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摄影技巧 风景篇 定格波涛 介绍几种立竿见影的夏季海景拍摄攻略 ... ...
[打印本页]
作者:
轻描淡写
时间:
2016-6-29 14:21
标题:
摄影技巧 风景篇 定格波涛 介绍几种立竿见影的夏季海景拍摄攻略 ... ...
亲临感受波澜壮阔、一望无垠的大海时,都会被它的自然的力量所感动,但在很多人的相机呈现下,大海却显得平淡和缺乏气势。这是因为用双眼观看时是景象是被立体呈现的,空间感使得天空和大海显得无限深远,而照片却是平面的,如果使用直白的角度就比较难再现身临海边所感受到那种宽广和宏大。大海是一个永恒的拍摄主体,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立竿见影的海景拍摄技巧。
& N0 T9 L {, H' y3 v5 X! c, ]
j8 F- U6 g* L) c9 D
使用中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来呈现浅滩和海面的层次感
$ i/ ?5 U3 \# Y( H
拍摄海边晨曦要赶早
6 k( }' w. l! t7 m% R0 }& \
海面的水汽大量蒸发后进入大气,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形成了云层。在晨曦,大量云层堆积在天空中,效果蔚为壮观。专业的风光摄影师通常赶在日出之前,云层没有被霞光染色时就摸黑来到海边,静候最佳光线的到来。在朝阳初生时,摄影师将三脚架使用最低高度放置在沙滩上(注意不要让沙子进入三脚架套管接缝处),通过广角镜头尽量贴近海浪,这样可以通过夸张的透视效果突出层层海浪的厚重感。当一层洗刷沙滩的海浪慢慢飘来时,在镜头距离海面最近处摄影师按下快门进行曝光。
( _, m2 ?% W! L8 g3 a
0 t2 t% R$ p2 g( C/ M
拍摄海边的晨曦时,要提前来到海边,按照日出的方向寻找机位和画面陪体
2 I C5 n/ q3 E% `# t. O
逆光记录海面的波光粼粼
! g6 C: E2 d$ Y; ` m8 H8 `3 P
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通过一定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效果,这通常在水面使用平静时,例如清风拂动水面,或者舟船驶过后,这种美景更容易被记录下来。波光通常在逆光的角度更容易捕捉,尤其水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很多褶皱时,反光点会变得密集。摄影师在拍摄时可以通光星光镜进行美化,在面对点光源时,星光镜可以将光源变为十字闪光点,效果十分奇特。为了拍摄到更多的闪光点,可以使用广角镜头收纳更多的海面面积;为了拍摄到唯美的圆形虚影,也可以通过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突出海面船只,让波光在焦外虚化。
8 E6 m0 D7 E. {- e) Y8 J1 W5 H) @
& L) [* v% E7 _5 v) W# I
逆光时褶皱的水面会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摄影师要抓住时机,合理用光进行拍摄
1 F0 q7 ~' C9 t' y& [
视觉阻断法记录滩涂上的生灵
- d' ~& n2 R) A; w" ~1 h: c1 l: [
海洋生物丰富的滩涂会招致诸多海鸟驻足,对于爱好自然生态风光的摄影师,是不可多得的拍摄地。在拍摄滩涂美景时,最有特色的就是海中岸,由于潮汐的作用,很多海水留在了沙滩的低洼地带,因此远远望去,就会看到一层海水一层沙滩交替层叠。由于海鸟机警,摄影是在拍摄时通常会使用长焦镜头,在距离海鸟较远处就可以捕捉到它们捕食的场景。这里,摄影师采用低角度进行构图,这样可以将滩涂与海水的层叠效果在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下完美体现,在构图时,将海鸟落脚的滩涂贯穿画面,使得照片在观赏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断视觉作用,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停留。
f7 E/ ?# s- O. D
- g# U r2 H- ^9 ]$ k5 {* Z' V
潮水退去后,滩涂上的天然食物会招来海鸟,这是拍摄的绝佳时机
3 I% U0 v, D' y0 m7 u
结合偏振镜描绘热带海湾
9 m. P7 J- O: q, T3 j* e) S5 g
在中国的海南岛或者东南亚地区的热带海湾,由于气候带的不同,这里常年碧海蓝天,大片的卷云在海平面上方升腾变换,海水中清澈见底,透过清波可见幽幽闪动的淡蓝色,风光非常迷人。摄影师在海中的木屋上拍摄秀美的海景时,在偏振镜的作用下,将天空的蓝色变得更加低沉,同时加强了云层的立体感。此时,正好有一艘轻舟驶入画面,在舟首没有划过海平面时,正好填补了画面构图下半部分的空缺。由于船速较快,摄影师赶忙连续按下快门,在轻舟行驶的过程中记录其不同的位置。由于构图稍显饱满,因此选择了在行驶方向前方预留一定空间的这张照张,让观众留有更多的画面期待感和想象力。
