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台北人看北京: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焦虑且迷惘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快乐天使
时间:
2016-8-3 04:25
标题:
台北人看北京: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焦虑且迷惘的
2016年7月17日消息,被誉为“在大陆互联网走得最远的台湾人”的宫铃,网名“胡同台妹”,因抑郁症去世。图为“胡同台妹”宫铃的Twitter账号。
文/宫铃
在北京,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都是焦虑且迷惘的,这从众人脸上的表情就可读出一二。虽然身旁很多朋友将此归因于生活压力、没钱等原因,但我认为这种心态应该还有内心的空乏。
我曾经多次戴着耳机,把音乐声音开很大,让自己独立在人群之外,走在建国门地铁站。这是个人流量很大的转运点,看着众人来去匆匆,面无表情,无意识地推挤、无意识地上下车、无意识地抢座位、无意识地坐着,各位也可像我这样做做实验,听着交响乐,阻隔了与外界的一切,就站在楼梯上,看着站台上的众人,或许你们会有这种感觉,这些人好像变成机器人了,整个场景变得陌生!
这种无意识会在各种场合上演。
在拥挤的北京地铁,推挤和抢座只是日常。
● ● ●
在飞机上,当飞机前轮着地,马上就能够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解安全带的声音,一种是手机开机时的各种音乐。说一句题外话,我想,如果诺基亚的老总在飞机上,他一定会非常欣慰和自豪,因为他会发现有这么多的人都在用诺基亚的手机。接下来,你可能就会听到我们温和可亲的空姐对着机舱大吼:“那个站着的,坐下,快坐下!你别打开行李架,很危险的……”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飞机一着地就意味着安全降落了,我要跟大家讲,飞机着地后也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以失事率低而知名世界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曾经有一架飞机在台湾的桃园机场着陆后发生了事故。事后调查显示,机场塔台的指挥出现了失误,导致飞机在错误的跑道上撞上了地面工程施工车,引起飞机失火。
我想,乘机的任何规定都是有一定依据的,哪怕这个规定比较严苛,那也是为乘客的安全着想的。这个道理,人人都应该知道,却往往在无意识中犯下可能危害自己生命安全的错误。
2012年,合肥飞往广州CZ3874航班,有乘客因为行李放置问题产生不满,用包打砸空姐。事后媒体从广州市越秀区相关部门获悉,打人者方大国确系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区人民武装部政委。
我无法理解,等待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乃至抵达gate的十多分钟里,到底有怎样的急迫业务,非要抢这个时间打开手机联络,而往往我听到的对话是:“喔,我刚到XX,飞机刚刚着陆,好,等我到了饭店休息一下来找你呀!”
我时常想,在一个几百人的大空间里,要让空姐不顾优雅、扯着嗓子对你大喊大叫,难道不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吗?我们中国人不是都很爱面子吗?
怀着这种不解,我跟朋友们讨论,大家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一种从众心理在支配。中国人太聪明了,大家都不愿意做傻子。别人都解安全带、开手机了,我也可以,这有什么嘛!
对于我的观察,有个大陆朋友这么跟我说,中国人口太多,生存压力巨大,人人心中都会产生一种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会让他们去争去抢,变得焦虑。我认为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还不够全面。其中也包含了从众心理、投机心理在作祟,从中也能够看出国人“不甘为人后”的竞争心态。
因为从众心理,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欠缺思考,包括前面在飞机上提前打开手机,包括坐地铁不排队,这些行为实际上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这里面并不是你心里的真实需求,也就是别人既然这样了,我也得这样,否则我就吃亏、就傻×了!
2015年8月,据网友实拍,北京地铁4号线两女子因抢座上演撕衣大战,双方出言不逊,大打出手。
● ● ●
再回到地铁,2004年我第一次来北京那趟,为了感受大陆的实际生活,我刻意去坐了地铁。在站台上,我按照在台北乘捷运先下后上的逻辑,站在门口排队。结果门一打开,上下人流挤成一堆,然后门匆匆关上,就留下我一个人还等着先下后上呢,如此这般等了三个车次!当然人多是一个因素,列车停留时间太短也是一个因素,但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呢?
我曾这么问一个二十多岁的大陆男孩,硕士!
“为什么坐地铁一定要插队、推挤?”
“我承认,大陆素质很差,北京都是外地人、农民工,他们没有素质!”
“喔,那你排队嘛?”
“排队?谁那么傻×呀,别人挤我不挤?”
“嗯……可是你是有素质的?”
“没办法,大家都没素质,我干嘛这么傻地自己排队呀,跟着挤呗!”
我有一个台湾同行,女性,家里很有钱,属于娇滴滴的千金小姐。有一次我们一起在上海坐地铁,沿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保持很优雅的状态聊天,到了下车时,她忽然推挤着众人扯着嗓子大喊:让让、让让呀!
