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西藏“嘎巴拉”念珠:色泽古朴、温婉如玉!
[打印本页]
作者:
Ribbon
时间:
2016-8-3 04:16
标题:
西藏“嘎巴拉”念珠:色泽古朴、温婉如玉!
' g& e9 d. O( g! H: y( H
一条真正传承有序的嘎巴拉,
6 U3 \/ V+ h2 I6 F: M# J0 q
是注入了无量的愿力的。
7 G9 ]0 D0 s- B" t
传世而来,
4 x6 K" @7 H" N
经过了无数虔诚经咒的日夜熏陶,
9 P/ V6 ]6 d& k
深深浸润于此间的种种。
: C3 H' o+ q- q
它见证的,
/ b4 W0 Y$ Y+ i' A5 L/ z3 y% i6 J
是世上最澄明的慈悲心。
3 H5 z- W8 T, t
嘎巴拉来历
1 }: s& l# f: W( i+ f
4 j# b1 }5 q1 A9 R" p4 j! V; |, |
西藏人骨制品俗称“嘎巴拉”。其用材,一般是取自因难产而死的妇女的骨骼,是由死者亲属捐献给寺院的。佛教信徒认为,一个妇女之所以难产而死,是因为她前世的罪孽太重。把她遗体上的骨骼捐献出来作成法器,就能洗清她前世的罪孽,以求得来世转生为善趣。
) T: W' `2 D% m2 j
嘎巴拉念珠
; M$ ]. ~% ?1 t0 H/ \6 g) e
+ C" H) i/ V( X: n8 d6 p4 F$ M
人骨念珠只有佛教中的密宗才用。密宗又叫真言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流传于西藏、青海等地。其法器多用人骨,当然人骨念珠所用人骨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它必须是喇嘛高僧的遗骨。
F/ q" L* B0 z3 _' Z' v
所谓圆寂,
k1 m) `: r' }0 x2 e& Q
具足一切功德为圆,
# S' ?+ |6 y8 `2 |' z& X+ ~7 O
远离一切烦恼为寂,
% z2 E& @# H+ `2 |1 ^
德无不圆,
4 ~/ H0 A& K, k& _ v
患无不寂。
% j3 A9 z" Q; j) l+ \- ]
) n5 ^ u9 q. q, R+ q, J+ B, R
藏域的喇嘛会在其生前发愿,圆寂后将自己一生修行身骨,制成法器念珠。留给有缘的修行者,帮助他们成证佛道,这便是真正的无我。
5 A3 j2 O! H* c' [, J
制作过程
8 ^( X1 t, \0 | w7 o+ }9 d: S
X+ a0 I. F5 @4 @
我们知道西藏喇嘛死后流行天葬,把自己的尸体喂食给老鹰,以达到世祖割股喂鹰的佛教境界,肉体已经成为生灵的食物,骨头便捐出来做法器,那么人骨念珠是用人体哪个部位的骨头呢?
6 C. u$ P, k9 G
7 X ~- C( A2 R& {4 ^
最多则是手指骨和眉骨,因为佛教讲究因缘,僧人作法手指自然用得最多,而眼睛则是阅佛经明世情的地方,这两个部位可谓是最有因缘,是具有悟性的骨骼,当然可以成为开启后人之智的法器。
" L4 [6 u4 Q0 }" w* {
1 X. F, d8 [( W' H( R; q- m4 x
手指骨做成的念珠一般来说较为容易,一般一副念珠十个手指的骨骼便可制作而成,而眉骨是比较硬的,所以一副念珠可能要用十几位高僧的眉骨制作而成。
) `0 Y! V' Q1 t1 v4 g- V' q; m: _
; G( s/ X. p- W! n H G/ O; p
试想小小的念珠竟有十几位高僧的因缘在里面,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那将是多么珍贵!
' X) A% _- s4 p% k" q
* x$ ^" G6 ^9 u. R
而且人骨念珠的制作十分复杂,因为全是手工制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拥有非常高技艺的,每天还要磨出其光泽,这样可能要用十几年的时间,同时要凑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几位高僧圆寂,这样一来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 I: o1 ~3 }& F' j
. @8 C4 S: u8 F& ~
真是可谓百年之作,同时那么多高僧的眉骨与制作僧人的血汗,使得人骨念珠异常珍贵,故而佛教里有这样的说法:人骨念珠可以使死者安息、生者平安,可谓是真正通死生之大,明阴阳之道的法宝。
+ S1 }( d' D+ j+ F- h$ L$ [
/ [7 n; r) U# [ S* o; ~6 O2 D0 h& D
人骨念珠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共三十六种,再以前世,今世,来世三世合成一百零八种烦恼。
" L9 n6 G& C9 ]) o) N
: |4 g& E: v- ~6 ]# m
而只有指骨和眉骨制作的人骨念珠才能叫嘎巴拉,而小腿骨等人骨制作的念珠只能叫做人骨珠,不能被称之为嘎巴拉。
8 T% C" K9 V/ ^$ @; I& F& @) {- y
色泽古朴、温婉如玉
9 g6 y5 M, N/ d m
3 m. l4 t0 O4 p
回头再看看这些嘎巴拉,颗颗色泽古朴、温婉如玉,就知道历来的修行者,定是精进修行,才能让它如此无与伦比的殊胜。包浆油润、酥透玉化,品相难得……
# }! v* @( ?. R1 n$ B
$ q4 f( M8 W; s t: j* _/ _
手持它,就像是握住了一位历经沧桑、明了一切的智者的手,那是穿越了生死洞察和世事无常的力量,怎能不令你心悦诚服?
2 `5 f5 S4 o; @& z
) Q' p+ `" p8 Y. y/ z7 A5 O; Y/ t
在其间,能感受到生死无境。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活着的唯一真理就是与自己的死亡相遇。如此也就不必在生与死之间患得患失,游移不定。
! S# v; q0 w" |0 }
信仰的升华
( X5 U W4 g2 j* i% z7 ?
; D! `6 p5 S" ?& ]9 f
信仰是一个维度。对真我和慈悲的追求更是一个信念上的升华。
: t, w: u% s, C. H V. q9 T
' c. d) p1 g: @$ p7 }4 R/ o
嘎巴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人们修心的一种启示。它作为法物,生来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又在历代的传承中,将内里丰富的蕴涵涓涓细流般不断地延续下去。
/ j' b% j0 b/ U: H
5 g/ }2 z, T& |9 V1 Q
0 c; t) ]! E( V5 D4 S' p2 h# }
+ O$ F7 j$ w3 l* J4 s* U F+ b
, ?) S8 z1 j% s, t
; S! ^& ^- v4 Z0 R
! n7 ]# }' i3 G4 U6 W% J# m
; ~) |. g- q3 g4 }
' |# _. Q% @6 z
4 j9 ]; Q6 s& i! F- m
2 l2 }' H7 i0 a
9 V |; M- t& H1 ]7 |) j
7 ]7 p. d0 Y- k: S& b5 i9 P& g
- d3 F/ T8 v/ ~
; E+ P$ B1 k1 \+ n& l, ~* @
" x/ l9 U0 h1 j$ a y$ M1 E
于是,那么多疑惑,自与前人说。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