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中国人有多好“色”,看完你就知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2016-8-5 03:30
标题:
中国人有多好“色”,看完你就知道了!
/ V$ `8 L( r, K' C% E5 m1 ]! j
色彩源于大自然,华夏先民从观察天地运行间,日出日落和时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黄、白、黑为滋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种基本色调的观念,从而建构出“五色观”色彩理论。
* ]) x6 @9 |$ _
5 T- P0 G4 q, g+ P
中国红
! p% U4 E) ]! V! ]6 Y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
: L, D# H; d. N5 j
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 `7 T: V0 L" ^ s' z/ T
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
7 ]6 J6 @8 i1 B# O3 ^1 v' D
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
- r* H+ {) G& G5 E! _
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
+ g+ Z" C: L, Y3 }* F
9 b0 b- {# ~0 y+ f8 @: }
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
8 E: I* k3 _; Z, [& U
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
6 h2 ?8 \& {5 ~1 z' Y) [3 O" L% R
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
2 j& S* l! I- Y2 Q% k5 I( S+ g
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
. E& F$ z! p( [/ [0 V
) ]5 }5 G4 Z& w {4 r
故宫红墙
$ l/ ^0 k K& C4 x
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9 D% s" f3 d1 t4 W0 V1 v+ u
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
1 `: n+ P9 b. R
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
- t$ s2 T" m# l* x: {0 T" i
7 {( C8 z8 t: V `& v
故宫红柱
: X% m* J& S& u" i; w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
9 U( p! t6 U1 v# ?
尚红习俗的演变,
: _; D8 ?; }2 z/ n4 ^; w+ Z
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
4 i$ W! V0 ]$ Y v2 x! ]8 D1 w
! n7 O, m; r8 z! }! x9 B- [
红珊瑚雕花
: _* p2 C( m8 d# V9 @
中国人“尚红”实则是对血、光、火的崇拜。
2 Q. N5 \ a: ^
春秋秦汉多征战,
! |' ~6 {; }4 r9 `
血液的流失带走大量的生命,
% b& P0 H7 c, ^ P* x3 `' [3 e* U0 d
红色与生命之源的血液密切相关,
: O9 W7 `7 p5 ]( l
而血液之红也受到广泛推崇。
8 \ B" y' {7 ^/ g+ W q+ U8 }: {
4 y3 u$ _- N4 s$ v" i7 s
雕红漆
( D) z* Y% N4 q0 e% g1 O- b
汉朝时太阳成为国家图腾,
% S# w( @$ ~* M0 p+ i7 L4 q
当时普遍推崇的“玄瑞”之色,
E3 W9 H; V" ] `0 [
即太阳的红黑双色。
* W6 o" t" K) l7 t
汉朝与明朝时期,
" _6 } _2 `1 B& O( Q: e
因国家兴于南方,
" g# [4 L, ?/ f$ q
南方表火,为朱雀,
* Q+ `1 i, z8 J, {
国家政治和文化均以“火德”象征红色
% L3 `8 {5 S' G# t: Y- f
红色逐渐演变成中国文化的底色。
4 n% w# F2 i% q9 \$ E, K$ h
( t% d' f8 o' {5 O& \
李可染《万山红遍》
. h7 ?6 d7 k5 b. P
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
2 [+ S& S- X) K7 U; x3 [
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
9 I1 M% U" h! L. Y3 Z: z
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
6 I- k2 I! F9 T+ J) f. r; b) h1 B
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7 L+ ^& s$ ]' _: v* \& P
' J# l! r) u% g& Y
南红玛瑙
$ l1 R; ~5 x% b# @
中国红,
2 c6 j8 A9 @$ L' o u; C1 S t7 }
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
- d: a" ?$ `9 o% C- a2 _7 ]; w# s' `
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
, g6 d5 |/ H7 T y+ q: Z
