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文化中国民俗别称大全,长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北美头条君    时间: 2016-8-5 02:25
标题: 文化中国民俗别称大全,长知识!

9 T& V3 m! [2 ?一讲月令
+ z) S' A/ @  x3 L/ e6 o- t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8 d. m9 @! A: }! Z& z* W, E2 K) B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 g) u& q4 v6 Z& h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D# P  r5 O7 ?$ N! r- L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D5 q8 e+ j5 V, P& D. Y6 d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z% m' i' I5 s5 g/ n0 r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2 k' w7 \/ O9 Q" i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8 i, I$ `/ ~8 [2 U$ p. l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3 y5 l3 v6 C$ @5 C9 u" I$ q" P1 R& e5 u4 @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Y; ~+ B9 D- ]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 R9 ~: B$ @. S6 B) J" e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 n8 T0 {8 @0 h5 a- j. l3 S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 o) I6 X+ k4 G( k! e0 T5 h二讲季令! R5 w. M' e% y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8 |; ]% j' i/ T! h" H, V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 |% v8 `2 o  x& U& L' T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 v  [. T% v5 ?1 Y8 h5 I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Z% F) \: g; ~5 E" p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6 h7 M$ n  [0 m3 K
三讲节令
7 b9 K# B  t9 a8 o! r* B7 w2 s" }3 O* z( j" a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 y/ j: i3 z* _' G9 i- F$ Q! c* o正月初七:人曰。( n, T0 b4 v6 }+ [5 Q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6 ?5 l; n# y  a* b: O+ a0 u9 S% P二月初一:中和日。& A/ V9 B6 V$ G9 U' M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j& W, Q3 f2 @  M2 J; f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5 J1 u# |4 y) D; Y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6 {7 I$ Z# S( e3 V! Y六月初六:天贶节。
4 t9 e* m7 |- S. j# D. z0 m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0 L' \* T$ \$ I; k+ O
七月十五:中元。
( U4 n) L$ ]7 z# }& E1 t, q. g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 A# ^; E; v1 X$ A. f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 q7 `" I3 f+ h5 @/ I/ p) p
十月十五:下元。
  N7 J2 `8 u9 @* B) }1 o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F8 y" @8 @) ~: v9 d/ Q. x
四讲婚龄
& k. E+ j% f6 L
9 c. X1 p' @# ~, k( o9 H9 M7 A第一年:纸婚。
1 N3 f0 Y( H. I/ z# {; e0 o第二年:棉婚。
6 Y9 p; Y# U9 k# Z8 b/ ?% v: S第三年:皮婚。  n' E1 a8 ~  s- N
第四年:花果婚。
6 f5 q6 H/ ^" N* K/ F: N, V第五年:木婚。6 }4 S" g2 V# b# w, U; D0 f5 x
第六年:糖婚。) p5 l/ M' L, x! M* ], `$ H4 |  B
第七年:毛婚。; d1 D4 l$ `$ \& f) f5 S5 ^
第八年:铜婚。+ b# X) M+ |: @$ b  P# \0 g
第九年:陶婚。; v0 o; T( d9 S
第十年:锡婚。4 F2 ?: ?1 y7 r; O
第十一年:钢婚。
2 I6 y9 f4 d# b9 w; G第十二年:丝婚。( Q# U. R6 \! f/ s( ^
第十三年:花边婚。
. S& Y2 O0 V8 x' C第十四年:象牙婚。
1 ?& U& `1 `9 I, ?3 U) z第十五年:水晶婚。
0 v- N" u3 H! s- p1 {
0 c* M4 ?3 `& D& \& \! D# z* [第二十年:瓷婚。
% A) o- V5 S9 Y+ B# [第二十五年:银婚。$ b) l+ v, L3 G. s" d7 G7 v# O
第三十年:珍珠婚。
3 t" ^: z' K+ ~5 y* x6 r4 @第三十五年:珊瑚婚。
  R# w! V* Z2 Y+ P  B第四十年:红宝石婚。
. X& k! i+ A! S/ {第四十五年:青玉婚。
! p# U- k0 W) e; \+ [) K$ u' M  i4 ~第五十年:金婚。( ?4 j6 ~# @; k& c
第五十五年:绿宝石婚。
  E3 m8 r/ L4 K! g8 p6 j0 J2 k第六十年:白金婚。
) F; H# Y1 t- e  v/ E# P五讲年龄
  S3 c  h, \" _  `9 ]4 C! p4 C0 f! E9 |8 m
幼儿时期:孩提。
( C* f: P' k& D, u童年时期:总角。
+ Q" r3 i- {+ R* c女子15岁:及笄。
, R) R. `& ^3 f% ]( v; x9 F男子20岁:弱冠。
+ k6 o1 Z, d5 i% v女子24岁:花信。
5 y; G) x% p5 W: q; |3 d30岁:而立之年。  q$ C  b# J( s6 n/ X5 d  e- [) E
40岁:不惑之年。% `# a4 r6 j! h8 P2 q
50岁:知命之年。, U( ?! z+ |; D$ U7 R/ q, w/ ~$ ~
60岁:花甲。+ R* n: W- E8 A# X# k* r9 n

