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人像摄影7点建议告诉你风光人像怎么拍 [打印本页]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2016-6-27 05:57
标题: 人像摄影7点建议告诉你风光人像怎么拍
在景色优美的地方拍摄风光人像照片,是一件很考验摄影师的工作,无论在主题、取景、构图、用光等方面都需要有比较综合的能力。一般来说,风景区场地大、景物多,几乎随处可以入画,但却容易让人产生“花多眼乱”的感觉。摄影师如果不假思索地轻易按下快门,出来的照片往往平淡无奇,效果不佳;或者明明构思的是风光人像,拍出来的却成了风光照,人物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也就背离我们拍摄的目的和初衷了。在此,我根据自己在拍摄中累积的经验与技巧,向大家提出8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Q, z- E* ^
1  Q+ \7 A$ T* B# i& M; U8 D
明确主题# \% j2 V+ a/ L1 p8 o2 K
考察不同的风景特色,在拍摄之前确立比较明晰的主题,使人物造型及表现与风景气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风光类型作个归纳,找出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主题确立及技巧运用两个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G% e0 A+ G' H
一、可以让我们根据该类风光的特点确立拍摄的主题,使人、景更好地相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h- |9 k$ o$ s. z& g8 l
二、根据不同的风光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让作品变得更“出彩”。
* _$ {, M$ J# m) h& m6 v6 l8 q! ?1.山川湖畔:这类场景大气磅礴,与女性的娇柔细致形成强烈的反差,拍出来的照片能给人留下唯美、幽深的感觉。+ U1 i8 @0 |4 f- y; _- P( m8 X7 F  |
2.草原平川:天苍苍,野茫茫,佳人融入其中,天、地、人合一,尤其能表现出风光人像自然、清新的特点。
# _- }& c1 ?$ d$ O0 E# [+ i. Y3.特色景区:大片的花海、茅草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往往带有较强的季节性,适合拍摄有寓意的主题。
6 s- Y% m# C8 s2 f7 F( M, u4.森林树木:静谧的林间充满神秘的感觉,让人遐思。其间光比较大,容易拍出富有趣味的照片。这类景点适合拍摄安静、感伤的主题,营造绿野仙踪般飘逸的意境。
& @7 c' B- V6 z, W, v3 j% `0 a7 c+ B1 N8 B$ M
光圈: 5.0 快门: 1/320 ISO: 100 曝光补偿: 0
5 }) Z, t/ x4 t4 q$ s5 y2. P" l) F$ K1 [4 P3 s4 v
合理补光
6 Z( O9 d. X6 q$ o在大场景中拍摄,同样需要合理的补光,避免人物的脸部和服饰掩盖在阴影之中,并减淡强光在人物脸部形成的明显阴影。这样才能在表现风景的同时,使人物获得更好的表现。
- [: i9 q0 X# C, q在风景区创作,优势与难度都是显而易见的。好的一面:空气品质好,光线通透且方向感强,拍出来的照片清澈明亮。蓝天白云的机会多,不像在城市里,取景框里几乎不敢出现天空。但是,凡事有好就有坏——光线强烈,拍摄人物便容易形成明显的阴影,加上数码相机动态范围较小,一不小心就死白一片或死黑一片,失去细节,因此最好选择在上午或下午稍微晚一点进行拍摄,避免过硬的光线。* k4 N+ c: a1 _! p. C
在光线处理上,不同角度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顺光拍摄:画面明亮,色彩还原充分,容易拍出柔美的画面,缺点是人、景的立体感较差。值得注意的是,顺光拍摄要避开过强的阳光,否则模特的眼睛会因为强光而无法睁开。侧光拍摄: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线条,明暗对比强,能够展现较为丰富的层次,画面更具立体感,并有色调的明暗对比,照片变得很通透。补光的原则是既保留明暗对比的同时,又应在一定程度上减淡阴影,毕竟我们拍摄的是柔美的女性人像。逆光也是外拍的常用表现手法,它的优点是可以拍出漂亮的轮廓光与闪亮的发丝。在逆光拍摄时,对脸部的补光应该稍弱于背景光,否则会显得不自然。/ V; l/ o' G* j1 }+ c4 G
