Y3 t; {- R/ {) c! o2 n
“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
8 A7 b: m& k& l r1 d
——吴冠中
- ^7 k8 O1 g$ r1 v- v; N8 ~: g U, P
* j2 X" {; `( E4 D6 Y d. Y
* i7 n1 u* R/ Q2 j* C+ S
“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
5 r" H! ]0 [7 G- Q
——吴冠中
! i; K6 G! U/ Q
3 ~- C( q: l* Z# |! u. h
S8 I5 } R) |/ @$ }
“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 x& Q( V1 ~" z7 x! e
——吴冠中
. h/ h; f5 N% P/ Z- w
: [% m# e9 l- N& @
—— 船之美 ——
* G& M6 Y+ G6 q& q" g
, \! C0 a- l, L( ]" H; c
要说水乡还有什么特色,
. |# o2 \8 }$ x) `
就不得不提摇摇晃晃的渔船了,
, m* u$ e$ \: ]. |
吴冠中爱画船,
" ?# s1 [" A1 L% f! C. J' j4 L( [
也是世人皆知的事儿了。
! _9 U: v+ j6 ~" ~- h" V4 | ?5 k
孤舟、舟群、帆起帆落、
$ Y" j1 V# z* Z
绳索交错、桅杆倒卧起伏、
8 E8 O" J. b5 ~: u( ]
线缠绕着面、手忙脚乱的渔民……
& ^0 ^- i0 e2 L
所有的细小插曲落入画家眼中,
H& i" |. [: |+ v
便成了足以入画的视觉之美。
; G8 x+ Q, ?# |! {1 S4 T
一弯小船承载了画家童年记忆,
% A* r7 `; d$ S( i1 r2 @
可以说冠中的江南梦,
2 X3 ^+ X, ^- k6 d
便从一条小小的渔船牵萦开去的。
+ G$ @& q9 [3 Y6 t6 S
. p4 r% k& h6 B4 s" b
6 _6 Q7 b! x1 @1 ~6 @# _5 h+ A1 O
“‘野渡无人舟自横’,孤舟闲飘在寂寞的水面,倒影清晰,静穆入画,诗与画之美于此悄悄相依。”
8 y8 l" V8 y$ h. h. B& G
——吴冠中
4 ]) Z3 I" f; r6 B; j7 u8 O
# W( A4 ]6 L l7 C, ?
“我画过无数的舟船,从绍兴的乌篷船到太湖的帆影,从舟山群岛林立的桅樯到长江山城的游轮,从秦皇岛的打渔船到印尼的突着大眼睛的彩艇……水上那飘浮的船体被荡漾的水波摇晃着,形象瞬息多变,兼备具象与抽象之美感。”
7 I1 t3 d) @# n; V7 A6 P
——吴冠中
3 T6 }8 j: S) g, ?8 S' S8 H. X/ A
. P, t8 X. u$ o
8 V* T, U$ x( r H# t
“《清明上河图》中笔笔精到地刻画了拥挤的船群之结构,但同时掌握了其间整体造型之组织美。船在中国诗词和绘画中长期是启发灵感之母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成为千古绝唱。”
! J. r) @+ X; E4 |4 q# U
——吴冠中
: B2 W. D9 D' _3 G1 B- [/ ^& V8 b. G
" r5 V5 C4 K4 l" f+ ^% F' e
: ?9 U' D+ O! Q
“白天,船都下湖了,风平水静的时候,那垂柳笼罩下的渔村倒影是挺美的画境;傍晚,船都回来了,小河里挤得看不见水面,家家七手八脚从船里提鱼上岸,忙成一片。”
: {4 f0 u" i2 I5 I) }
——吴冠中
% m- ?# ] M% r/ W8 f4 k
4 u1 h' m( o9 p2 O! J
1 V! z+ d6 G6 z
“我永远记得姑爹家那只小渔船,它永远离不开姑爹,它也像姑爹对我一样的亲切……小小渔船永远地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形象,亲切的形象,我特别喜爱鲁迅故乡的乌篷船,我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水乡小船,正渊源于姑爹家的渔船吧!”