0 G/ U5 `; H7 R: n70岁:古稀。
3 X' T9 ^$ O& U/ W9 N77岁:喜寿。% O# H# a# b& E
88岁:米寿。
5 N2 w4 d. U$ v! q8 j' d3 `  O80-90岁:耄耋。
% i: _' o7 ~, i90岁:鲐背之年。7 o9 L0 Y7 \# S+ j9 [% W0 T
99岁:白寿。
& }& u* a$ z* ?6 O- m7 i( X100岁:期颐之年。, ]2 y* I  S2 O: j$ J7 ^; f" C7 `
108岁:茶寿。
! D( D: k. y, |, q1 A+ ^六讲时辰2 l7 c! {/ Z. P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8 C( y0 K9 n3 j, U. ?

  N8 y# a1 f+ F2 W& Y2 z4 l/ i子时:夜半。
, n; O" x' n; B( Z! ?3 G& z丑时:鸡鸣。. P2 |3 ~* p, w* G
寅时:平旦。$ m+ h4 o: g: y: Z1 ?" z3 m+ D
卯时:日初。
& H) m3 O: Y; z$ G2 G辰时:食时。& r3 t7 r) C) D6 `
巳时:隅中。
( J2 m9 a0 s1 [0 L$ }午时:日中。
- H! x$ q: p5 n0 T# {未时:日映。
) v& Q* R( e) r5 H$ t/ T申时:哺时。
4 z: M7 _0 N' K  c" X酉时:日入。
+ P$ w) R" K2 P% \戌时:黄昏。
3 ?" y4 K0 Z+ D- H3 n, K: K亥时:人定。. L7 U0 {( E# {! G0 c( k+ @" C
七讲花卉
8 j8 [# ~- w. L; Q- P  V9 Z! G1 Z8 _" ?+ M# o3 o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7 D4 Q' P& Z6 F  v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美称“花君子”,雅称“净客”,别称“水华”、“水旦”、“水苏”、“泽芝”、,还有称“君子者”。, u/ y1 ~+ W9 }. r1 p3 A
兰花:“美称”空谷佳人”,雅称“幽客”。其他有称之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空谷幽兰”、“话中君子”。梅、兰、竹、菊共称花中“四君子”。
' W6 g" i9 `' e, y) N( Q5 h" }月季花:历来被称为“人间不老春”。她的美称为“月月红”、“四季花”、“长寿花”、“斗雪红”。3 x, ]/ W2 W' H

