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中国书法之最,这篇文章全告诉你!
[打印本页]
作者:
Ribbon
时间:
2016-8-2 04:32
标题:
中国书法之最,这篇文章全告诉你!
$ }9 e+ _/ V2 L! w# i$ S# t
甲骨文
( [& m" m) V+ N
中国最早的可识别文字
+ c& f2 L! t- g1 R. T# f6 l& I
* ]3 f3 @; u0 S( H0 U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0 f/ m/ n( |. @) v" q1 e
, i5 n4 g \. ?. f
甲骨文被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商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所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6 ]( @- i ^* L' z7 g
石鼓文
% i7 g. l# R L
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6 ^+ R: m- ~& I- [$ n
3 f3 I) Z: k+ Z* w0 Q. ~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 P% s# D9 M" H5 D+ l
李斯
" P' c4 }2 I* h8 R7 b7 e5 q
最早的大书法家
3 M2 H, r; O6 o7 W% j6 U
0 M0 B/ b9 L0 |/ j. C! o% j
李斯
5 D$ E0 y- a3 o3 T5 o' ?" r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为秦统一全国文字。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以大篆为基础,经过省减,成为小篆。
2 U4 f3 g8 P( S
/ c. d( y# r% |! u1 [/ i
《泰山刻石》宋拓本
6 l1 V$ p3 `% G8 U" |
李斯被后代书法家尊崇为小篆书法之祖和秦汉书法家之首。他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和《琅牙台刻石》等。
% _% l! r. z: _6 T
杜操
0 M8 i2 i0 `9 k) U9 G- L- N) j
最早善写草书的人
: T0 D" b# {) o4 Y2 w) ]5 a! t7 h! o
" n& F2 Q# @. Z% b6 s7 N
杜操
1 W$ i/ j( [& X4 Z* ?
杜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人,东汉书法家。因避魏武帝曹操讳,魏晋人改称杜度,为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孙,章帝时为齐相。杜操擅长章草。崔瑗、崔寔父子学他的书法,后人并称“崔杜”。杜操的书法有骨力而微瘦,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将他的章草列为“神品”。
9 @: F8 [( D" c& C6 U }: p+ _" c) G3 r
张芝
' ^, e6 y! s l* z6 M
最早的今草大师
( v7 m$ s0 E# S1 ^2 L
- y1 F+ u* I/ `$ K9 Q+ q
张芝
) [- i+ ^$ `; v% S5 r* X o0 A& r
张芝,字伯英,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东汉书法家。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 v' j( H) f( Y) l7 {$ `
* |9 w8 ? \( T5 i/ _# p/ i
《八月帖》
: L# F% { F5 L
张芝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5 ^% J/ ]+ S6 T- }# {4 D% D) H
王羲之
% ?, `- ~* r5 t% V& \1 W
最早的行草书革新家
- W) G7 z9 w$ T U- C# a3 d z4 Y
+ u& \" S: b& r
王羲之
& _4 s4 s# M4 s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在楷书、草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境界,其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以《兰亭集序》为其代表作。
; J1 m9 K& v, w( A, W% S$ z
% P+ V# e6 z& ~! |& i/ P7 |
《初月帖》
0 q4 l6 n& F B- D0 @; ^) C0 F
9 k$ c4 s( i4 D' H: P
《寒切帖》
6 A9 S! e+ E' G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摹本,著名的有《初月帖》、《寒切帖》、《姨母帖》等。
3 k" m5 P; X1 i+ c
锺繇
: `1 t' A. P" V! o+ N/ k4 x
最早的楷书革新家
+ e& ]( }5 L: K
) J, |- W$ a. l I9 v% v4 M' y
钟繇
8 I( ?9 H# Z" X( {, E7 x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他擅长隶书、楷书、行书。能博取众长,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
, e. c3 B' _; l/ H
( v6 ]+ s! j# V7 t5 ^, t
《贺捷表》碑
+ h$ S' ?$ U- i, Q$ d6 J# t) H5 |8 d
& z5 f6 L ]) j" z; ]7 S q
《宣示表》
& b) o; @$ D- v
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代表作有《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5 H$ Y' R; u$ _0 |
卫铄
9 G) Q+ \; y5 ~3 t: U( V
最早的女书法家
" O+ ~' z. O. N# L% I
+ u. H, y1 Q( v8 `: m0 C
卫铄
; n0 E$ Z8 i0 v" Y
卫铄(公元272-349年),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还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 I4 }& t2 I4 f
* W) F$ V4 m. a; A9 C' e
《近奉帖》
* H' D1 ^$ h/ V. O% p
她的代表作有《笔阵图》《名姬帖》《近奉帖》《卫氏和南帖》等。
. `+ c! Z. h7 c
《平复帖》
6 t* @ n0 \0 N4 [) t: C# Q* w5 s
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
; k; {' i& T* h3 `; g6 o( }7 O: ]
$ m: x6 F$ _5 M1 u# M
陆机
0 F3 E4 Z$ r) P0 m3 v. t A/ j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作者陆机,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平复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0 L$ |3 g! q- B
