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揭秘和田籽料造假全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咖啡沾衣    时间: 2016-7-27 17:58
标题: 揭秘和田籽料造假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石资源的日渐枯竭,价格一路飞涨,特别是稀有、珍贵的和田玉籽料价格甚至上千倍的增长。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充斥着市场,令人难辨真假。目前高品质的和田玉籽料已经很少,市场上除了把上游河段出产的山流水料当籽料外,更多的是用山料、俄料、青海料等磨去锐角冒充籽料,俗称“磨光料”。磨光料观感与籽料十分相似,其实是以山料滚制,喷砂毛孔,人工上皮等等各种作假手段加工而成,很多新手一不留神就会打眼。究竟如何辨别市场上许多被动过手脚的“和田籽料”呢?
$ t) H* L+ W8 t3 V. g
+ o/ X6 n/ [: y' l9 j在众多模仿和田玉籽料的造假手段中,滚料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之一。通过滚筒的研磨,以及后天的优化处理,一些山料就华丽变身,成为人见人爱的“籽料”,一些作工精致的滚料,即便是行家也常常会走眼。1什么是滚料 滚料即“滚筒籽料”,也叫“磨光籽料”,属于现在市场中最多见的冒充和田玉籽料的一种。滚筒料是利用整块的劣质的山料或其它垃圾料切成小块儿,放入带有磨砂石子的滚筒中,犹如炒栗子般搅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滚动,其中的磨砂石子将其表面磨圆,使其看起来像籽料一般。 0 l% U% D/ Z7 o" I1 u+ C3 F

# X9 }4 M2 A1 B1 F! [; S  n滚料在滚完之后一般会人为的在其边缘染上一些颜色,冒充做籽料的皮色。也有做成大块的染皮磨光籽料,不过可以说磨光籽料基本都是垃圾料,用的都是山料,或带石僵的山料,即使成品白一点的,用的也是俄料或青海料。! N, \  n4 A& N6 Q7 R) b

( t8 K& M/ v) B# u  W6 p↑待加工的“和田籽料”,其实都是山料好不好?!
. O; S) L( K5 m: l- T% k/ L) F9 o: V( p! w
↑看看这些,皮色是做上去的,和温润的和田籽料其实大相径庭。2滚料是如何“炼”成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城市施工工地上常见的那种混凝土搅拌机,用整块的劣质山料玉石切开成小块,放入带有磨砂石子的大滚筒中来回转动,时间久了就磨成随型的仿小籽料形状。制作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将要加工的玉石材料扔进滚筒,伴随滚筒不断的转动,不停注水。经过数天乃至数月的滚动碰撞以后,所谓的“籽料”出炉了。原理很简单:滚筒模仿的是籽料形成的过程。将山料或者石头高温煮过,放在自制的摇桶当中,喷着染料转动,一边喷料让其吸收一边转动铁桶让其磨圆石头的棱角。随着玉石材料不断和硬质磨料发生碰撞,原材料的表面就会被碰撞出一些凹凸不平的小坑。这就是所谓的“毛孔”。此外碰撞能磨掉山料的棱角,逐渐形成浑圆的外观。 1 C3 P! b# ^4 I+ Z
) t' s/ l: r6 a
↑看看这些一字排开的滚筒。染色也是作假籽料的一道重要程序
/ `% `( g; J8 S# W! R1 s( }4 u
$ x2 u, Z( W* |, V$ O ↑看到了?皮色通常是通过染色造假上去的。" R0 w4 N' `+ j2 ?. f0 t
4 i( Z1 H  ^, l3 G; h6 U
↑桶里是什么?自然是染料啦!- u& P8 B& l: X6 T
6 d7 r$ P$ Y$ y. o! W/ R3 x. V
↑这样一批“籽料”大约需要十来天这样的研磨过程!
3 ~0 A; u5 m6 n0 y! h! y: H" \- z& I
$ Q  j$ z  F# P% r, k  M: }↑再看仔细一点……# c. T! S$ t9 D
6 b& a1 O# `6 x$ B
↑又一锅“籽料”出锅了。经过机械滚磨十几天后再进行人工染色处理,原来的山料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籽料了。) E. O! @- S& |8 J