) A  F" ^1 k& v" s0 O菊花:别称:“黄花”,雅称“寿客”。还有称“隐逸者”,与兰花、水仙、菖蒲称“花草雅”。
9 v! ]& P, p* }2 P* a+ _$ g: C# @茉莉:古尘“没利”,美称“人间第一香”,雅称“神客”。; t& Q' ?: M2 @
梅花:雅称“清客”。它和松、竹合称“岁寒三友”,与山茶、水仙、迎春合称“花中四友”。. B7 D6 s5 ?  a: O; b7 \
杜鹃花:雅称“山客”,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
* h% M# f$ G5 Y八讲老人
/ }7 `5 X3 l5 I! V+ Q( `: Z$ U" O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 n8 Q, L0 ]! i  ^9 w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g2 h1 w0 |3 M8 e' J
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呼。《称谓录》:“周孟阳春卿,英庙宫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 ~& k/ u  Z. B- N; o  t
2 I! f: Z6 J8 Y8 l# E3 P
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湘赋》,老宿咸称之。”4 ]4 x+ s5 ]% a9 L: @* ]4 T, [$ {
老骥:老年人自喻。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L$ s% P2 N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杜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H1 c9 Z0 b) I4 G1 A# Z. G
老子:老人自称。《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8 w! e4 I/ p! u/ B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4 S& h2 f/ K1 Q3 E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侍中。”& @$ m' X8 P3 r! Y( R+ X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诗:“卷赠老夫惊老拙。”
7 @$ H0 u8 i8 I7 ?0 d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 |3 n2 U. n# @7 n, s( Q' A九讲器物) t+ F; G# r! s5 V5 m2 ^: k
+ ^! d' v# n( b+ U1 Q  q" [; b& _
笔(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故得名。* q0 ]6 a: k/ Q& Y- n+ R! q
砚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 p" c4 m) N0 w& C. C( R, t墨(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 j2 B% Y6 B, [6 M  y. o& D纸(楮先生、剡藤、玉版):称“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7 ^6 i2 J6 h$ N* \1 r8 i* C  }
剑(干将莫邪):因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
* H. m( M& `3 g/ a0 W4 T3 i扇(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 h7 i4 Y% ?0 ~2 H# \6 d! ^0 d小船(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 D$ l+ Y$ h# J7 o1 k( G! h( Y) O9 Y  s/ N0 F6 x
镜子(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
0 E7 B1 c8 u$ y" h竹箫(玉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 X6 N6 i$ f  c% {) [! U
手杖(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老人安全的意思。! q% g3 \0 X1 G% T3 R
钥匙(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2 Z- ]/ V: n7 i) W( G$ i; Z
琴(绿绮、焦桐):绿绮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  ^/ v% e! D5 o% j5 L; e; B" }
香(龙涎、鸡舌):皆以珍贵材料得名。0 J( {9 m# h* V/ z& `
弓(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7 O+ j# O  G, j7 }8 N# ~
十讲中国的别称
7 S9 h/ F' ^/ H- y# k! u* m5 V, G; a) P" I2 h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为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为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9 k( \  ^. q* X" v! D) N8 x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5 b0 L. t  @! e) w%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 k4 k9 ~1 o& t! x. D' w( c; A* t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 b& i2 n4 a3 }/ V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8 x  @- G$ f4 N: Y- P, h5 j" [& D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1 b6 Q/ M. j7 O. Q+ ]( `/ T

/ x9 t4 j$ L- f) p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1 Z' W8 n" o; k$ ~+ n# ?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7 z% S0 F& i$ K/ k( I/ ]0 h% H7 v* J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m& l' _3 T3 J' D. F9 `" ~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 `$ Q6 e' X  X7 I/ F别称、借代杂集, H3 q3 P/ \9 V/ S: u' K" S
钱的别称:泉、方孔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白水真人、没奈何。7 N# a/ U3 A4 X) f
酒的别称和雅号: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金浆太醴、福水。
: o! @; W9 J5 S& ^0 L: c
6 x4 S1 @# k3 Y雪的别称: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
1 U1 p8 d6 s& a/ ]7 O) e* h月亮的别称: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 N9 e9 ?; e1 u2 Q4 g0 f
书信的别称:鸿、鸿雁、尺牍、尺素、函杞。* L) e2 b4 u/ {
竹子:抱节君、碧虚郎、不秋草、此君、冰碧、寒玉。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