, g+ f% i# a4 }2 U" P0 V! w( S
——吴冠中
) y) U) h5 I( F# K0 L
; J$ l, H8 d; i, ^
看完吴冠中笔下别样的江南,
C" o$ ?& a6 ], }8 r" o# L' l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自己原本
, d: s' t0 l7 T! }% ^
就生于画中水乡的错觉,
& B5 @$ v: Q4 ?: z3 |* C2 |
究竟是什么赋予了
; O3 r4 R* ]( T! X. q# ~; }9 c
画幅这迷人的魅力呢?
6 g" S) W% p( q( C+ Q5 J
. j' [6 A) c& {) J0 W1 K
很多人都说是那股被注入到
9 p* q- i; e7 _
画中的浓浓的乡愁,
9 F% T- }. R6 f+ X* D
这股挥之不去的情绪被他
$ c2 Q$ R' ~" ^
转化成画笔下的白墙黑瓦、
1 S2 j7 w3 M% I4 A: G
小桥流水和春柳飞燕等美景,
% g" {9 p3 S, C0 o4 p) b# T
才至于叫人过目不忘,观之生情。
6 E5 m& d& _1 J' i2 ^
* G* i; M! z+ e0 R C
+ y8 @' I* T6 S( ]- R
很难想象,
" d7 j! `- X, m1 Z s
一个人的童年要过得多么美好,
& m, I8 |4 y1 g* ~0 |
才至于如此不愿忘怀!
, k( [7 }, C1 _) |: A6 c
, c t" s: P% U& s3 Z" x( W( z0 L; n$ y
的确,当我们翻开这位拿一生
. ?. Q& A% K" w- w1 k
来追逐江南梦的画家的记忆之时,
6 `* h0 e& S1 I/ P6 t$ g. q( ?
我们却发现他的乡愁来得比常人更浓烈。
9 K/ e' x5 W) w! G
- ]9 p7 t. A% z' I) |9 z+ w/ z
1919年,出生在地地道道的农村的他
1 ]7 D: J" r3 w# x* S
陪伴他长大的是无尽的水田、桑园、竹林
0 a: j/ K. d3 K4 o! I) D3 H
家中吃的也是白米饭,
7 \- @ H, f" C p
穿的也是平常布衣裳,
7 \" \7 r' H! B% ~0 m1 b6 y- \
虽平平淡淡,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i l5 j( ^3 u8 Q
知足也常乐。
) n# x5 E. A/ W% l8 _
) y/ |) ]1 R: O' P3 I6 L$ T$ l
那年,家人为了供吴冠中学画画,
& P, z% C3 H5 P9 i1 q" z2 W! X
把他心爱的妹妹送给了别人做养女,
) o E5 P9 t/ L
300块大洋从此
, b- x- K/ Y% C8 G
让吴氏兄妹二人分为天南地北。
( z) D2 c) E. L* O' `6 Y5 y: L
, f g0 M6 [4 q" @- V% `
/ {% w# G. Z8 [- U: {
当吴冠中闻讯赶回家时,
* g/ P7 ?1 A& S+ E7 o
为时已晚,小妹早已杳无踪迹。
" S3 J( i# w' r4 [! ~& \
他沿着河边石板路一路狂奔,
0 F! s7 e6 U" \% [% z2 J' Y
呼喊着小妹的名字,
% E- t& i; M: ]# v: r0 ~$ f+ h, P
鞋跑掉了一只也不知,
" ?* Q3 Z+ m; C1 `
最后跪在一座桥边失声痛哭起来……
) _, J# u6 u; ?7 b! ]
江南的古桥
上,
8 |$ M6 b6 B/ j6 z6 n
附着他的离别、有着他的愁绪。
3 S. i8 ?' H; q6 ^+ R- W
- L; F3 b7 F7 ~$ r+ q
父亲送吴冠中入学的时候,
: d6 f; V I( n6 F% S
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0 q1 @, U* u8 A, A3 K
因母亲长期卧床未能给他备齐行装。
2 p% H7 Z6 v X6 f7 s0 b
所以父亲不摇橹的时候,
9 A2 P3 w; Z9 X2 A
便抓紧时间为他缝补棉被。
0 Y( W0 E+ n; _( D
很多年之后大画家吴冠中,
7 F8 _0 m m) v# x/ Y
还清晰地记得
" z% i/ K$ [9 i