《平复帖》
* n( U5 z8 E! u/ ^0 u
《平复帖》牙色麻纸本墨迹,共9行84字,无名款。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
6 |4 k* t" n2 a" C) U# i* G
《兰亭集序》
7 H1 R& {' e! b; p" [, e5 s4 a
天下第一行书
4 C* ?, {: Z% }7 s
5 k6 U# E: { O* V9 a* f w. I+ X2 C
《兰亭集序》(褚遂良摹本)
. @& }1 z' J! s6 c8 i- B$ z) z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集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3 ?3 F) X0 L4 u9 U7 K& J7 ]& U
& H) z- A2 I( V9 y+ P, S
《兰亭集序》(虞世南摹本)
/ Q6 U: i' D" s! I* _* {* I+ Z* N
; K1 t7 v& i' J1 l* Y" j O
《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
& ?1 p3 T: P* u S3 r2 b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集序》,是唐太宗安排制作的复制件,有冯承素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等版本。
5 G( X8 {2 P, |6 O) A( N/ e. q1 ]
《自叙帖》
& c! v$ L: a$ ]
天下第一草书
: W$ @% u, N; j0 X3 m
1 a& {2 X" R' C6 _1 s% U7 z
怀素
1 C+ r# Q, K2 D3 d3 H6 _& o7 C4 o. Q
《自叙帖》,纸本墨迹卷,怀素书于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大草(狂草)书,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损,由宋代苏舜钦补成。
, o! A4 G M( ?) }' M$ e, ]+ E; ]
$ d- g: {+ ?3 C) p
《自叙帖》
7 x0 e( R& ~ q! z& R* ^% w
《自叙帖》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故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 [0 \0 l+ K' @5 ~( D3 c6 C8 _
《麻姑山仙坛记》
, Q2 M* L. O6 G( `) J3 I3 L
天下第一楷书
9 @( m! p' |4 W* A6 B, l8 w) M) o
9 x e0 W$ i1 X- u1 x
颜真卿
3 G, u4 h5 ~ u1 a G
大唐大历六年(771年)四月,颜真卿登麻姑山,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场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
) g. H5 \2 _4 [9 H3 e J
1 e& c. F1 x! _$ ^1 [6 @
《麻姑山仙坛记》
) J/ E1 s r' l* e+ D
《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礴,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
x; O% B6 I9 Q; T: @8 r: r
《泰山金刚经》
3 W/ d. t# G/ s* V7 y2 Z1 U$ w% m) I+ D! w3 t
篇幅最大的榜书
" _1 K+ q4 B/ m# g `0 v+ `
8 r7 D7 }' Q# K4 |+ D' g
《泰山金刚经》,摩崖刻石。南北朝时刻于山东泰安县泰山经石峪花岗岩溪床,没于水下千年,泉水改道,始见天日。刻石南北长五十六米,东西宽三十六米,约计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
. k# e, R K/ Y5 O+ \% D
( Y1 W! \- t: [7 _: ~2 a0 @
文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迹逾一尺,笔法隶楷参半,多用圆笔,有篆意,结体雄深拓展,是魏体楷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5 a+ L! i$ b! y( }
《千字文》
; F/ E- n" a: ^; c2 y
历代书法创作频度最高的内容
M1 Z- U4 a' {0 {) M3 b- W
6 w' g# q8 z8 s6 m/ j8 o6 u( V+ U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2 `& B6 N* g1 w/ d1 @- X, w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 W5 b. O7 H! q& u9 _& q
) S/ @" s. H% _7 \4 C8 ?3 K
唐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2 C+ _ O) E3 k3 L4 H
/ v. W3 d o+ r( @
唐 怀素《大草千字文》
% \) `. P3 N) Y% V
《千字文》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 r7 b8 B$ T5 `
: m) S# v0 {. W9 V, M- M
r- m) N1 J: Y
元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
8 v) e8 ]/ P0 E( U+ ^
4 l, H4 C J" a/ \
0 c( a: x# X* b: d4 b2 w1 n% s
明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5 d, x2 Y9 d4 f0 ~3 R+ x
写过《千字文》的古代著名书法家有:智永、欧阳询、颜真卿、怀素、宋徽宗、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傅山、朱耷……
! y# |# ~, N" B) A! ~# A
《砥柱铭》
2 f) C) t% v p+ ]
中国书法拍卖最高纪录
( ? L" v! e: }+ Z# s
% q: A7 t5 z) W5 d3 t( e2 }
黄庭坚
0 U8 G% L- A/ \: Y) S9 [( i, F
《砥柱铭》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作品,是他散落民间的最重要的书法瑰宝之一。这幅手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600多字。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
; S) c- i5 L. d8 m! f: i: y E
3 ?% I& X+ v- t* J, f$ w5 E
《砥柱铭》
& }* @) D! V8 G# ?# `
2010年6月3日,《砥柱铭》以4.368亿元拍卖成交,创下当时中国书法拍卖纪录之最。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