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七十年后的今天,更引起观众丶舞者和研究者注意的,却是诞生于同一年的《希罗底》(Herodiade)。
1944 年 10 月 30 日的晚上,《希罗底》与《阿帕拉契山脉之春》丶《想象之翼》一起在华盛顿首演。
当晚,这部 22 分钟长的作品还名叫《我面前的镜子》(Mirror Before Me)。首演后不久,
玛莎·葛兰姆就应作曲家 Paul Hindemith 的建议更改了名字。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明智的。
这部作品开启了玛莎·葛兰姆未来二十多年对神话题材的专注。
《希罗底》是一个女人的二重唱。女主角走进房间,开始了与自我的对话。舞台上的道具只有镜子丶椅子和一块黑布。
镜子代表白骨,椅子代表自我,而黑布暗示着死亡。作品中另有一个女侍的角色,象征这女主角的另一个自我,
两人之间相互拉锯辩论。整部舞剧其实并没有情节,只是自我的反复凝视丶诘问和挣扎。
《希罗底》(Herodiade)剧照,1944-45
舞剧由马拉美的同名诗作为蓝本,女人和女侍的关系暗示着圣经中的希罗底王后与莎乐美。虽然与同时期的大部头作品相比,
这支 22 分钟的舞蹈体量甚轻,但却意味这葛兰姆迈进犹太-基督教神话体系的关键一步。
在《希罗底》之后,她又陆续编排了以希腊神话为灵感的《心灵洞穴》和《克吕泰涅斯特拉》。
与神话故事本身相比,她的舞蹈几乎没有任何叙事,只专注塑造强有力的人物。
这些作品的诞生,真正将葛兰姆推上了现代舞之母的宝座。在她的这些作品中,与古典芭蕾截然不同的“现代性”彰显出来。
没有浪漫与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是对自身情感的体味和表达。于情感的释放同时,对自我身体的感知和表现也一并完成。
学者们相信,这些标志性作品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丈夫霍金斯(Erick Hawkins)的影响。霍金斯毕业于哈佛大学,
也是第一个被允许进入玛莎·葛兰姆舞团的男性,这些作品中运用的荣格神话心理分析理论,大部分应出自霍金斯的手笔。
真实生活中与葛兰姆与霍金斯的感情也或多或少映射在这些作品中。霍金斯比玛莎·葛兰姆年轻 15 岁,是一个双性恋者。
Barbara Morgan, Portrait of Martha Graham and Eric Hawkins at Bennington College, 1938
1948 年,在成为恋人 10 年之后,两人终于结婚,那一年,以俄狄浦斯故事为原型的《夜晚之路》(Night Journey)诞生。
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劳燕分飞后,两人都陷入了迷惘。霍金斯成立了自己的舞团,却一直未能走出前妻盛名的阴影。
而葛兰姆尝试编排一些并非以自己为舞台中心的舞蹈,却迅速遭到评论的打击。
玛莎·葛兰姆的晚年生活并不顺利。她受酗酒困扰,还曾因为酒精过量和精神疾病一度住院治疗。
不过在 1980 年代,她从谷底走出,重新开始编舞。也许因为历经沧海,晚年所编的舞蹈,被很多评论者认为更打动人心。
1991 年,她以 96 岁高龄去世,编舞到最后一刻,也真正践行了她自己的那句话:
“舞蹈是我活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