国贸站,北京最拥挤的地铁站之一。图/中新网
另外,衍生出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在队伍中,后面那位肯定是紧紧靠着前面那位,这一点是很多台湾人在此共同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两岸在心理安全距离的承受值大不相同,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就是造成心理巨大压力的成因之一。当然我也很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人太多所造成,但是否有必要“零距离”,恐怕也是绝大部分人没有思考过的。
我不认可将素质这件事紧紧挂接在有没有钱这个唯一标准,其实中国现在的GDP比20年前增加好几倍,但素质却没有更好!我曾这样比喻,难道当个人年所得达到一万美金时,就会忽然出现一个小天使说道:好,你们合格了,然后挥舞仙女棒,啪的一声,这个城市忽然变得井然有序,素质提升!
其实,很多行为不只是为了保障安全,还能表现气质与优雅。试着想象一个场景,身穿昂贵名牌,拿着高级手机,用英语流利谈话,却在地铁张牙舞爪地推挤着、在马路上凶狠地抢出租车、横行马路,这样的搭配还是很奇怪的。
如果没有一小部分人先提升自己然后影响周遭的人,这个社会整体如何提升?当许多有知识有素养的人在群中里选择了从众,然后又回过头去指责群众,并且为自己找寻“其实我也很无奈”的借口时,这个循环路径其实是很荒谬的。
从自己做起,然后一点一滴地开始,先从与生存没有太大关连的类似抢座位这件事开始,慢慢扩大,而不只是流于表面的高谈阔论国家乃至国际大事,这样恐怕更为实际一些!
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的南京路、北京东路等主要交通道口,都设有地下过街通道,但不少路人为贪图方便,不顾个人安危,在禁行的马路当中乱穿。图/新民晚报
● ● ●
在这里也要特别提到“感情”这个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对大陆一些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在情感上的茫然甚或幼稚感到惊讶。这个族群几乎是不懂得去维系家庭关系、经营情感,而且从周边朋友得知,这是个普遍现象。第一次到大陆时,《中国式离婚》这部电视剧很热,这个剧名引发了我的好奇,离婚还有中国式的?我不但看了剧,还把小说找来看,我坦承,直到今天我无法感受与理解中国式离婚其中的为难与挣扎!不过,这个社会对情感却有着无比的渴望!说个故事吧。
又是在出租车上,从建国门到朝阳门的途中。司机车开没多久,就来了电话。我只能听到司机的话,但电话有些漏音,隐约我可以听到整个对话,而从司机的语气和内容上,电话那头应该是他老婆。
司机用非常大老爷们儿的语气几乎是对着电话里吼:“忙,开车!吃饺子啊,一天到晚吃饺子!我跟你说我开车呢,我哪有时间回家吃饺子啊!”然后就匆匆挂了电话。
隔了没多久又来了一个电话,同样是女性,司机的口气完全改变了:“哦,我现在载人去朝阳门呢,行啊,那我去接你喽。你晚上想吃什么啊……”
【心想:好啊,二奶!连忙碌的出租车司机都有二奶!】
“饺子,好呀,我也好久没吃了呢,我把人送到朝阳门就去接你喔。”
在路边等出租车,被抢车是常有的事。
许多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把问题搁下,然后,另起炉灶。面对已经无可经营的情感,或是不知道如何经营的情感,选择逃避,然后再找一个,然后再找一个、再找一个……过程中的经验值完全被忽略,包括在相处关系中的自我检视,所以二奶、三奶、四奶就这样一直下去,然后叹息,这个世界怎么都没有人了解我呀?当然我所说的,不包括炫耀式的包二奶心态。
而这样的迷茫与重复错误就会藉由家庭教育,代代相传……
有回我在商场地下街吃小火锅,独自一人。在我旁边的女孩,大约也就二十岁上下吧,也是一个人。她坐下没多久,接了电话。
“你知不知道我中午休息时间很短,你一进去店里就不出来,我饿了,丫的,我干嘛要等你呀?”说完,很气愤地挂上了电话。
不一会儿,电话又响起……
“你丫的,别再打来了,我要吃饭。”
又挂上电话,就这样大约重复了两次,终于女孩告诉对方自己在哪里。
没多久,一男孩出现,不断低头道歉,还抚摸女孩头发,女的低头吃东西,没理男孩。这样大约持续了五分钟,戏剧化的一幕忽然上演!
男孩开始猛打自己巴掌,眼镜也飞了,菜也洒了。女孩尖叫:“你还让不让我吃饭,干嘛这样呀……”
2016年6月26日凌晨,重庆,一对情侣开车时争吵,坐副驾的男子突然开门下车,随即被一辆大货车撞伤。
我头也不抬,以眼角余光观察着。
然后女孩拿起外套与包包站起来走人,男孩尾随在后,快到门口时,忽然回头对着诧异的众人叫道:“操你大爷的,看屁呀……”
等我吃完,走上手扶梯时,我无意间看到这对男女在角落,女的哭,男的则很激动,双手搭在女孩肩膀上不断摇动她!
当时我在想,虽然他们两个年纪尚轻,但二十多岁,应该已经开始工作了,怎么会用这么幼稚的方式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这男孩的激动让我感觉,他是很有可能使用暴力手段的;女孩在讲电话时的狠劲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呢?如果是普遍现象,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本文摘自宫铃《从台北到北京》
扫码加“小新”好友,加入“生活派”
抢先享受各种活动福利~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