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
$ K1 M t# f8 I- u
. n- _8 Q! V# a Z l
剪纸
" M8 Z- i% S1 F7 ?/ n; C
中国红,
+ b3 O6 K- t! J [; q& V5 A3 T% `
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
7 t" T% [+ v( [* M
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
% B: j6 M: p' D, R& o5 f
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 Z3 B7 u3 X2 R# h& y' J5 {" X
9 h8 K8 Z8 J& L2 \
中国黄
1 z/ a: S& _8 D0 `# k* j
黄色,
, v7 k* S6 S# f6 Z0 I8 \
在中国文化中,
( A6 W* k, T/ C( W* O6 ?1 Z* a
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
] G: Z' W9 _: t6 Z
; Y+ g* D5 e5 n$ c. S
我国各个朝代崇尚颜色各异,
+ S+ i k2 v" L- E) B
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流行白色,
9 z. Y% E. z5 k0 n$ J
周朝已将红色上升为正统颜色,
* V9 F! e# t3 x( C* M7 y& a/ ?4 L
到了明清时期,黄色成为御用颜色。
6 g- H! n, w! l. t1 R2 d
9 u5 m3 X; u% `) i0 P$ }3 G
龙袍
! L8 y1 j: m( g: o0 M7 I6 j! o
中国黄更代表权势、威严,
% V# Y% b- V# V F8 R. t) Z
在古代的五方、五行、五色中,
A) t7 X7 F/ M
中央为土黄色,
/ f" X: U- E, n
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
0 }) i) ]/ A, r
* s) A) W H1 a" r4 @4 |/ Y
皇家瓷
7 K- p* E" t; `6 G. M- }
黄色为历代封建帝王专有。
) V% x1 ^7 m1 i0 n- r
“黄袍”是天子的“龙袍”,
7 t, k9 f. F B# T: u
“黄钺 ”是天子的仗,
2 g2 }# a) N# f6 j: d
“黄榜”是天子的诏书,
# I$ N% _. @1 d! ^* ^7 x2 k
“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
2 O' j K% _/ [. e; ~
( ~/ }3 I1 A; A4 ]# M) l P" B& O
金镶九龙戏珠镯
/ @% S0 K5 t3 `% v6 d3 H
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
4 [- ~; s" {+ L# G
和中华文明的象征,
& L( x! k2 u. ?# w! z
同时它也是
) p |/ u" f8 K5 @- y2 V, E i
中华民族的主色调。
; n5 m' r9 a9 t& ~
4 f$ ?9 M- U! R+ @" d5 C
蜜蜡
" r0 G- r4 U. E v* w
中国蓝
2 p8 }3 b/ {! m1 R* o* ?
蓝色是偏冷的色彩。
1 k4 u$ f9 K* \2 ] U
蓝色非常纯净,
# N, t3 }, ]" b" S& }
通常让人联想到蔚蓝色天空、
( \/ s# i2 w$ p2 w3 ?8 L
广阔的海洋以及浩瀚的宇宙。
/ s- g, {9 c7 S: N
6 ]% u1 n: o P/ x* ?6 n8 [+ @! z
青花瓷
! S) |9 Y) g \! g
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
* i5 O% l$ Z) D! d+ D+ p
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D. ~7 J- k0 F; p7 ]
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
' T% |4 i( r6 H- A: L y5 }
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
/ s+ a/ o. F" I
9 W' Q9 A+ t& i3 k8 t2 d8 s2 h! ?
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
& z, C. k4 R( l9 U$ w4 q' t2 u9 m! W7 B
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 w, s' q. q5 D9 C3 L' ]
象征着文明与创造。
: e: y2 L' K# T" ?
1 }1 S, x K h3 |, {
青金石
) R$ L i$ O. x- ]$ |) G9 U
中国青
) B% r0 D9 ?- l0 A
在中国古书中,
( C+ X) c8 @- U* V
《苟子·劝学》有记载:
9 g/ K; A& c1 j. m* R, _-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l1 A) z( S0 k( D
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
. H) e! Z% W# u' z( } `0 }
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 i: i& A" B* P1 }% ?8 d. N4 q; x
& Z9 ?9 q" [' l7 h
北宋 汝窑天青釉菊纹碗
# C) ~( ~6 f; e# Q* |8 T. d
青色是蓝色的一种,
0 W7 N: h& W- X) q/ q
象征着诚实、磊落、清高和廉洁。
$ c( j- a' o+ @( P
中国戏剧里,
- p, }/ }6 [. n; w, X
称廉洁的县官为“青天大老爷”,
% ?( M7 ]- r0 o, J+ f" r' o
包公称为包青天。
