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20
83,你怎么才回来?
我进了客厅,老领导激动的问:`你从那里来?二十四年了,你怎么才回来?你再不来............ 我们紧紧的握着手,我们的眼框都红了... 他是那个`红岩`中的人物,我是他的下属.他九十六岁了.他说:`W,你在我面前还是个年轻人.` 是啊,我还是个年轻人. 这也许是真的,我还是,也应该是一个年轻人. 陪同我来的同事告诉老前辈,`您还说他是年轻人,您看,这些人都是他的兵啊!` 我们分别的太久太久,我们明白又太迟太迟... 时光就是是这样,它吞噬了您,也耗损了我,明天有多远,将来能否再见?不知道...........
(他,解放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经理。建国后,老部长) 我从回到北京的那一天起,就暗暗的要求自己,这次回北京,无论有多么的忙,一定要去我的那个令我梦回缭绕的大院,一定要去看看我的那些还在的和不在的老朋友,一定要去那个让我刻在心头,又印在眉头的深宅大院. 我在进院之前的一大段路前,停下了车,我徒步往前走,这样,我可以细细的看到这里和这周围所发生,所改变的一切的一切. 这个位于北京城中心位置的大院落,最早是一座王府,后来,成了美国人在华的办公的地方,所以,在院子里的建筑,有着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风格,有着北美风格的小洋楼,还有北美地区所特有的常春滕缠绕在楼的外墙.这里,本来还有几个院中院,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不同时期的改造和调整,院中院已看不出眉目了. 我曾经在院中的小洋楼中工作,生活过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非常的熟悉.楼内还建有国内很少有的小剧场.小剧场中还有很豪华的小包厢,可见当年的豪华和时尚. 我漫步在院中,搜索着记忆的碎片,雨汾汾的下,雨水顺着地层的凹处流,我有意的移开了头顶的雨伞,任雨水顺着头发,顺着脖颈往下流,让雨水洗去我的征塵,让雨水冲走我对您的思念。 离开祖国二十多年后,我第一次回到了生活和工作了多年的北京东城的那个大院,那里一切都变的让我不认识了,故人在哪里?我急切的寻找着我曾熟悉的那一扇扇的窗,我热切的看着走过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随着八十六岁的老朋友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往前移,那些熟悉的脸不见了,那些留下的脚印找不到了,那个我曾在里边挥汗如雨工作的小工作间被改造成新楼中的一点了--.找不了,那座文革时关押`坏人`的破庙不见了,那栋曾住过文坛泰斗的老楼被拆迁了. 跟在我后边的几个年轻人,看着这座不一般的大院,这个当年的王府,这个曾是`牛鬼蛇神`集聚的地方,悄悄的问我,好象这个大院中的名人大概和某些省会城市的名人的总和差不多,我回答,应说是这个大院的名人曾比某些省和省会市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的多. 可现在的这里的人我不认识了.而我认识的那些人却很多不在了.我这个当年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加入了‘灰发的’行列。往事悠悠.心潮起伏.面对着八十多岁的长者的关切的问候.情不自禁的忆起了离开这个大院后在美国的这段不平凡的二十多年的创业的岁月. 从那里说起呢? 我清楚记得离开这里后, 我不但奋斗在美国,也曾走遍了世界,二十多年的时光不长也不短,可我时时刻刻未曾忘记走出国门后的几乎每一天.每一个夜晚及对这个大院的特殊的思念。。。。。。。
|