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苦难有什么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灵通 时间: 2015-10-20 23:55
标题: 苦难有什么价值?
本帖最后由 小灵通 于 2015-10-20 20:56 编辑 & q3 H1 `2 R" O4 m; m$ S% M
8 D% z, e0 Y+ W* ^苦难有什么价值? ! K" g J6 v# D5 J" u" ^% v# ~- T
) k) ~! M2 E; G3 A% f" _% F
2015-10-20 金融八卦女; @4 v2 z. B! R% a- o8 A. s7 R
" i1 S, w( x% n. c- t/ }
苦难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可以直接取得成功,那为什么要苦难?
9 f# n$ i# p. _% h2 m) h
今日推荐你可能喜欢的文章《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这种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 u% E0 n3 F( n
文:张春(犀牛故事APP主编、出版散文集《一生里的某一刻》 )
$ a" I" w ?" R' `( \我初中的政治老师。她当时30岁左右,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讲课不用看书,随口让学生翻到某页某行,复述课文一字不差,应该是倒背如流的。那个学校是重点中学,而她专门带毕业班,并且同时带三个毕业班,同时还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8 q# d- z" M2 C
; X. S: |' r, [
她在教室里非常自信。我是矮个,坐在第一排。深深地记得她仰着头,流畅得像瀑布一样,响亮地说出许多话的样子。
5 f6 ?+ I1 p. o5 a, @9 {$ w
& Q Y- h$ f" W6 C: w) }7 T她的装扮也很时髦。学校的环境很朴素,哪个老师修眉毛了,哪个老师今天的衣服有点透,都会被学生们议论一番。但是她好像也不忌讳,一直都精心把自己的烫发保持得很好,在夏天要来时她总是全校第一个穿裙子。别的老师都骑黑色的永久轻便车,有一小部分骑彩色的女式车,她骑一辆山地车。在小城里,当时只有在街上混的最时髦的混混才骑山地车。当她骑上那辆车时,如果喊“老师好”,她会格外有精神地点点头,似乎很喜欢她的车。% S2 J- ^- |7 K) E, ^; m
8 o0 n( J' H$ _
她的儿子当时五、六岁,有时候带到办公室去玩,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师们都喜欢逗他,很活泼。听说她的丈夫在刑警大队当大队长。那时候我虽然很小,也能够感觉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是很美满的。6 G7 G$ Z6 c* {3 N' `5 c
. B( C0 h+ h) ~: n* P3 z' s& N过了大概3年,我回老家,在街上见到她。她一个人在路上走,头发灰灰的,毛茸茸的一团,眼睛发直,佝偻着背。我喊她,她只看着我,嘴里嗯了一声。但我知道她什么都没想起来。我想再和她寒暄几句,她却走了,不仅没有礼貌,甚至连活气都不怎么有。4 V7 o1 T1 U+ ^
' J' |) F) `4 Y0 V S+ z我觉得很奇怪,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过了两天去拜访另一位老师,随口说起这件事,他竟然告诉我,她家出了事:她的丈夫被黑社会雇凶砍杀。
, S! `' |( V6 P! H) P; {
她整个人就崩溃了,开始自言自语,冲空气怒斥或哭。
/ f: R& u/ ~! `6 L2 e& b#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找不到凶手,也不再有人理这件事,她现在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写很多信,发到各个地方,公安厅,国务院,江主席等等。但是没有一封信有任何回音。
+ ` |5 {1 e& Y0 W5 F" x1 C那个老师说,应该在县里的邮局就被截下来了吧。孩子被奶奶带走了。她的岗位已经从教学调到了图书馆——其实我都不知道我的中学还有个图书馆。
$ y" V c2 D- f我回去问爸妈,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 h* g/ R2 a h7 {9 Y4 T我很震惊,就问:难道就这样了吗?他们家难道就这样了,没有人能干点什么吗?爸妈对我说,你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如果人已经疯了,别人更不会帮忙。