! |, }( e& X# }- U) _: }↑这是只经过机械滚筒机滚磨,但没有进行人工染色的假籽料。这些所谓的籽料都是用山料制作的,奸商们统统把它们称为籽料,高价卖给消费者,赚取昧心钱。图中手中和摊子上的玉石颗粒都是人工制作的假籽料。
: W8 N/ L" h: F, s  ]' _
7 B( V! A- J' C7 `+ d3 p↑摊子上的玉石颗粒都是人工制作的假籽料,这些假籽料及其成品手把件、手串等都是机械滚磨制品。 3如何鉴别滚料呢?磨光料是做假籽料的一种,它的材料往往用山料或山料边角料,经过机器设备的加工磨光而成,俗称“滚筒”料。同时,为了掩盖材质的缺陷,做假者一般都会在磨光料的外边再做有假皮子,以混淆真假,坑蒙他人。识别“磨光料”其实不难,小编介绍“一看二闻三摸”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 看看“毛孔”: “毛孔”是天然籽料在长期地质岁月中留下的、经碰撞而产生的表面不规则的砂眼麻皮点,砂眼麻皮点有小有微,但往往有规律生长(用放大镜可看清晰)。磨光料是做假籽料,虽能磨得表面光滑,但永远造不出天然籽料外表的“毛孔”特质。
3 H8 r& j# k2 p4 J- L8 c" g' x. n0 N/ x; Y9 R
↑上图中这一件牌子表面的毛孔分布就过于均匀且一致了!: y1 {7 @+ o5 {6 [# d$ k/ j
看“棱”:再者,磨光料一般细看的话有数道“棱”。“棱”是人工制造留下的痕迹,它是做假材料经滚筒磨过之后造成的有规则效果,仍依稀可辨。而天然籽料则不然,它整体浑圆,表面就是一个完整的弧面,看不到所谓的“棱”。5 v  F  J0 ~; ~. h3 D+ S8 q
. X( r4 ]- L) p1 ?) {% {
↑从上图划线棱角处可以明显看到滚磨后的棱角! 看“假皮色”:天然籽料的颜色毕竟有限,而假皮色的颜色却五花八门,那种一看就扎眼的艳色,很有可能就是假皮色。天然色皮表现在一个籽料上的多种颜色如黄、黑、红三色合一,即可构成名贵的油烟皮子,可贵的是它的色彩自然、渗透自然、融汇自然。而假皮子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颜色(但也有例外,比如多次染色的、天生有皮再次上色的“二上”皮子等),但无论怎么做假,颜色都逃不过僵硬、扎眼的痕迹。
' S& T: l1 }! k1 u5 M1 B8 ^( N
  |+ K, ^1 s" ^5 ]: M2 Q& Y↑图中的皮色怎么看都显得不自然! 真正的仔料皮色有丰富的颜色变化与过渡,和谐而自然,而人工上的皮色颜色缺乏大自然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微妙变化,而且,因为人工染色选择的都是玉石中有裂纹的地方,这样颜色才能够渗透进去,所以形成的颜色往往是内浅外深,色彩极度不协调不自然。
$ }2 }; q3 A3 i' E& R# |; X9 X
: K! W8 A( R( y4 {" V3 E3 o↑仔细看看,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吧。 2 闻闻“化学味”:只要是磨光料,往往会做假皮上色,肯定会有化学药水那种刺鼻的味道。把假皮子的做假籽料放在鼻子下闻,会有一股浓重的化学药味露出。有些作坊为了掩盖这种味道,就会在假皮子外边涂抹一些香味浓重的香油,虽然闻起来很香,但是化学药水遗留在里边是不可能不挥发出来的,有经验的人是照样可以嗅出来它的“化学味”。5 Z4 V- V* p  i- G  a& X

6 e& Y: u- K# c# T↑↑↑ 3 摸摸“摩擦感”:用手辨别,也是确定真假籽料的一种方法。真籽料天然生成,年代遗留的不平之感,即籽料上的“毛孔”与皮肤的摩擦之感,自然、温润;而磨光料机械摩擦,虽然很光滑,却没有这种自然的质感。感受不到细细的摩擦手感,似有拿不住的感觉。
5 r! e& S! b4 S* i- U& e0 W0 J5 e8 u0 \. Y5 c
↑这是一块和田玉中的青白玉,质地还不错,但不是真籽料,很可能是用山料经过修型处理后再经过机械滚磨、用喷砂或机针制作上假毛孔、再经过人工上色后,就可以假乱真,摇身一变成“真籽料”了,价格就暴涨了十几倍!但假的就是假的,经验老道的和田玉爱好者和资深玩家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但新手就很容易看走眼了。我们还可以根据肉质进行区分,天然的籽料经历过千万年的雨水冲刷而形成,所以看起来圆润整齐,肉质更是细腻油润,但是滚料却是十分生硬,而且肉质结构粗糙,有很强的颗粒感和干涩感。
# M: Z' v% P) H* O- H7 m) C' ^9 f6 ^2 `6 U$ @
↑这是一块2.6公斤重的滚料。非常典型,由于白度好,被人当做和田糖白玉籽料。仔细辨别一下,能看出来吧?
9 E6 K  ~! e5 M: Z
5 C9 U! h# f! T8 A9 ]/ j3 n2 z↑这个摊子上的玉板、玉牌、手镯、手镯芯等看似很白的和田玉?其实连广义的和田玉石都不是,就是乳化玻璃制品。在玉制品批发市场上的批发价每只10元,玉贩子转手到其他地方就能卖到每只数百元!至于图片左边的一堆“籽料”,相信你也能认得了吧。 滚料加染色是和田玉造假的“必杀技”,如今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此外还有很多籽料造假的方法,以后小编再整理一些给藏友们发上来。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假的永远是假的,学习怎样辨认后一眼即可洞穿。因为,它完全没有和田籽料的那种温润的感觉。无论造假者如何想尽办法蒙混过关,请大家牢记:籽料的外形及皮色都是天然形成的,滚料即使滚得再圆,染得再漂亮,也没有籽料的那种天然形成的美。您可千万要睁大眼睛仔细瞧清楚看明白了,再动手掏腰包不迟哟!
# P( K# [+ }2 [6 i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 b7 W9 c) S0 O& T

4 T/ e# @9 [- G1 H  {8 K( A& B9 h% g3 y3 X9 w2 w7 n; z
4 Y- V/ V' Y9 n0 ~8 x  |

7 n* |' @' u/ R: s8 q$ z: l' S
. }# e5 e/ j6 |3 l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珠玉在侧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