如果有摄影助理或者有朋友在现场,反光板是经济实惠的补光工具。它携带方便,补光方向容易控制,不致于破坏人物周围的现场光。如果无人协助,轻便的原厂闪光灯是首选,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光比。要记得带上一个三角架作为灯架,拍摄时把架子放在人物附近,根据需要作远近、高低调节。使用无线引发器进行引闪,否则在远距离拍摄时,由于高速同步导致闪光输出范围急剧变小,在相机热靴上闪光是无法照到模特身上的。离机引闪还可以控制补光的方向,使其更符合创作的需求。8 D4 B2 V/ \( K: @2 f: F
原厂闪光灯及引发器比较配套,可实现高速同步,使镜头能够在大光圈下拍摄。市面上的外拍灯最高同步速度一般局限在1/200秒之内,无法让摄影师使用大光圈。此外外拍灯通常体积较大,加上蓄电池,在野外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万一蓄电池耗尽,也无法及时充电,而原厂的便携式闪光灯使用5号电池,非常便于携带及购买。 3 {  \: U& O" S& b9 U; I

& D9 F) h2 X; j! [光圈: 4.0 快门: 1/500 ISO: 100 曝光补偿: +0.3
# M  I7 W7 M6 Q' ]- {, L( s3
. P! q2 F5 ^4 `) w  H( Q器材要便捷
" ?) h0 k! J5 b, ?7 S& _到风景区外拍,携带器材应本着便捷、实用的原则。+ A3 \; b7 o' l2 y3 s
在风景区拍摄,用得较多的焦段是长焦与广角两端——拍摄远处的高山河流时,长焦可以将它们拉近,而拍摄近处大场景时,广角镜头又能尽量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有趣的是,在都市里常用的“人像头”反而少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它们不长不短,既无法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也无法将近处的大场景包容。试想,谁会花大力气跑到美丽的风景区专拍肖像或半身像呢?
" t9 T+ F7 o' F" k在风景区免不了要爬山涉水,因此,使用变焦镜头是一个合理化的配置。有些摄影师钟情于定焦镜头带来的完美成像,但是,在风景区拍照,风通常较大,频繁更换镜头会让素有“吸尘器”之称的数码相机成像元件吸入更多的灰尘,如果遇上雨雪、寒冷天气,还会让模特和相机承受更大的压力。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变焦镜头越做越好,定、变焦镜头之间那点细微的成像差别一般人用肉眼是无法分辨的,更何况在风景区拍摄,很多情况下为了保证景物的清晰与质感,并不会一直使用最大光圈,而变焦镜头在收小光圈之后,成像水平又可以“更上一层楼”。6 h, W$ |; ~/ p
建议使用双肩摄影包。长时间背单肩包,肩膀容易受伤。在行进过程中,沉重的单肩包难以让身体获得平衡,而景区的道路通常是崎岖的,保持身体的平衡才能保证安全。双肩包还可以让人腾出双手,在上下坡的时候抓住身边的树木、缆绳等固定物,或者拄根拐杖。
  H- s& b: ~8 L$ Q$ B
7 y6 B, }. R- n+ Z0 j4 m200mm焦距可以将远山拉近,其压缩感使远处的景物变成一幅天然的背景布。拍摄时是傍晚时分,光线角度较低,形成美丽的轮廓光。由于色温较低,色调呈现出温暖讨喜的金黄色。
# s* Z% F# U$ K1 h" C, a! U- Z. k9 M; a' o- {1 K
光圈: 6.3 快门: 1/320 ISO: 100 曝光补偿: 0
6 ]2 o/ n* ?0 f$ g9 P# H% k16mm焦距在近距离可以捕捉到大气的场景,使高原风光得到更多的表现。使用广角镜头,要将人物至于画面前方,否则人物会变得太小。建议四、拍摄风景人像,特别是需要表现全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构图的均衡,利用色彩、线条与人物相协调。
$ d, e3 q" G4 z  F7 o0 R- M比如以远山作为背景,就需要适当刻画出山川的雄伟形态,从而将人物表现与山川美景相融合。一般来说,以远山为背景常用竖拍的方法表现山峰的高大险峻,加强画面的纵深感。注意人物的位置及拍摄角度,天空的比例不可过大,否则会削弱山川的气势。