' {4 i) y {. H0 S' a% G又过了些年,我又听妈妈说,老家的一个单身女人,儿子在学校被小痞子打死,凶手逍遥法外,她要讨个说法。孩子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独自抚养这个儿子,家里还有一个老人是孩子的爷爷。
- j" P: t+ d Q3 r; ^; D4 o9 | B
用了三年的时间,求告无门,决定自杀引起关注。
; q, T* U7 g$ s& |3 ^
这里有一个细节,她和老人商量过,到底是谁去死。最后她决定,自己去。她去了省城,在省政府的地下停车场里死去。& r& K3 o, \$ w
$ ?, U( n) i, f- g% |那三年上访的其中一次是这样的:她听说县教委在政府隔壁的政府招待所里开会,就去了,在围墙外查看进入那个院子的小门上锁没有。这时她被一个经过的女人抓到,在路边用高跟鞋踩她的头,踩到她哭,又踩到哭不出来。
/ x/ _- ~2 D- d2 w跺她头的女人,是我一起长大的一个姐姐,小时候还觉得她很漂亮。她毒打那个女人,并非因为做截访的工作。她只是个不相干的人,恰好遇见了她,知道她的事情,就想欺负她。
0 I8 Z# D* T1 w听说这件事以后我没有再见到过她,也无论如何想象不出那个漂亮的姐姐踩人的样子,也想象不出人怎么能无缘无故地坏,也没能接受“对,就是会这样”的现实。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它看上去和别的地方差不多,都一样肤浅而宁静。
" I- [. Q! |4 M$ v: L( W9 J3 F后来一位亲人患了癌症,他的妻子去陪护。大手术,不眠不休的陪护,住院四十天回来,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怎么睡觉,但是剩下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受不了的时候就自己跑到厕所里去哭一场。她说:要疯还不容易吗?我要是撒手疯了,还有谁能像这样照顾他,两个孩子怎么办。
! t; Z+ ]+ `5 c1 B
再过了两年,她丈夫终究还是因为癌症去世了。在亲人还都穿着孝衣守灵时,她竟然已经能说起笑话了。她规定自己每天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要振作起来,因为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她不能倒。
, }% s. V3 e: h% h# k: `
再后来我又大了一些,在网上就常看到看到有的人抵抗拆迁,在自己的房子上自焚。前些时候,网上有一个妈妈,因为幼女被轮奸,不服审判一直上访,被抓起来劳教的事情。网上许多人发出呼吁,然后被放了,但是她还不放弃,还要上访。她的家里全部都是法律相关的书,她一直在研读,说话思路条理都清清楚楚,没有疯,不自杀,心沉似铁。
/ w. M7 C9 y2 A* X
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发过这篇文章,也被不少人骂。说我矫情,若无其事地要别人坚强完全是傻逼的行为。 其实,因为那个站熟人太多,我没有提过那个丈夫去世后规定自己每天哭一个小时的妻子,就是我妈妈。
- k# ]. M5 ^3 z我也没有提过在爸爸去世一年后,我才刚考上大学就患上重病,卧床不起,当时不知道还能不能好,可能会瘫痪或者死掉。又是我妈妈去北京照顾我,看着我躺在床上,不但不能自己翻身或抬头,甚至连水杯都端不起来,她就自己出去,到一个空旷的场地独自痛哭。那可是爸爸刚去世一年,这个家庭根本还没能从那个打击里恢复,就接踵而至的灭顶之灾。
% u: W7 H+ _- P. W7 W3 Y( u在北京治疗三个月后觉得没有希望了,医生都不怎么搭理我了,说住院也没有什么意义。然后她从北京跋涉2000公里,把我一脚一脚背回家。她到处寻访奇怪的方子和疗法,把我背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地方去治疗,并且自己研究医书,自己试药开药,在自己身上试针,自己给我打针。半年后,她把我治好了。3 n' {& g6 ~2 H# e" [( x* ^+ B
6 j# e$ Z* n) m, ^3 X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啊。
# v" y i. H5 t: M; u
我觉得苦难绝对不是应该被称赞被崇拜的,如果可以选,一定不选它。如果遭受了苦难,只能像钢铁一样活下去。痛苦无法消解,你不能崩溃,不能发疯,不能死。越是不幸,越不能不幸下去,因为不幸本身没有用。要像钢铁一样活着,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金融八卦女延伸阅读 :万方中《苦难有什么价值?》# w% h- j) p- y4 T3 E+ }& |
文:万方中(公众号【方独】:wansfang,微博:万方中); Q: a8 }7 g# J) l l, }
; S) n& j$ m1 X c$ M
苦难的价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 ^4 K# `9 O A+ a7 E( y
C& V* X$ g* j