0 H& i u! ^- \% P$ o. G& }
6 |! q% x7 O) ^1 H# n
拍摄海景时可以结合有特色的船只进行表现
+ b3 @0 d( \$ ~! q# [
拍摄海岸潮汐的特写
! x3 }' Z5 u& K, q
在海边晴朗的天气条件下拍摄时,阳光直接照射到海水的受光面产生高亮的影调,非直接受光面则形成明显的投影,这种光线。在这种照明光线下、由于受光面与阴影面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明暗反差,比较容易表现出海浪的立体形态,而且光线的造型效果比较硬朗,看上去蔚蓝的海面此刻变得犹如墨染一般。摄影师在拍摄时采用了顶光拍摄和侧面构图,这样可以拍摄海浪的冲刷状态和层叠感,同时水面的突起也会将光线反射成为点点波光。
* _- D9 C% J0 p7 L+ J- T, R9 Y
( ?# {, g6 W3 L) y
正午强烈的直射光会让海面形成高反差明暗对比效果
( S3 o5 Q# F% H
画意呈现海岸与沙滩
4 y2 m% @0 V! R6 X' x/ L. ^
在福建省宁德市的霞浦县,是中国滩涂风光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处处有着海耕海植等充满海文化艺术的绮丽美景。摄影师们在霞浦拍摄的日子里,每天都会早出晚归,追逐光影和潮水涨落的神奇景像。这是一幅在山顶处向下俯拍滩涂渔船和辛劳渔民的美景图,摄影师在构图时利用滩涂为大背景,在其中用错落的海浪进行交叉分割,犹如国画中的写意一般随性而生,为了打破画面的寂静,将刚刚步入取景范围的渔民点缀其中,让照片更为生动。在制高点进行取景,整幅照片犹如画卷一般平面铺开,显现出静逸祥和的气氛。
* R# P) o' Q0 ?% Y: w8 r; M( ]
h4 F# E, {8 Z+ [# p, S
在制高点拍摄海滩和海浪的组合,画面中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幅天然的画作
9 j. b. k8 d' z: x
特殊透视关系下密集的海上牧场
5 K% ^$ C2 Y0 z$ Q' b
福建的海上渔村被称为“海上威尼斯”,村里约有几百户人家,坐落在东安海湾内,海上人家用竹竿、木板捆绑,用泡模依托,架起海上“陆地”和通道,小木屋搭建其上,错落有致,俨然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镇。在这里,摄影师可以充分领略海上渔排风光、海上人家生活,尤其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可以凸显村落的密集感。为了可以让房屋成为亮点,摄影师选择清晨的侧光拍摄让光线为房屋形成画面反差
: q) L+ |) F" u9 o5 D4 c
7 J0 U" _+ V! u6 v$ }
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海上的养殖棚户和网箱,压缩的透视感造成了密集的效果
1 x- `6 ]/ }/ i7 M' d! ~* U, a* O1 A
善用前景表达
1 B7 N9 X3 w+ X! @0 a+ ^+ o
海景风光波澜壮阔,风光摄影师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利用所有的构图和用光知识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尤其在天色尚好的时候,对于创作更是如鱼得水。在泰国芭提雅的海滩上,摄影师盯着酷暑来到海角的一片礁石之上,本是礁石附着的白色贝类吸引了摄影师的目光,当登上礁石之后,一片海景横向铺开,一朵卷云从小山之后跃跃欲试。于是,借助山坡上的一颗小树,以及前景沾满贝类的礁石,摄影师将海景风光描绘得更加细腻。
% [# L0 m g/ p) t# f7 `4 |6 n
" X6 c X% b" @0 s1 Y
拍摄海滩时大量纳入有特色的礁石在画面中,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展现
7 F1 [1 o' g/ f% l2 Q
海滩背后的目击者
" S. f k" [2 K7 o0 x( P# T' P
在拍摄海景照片时,可以选择退后几步,在画面主体或需要强调的部分的前面选择一个富有变化的“画框”,集中观者的视线,把主体包围起来,让观赏者透过这个“画框”去观察画面,可以令其产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所谓的“画框”可以是现场的窗框、树林、建筑物等各式各样结构鲜明的物体,把它们作为画面的前景,构成图案状边框,这样会让照片具有一种装饰性的美感,同时可以把主体从杂乱的环境中独立出来,增强照片的层次感。这里,摄影师选用海岸边的处于逆光状态的椰林,这样剪影形式的椰树仿佛为照片镶嵌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花边,既不干扰海面和沙滩色彩的表现,又能活跃画面气氛。
6 p9 |+ c: T0 K3 X. k
& b3 U( v4 p6 M' w- [7 B! |
在海滩中以椰林为前景进行拍摄,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8 Z( Q% H9 R5 n0 W. S
沙滩上的引导线
! F; k9 Y7 t5 d5 Q: ?