$ \/ ~( u- s4 h( B: `6 F0 I; f  ^拍摄山景经常使用中长焦距镜头,因为山脉之间距离较远,中长焦距镜头具有将远近不同距离物体压缩成同一平面的视觉效果,使主体不至于松散。山峦起伏,蜿蜒的线条引导着读者的视线,而两座山脉的交汇点,更是视线的重中之重,将人物置于这样的位置可使其得到很好的强调。
4 M/ |- b  z$ f# G) `  |! ]9 ~: a7 ^4 H$ E, w
光圈: 5.0 快门: 1/800 ISO: 100 曝光补偿: +1' z/ u- U5 E  J1 w' W
人物所站的位置恰好位于两座山的交汇点,利于集中视线。雪山在色彩上形成层次,也使画面表现更为丰富。拍摄雪景时,明亮反光的雪会“欺骗”相机的测光系统,如果不做正补偿,雪会因为曝光不足而发灰。
- A3 y) r# c2 B! w7 ~在水边拍摄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构图的元素。波光、湖岸、山坡草地与树林的分界,这些天然的线条分割出不同的色块,层层叠叠,大自然的广阔之感便无限地延伸开去。背景中的线条和色块延伸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不需要清晰的质感和层次,观者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在人物的表现上。+ @* T! u( r4 {& U; t

1 r( c7 u% O$ G  f, @, M* ~; K光圈: 3.5 快门: 1/400 ISO: 100 曝光补偿: 0. f% [7 O1 X$ e4 `' {' h6 s
拍摄这种多层次的场景(前岸、湖泊、后岸、山坡树林及远山),长焦镜头是不二之选,其压缩感能使远处的景物由远变“近”,由小变“大”,画面变得更为紧凑。 当整体环境较暗,且不需要保留过多背景细节时,可以柔和补光(使用反光板)后的人物面部作为曝光依据,压暗背景,形成统一的暗色区域,突出人物。, ]  w! {6 d4 U: O
7 Q) a6 G5 K$ S! v
光圈: 2.8 快门: 1/2000 ISO: 100 曝光补偿: -2/3
1 ?! t" E; N* F: @' c  I/ F' \将远景处的牦牛纳入画中,一方面交代了拍摄环境,另一方面给人新奇的感觉,让画面变得更富趣味。
0 R, D4 N% }- \8 l% i; _' d4
: `2 }, J( o9 N! ^注意拍摄焦距与拍摄角度
8 v& Z' i. G3 I% \+ K% `8 x/ D要表现辽阔、空旷的场景,抓住两点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一是使用广角镜头,二是从较高角度俯拍。这两点可以保证我们在近距离拍摄到更多的东西。# d9 h: A2 X2 m) D6 _% r3 \& J* \
如果表现大片的花海,除了高角度的俯拍,选择带有倾斜度的山坡也是较好的方法,它可以使画面充满花朵,与置于一侧的人物形成均衡对称。这样的画面,能够让读者形成花海无限延伸的心理暗示,渲染浪漫美好的气氛。- o, B; _, z4 y- t
! k9 q- U% C' H4 o
光圈: 2.8 快门: 1/200 ISO: 200 曝光补偿: +2/3
" w7 m- g4 f2 G. \取景时利用蜿蜒的小径将读者视线向画面纵深处引导,暗示了花海的辽阔。人物造型优雅,因此在姿态方面要力求自然,动作幅度适可而止:完全没有动作会显得呆板,动作太多会显得做作。草原一马平川,人物容易被“淹没”其中,变成风光照的点缀。要避免这种情况,应该把人物放在画面最显眼的位置。) n  f0 B$ P* b+ V! {4 G: v
- T+ z" {6 H: h; c1 T3 v" E
光圈: 6.3 快门: 1/500 ISO: 100 曝光补偿: 0
) o0 D+ @, d$ q" a8 _9 c人物置于画面正前方,这是读者视线的第一落点。广角镜头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特性,将人物置于前方,视觉上人物就变得“大”起来。将人物放在画面中央,可以避免超广角镜头产生的严重透视畸变。3 o0 m0 B; T* Q1 \9 g& d: O; u  F
5
2 P9 Y2 X0 {( a. H3 u/ R  n( N& D加入前景# t8 o+ t. t! l# ?: h8 ~
前景是很多摄影师容易忽略的表现手法,其实利用得当,往往会让作品变得与众不同。
0 Z( U/ ^3 q* J2 S广角前景:下图前景中的向日葵除了交代环境,还起到遮挡作用。由于照片以广角镜头低机位拍成,如果没有这些花朵,人物的下肢会变形严重,破坏美感。
