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怎样拍出好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Ribbon    时间: 2016-6-22 11:10
标题: 怎样拍出好照片?
怎么才能拍出好照片呢?
. P( m! E( G( u2 p下面就跟大家分享摄影方面的技巧
& d6 x+ o: G7 m3 w# Z为大家拍出好照片提供参考; R" T% W" S; k4 b# Z. L4 L
首先,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关于好照片有三条基本原则# N. t1 O7 O( ]" C6 r  d' Y
原则一:主题鲜明
/ q+ O% w6 K3 W/ R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或者表现人物、事物,甚至是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
* b1 g1 e7 q" [* n/ S3 J6 t$ C2 M% V4 |% f
城市之美——傍晚时分的中央电视塔
$ U5 X* E6 g& b$ W! z; e2 d原则二:主体突出; R3 Q. W. J' C- S/ {# Y1 l" X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G0 r9 q( _+ J- j

8 V/ F) {" B/ Z; S# ~6 s, L1 P近在眼前的奥林匹克观光塔
& x+ a  v4 K. D, M5 H原则三:画面简洁
$ N) k8 x/ |; ?6 w" L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被摄主体的内容,排除或者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g9 l, X, J' m. G! j

9 K; A; z8 f/ X1 x4 m1 f  \' i2 r一片孤独的叶子躺在白茫茫的雪地上" h3 T+ M+ c' A1 o' t8 }6 U+ N4 Q
以上三个特点概括了所有好照片的共同点,当你确定好拍什么以后,如何去拍好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 ?2 h! d2 G' i3 [( O1 |. ?1. 选好拍摄点( `! ^& S9 G0 A% w
相机镜头对准被摄体的方位就是拍摄点。选好拍摄点往往能成为一幅好照片的关键所在。可以从拍摄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三个方面来选择拍摄点。
. l" H$ R: ^( j' R! P: s3 y1)拍摄距离:使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微距等不同摄距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 w1 q' d3 `3 L: p' @: c" a  p
9 C" O6 y9 a: W( k: I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视其细节表现。
9 W# B) Y& e" B( X
, c) r( g* |" d: F$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主要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特点,比远景更有明显的主体。
, m$ @- X0 I$ [0 o
# {9 T) e4 A) ]$ D, j中景:被摄景物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以情节取胜。
- A3 n$ q2 ~6 f
7 U- A( D0 e- H& z6 f5 y+ \' U近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长于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主要面貌作细腻的刻画% C% x! v1 f$ r1 v8 D% O6 ]* o3 [
3 b1 e" U! |. E1 ]& w
特写:对被摄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它比近景的刻画更细腻。8 C/ s1 {$ b9 }) ~& L' f. m

! {) D4 J) ^3 p微距:特写中的特写,一般指被摄物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例超过1:1.微距能够放大微观世界,捕捉人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细微东西,因而形成独特的美感。8 d0 P1 L: a& \$ U1 H# x
2)拍摄角度:拍摄点的角度变化既会使主体的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又会使背景的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Q+ G* Y% }4 h4 x- X

! X8 |/ T* x/ {拍摄角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被摄对象和主题表现的要求而变化。至于正面角度、前侧面角度、正侧面角度、后侧面角度、背面角度,没优劣之分,运用得当,都会获得成功的构图。
0 ^, r, m6 y% h9 d3 n. f( z1 ]5 A7 i7 |6 S, M. A4 ^
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90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 D1 H% ~# w! \3 q- T- R; f
  ?) g& l) j- x' `前侧面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正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x; v( k5 g8 w! F' B+ f* Q7 W( b. J9 _) w7 t3 P
正侧面角度: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
9 F6 R- L, S6 G4 P8 N' R! M! Q4 y6 ?( R1 \% z7 B1 E
后侧面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有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
4 m) Q& k5 W" m# M- ?( ^+ u2 x; }  B2 S' {2 \  w6 _
背面角度: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能产生一种含蓄美,让人引起更多的联想。
8 U& }- s1 y! D4 E! ?9 t* _3)拍摄高度:“高度”是指相机高于、低于还是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
3 i- I" M5 C! z2 r( P6 K. `, ^' C# X; g6 T  e
平拍:相机位置与被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度,特征是镜头朝水平方向拍摄。
/ m& J, K6 _7 _& r
4 G0 C8 _9 r6 R1 X" `: i" w+ l仰拍: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仰拍有助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但镜头不能过仰,否则会产生人物或景物的严重变形。0 b$ E) {; p. N6 ?. c
5 K+ L% g8 K" C+ n; |
俯拍:相机位置高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拍摄。其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
# H( C$ _& S- H+ w/ V, D" k# G2. 观测好光线的方向0 N! U7 `" L  Z& o