1.痛苦是积极的,而快乐是消极的。: o6 Q2 g/ M- S7 U# R
0 p& J* t j8 L( ~, e& J- w0 S+ S7 R! q" r
即便是一个乐观的人,或者浑身正能量的人,你也会在他身上看到对痛苦的肯定。
* s5 X/ [# ^! X2 F$ B5 j9 R比如,当他们看到一个人为自己的前途而劳苦奔波时,他们会觉得这个人非常积极上进。
$ X) C* n- e4 u4 V而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整天吃喝玩乐时,他们会觉得此人堕落颓废。
) U* D0 I6 @ t! `, _ g8 l对于后者,他们甚至会念念有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 K: Q) X) \) d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在他们眼中,痛苦才是积极的,而快乐则引人走向堕落。
0 e4 E5 u/ m6 r1 ^" P& C% d我们自身也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当我们忙碌了一天时,虽然很累,然而感到无比充实。而倘若一天匆匆过去,而我们什么都没做,只知尽情声色,则会发出如是般的感叹:
7 G/ N5 e- t9 W1 R& A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 ~8 {9 P2 }5 B“痛苦是积极的,而快乐是消极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幸福往往要痛苦方能彰显出来。
( q6 q/ u) X- G! z5 s d
当我们身处舒适环境当中时,往往感受不到资源的珍贵,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只有当我们经历过痛苦时,才会倍感珍惜。
9 B1 H; w* |/ R1 t7 @
例如,当我们健康时,我们是很难感受到健康体魄带给人的快乐和愉悦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只有当我们经历过病痛,方才知健康的弥足珍贵,痛惜年轻时损害身体的行为。
4 U/ D/ X; o- m, e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一句谚语:
7 h; N3 a- a) S7 C6 D4 Z1 A/ M8 N富不过三代。
; ^; y4 n: o6 h. b! N9 g- @
除开人为地制造苦难,一个生来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很难理解富庶的珍贵。因此,伴随而来的将是挥霍无度。
! Q) w+ q# S+ t
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我们时常的做法是,在比我们更惨的人身上去找安慰。当别人来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常常开启“比惨模式”:“你这算什么,我以前比你这个痛苦多了……”
' v% E4 \/ n r& c
此时,我们所经历过的痛苦并未减少,然而奇妙的是,我们在比自己更为痛苦的经历中找到了安慰,获得了力量。
% g" I6 V5 Q [3 |9 |6 C! N这从侧面体现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痛苦是积极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很痛苦,是因为没有对照,当更痛苦的人生展现在我们眼中时,我们方才知:痛苦人人有,不止我一个,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罢了。由此,我们反倒觉得没有遇到更大的痛苦,乃是一种幸运。
$ x$ Q0 U7 Q- g* W9 y. R. [7 C) u2.如果没有苦难,那么人生则只剩下空虚和无聊了。
" e) N p6 e, ]6 L( \ u
' {# }. u4 Y0 p( a我们无论在看小说、还是电视剧时,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电视剧里演的都是主人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千难万险,最后方才实现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标。至于当他达成目标后怎么样,鲜有提及。因为即便是小说家本身也知道,幸福的人生没什么好值得描述的,当他们展示在观众面前时,都是一样的无聊。
" U T5 b5 `2 I. A# b' Z& x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中,一句经典的语句,真实地描绘了这个事实:
7 r7 ^8 W+ `% _: ^; J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0 ~# e9 b9 i* t/ W" s7 W其言下之意大致是:幸福大都是一样的无聊,而痛苦各有各的苦法。
: Y' r& q+ J/ I2 x7 E% ]9 l+ c试想想,当我们什么都能满足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 y" k% a+ @. _* H, y, l1 D此时,空虚和无聊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势必又要去找寻新的欲望,并且追求之。而这期间,势必又要经历痛苦。人生就这样,当他们得不到时感到痛苦,而得到以后又感到无聊,周而复始。
. g7 s% q( R* w7 i7 g4 i3 R" C3.痛苦凸显了生的意义。, N- t0 F7 R$ j3 Z3 [+ [
' L& l% V+ z" J' o$ f. `人活着,他的快乐往往体现在欲望的满足。对欲望的追求,也是人的意志所在。
9 n W% p1 C" I
+ N0 {, D4 F7 I7 `你去年买了个包,一万块钱,你挎在肩上去逛街,感高人一等,满足了你的物质欲,因此而感到很快乐。
2 P' F' D' S2 P, {5 c你追女神,追了一年终于追到,满足了你的情欲和性欲,因此感到很快乐。
0 x/ L9 o% c3 l8 [7 g. w5 W7 \你辛苦工作一年,终于获得领导的赏识,升迁一级,满足了你的权利欲,因此而感到快乐。
) y5 j" l5 u5 Q9 a
然而这些快乐,相比痛苦而言是很短暂的。
, D, C2 c' v- p; L这是因为当你欲望达成之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将受到痛苦的折磨,你的意志将会受到长时间的抑制。直到欲望实现的那一刻,痛苦才得以释放。此时快乐将达到顶点,但同时很快的,快乐也即将消失殆尽。
, q: D2 M0 \; E& H& k. [例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你读了十年书,终于出名了。在你达到”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个欲望时,快乐是非常短暂的,相对于你十年寒窗而言,这个瞬间的欢愉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 C' g; d- W5 I, L- f5 K1 ]6 k% X- T
而在这个欲望达成之前,你要受的是十年的磨练。正是这个十年的苦难,赋予了“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平凡的意义。让你感觉到,过去的十年你没有白活,他们是有意义的。
% W! l( e, R& f; B" p0 Y2 _: k, J通过观察,我们能看到一个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小的时候,会经常听到有人如是般介绍自己:“我是个乐天派,别人都叫我开心果。”
" h6 B. b& O: J6 Q9 Z% B- {然而,一旦我们长大成人,就鲜有人再这样介绍自己了。毕竟,苦难教会了他们看清了人生的真面目,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生要谈快乐绝非易事,“苦”才是他的常态。他们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年少不知愁滋味。”确实,很多人在年少的时候,误看了人生。
2 Q v; W1 ]% ` j3 H+ M
0 ~1 D0 I' C% l# K
因此,一个审时度势的人,不会再一味去追求快乐,而是最大限度地逃避不必要的痛苦所扰。
' j+ H" G8 c7 D# w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面,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5 A; K) S! t2 `+ g) b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7 E6 n6 a! J! s' U
这句话,曾经引起过几代人的认可和共鸣。
; ^. D/ c+ N0 R* K# ?3 N$ X& q* r
提炼一下这句话,再总结以上三点,我们大概能得出一个这样的共识:快乐皆为虚妄,唯有痛苦方才真实。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整理自知乎发布。
6 e+ ~: E" H1 |# \( W9 V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这种人!》
' `1 ?) C% b0 q) e. ~金融八卦女
6 ^- I! E6 o% I1 G. | W
1 c9 H. `! l T2 D
; }" U0 f7 i, v
5 h4 e+ G& n3 B1 x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