' T, s$ Y6 w! E* W& ~2 `4 D+ B, u( f
南宋 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大罐
; i4 Z% N! J& Y: @7 ^1 [& h1 T
青色也象征着永恒,
2 }9 X# j6 g" t7 z7 ?/ p
在文学中用“名垂青史”
1 m6 i8 ~/ B) U9 H3 j
赞美古代英雄和伟人。
$ T! L( V7 E' f& K2 C( u
在北京故宫中唯一的冷色就是青色,
- R0 I, P/ s9 |5 |0 @* v
宫殿门牌都是金字青底,
; p! W9 @$ Z, ~( H- z3 r- {
太和殿上“正大光明”四个字,
! x9 A; l! C1 e; n) H
底也是青色的。
1 C, y5 E, ^6 Q" j; z: N7 u' O8 Q
青色象征皇权、神圣、高贵、廉正和永恒。
/ H. u, I( A! O; x
, a2 P$ S* c2 c! X0 J9 _8 r
汝窑青釉素面水仙盆
0 F$ n5 o- M! u; Q& v( p
中国绿
! D+ U" N. w% q" C. z* B6 r7 P7 Y
“绿”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主流文化中
1 C! R+ d" ~5 ^* F3 C% a
长期受到冷落和睥睨。
2 q1 y( `" e" }7 ~( E" k4 o. [
( S+ I0 ?6 x9 Y
帝王绿翡翠
! k+ {0 S; a* E
上古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2 Q% R1 `3 b3 F4 g
而绿属于间色,
/ W! c1 _0 x. O' O8 `$ h
上古人很自然的把它打入间色的冷宫,
. X& D X; V& q3 x) X; c' c; \
因为在古代绿的地位不高。
! q; H' Q$ K0 I2 m9 x- D
+ v2 k- X) y9 K- c3 |1 N
帝王绿翡翠
7 e. R8 G* C7 O9 D
但进入现代社会,
4 f8 R5 i3 ?2 M( ?
这种色彩偏见和歧视趋于淡化消隐,
. |; _/ @" e2 j V+ p9 [, v# k+ |& F
不仅如此,
; m4 `+ U2 k( a# `
绿色还增加了很多褒义。
$ P: R, U* Z* q$ G4 z/ N$ b: e
7 w6 c7 W8 s/ Y6 x+ ?! S' R
绿松石
) U1 v) i4 f& ?
今天的人们想到绿色,
1 Z: J8 D! n" W) X( p) l- r# D
会想到它是植物的生命色,
3 U4 p+ |2 ^9 E) V( C' [+ R
是春天的象征,
5 c# X0 _8 x i8 H
是富有生命力的表现;
' n- V4 }- I8 O3 G7 w0 b. O$ o/ ~% q
绿色还代表着和平、希望、安宁等。
3 y3 O6 f" r: r0 }: o, R3 z
) H8 F/ y& E- ^7 a7 _ B* s L
绿松石佛珠手串
; ^# G8 G$ ^2 C2 M7 z. E4 S
中国白
2 J) O! g9 i& w4 g7 x# p. o
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
% L, L- ~( @7 f4 R
考古事实已经证实,
. f6 N/ D* ?6 K) ^5 g: L
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
, }$ a9 Y0 Q5 L* i: C; u7 q2 m
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
2 w8 X5 ?* b/ @( M0 V
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
# X% _* l3 K5 w8 I3 i N# N
# @: k0 S: M: O+ ^; v) o z
羊脂白玉
5 P9 x6 g* u- B( ^
“中国白”也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
. f5 v. v5 `$ s
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 o/ r8 I7 z G
6 T/ ^! `: i+ I' V+ I8 e+ k) \6 P
德化白瓷
: n" d& j/ q3 z5 m6 @
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
$ y3 j2 e7 ?: K1 ]. J( W
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
- ]/ P4 _" N1 G+ T, H. ~
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
5 k) {- m8 _1 ]) A; }+ n
; i( d/ G2 p2 N2 s' r
北宋定窑白瓷孩儿枕
" `6 l) Q4 x/ ^; H/ H5 S$ ~5 f5 b
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 t9 b8 n5 b- v; Q
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 G' L8 l' g0 ]9 ^, ^; w) t
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 T Z& L+ j) i" d b5 L* K
" `0 a/ H0 P: c6 r4 S
砗磲
4 f4 V5 G v7 H% n7 x! U
后记
2 {! V7 e. y" A& }' @. \% @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服饰、建筑、绘画、书法、玉器、瓷器、工艺、家居摆设以至生活饮食等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均与色彩沾上了关系,表明出色彩与人们密不可分的关系,亦显示出人们对色彩的重视和喜爱。有了颜色,人们的生活才显得多姿多彩!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