$ {% k4 O" L' ?7 y. b5 X光线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对同一拍摄主体在不同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
2 G% o' p! ~' Q( `5 A* z: g/ |7 g. p* s1 y8 M7 _
顺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顺光照射的主体会使人感觉很明亮,但立体感差。
* n' E( ]- e1 R  T% ~
$ ]4 L2 O- d8 K6 u8 f$ y; v; M( W侧顺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被摄体与人物有生气和立体感。
# k) ^) B9 |# E2 t4 I! f; a3 d3 w: U
1 f- \: @( k9 s3 ]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的被摄体呈阴阳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强烈对比。
0 t8 S" x( r' B
* m8 ?3 v8 t8 m, [$ u; ?  Y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8 u4 t' W3 W4 A& {; X2 `

; D: k. S+ B& h4 q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2 M, y8 L8 o8 L: X& k7 T

) ?* A6 Y( Q, Q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阳光。9 V; n' B& q& O& X9 i7 E! A- m
# L5 Y4 {$ O( Q% s1 v9 K5 W
底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界常见于水面的反光。7 ^. H1 A; c- b. R$ D
3. 确定好主体定位. \5 }# ?, Q& j
一般来说,一幅好照片能用一个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即“视觉中心”来自作为主体的定位点。构图过程就是要确定好这一定位点,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r* W9 g0 P9 p& X3 \2 a0 P1)九宫格构图:  j- T% G$ t8 V* K8 K# L

' N* x0 n  o& Q其实就是在脑海中记住“井”格的四个交叉点的大致位置,在自己摄影的时候将被拍摄的主体放在一处交叉点附近即可' T2 U* O% t5 |' g
2)引导线构图:# V; D3 @% S" y7 E, j& z" Z0 H  m

) l0 s7 N9 U. f& M  l& d9 R将画面中的风景或是其他主体作为引导线,将欣赏者的目光汇聚于焦点。这种构图方式只要在生活中稍加留心,就能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 y: ?3 W2 @( a# _9 O9 ]; z8 n; b3)三角形构图:
3 t( d, Y7 x3 D# p$ z9 Q; I6 J% l/ c3 R5 f
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三点连线形成一个正三角、斜三角或者是倒三角形状。正三角一般会赋予画面安定感,可以拍摄一些肃穆的题材。斜三角或者是倒三角形状呈现动感,可以拍摄人像或运动题材。
; q, I5 t# K5 u7 O) q4)对角线构图:
) R6 l# i+ @: ]! e- ^- R& a( B  u9 v
顾名思义,就是将被拍摄主题尽量靠近照片的对角,很容易掌握,而且拍好了非常出效果!
; I; h/ A3 I9 I" i" g6 I5)框架式构图:/ C: P( Y. i* M0 n9 v- Z, I
5 Y0 C+ M% @$ d8 U0 A
用景物形成框架做为前景,使照片产生纵深的感觉,亦可用于突出拍摄主体。
$ {* B4 ]' i7 `2 J1 `: V9 x6)S形构图:! B( n. {4 U7 c* I2 w: p/ l: z

2 N7 D- Q4 |; u8 o5 i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属于规律的定型曲线,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有活力和韵味,而且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可有力的表现其场面的空间感与深度感。
! t% ^% W- F6 A8 c7)放射性构图:; @. W" m  {" i. D; f6 H. E; r

, }2 `* t1 Z% t2 @" b- W3 H0 c拍摄主体由焦点向四周发散,在拍摄一些海拔较高的物体时,有显著效果。但稍加变化,也会得到很不一样的意境。( w' C% L; o  x/ @! _( H# J: t4 u. y$ K( ?
其实,拍照片无论使用何种构图方式,都需要密切结合摄影的主题,并根据周围环境,抓住拍摄主体,将其放置于画面中最恰当的位置。
0 s) w/ l( y1 K) C( A1 O7 @; p+ O6 @: J! m+ ?$ R
(声明: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i. v8 ^9 l- [+ [) [  C
3 {; A$ ~, I0 O: a" T1 b) |  O2 L

  J0 q- H) W- Z1 @% y
, L0 B) Q* K6 A# |% x
1 l( i9 P# P8 V: r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9 k- n/ j. L& P8 n
! h' I. m1 t4 s4 h, G1 {8 G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