引导线在风光摄影中尤为重要,它是引导观赏者的目光进入画面的途径,例如一条向远方延伸的铁道、小桥、、公路等,观赏者的目光能根据这条引导线被带入整个画面,避免注意力被分散到其他地方。拍摄风光照片在选取视觉引导线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可以作为引导线的元素,让它们不只是“一条线”,同时还能起到交代画面故事的作用。这里,摄影师在岸边的沙滩上利用S形的车辙作为前景中的视觉引导线,使观赏者的目光从画面下端进入,慢慢移动到远方海面上停泊的一艘渔船。
6 A+ f8 ?" p) A6 k8 H& K
1 g2 a$ [8 u6 G; v& g* e" ]1 V
利用沙滩上的车辙作为引导线,既可以活跃画面,又可以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海岸
) s7 c. x4 {% ~# \/ D& m B
呈现海岸的纵深感
$ E7 E) V" \! X5 J
在拍摄海景风光时,可以根据透视原理在画面中表现出空间深度,给人以深远的感觉。传统摄影在介绍广角镜头时,会强调它可以构成较大的景深范围,而且可以摄入画面的前、后景物,形成比较夸张的形体比例,从而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其实,在利用长焦镜头拍摄,一样可以呈现强烈的纵深效果。在拍摄这张海岸照片时,摄影师看到了从近到远以此排列的石柱,通光使用长焦镜头,将焦点放在远出灯塔的顶端,同时采用低机位,让镜头铁接最近的石柱进行拍摄,在景深作用下,石柱产生了强烈的纵深效果。
0 ^- @- L4 j' h9 G; }% Y t
. F+ X- W) G3 D( `, ]' z
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防波堤上连续并且延展的石柱,可以呈现特殊的意境和纵深感
3 |; h( L4 Y# {& W
海面上间接的点线面
2 U- t" x, [% u
“点、线、面、光、影、色”是摄影画面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在拍摄海景时,当光影较为平淡、场景中的色彩又较为单一时,可以利用取景构图的技巧,灵活运用点、线、面的搭配组合,将散落的元素穿成一个整体进行呈现。通常天空、海面、可以称为面;海岸线、海天交汇线以及这里水中的拦阻线可以称为线;远处的人、船只和近景中的漂浮球点。在拍摄时,将这些内容有机的结合,同时截取其内在的规律,并将打破画面韵律的静物排除在外,就可以拍摄一张简洁而画面形式感强的海景照片。
) M5 ?2 T( ~* w! d7 g% j
4 I2 n; J$ f+ |/ {
用漂浮球和拦阻线构成的前景,结合船只与海平面,将点线面穿成了一体
1 a. ?0 f9 @4 C
暗调表现海边的夕阳落日
; o5 I% x6 t f- ^3 z
摄影师在海边拍摄日落时,发现在远方海岸上有一座土丘,上面散落林立着几棵枯树。为展现海面和天际的开阔,同时能让夕阳在画面中更加突出,摄影师选用了中景横画幅构图,这样无论是层叠装的海面,还是红色的天空,都能体现出横向的延展性。在拍摄时,为了能让天空与海面被日落色浸染,选择对天空进行测光并曝光,在逆光和曝光不足的影响下,山丘和海岸的细节已经变得难以分辨,这种剪影的形式虽然牺牲了画面细节,但是增强了照片的形式感和整体效果。
6 H8 P3 u, s! u2 }: k- q
, P/ {9 G1 V+ }' C1 W
日落时分,夕阳会将海面染色,层层海浪经过照射后,形成丝绸一般的质感
4 e' Q% ~) b: A8 u, P5 t" w: v
海上牧场的高调日出
9 J6 Q7 v+ m4 c0 W6 n( t
在海上牧场拍摄日出时,由于远山的遮挡,当太阳升起时,天空已经呈现了很高的亮度,并且整个场景中的反差较小,有调整曝光的余地。于是摄影师通过在相机自动测光基础上,提高曝光补偿的方法,在没有明显曝光过度的前提下,将整个场景描绘成为高调的效果进行表现,凸显海面的宁静与纯洁。高调一词是从黑白摄影衍生到彩色摄影的一个概念。高调摄影作品一般以白到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深灰及黑色影调则作为点缀出现。这样的摄影方法适宜表现愉悦、轻快、清雅的感觉,比较适合拍摄晨雾、水面等题材。不过,高调法拍摄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的变化,也容易产生惨淡、空虚、悲哀之感。
' ~& Z! z4 V# r: f
; d5 P6 F, \& g2 E7 f# c" ?
使用高调的手法结合慢快门拍摄海上日出
H) L. X; z# p2 Z( t9 ~
光圈:F32 曝光时间:1/13s 感光度:ISO200 焦距:75mm
& c7 ?0 w( _. r2 }
F3 l3 H; x' A0 T8 Y- O# N
T# p3 Y+ m: r3 b7 W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X) m1 q2 Y& _; W
8 b5 Q8 Z: F4 C5 a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