2 }) ?- {0 `9 X/ b: o* ~9 `4 ^) Y/ \1 w/ D5 E8 c5 p- t% G
光圈: 5.6 快门: 1/320 ISO: 100 手动曝光长焦前景:下图使用200mm焦距将人物与前景的树枝几乎压缩成同一平面。郁郁葱葱的森林充满不可知的神秘感,利用树木枝条形成框架感的前景,将人物围在当中,将读者的视线第一时间引导在人物身上,同时将照片的四角压暗,进一步强调了空灵幽静的感觉。
4 b% i! B# M/ [! z! q7 N; L
" `( z, F, ]. M光圈: 2.8 快门: 1/500 ISO: 100 曝光补偿: -2/3* R. _( J$ M! G7 d; u$ f
6
; u, t5 @& M  G4 b人物动起来6 c' w8 q' v- p( V) J: l/ o. I
静态的风景融入动感的人像,往往能令画面更加生动。
9 L" X; a& a  k, B让人物跳跃或舞蹈,离开地面,是突出人物的好方法,因为动感物体最容易抓住读者的目光。可以将相机放低一些拍摄,不仅可以更多地纳入环境中的天空和远山,还突出了跳跃的高度。- {0 p8 y2 e% u% a+ a; r$ s
1 s, z& d: t6 k  y" C1 r
光圈: 3.5 快门: 1/1600 ISO: 100 曝光补偿: +2/3: u; C. M6 R8 \6 d8 s
人物青色的裙子及围巾,在视觉上显得年轻而活泼,再配合跳跃动作,青春女性充满生命力的形象脱颖而出。奔跑、跳跃这些动作可以在风光人像拍摄中多加使用,表现人们在大自然中放飞心灵、追求自由的情感。构图上将太阳伞这个道具置于画面左下角,与右上角的人物形成呼应,平衡了画面。
5 u' U+ Y. n0 Y8 A7
! P3 F, Z+ e) J# v7 A以小见大
) r, ?9 |2 j" L在拍摄人物特写时要做到人景兼顾。由于不能表现风景全貌,所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物体,以小见大是一个好的方法。
1 b4 I/ Q4 {; z风光人像虽然强调人景交融,但是重点依然在表现人物,拍摄人物特写也是常用的手法。下面两幅照片中,片片绿叶,点点飘絮,虽然着墨不多,却很好地使人物与环境互动起来。
& K: Z8 ^3 q& ]1 X需要注意的是,拍摄柔美、清新的女性人像特写,补光时应该用柔和的光,形成淡淡的阴影,否则便失去轻灵、清新的感觉。风景区光线复杂,对脸部的补光很重要,暗淡的脸部,会显得不够“干净”,无论如何说不上美,即使后期人为地提亮,也会因为躁点过多而影响画面质感。原则上,人物脸部的光量不能低于环境(逆光人像除外)——脸部与环境之间光比达到1:1时,两者之间可以达成和谐,而光比在2:1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暗环境,具体光量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 Z3 H, z1 @; D1 d6 {6 O2 ^0 J4 E' G% T8 `+ L7 ], s
光圈: 2.8 快门: 1/200 ISO: 125 曝光补偿: -1/3' q- D% t0 `% n' \0 f
照片在后期色调处理上加重了绿色。绿色象征青春与生命,视觉上又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拍摄时让人物略微低头,身躯形成曲线,既避免出现呆板的构图,又透出一股娇俏可爱的气息。
; d% @/ u3 b6 \! Z" a6 I) q  \* ]3 S" B( ?8 Y  D
光圈: 2.8 快门: 1/2000 ISO: 100 曝光补偿: -1/3
1 \1 Q( f, M; U: r0 }5 Z- ^拍摄甜美的风光人像时,要尽量让人物动起来,照片才会显得有生气。拍摄时让模特挥动手臂,使茅絮纷纷洒落,吸引读者的目光,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如果模特肤色较白,要适当减少曝光量,否则,皮肤会因为过曝而失去细节。
- f  O/ u* a/ d" |! \! [  iFUN视觉
) N$ T3 t) k- r% e; `% k7 y
: w7 U1 [! a# j! Y
& X4 J/ ~8 B. l+ u- w6 ^; z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d" J0 V( i6 k, V: N" m
: }3 l. i/ y' L5 R# z8 f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