那年透过舱沿看父亲那弯腰低头
! S$ ?8 G. w2 `. }/ {+ G$ r1 p; B
缝补的背影时心中顿时激起百般滋味。
?# K- P+ }2 D' ~, u/ r: k
江南的船篷
里装着他的心酸,
+ p4 n& k# t' W/ n9 E
也负重着他必须兑现的梦想。
/ u0 }3 c* O6 e4 @ N
吴冠中曾多次画过故乡宜兴的小巷,
, d, X' ~% J# ^4 A* p
其中有幅很不满意,
) n, l5 R, f4 i+ f1 Y
因为他发现画面
4 e; o- z4 ?7 M4 u; x
似乎像来自尤脱利罗的巴黎小巷,
& Q& f: u1 W2 @/ l
所以,心里很不舒服。
; A9 V- a- N5 u; t% l1 b
1 v7 y" C& Z2 p- p+ e
吴冠中 故乡小巷
! O1 P y: f9 X& W0 l9 Q3 L. s
为了画好小巷,他重返故乡
4 N2 x# h% A. r% w d
从巷口到巷里出出进进往返组织画面。
8 z4 k1 v/ \8 C* j5 g; P& q# z
他用自己的眼,亲吻着故乡的墙,
& O$ p% U7 Q. e9 G( L$ P
他的手,记住了小石子路亲切的触感,
% C# k- s" g) U! m' U
他的笔,记录下了儿时
% d( B# l# R( Y# I) c: R; n
曾来来往往无数次的巷弄。
8 b0 P1 A. y5 \, Q% n
3 }3 b' v- J* w3 G* ], {) U' F6 {
吴冠中 消失的巷
6 f3 q3 d* N5 A. E0 n4 x0 `2 V
在小巷里他仿佛看到了
) {. q+ W6 q' E1 q
稚幼的自己爽朗的欢笑,
* `; c" L! y: T* Q9 h
不顾一切奔跑的背影,
! C1 I, V* Z% p
在岁月缓慢的流淌里
2 ~! R6 _/ B. C1 o! n) V0 o' `' \
他清晰地看到了,
7 F3 j; q+ m' ]5 x% i
时光里亲人们都年轻的模样。
6 e1 Y$ b1 c1 B" n
* E: z' n% ~1 M* {% }# \2 j) ^
吴冠中对
江南小巷
,
2 S; f1 V- c% G) `: w; t4 l1 x3 n
近乎偏执的认真,
" b1 w7 v- B3 [
似乎也成了对儿时回忆的追索,
1 m' }- E* b& s7 p
对故乡旧情的铭刻与纪念。
' a0 d6 d6 @3 D ?4 {! a
/ i. z! x$ T% K% {' i) y8 m
男儿志在远方,
# U1 G( g! P. o; T
吴冠中为了梦想,
. {) R, n6 @4 @( M
一生都奔波在路上。
4 |9 Z& A* f3 \/ u) z
他见过滨江婆娑的大榕树,
% O a# o2 ~" E2 f6 O6 T% L
见过冰封北国里毅然挺立的白桦,
; O9 m# E0 q: c+ S
也见过四月天里瘦骨嶙峋,
Q2 o* Y5 F4 X" Q/ F2 Z# b) \
却傲视群芳的枣树。
, [" _; k' j3 P
]& b E9 N" F0 B& L8 ~% v+ W
但他最爱的还是水乡,
0 R- w$ ]5 h% @* D1 e7 f
那蓬头散发、生机盎然的
江南之树
。
X, M0 H- k/ j
心中溢满的对家的思念,
* }. B) A! t5 |% f0 a- }
怎样也掖不住、藏不了,
' v3 C2 x9 c+ @8 {- w$ `+ b
全都附加在了一花一草一树之中。
7 x0 c. j, f" f) f
9 H+ A1 `( `( ]" T3 Q! O
那脑海中被水乡湿气
7 N8 o R; r9 R! n P/ r
浸润过的江南的记忆
! m5 B% E% k4 a. }. N8 @. f' Z9 ?( I
早已刻在了这位专情的画家心上,
3 `& I' T H& k; q
终凝成了情感浓稠的笔触,
9 @1 k( A p/ i! \
绘出了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的乡愁,
4 u2 R9 \% ?0 S2 O( @3 h) J/ ^3 [
勾勒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
7 t0 y& i: J( L
江南一梦!
% r4 W& ^( _2 E8 ^6 u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